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则(第一课时).docx
论语十则(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 . 了解文言文的常识和方法2 .学习古人端正学习看法,改进学习方法(前部)。3 .理解课文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前一部分)。教学重点:目标3教学难点:目标3预习指导:1 .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愠罔殆谓哉焉诲2 .看课文注释或查字典,试翻译课文。3 .熟读。教学过程:一、三分钟演讲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请同学自由发言,说出一些自己知道的有关学习的格言或谚 语来,以此调动学生的心情。由此导入孔子关于学习的论述。三、文言文入门:老师讲解:1 .文言文的翻译方法:直译和意译2 .文言文的古今义和一词多义3 .通假字4 .朗读与背诵5 .四种特别句式:四、朗读指导1.老师范读课文。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一次,老师订正 学生朗读过程中语音和停顿方面的错误,学生齐读课文。3.抽二个学生朗读,众评。留意:引导学生留意文言文朗读的停顿和重音。五、指导文言句子翻译。因为是第一次接触文言文,要与学生讲清以下几点:(I)弄懂每个字的含义。(2)把古代的单音字换成现代双 音词。(3)弄清虚词的用法。(4)补充适当的词语。(5)调 整句子的语序。(6)揣摩句子的语气。(7)留意古今义的不 同。(8)留意一词多义的现象。(9)四种文言文特别句式。六、指导翻译第1 一一5则:处理方法:1 .第一则由老师示范性翻译:由个别的词义,到句意的直译和意译。2 .每一则由老师讲解几个普遍性难字词,然后学生自己试 译,不明白的举手发问,由会的同学或老师答疑。3 .分别请四位同学展示翻译的结果4 .师生共同评价,订正。七、指导背诵八、小结由学生谈谈学习了这五册明白了什么学习方面的道理.自由发言,不拘对错.九、作业1 .课后练习一、二题。A类2 .背诵全文。B类3 .默写全文。C类说课精要本节是入门课,打算活动肯定要做好,所以不贪 快,只求稳.论语十则(其次课时)教学目的1 .学习古人端正学习看法,改进学习方法。2 .理解课文词语句子的含义(后半部分)。4.朗读与背诵.教学重点:目标2教学难点:辨别学习看法和学习方法的句子。教学过程一、三分钟演讲二、检查复习朗读全文。二、导入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理解、翻译几段文言句子。这一节 课,请同学们自己来试翻译余下的课文。三、翻译课文670则1 .老师讲解下列难句: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2 .学生尝试自己翻译,遇到有不明白的提出来大家讲座,由 明白的学生或老师答.3 .抽查二个学生翻译,其他同学进行评价订正补充。四、独立思索:本课所选各则都是谈学习的,有的谈学习看 法,有的谈学习方法,请各举例说明。独立思索后抽查发言,学生相互补充:(1)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默而识 之。(2)学习看法: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厌;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五、片断写作:当堂完成学习本文的体会,要求结合自己的学习应当怎样去做。1 0 0字左右写完后班内沟通。(有关学习看法和学习方法的问题)六、小结孔子是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化家,他的很多教化思 想至今仍有主动意义。我们在学习中应进行借鉴、参考。七、背诵指导:抓的背诵法八、作业A 1.课后练习三、四题。B 默写课文说课精要学以致用,本课留意引导学生留意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