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致富典型事迹材料 脱贫致富典型事迹材料.docx
-
资源ID:9796149
资源大小:43.80KB
全文页数:2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脱贫致富典型事迹材料 脱贫致富典型事迹材料.docx
脱贫致富典型事迹材料 脱贫致富典型事迹材料 脱贫致富典型事迹材料七篇 脱贫致富典型事迹材料七篇篇一骄阳似火的七月,热浪滚滚。在这酷热难耐的高温下,贫困户*骑着三轮摩托车装着一车宁夏西瓜从*村赶往县城,人们总能城西巷子口看到这个劳碌而朴实的身影,风雨无阻。当有人走近买东西时,能看到这个男人发自内心的笑脸,与三年前的他完全不一样20*年的时候,*可是村里数一数二的富有人家,靠养猪赚了不少钱,是全村人艳羡的对象。20*年*将家里几十万存款全部用来养猪,但事与愿违,由于流行病没有预防到位,几一百零一头猪病的病、死的死,剩余的也买不上好价钱,一下子亏了20多万,看着几年辛苦挣来的钱全部打水漂,巨大的落差让*心里苦不堪言,从今一蹶不振,靠妻子打理农活挣点钱牵强度日。20*年因线路老化,*家中突发大火,烧毁了家中全部的生活用品及仅剩的一点财务,房子也成了危房,幸得无人员伤亡,突如其来的大火让这个家庭雪上加霜。*全家心灰意冷,一度失去对生活的信念。 得知家中突发的状况,街道办领导干部、村干部、村第一书记马上前往了解详细状况,通过群众评议、镇村审核将其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扶贫政策的帮助下,在各级领导干部的关切下,贫困户*主动调整心态、重拾信念、通过自己的双手努力变更生活现状。20*年*通过申报易地搬迁项目,全家人从危房中住进了蒲城县祥安小区75平米的经适房,同时,为了确保在城里“搬得出、稳得住、有收入”,他通过申请3万元的扶贫小额贴息贷款,购买了一辆农用三轮车,以贩卖瓜果蔬菜为主。为了确保瓜果蔬菜的簇新和价格优势,每每天不亮就出门,去旁边的批发市场批发簇新的水果和蔬菜,赶早上六点到县城人流量较多的地方去销售。 他卖的水果从不缺斤少两,价格还公道,生意越来越好,收入也一天比一天高。“在我万念俱灰的状况下,党和政府雪中送炭,让我重拾对生活的信念,不但有新居住、有生意做、还发了5XX元的产业扶持金让我发展种植业,现在生活一天比一天好,日子越过越红火。”*笑着说。久违的笑容出现在这个50多岁男人脸上,是他对新生活的向往,是炎炎夏日最美的一道风景线。*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和对美妙生活的向往,走上了一条脱贫致富的阳关大道,也成为村里贫困户争相学习的脱贫致富榜样。 篇二冬日的天色总是黑得很早,墙上的挂钟还没指向六点,外面已是暮色四合,就着朦胧的暮色隐隐隐约能看到一个人影不断穿梭于鸡饲料桶间加食物,动作非常娴熟,他就是*镇*桥村村民*。 *现年32岁,儿子患有骨纤维异样增殖症,此病花费极大,近年来仅儿子看病就花去医药费60多万元,妻子因为承受不了压力离家出走了,从今,家庭重担更是全部落在了这个年轻人的肩上。 20*年全县精准扶贫工作开展后,*镇政府在入户调查中确定将其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由县畜牧局局长南金旺对其进行帮扶,南局长接到帮扶通知后,与镇村干部一起上户了解*家庭状况,令他们感到麻烦的是*不但没有脱贫信念,更没有致富意识,这让入户的干部们意识到要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必需激发*的内生动力,激发其脱贫致富的信念。 南局长与镇村干部,明确分工,发挥自身优势。镇村干部上户与*谈心,告知*,“华蜜是奋斗出来的,别人可以,为什么我们不行以”,为其讲解身边的致富典型,以身边人、身边事激励其重拾生活信念,树立致富意识;列举产业发展清单,结合*自身意愿,最终确定发展养殖业。南局长承诺为其争取资金XXX万元,用于发展产业,并供应相关的技术支持。