统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第四课时玲玲的画大单元教学设计.docx
-
资源ID:97940878
资源大小:14.17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统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第四课时玲玲的画大单元教学设计.docx
课题:玲玲的画(第一课时)内容分析:玲玲的画是一篇读后让人颇受启发的小故事,全文由玲玲和爸爸的对话展开故事 情节,从儿童的视角表现儿童的生活,通过玲玲心理的变化,感悟到生活中只要肯动脑 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运用汉字构字规律和自己积累的方法自主识字语言运用: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思维能力:借助图画,理清课文顺序,能用自己的话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审美创造:懂得生活中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重、难点:知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课文第1至4自然段。能借助文中的词语,了解课文内容, 感受人物心情。活动流程:情境导入:谈话引入课题环节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环节二:抓住表现人物心情的句子。了解事情的起因环节三:练习书写“画、幅、评、奖”环节四:归纳总结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热身活动,导入新课。1 .课件出示小朋友画画的图片,引导同学交流:看, 这位小朋友叫玲玲,你们知道玲玲在做什么吗?2 .过渡:是的,玲玲在画画。玲玲是个聪明的小姑娘, 画得一手好画,可是她在生活中遇到了一件不高兴地事,她是怎么解决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玲玲的画。(教师板书课题:玲玲的画)学生齐读课题。学生齐读课题。活动意图:谈话导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环节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 子,标清课文段落。学生了解本文共9个段落,教师出示标识段落的课 文。2 .指名读文。教师相机指导:“催、脏”两个字都 是平舌音,“端详、收拾”都是轻声词。示范读长句 子,如“玲玲得意地端详着自己画的我家的一 角”,“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指导 学生读出恰当的停顿。3 .认读本课生字。(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同桌互读,同桌读得有 困难的地方帮助他纠正,读得好的地方表扬他并向他学 习。(2)提示:“详、评、另、并”是后鼻音,读的 时候要注意。去掉拼音,学生开火车读。(3)引导学生认识“玲”:“玲"字是形声字, 右半部分“令”表示读音,左半部分是王字旁,就是表 示非常珍贵的、美好的东西。“玲玲”用来形容玉器碰 击的时候发出的清脆的声音。(4)学习“详、幅”。认识“详”。借助熟字“样”,用换偏旁的方 法识记字形。认识“幅”。知道“幅”在文中是量词。(5)识字游戏,巩固字词。1.学生自由读课文。2.指名读课文。3.认读生字。借助识字游戏熟读以下字词:4.整体感知课文。评奖时间报纸事情好事坏事端详另 外 并且糟糕 肯定 来不及4.图文对照,整体感知。(1)出示三幅图画,教师引导排序:如果把这三幅图当作课文的插图,应该怎样排序呢?大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一想。(2)图片排序,说明理由。(3)思考这三幅图片分别和课文的哪三个自然段 对应?预设:这3幅图片分别对应了课文的1、4、8自然 段。(4)找出玲玲的心情变化的词语。刚才的三幅图片,也影响到了玲玲的心情,课文中 有三个词语写了玲玲心情的变化,读课文,把它们找出 来吧。(得意、伤心、满意)学生自主读课文并找出词语,教师巡视,发现问题 及时纠正、活动意图:从多个活动中认读本课的生字词语。环节三:练习书写“画、幅、评、奖”1 .出示田字格中的范字“画、幅、评、奖”。学写生字。引导学生观察并说一说,在书写着几个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学生交流汇报。2 .指导书写。画,“画”围绕中心点写得稍小一些,下半部分包 住“田”的一半。第一笔横与中间的“田”宽度一致,“田”要写得上宽下窄,竖折是字中最宽的笔画。幅,左窄右宽,左半部分的起笔高于右侧,右下“田”字写得稍宽。评,左窄右宽,右半部分的长横要穿插到左半部分 偏旁中间。奖,上下结构,上下两个部分都要写得稍扁,“大”字出头部分要稍短。3 .学生练写,展示评价。设计意图:学会写生字。环节五:归纳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玲玲的画故事的起因,就是玲玲为评奖画了一幅得意的画,然而 不小心弄脏了,心情由得意变为伤心。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随着故事发展,玲玲心情的变化。板书设计:教学简评:小小年纪的曹冲想出了用船代替大秤,用石块和大象的平衡,简单地称出了大象 的重量。由此可见曹冲善于观察,善于动脑,是个聪明的孩子。他敢想敢做,难能可贵,尤 其是他才七岁,正好二年级的孩子们也普遍是这个年龄,于是,创设了一个宽松的课堂情境, 鼓励孩子们共同讨论,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层层递进的问题由浅入深,把孩子们带到了不同 的高度。另外,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过程仅仅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授课思路较清晰, 因此,收到了不错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