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课《琵琶行并序》同步检测(原卷版)-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docx
-
资源ID:97944472
资源大小:23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第8.3课《琵琶行并序》同步检测(原卷版)-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docx
D. “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点明“青衫湿”的原因。7 .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琵琶女“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是由于她“平生不得志”,不便说,也不愿见人。B. “大弦嘈嘈如急雨”,用“嘈嘈”这个叠字词摹声,又用“如急雨”这个比喻使乐声形象化。“小弦切 切如私语”用了拟人的手法。C. “间关”之声,轻快流利,而这种声音又好像“莺语花底”,视觉形象的优美强化了听觉形象的优美。D. “幽咽”之声,悲抑哽塞,而这种声音又好像“泉流冰下”,视觉形象的冷涩强化了听觉形象的冷涩。8 .对下列诗句的分析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是全诗的主旨句。两句诗既表示出作者对琵琶女的同情,又表 达出对自身处境的无限感慨。B. 终岁不闻丝竹声:丝竹声借指美妙的音乐。诗人用原来终年听不到的令人心醉的音乐,来衬托听了 琵琶女的演奏后耳暂明的神奇感受。C. 春江花朝秋月夜:寥寥七字,其内容量极大。它浓缩了春秋两季,朝夜两时,又融进了江花月三景。 足见诗人的炼字功夫炉火纯青。D.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该句运用了反问和借代修辞手法将诗人的感情推向了高潮。9 .下列对琵琶行(并序)节选部分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潺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 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A. 主人下马客在船精准地描绘了主人在岸边送别客人的场面。B. 枫叶荻花江月等意象渲染了诗人送客时的伤感气氛。C.通过主人忘归客不发的侧面描写,写出了琵琶女技艺的高超。D.选文的语言通俗却有强烈的感染力,虽是叙事却有高度的概括性。10.白居易琵琶行描写音乐,运用了以声写声的手法,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这种手法的一项是()A.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李顽听安万善吹蹙篥歌)B.商声寥亮羽声苦,江天寂历江枫秋。(刘长卿听笛歌留别郑协律)C.蜂簇野花吟细韵,蝉移高柳迸残声。(韦庄听赵秀才弹琴)D.寒敲白玉声偏婉,暖逼黄莺语自娇。(王仁裕荆南席上咏胡琴妓)二.课外拓展阅读(一)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完成n13题。寄微之三首(其三)白居易去国日已远,喜逢物似人。江上坐思君。如何含此意, 有如河岳气, 狂风吹中绝, 风回终有时, 努力各自爱,【注】此诗是白居易赴任江州司马途中所作, 山之气。氛氯:阴阳二气会合之状。1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相合方氛氯。两处成孤云。云合岂无因?穷通我尔身。微之即元稹,此时被贬通州司马。河岳气:犹言江A.这首诗是诗人遥寄朋友微之之作,两人此时处境相似,都不得志,且天各一方。B.诗人在被贬谪的困境中还为友人的命运深感忧虑,约定将来与友人在他乡重逢。C.诗人用河岳气两句形容二人如山水气象般情意投合,相聚时格外和乐融洽。D.诗中很多词句具有象征意味,象征手法增添了语言的形象性,使诗歌意蕴深刻。12 .简析狂风吹中绝,两处成孤云一句中“狂风和孤云的象征含义。13 .本诗与琵琶行都是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时期抒发人生感慨的作品,但是本诗末两句与同是天涯沦落 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有所不同,请结合诗人具体处境简要分析。