通过一系列举措,*确定要努力向上,主动致富。 *将那句“华蜜是奋斗出来的”牢牢地记在心里,时刻以此激励自己。在村里承包了30亩土地用于建设养殖基地,目前建成鸡舍占地面积360平方米,羊舍占地面积101平方米,养鸡2000多只,养羊110只。养殖业最重要的是防疫,*一方面购买相关书籍刻苦自学,向书本请教,向县畜牧局专家请教,每天按时视察养殖鸡和羊的健康状况;另一方面,在南局长的帮助下,多次走出去考察学习,汲取先进的养殖理念,与先进养殖户沟通养殖技术,不断丰富自身的养殖阅历,提高养殖技术。 为了解决销售的后顾之忧,南局长与镇村干部动用自身全部力气为*联系销售渠道,截止20*年底出售土鸡2000只,羊30只,纯收入达到7万元。 “是党和政府让我重新树立起生活与致富的信念,一步步敲开了致富之门,走上了致富之路,接下来我会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拓宽致富道路,在致富的路上走得更远”,*坚决地说。现在谈起生活,他充溢信念,斗志昂扬。 篇三*,42岁,中共党员,*市*县*乡*村人,现任*县*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他坚守大山11年,从一名返乡创业人员一跃成为远近著名的“蔬菜大王”;引领带动当地群众种植反季节蔬菜15000多亩,实现年产值5XXX万元以上,让绿色蔬菜成为高山乡镇的支柱产业。 “我只是每天跟乡亲打交道的农夫头儿”8月27日,记者在*县扶贫办工作人员的引导下,经过近三个小时的蜿蜒跋涉,最终驱车来到了深藏在大山里的*公司“菜蓝子”基地。 所行之处,记者就被漫山遍野的蔬菜所震撼了。“看,那些地里全是蔬菜,有萝卜、甘蓝(又名包包菜)、白菜等。”同行的工作人员介绍说,这些蔬菜成熟后,都将送到*的公司里,集中粗加工后再运向外地销售。 汽车在蔬菜园子里咆哮着奔跑了近二非常钟后,到达了*农业开发公司。刚下车,记者便看到该公司门前的坝子里,十多个妇女背着背篓,围着一个穿着西装的男子探讨着什么。“那就是我们此行要见的人*。”工作人员说。 “账单子拿过来我看看,你家里今年不错哦,两个月收入4000多。”*数着人民币,微笑着跟对面的妇女沟通着。 “这还不得感谢你,没得林老板的大力支持,我们这些菜早就进猪圈了。”旁边的妇女跟着附和起来,随即就是一阵爽朗的大笑。 我们并没打搅这和谐的一幕,十多分种后,挨个数完钱,这些妇女们满带着微笑和收获离开,*才留意到我们的到来。 “不好意思,让你们久等了,听扶贫办的人说你们要来采访,没想到这么快就到了。其实没什么好采访的,我只是一个每天跟乡亲打交道的农夫头儿。”*说,刚刚那些妇女,都是周边零散的村民,自家种植的甜玉米吃不完,都是一背篓一背篓背过来卖的,只要能变现的农副产品,*一律收下。 “今年卖了多少钱了?”记者挡住一位快要离开的大妈问道。 “上半年菜卖了几千块,今日来接的账是前几次送来的甜玉米,一共才4000多块,这才好点儿收入,不值得一说嘛。”这位大妈笑着说她叫靳白太,家里种了几亩地的甜玉米,收获后按*公司支配的时间送过来,现场结算,不用操劳卖不掉坏在地里,这些年,跟着*公司“有样学样”地种菜,一年下来收入还是非常可观的,早就走出了贫困的境况。 送走这一波农户,我们跟随*到办他的办公室商议接下来的采访事情。还没来得及开口,一个穿着夹克,筒靴上沾满泥土的农家汉子走进*的办公室。 “在你这儿怕什么,这两天娃儿要去上高校了,在家里给打算些东西,来晚了点儿。”最终了解到,这个男人叫杨宗波,40多岁,*乡*村的贫困户,因为家里有两个学生,这些年为了供孩子上学,家里可以说入不敷出。但自从傍上*这颗“大树”后,家境改变说成“一日千里”不为过,以前孩子上学都是四处筹钱,现在不仅还完了久债,还小有余款。 “以前的确很难,没什么能变成钱,日子过得很苦。但谁也不想被人每天说是贫困人口,照这两年的收入看,今年脱贫完全不是问题,这完全得感谢林总,他就是我们的靠山。”杨宗波接过*递过来的一万多块钱,那忠厚又华蜜的笑容,感染着一屋子的人。 “胜利总是留给有打算并能坚持究竟的人”11013年,*中学毕业后,便远赴河南砖厂打工。