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教学设计).docx
-
资源ID:97958958
资源大小:13.50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教学设计).docx
司马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司、跃”等5个生字,会写“司、庭”等7个字。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 .结合注释,理解句子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4 .紧扣重点词句,感悟司马光的聪明机智,遇事沉着冷静。【教学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 .参考注释,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句子的意思。【教学难点】体会司马光的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揭示课题。1 .出示图片,(课件出示:插图)这幅图片让你想起了哪个故事。2 .板书课题,指导书写“司”,齐读课题。3 .回顾“司马”这一复姓。(1)学生说一说“司马光”的姓和名。(2)回顾一年级下册姓氏歌,说说这篇课文里提到的复姓。(3)说说自己认识的复姓的人。4 .教师激趣:这就是古人写的文章,选自宋史司马光传我们把这种语言形 式叫作文言文。(板书:文言文)(二)跟着老师读,整体感知。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与以前学的课文有什么不一样?2 .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好好读一读这篇文言。3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1)老师读半句,学生跟读半句。(课件出示)(2)老师读完整的一句,学生跟读一句。(3)老师读前半句,同学接后半句。(4)老师读人物名称,学生接龙读。(5)学生练习读,强化跟读的效果。(6)学生齐读一遍,注意读准字音,展示跟读的效果。4 .读到这里老师送大家学文言文的第一个妙招(课件出示:借助拼音,读通顺)5 .读练互助,初步体悟“停顿”(1)师生探究“停顿”:我们刚才在哪些地方稍稍停顿了?(2)生生读好“停顿”(课件出示)。现在根据这些停顿,自己先试着读一读。(3)四人小组试着再读一读,能不能读得比刚才更好一些。(4)学生展示读,老师示范予以指导。(5)集体读。注意读得慢一些,注意词句间停顿。6 .同学们跟着读完后,一遍一遍读,读的更加流畅了。那么老师送大家第二个妙 招(课件出示:关注停顿,读出节奏)(三)带着任务读,理解文言大意。1 .默读文言文,借助注释,四人小组之间说说故事的内容。2 .围绕学习任务,理清故事的人物、地点。3 .借助注释等,学生了解故事内容:老师相机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了解文言文息、o4 .了解第一句话的大意。(1)借助注释,说意思。(2)对照古人,如果一群孩子在园中玩耍呢?(3)出示“瓮”的图片。教师提示:你瞧,老师这儿有两个盛东西的陶器,哪 一个是瓮。(课件出示图片)口小肚大叫瓮,是收口的;口大肚小叫缸,是敞口 的;(4)教师小结:文言文中,有很多字词的意思和现代文相近。(5)这一切发生得太突然了,我们一起来读出这份突然、这份紧张感。5 .了解第二句话的大意。(1)让学生先观察插图,再借助注释了解“皆” “迸”的意思。(2)教师出示生字组词的常用词语,帮助学生理解字义。(3)下面听老师读这两句,说一说此时此刻,应该选哪一个光/持石/击瓮/破之(快慢)并说一说理由(课件出示)(4)指导朗读:扑通一声,一个小孩掉进了瓮里,众皆弃去,光一一持石击瓮 破之。小孩在瓮里浮浮沉沉,伸出小手求救,众皆弃去,光一-持石击瓮破之。情况越来越危急,小孩的动作越来越弱,众皆弃去,光一持石击瓮破之。(5)这样读,就读出了文字背后的场景,文字背后的人物,她迫不及待地去救 他。(6)落水的孩子转危为安,化险为夷,司马光和其他孩子的做法截然不同,女 生读众人的做法(课件出示)6 .整体回顾,梳理脉络。(板书)我们说一说故事的起因:群儿戏于庭,起因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经过光持石击瓮破之,儿水迸,儿得活。结果7 .同桌之间借助板书和注释,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个故事。8 .读到这里老师送大家第三个小妙招(课件出示:借助注释,读明白)(四)反复“诵”着读,背诵课文。L第一次诵读:我来问,你来答。故事的起因(手指板书)是一一经过(手指板书)是一一结果(手指板书)是一一(我们这是根据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说)9 .第二次诵读:根据黑板上五个人物,(擦除黑板板书)想一想:他们在干什么 吗?(手指板书,引导背诵)10 第三次诵读:(擦除黑板的所有痕迹)还有人把这个故事做成了连环画(逐幅 出连环画,逐幅配文字)11 第四次诵读:竖着出示文言文,你们还能读吗?(课件出示)12 第五次诵读:繁体字,谁敢挑战读(课件出示)13 集体背诵。(课件出示)这就是第四个小妙招:熟读成诵记心中。(五)、小结特点,突显品质。L读完文言文,你心中觉得司马光是怎样一个孩子。(板书设计:沉着冷静、聪 明机智)2 .文言文的语言和其他课文有什么不同。(板书:篇幅短小、语言精炼)3 .回顾学习文言文的小妙招。4 .当然在文言文中还有很多像司马光这样的孩子,下去大家有兴趣可以再读一读 这些故事。(课件出示)(六)、布置作业。结束语:希望今后大家多博览群书,细心观察生活,做一个有智慧的人。【板书设计】司马光文言文沉着冷静篇幅短小聪明机智语言精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