(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题。文段一: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流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 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 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徒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 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白居易琵琶行序)文段二:白居易,字乐天,幼聪慧绝人,襟怀宏放。年十五六时,袖文一编,投著作郎顾况。况能文,后进文 章无可意者。览居易文,不觉迎门礼遇。贞元十四年,始以进士就试,礼部侍郎高郢擢升甲科,吏部判入 等,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元年四月,宪宗策试制举人,应才识兼发明于体用科,策入第四等,授周至县 尉、集贤校理。居易文辞富艳,尤精于诗笔。自傩校至结绶畿句,所著歌诗数十百篇,皆意存讽赋,箴时 之病,补政之缺,而土君子多之,而往往流闻禁中。章武皇帝纳谏思理,渴闻谎言,二年十一月,召入翰 林为学士。三年五月,拜左拾遗,居易自以逢好文之主非次拔擢欲以生平所贮仰酬恩造拜命之日献疏言事 居易与河南元稹相善,同年登制举,交情隆厚。稹自监察御史谪为江陵府士曹掾,翰林学士李绛、崔群上 前面论稹无罪,居易累疏切谏。疏入不报。六年四月,丁母陈夫人之丧,退居下邦。九年冬,入朝,授太 子左赘善大夫。十年七月,盗杀宰相武元衡,居易首上疏论其冤,急请捕贼以雪国耻。宰相以宫官非谏职, 不当先谏官言事。会有素恶居易者,持摭居易。执政方恶其言事,奏贬为江表刺史。诏出,中书舍人王涯 上疏论之,言居易所犯状迹,不宜治郡,追诏授江州司马。(节选自旧唐书白居易传)1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居易自以逢好文之主/非次拔擢/欲以生平所贮/仰酬恩造/拜命之日/献疏言事/B.居易自以逢/好文之主非次拔擢/欲以生平所贮/仰酬恩造/拜命之日/献疏言事/C.居易自以逢好文之主/非次拔擢/欲以生平/所贮仰酬恩造/拜命之日/献疏言事/D.居易自以逢/好文之主非次拔擢/欲以生平/所贮仰酬恩造/拜命之日/献疏言事/15.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元和,唐宪宗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汉武帝首创年号。B.京都,指唐朝首都长安。古人也把首都称作京师,如登泰山记中自京师乘风雪。C.字,即表字,人的别名,古人有名有字,字常用于自称,称呼别人时,以称名表示礼貌。D.谪,指贬官降职,文段一中左迁与文段二中贬为江表刺史中的贬也有此意。1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段一交代了琵琶行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概述了琵琶女的身世。B.白居易自幼聪明过人,十五六岁时创作的文章就得到了当时著名文土顾况的赞许。C.白居易与元稹交好,元稹被贬时他多次上疏极力劝谏,奏疏呈上却没有得到回复。D.宰相武元衡被刺杀,白居易上疏请求抓捕刺客,却因越权进谏而被贬为江州司马。1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2)皆意存讽赋,箴时之病,补政之缺,而士君子多之。18 .白居易为什么能得到章武皇帝的重用,请结合文段二简要概括。三.语言表达(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曾经在成都最为大众化的茶馆,也有百姓自发的写诗的热情。有好诗者将自己写好的诗拿到茶馆里张 贴,第二天再去一看,应对者已经如云。和诗者,在茶馆里彼此打擂台。茶客们,则在观看中肆意地评点 优劣。诗让人们,再没有哪里可以找到如成都茶馆里这样对诗的热闹场景了,想象那劲头 赶得上红楼梦大观园里的赛诗会吧。一座平民化的城市,才能够将诗从高雅的殿堂上拉下来,让诗和自己 o而一座有诗的传统的城市,才能够花开一般,处处都可以绽放出诗来。成都的诗的传统,()。