但他对笨重的体力活儿没有爱好,辗转来到山东寿光蔬菜基地做经纪人,他敏锐发觉其中商机无限,便将经纪人活动流程记录了下来,打算将来回乡创业。2002年,*联系到广州江南蔬菜批发市场的一位老板,一边负责生鲜配送,一边学习视察批发市场的运作方式,累积了阅历。 2003年,*回到家乡,依靠打工赚回来的阅历和资本,结合本地特色,个人投资XXX万承包土地300多亩,利用*乡1200至1800米的海拔优势,发展高山无公害反季蔬菜。 “依据在寿光和广州学回来的阅历,一起先就施行订单农业的模式,跟周边农户协作发展。”*回忆说,那时候规模还不算大,所以一切非常顺当,农户赚了,他自己的腰包也鼓起来了,这时候他便想着扩大规模发展,于2022成立了*农业开发公司。 “成立公司的这一年,由于不懂种植、加工和管理方面的技术,仅收获期的一个月就亏损了XXX万元,这一棒差点将我打趴下。”*谈起往事仍心有余悸。“还好当年打工时结识的广东老板听说后,派出3名技术人员驻地指导了近两个月,救我于危难之时,在下一个收获期的两个月时间里,最终实现了扭亏为盈。”这更坚决了*的信念,他确定进一步扩大规模,让越来越多的农户加入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真正实现“一百零一姓发财,公司发展”的目的。 “胜利总是留给有打算并能坚持究竟的人!”*这样说到。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算富”在*的提倡下,公司主动履行企业帮村产业带动责任,实行“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根据“产前投入、产中技术指导、产后合同价回收”的方式,以“订单农业”示范带动*乡五个村2000多户村民,对全部贫困户交售给公司的蔬菜赐予XX元/吨的额外补助。 “好多贫困户渐渐富有起来了,都走出了贫困。现在公司帮带的村民中还剩下200多户贫困家庭。”*说,这XXX户当中,有XXX户是深度贫困户,他把这XXX户当成重点照看对象,实行“无形股”的方式进行重点帮扶,同时聘用到公司做帮工,加上土地分红等利好,*有信念在一年时间里让这些农户实现脱贫。 “按件计算,多劳多得。平均一天能有150多元的收入。他们这部分季节性务工的村民每天有将近XXX人,小计一下,我一年支出的务工费就有80多万。”*说,选择工人时,他尽量优先聘用贫困户,这样在土地之外又多出一笔不小的收入。 “种菜须要前期投入,贫困户这部分资金从哪里来?”面对记者的怀疑,*拿出手机,那里面是在不久前,*为贫困户送去每户1XX元的“先分红后种菜”的分红款项时留下的图片资料,他的这一措施让贫困户在播种期不为“无米开锅”而发愁。 为此,我们走访了深度贫困户*一家,因为他也是领到提前分红的贫困户之一。从种植基地动身接着深化大山区近半个小时的路程,到达*家中,*说他们是地地道道的*人。 据*讲解并描述,在种菜之前,靠种植土豆、玉米等农作物,一年收入只够家用,更别谈孩子的学费了,那一年两万多的支出,让农家汉子觉得非常无力。 在*的蔬菜地里,*带着技术人员将近段时间应当留意的事项进行特殊传授。“肯定要留意管护,对病变的菜要刚好清理,须要肥料我先垫资你干脆拉过来,把你女儿上学的钱先打算好。”*知道*的难处,主动提出欠款提肥,后期出产再支付,这无疑解决了*当前的燃眉之急。 “今年在林总的帮助下种了20多亩蔬菜,大部分是萝卜,保守估计收入在6万元左右。”*信念十足地说,今年完全不为孩子们上学的事发愁了,这得感谢*的真心实意的帮助。 我们探究*真心真情帮助贫困群众的动力从何而来,*这样回答我们,“我是一名普一般通的共产党员,我深知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算富的道理。”*将公司发展植根于家乡广袤的田野,将个人追求融入到广阔群众脱贫致富的幻想,走出了一条产业扶贫新路,受到社会各界高度确定。