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新唐书颜真卿传》文言文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docx
-
资源ID:97950183
资源大小:13.56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初中语文《新唐书颜真卿传》文言文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docx
新唐书颜真卿传文言文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颜真卿,字清臣。少孤,母殷躬加训导。既长,博学工辞章,事亲孝。开元中,举进 土,又擢制科。使河东,劾奏朔方令郑延祚母死不葬三十年,有诏终身不齿,闻者耸然。出 为平原太守安禄山逆状牙孽真卿度必反阳托霖雨增睥浚隍料才壮储盾縻日与宾客泛舟饮酒 以纾禄山之疑果以为书生,不虞也。禄山反,河朔尽陷,独平原城守具备。帝自陕还,真卿 请先谒陵庙而即宫,后上疏日:“今天下疮瘠未平,干戈日滋,陛下岂得不博闻谎言以广视 听,而塞绝忠谏乎?陛下在陕时,奏事者不限贵贱,群臣以为太宗之治可践而待。且君子难 进易遐,朝廷开不讳之路,犹恐不言,况怀厌怠。令宰相宣进止,御史台作条目,不得直进, 从此人不奏事矣。陛下闻见,止于数人耳目。”李希烈陷汝州,诏真卿往谕之,至河南,河 南尹郑叔则以希烈反状明,劝不行,答日:“君命可避乎? ”既见希烈,宣诏旨,逼使上疏 雪己,真卿不从。真卿每与诸子书,但戒严奉家庙,恤诸孤,讫无它语。乃拘送真卿蔡州。 真卿度必死,乃作遗表、墓志、祭文,指寝室西壁下日:“此吾殡所也。”希烈僭称帝,使 问仪式,对日:“老夫耄矣,曾掌国礼,所记诸侯朝觐耳! ”真卿立朝正色,刚而有礼,天 下不以姓名称,而独日鲁公。善正、草书,笔力遒婉,世宝传之。赞日:当禄山反,哮噬无 前,鲁公独以乌合婴其锋,功虽不成,其志有足称者。晚节偃蹇,为奸臣所挤,见殒贼手。 毅然之气,折而不沮,可谓忠矣。呜呼,虽千五百岁,其英烈言言,如严霜烈日,可畏而仰 哉!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河东,指现在山西西南部一带,因在黄河以东,故称河东,也就是古代的“中国”。B.墓志,指墓内或墓上的碑文,分“志”和“铭”两部分,一般为记述死者生平或悼 念性文字。C.公,古代五等封爵制中的最高爵位,一般冠以地名如鲁公,后来也加美名如“忠勇 公”。D.赞即赞词,一般是写在人物传记之后,对某人或某事进行评价的话,多为赞颂之词。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颜真卿重视孝道。颜真卿年少丧父,由母亲殷氏亲加教导,长大后事奉母亲孝顺。 他弹劾朔方令郑延祚母亲去世三十年而不入葬,使其终身不予录用。B.颜真卿敢于直言进谏。皇帝从陕州返回长安,颜真卿建议皇帝先去拜祭陵庙然后回 宫,其后又上疏皇帝,希望其能广开言路以恢复太宗时的盛世之治。C.颜真卿以社稷为重。安禄山反叛时,河朔尽陷,惟颜真卿在平原城以乌合之众来阻 挡他的锋芒;李希烈反叛颜真卿不顾个人安危,亲赴敌营,晓以大义。D.颜真卿忠贞不屈。李希烈逼迫颜真卿上疏为自己昭雪,颜真卿没有屈从;被拘蔡州, 颜真卿估计自己定会遇害,从容写下遗表、墓志、祭文,视死如归。