如果当年杜甫没有来成都,而是在别的地方盖了一间草堂,那也许就了,就像蒲公英的种子,飞落在哪里,哪里就生根发芽。诗的传统,()。它靠的不是,而是长久岁月的积淀和打磨,才化为了这座城市的血脉和基因。如今,草堂的杜公祠前 还悬挂着何绍基题写的楹联:“锦水春风公占却,草堂人日我归来”。“安史之乱”后,杜甫投奔到严武 门下。在浣花溪旁搭建一间茅草屋,即我们现在所说的草堂,写下堂成一诗,其中一联:“暂止飞乌 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才有了以后我们见到的“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秋水才深 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这些“自有天然工巧而不见其刻划之 痕”的诗句。我一直这样认为,正是杜甫自身这样的平民性,创造了其诗歌的人民性,也才创造了成都这 座城市诗歌传统的平民性,让诗和这座城市的人们心心相印。19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悠闲自得平分秋色另眼相看晨钟暮鼓B.自得其乐平起平坐另当别论一朝一夕C.悠闲自得平起平坐另眼相看晨钟暮鼓D.自得其乐平分秋色另当别论一朝一夕20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要得益于杜甫和他的草堂其实就是一种有底蕴的文化道出了草堂建成前的情景和心情B.要得益于杜甫其实就是一种文化的底蕴道出了草堂建成后的情景和心情。C.要得益于杜甫的草堂其实就是一种有底蕴的文化道出了草堂建成时的情景和心情。D.要得益于杜甫和他的草堂其实就是一种文化的底蕴道出了草堂建成时的情景和心情。21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我一直这样认为,正是杜甫自身这样的平民性,衍生了其诗歌的人民性,也才衍生了成都这座城市诗歌 传统的平民性,让诗和这座城市的人们心心相通。B.我一直这样认为,正是杜甫自身这样的平民性,造就了其诗歌的人民性,也才造就了成都这座城市诗歌 传统的平民性,让诗和这座城市的人们心领神会。C.我一直这样认为,正是杜甫自身这样的平民性,造就了其诗歌的人民性,也才造就了成都这座城市诗歌 传统的平民性,让诗和这座城市的人们心心相通。D.我一直这样认为,正是杜甫自身这样的平民性,衍生了其诗歌的人民性,也才衍生了成都这座城市诗歌 传统的平民性,让诗和这座城市的人们心领神会。()阅读下面相关的文字,完成2223题。22 .请根据琵琶行内容,在下面一段新课导入语中续写一句话。要求:续写句子与画线的句子大体相 似。两千多年前,一个是文人雅士,一个是山野樵夫,是音乐使他们共同演奏了一曲永世流传的高山流水。 在那个偶然的黄昏,鹦鹉洲的萋萋芳草,郁郁葱林,共同见证了一段知音相惜的佳话。一千多年前,,永远记住了这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白居易遭贬谪之后,遇琵琶女而写出的新乐府诗琵琶行。23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话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 过20个字。如果把唐诗比作一座让人仰望的高山,那么山的顶峰一定是李白和杜甫。®,那么杜甫则是从地 上经过修炼而升起的“诗圣”。李白的诗激情澎湃,豪放飘逸,更关注理想和未来,更具创新性;杜甫的 诗沉郁顿挫,曲折迂回,至_,更具继承性。,张扬个性,抒发自我,有一种勃发之气。杜甫代表 着暮年,老成持重,千锤百炼,有一种人工的锻造之美。四、情景默写24 .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琵琶行并序中,点明诗人秋夜送别友人这一事件并渲染悲凉气氛的句子是(2)琵琶行并序中,“,”两句,通过描写环境的寂静衬托出音乐带给人们的 强大的感染力。(3)琵琶行并序中,写诗人谪居潺阳时,无论是在江花盛开的春日,还是在月色美好的秋夜,只能独自一人喝 酒的句子是“,,。(4)琵琶行并序中,“,"两句写昔日琵琶女名噪一叱众多富家子弟争相追捧。(5)琵琶行并序中,诗人生动地描绘了琵琶女弹奏乐曲时旋律的变化,用“”描绘曲调的婉转 流利,用“,”形容乐声的激越雄壮,用“,"形容弦声愈来愈 低沉,以至停顿。(6)琵琶行并序中,写琵琶女在碉弦校音时虽曲碉未成但深情已露,表现琵琶女技艺高超的句子是琵琶行并序中,写独守空船的琵琶女梦到往事,泪流不止的句子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