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真卿每与诸子书,但戒严奉家庙,恤诸孤,讫无它语。(2)晚节偃蹇,为奸臣所挤,见殒贼手。毅然之气,折而不沮,可谓忠矣。答案:14. A第一处,如果在“太守”前断开,则安禄山是太守,与事实不符,也与情势不符 (一个太守,没有力量攻占所有朔方之地),同时,前面的“出为”就没有了宾语,所以不恰 当,由此排除B、C两项。第七处,如果在“日”后断开,则与宾客泛舟的时间是储盾縻的 那一天,则储盾康与泛舟饮酒就成了偶尔做的一件事,不可能“纾禄山之疑”;其实“储盾 縻”与“料才壮”是并列结构,泛舟饮酒乃日日所为之事,由此排除B、D两项。15. A中国与河东是不同地域名称。16. B ”希望其能广开言路以恢复太宗时的盛世之治”错,原文是说皇帝在陕西时群臣 以为太宗之治可期待。17. (1)颜真卿每次给诸子写信,只是告诫(他们)严格奉祭家庙,抚恤孤苦贫弱的, 人,最终也没有其他的言语。(“但”(只是)、“恤”(抚恤,照顾)、“讫”(最终) 各1分,句意2分)(2)晚年命途不顺,被奸臣排挤,被奸贼杀害,毅然正气,遇到挫折也不颓丧,可以 说是忠臣了。(“殒”(死,去世)、“沮”(沮丧)、被动句、判断句各1分,句意1 分)参考译文颜真卿,字清臣。年少时丧父,母亲殷氏亲自加以教育。长大以后,博学,工于文章, 事奉母亲孝顺。开元年间,考中进士科,又考中制科。出使河东,上奏弹劾朔方令郑延祚母 亲去世三十年而不入葬,有诏书命令终身不予录用,听说者肃然起敬。出任为平原太守。安 禄山刚露出反叛的苗头,颜真卿预料他定会叛乱,假托久遭阴雨,于是修补城墙疏通护城河, 挑选丁壮,充实府库。每天与宾客泛舟饮酒,来解除安禄山的疑虑。安禄山果然认为他不过 是个书生,毫不担心。安禄山反叛,河朔一带全部沦陷,惟独平原城守护完备。皇帝从陕州 返回京城,颜真卿请皇帝先去拜祭陵庙然后回宫,后来颜真卿又上疏说:现在天下疮痍未平, 战乱日生,陛下怎能不广听正直言论,来扩大自己的视听,而阻塞忠正的谏言呢?陛下在陕 之时,奏事的人不限贵贱,群臣认为太宗之治可以翘足而待了。况且君子难进易退,朝廷广 开无所忌讳的言路,尚且担心人们不能直言,何况心怀厌倦懈怠。命宰相宣布进奏或取或舍, 使御史台制订规章,不许直接进奏,从此以后人们就不能奏事了。陛下所见所闻,只限于数 人的耳目。李希烈攻陷汝州,有诏遣颜真卿前去晓谕李希烈,走到河南,河南尹郑叔则认为 李希烈反叛的迹象已经显明,劝他不要前去,他回答说:“君命能躲避吗? ”见到李希烈以 后,宣布诏书,李希烈逼迫他上疏为自己昭雪,颜真卿没有听从。颜真卿每次给诸子写信, 只是告诫(他们)严格奉祭家庙,抚恤孤苦贫弱的人,最终也没有其它的言语。于是将颜真 卿押送到蔡州。颜真卿估计自己定会遇害,于是撰写遗表、墓志、祭文,指着卧室西面墙壁 之下说:“这是我埋葬之处。”李希烈越分称皇帝,派人询问仪式,他回答说;“老大年纪 老了,曾经掌管朝廷礼仪,所记的只有诸侯朝觐之礼而已! ”颜真卿在朝中端庄严肃,刚正 而有礼。天下人不用姓名称呼他,只称鲁公。擅长正、草书,笔力遒劲曲折,世间当做珍品 流传。赞词说:安禄山叛乱之时,猖獗一时,无人敢敌(咆哮吞噬,势不可挡),只有颜鲁 公率领乌合之众(没有严密组织而临时凑合的军队)来阻挡他的锋芒,功业虽然未成,他的, 志向却值得称道。晚年命途不顺,被奸臣排挤,被奸贼杀害,毅然正气,遇到挫折也不颓丧, 可以说是忠臣了。唉,事情虽然过去一千五百年了,但他的英烈言行还如严霜和烈日般,让 人敬畏而仰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