公司先后获得“*县家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县优秀私营企业”“*市民族团结先进集体”、“*市种菜能手”等称号;*个人曾当选*市第三届劳动模范、*市第三届第四届人大代表,被评为20*年*市优秀共产党员、20*年*市科普惠农带头人、*市首届“十佳”返乡创业明星。 篇四走进*镇*村有珍油松种植基地,一排排油松翠绿喜人,40余名工人正在忙着起苗、装车,其中一位衣着朴实的中年男人累的满头大汗却一言不发,他就是“*名人”*。正是这个平凡的男子,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和坚韧的毅力,撑起了脱贫致富的幻想。 直面挫折不气馁*是*镇*人,今年48岁,患先天性耳聋,妻子智力残疾,还有两个正在上学的孩子,生活非常困难,20*年被县里确定为精准贫困户。 *先天残疾,从懂事起先,幼小的心灵备受贫困和疾病的熬煎。受家庭条件和身体缘由的影响,他没有上学,从小跟父母在地里辛苦劳作,生活的艰难使他养成了勤劳坚韧的品行。后来在亲戚的介绍下,*娶了一位智力残疾的姑娘,建立了自己的家庭。夫妻二人直面挫折,相互扶持、相互帮助的感人事迹,在*一时传为佳话。 迎难而上不等靠女儿的诞生给*一家带来无比的喜悦,同时也给他们添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年迈的父母须要照看,年幼的孩子嗷嗷待哺,*夫妇一年到头在地里辛苦操持,日子还是过得紧巴巴的,无法摆脱贫困的影子。期间,县里给他们享受了低保政策,让一家的生活有了基本保障。在感到暖和的同时,*立志要靠自己的双手实现脱贫致富。 为增加收入,*一边种地一边跟着本村的泥瓦匠当“小工”,从和泥、搬砖一类的粗活、重活做起。他克服言语困难,仔细视察记忆大师傅的每一个动作,大家休息时,他就在一旁琢磨练习。看到这个年轻人的“特别”举动,师傅们也非常乐意向他传授技艺。在大家的帮助下,*学会了泥瓦工技术,起先承揽一些小工程。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他的“工程”越做越多,解决了一家的温饱问题。*自己没有上学留下缺憾,希望在下一代身上得到补偿,克服一切困难让两个孩子上学读书。 脱贫路上不停步一个残疾人能做到这个程度已经相当不简单,但*并没有停下脱贫致富的步伐。乘着县里大力推动“一村一品”的东风,在镇、村两级的大力支持下,*创办起自己的6亩油松基地。有了帮扶单位和对口帮扶人,他的信念更足了。 干一行就要爱一行、精一行,*在种植油松的过程中,逐步相识到技术的重要性。他虚心向身边技术人员请教,让孩子帮忙上网学习询问,不断解决种植中的技术难题。功夫不负有心人,由于*的油松品质好,市场行情也不错,近年来他靠油松获利3万余元,致富的脚步迈得更加坚实。同时,两个孩子也没有辜负*夫妻的培育,女儿于20*年考上山西医科高校,儿子大专毕业后在太原从事装修行业,一家人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他现在就是*勤劳致富的一面旗帜,每做一户贫困户的思想工作时,我们就拿*的故事给他讲”*镇党委书记骄傲地说。 坚韧推开了困难,勤劳战胜了贫困。信任在党和政府的关切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热心帮助下,*的脱贫致富之路会更加平坦宽广,将来的生活会更加美满华蜜。 篇五他从小身患小儿麻痹症导致左腿残疾,她左肾切除,右肾积水下垂。20多年来,他们夫妻俩,相互照看,克服困难,帮助他人。如今夫妻俩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收获了人生的华蜜,也感动了身边的人。 夫妻患病持家难1959年*诞生于*镇*村,11014年与*结为夫妻。婚后第三年生下儿子李三旺。对于从小失去母亲,身患小儿麻痹症的*来说这原本是他人生最华蜜的时刻,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11015年其父亲去世,在2022年、20*年其妻子*生患肾病,左肾切除,右肾积水下垂,两次手术花费XX.X万元,眼看着儿子长大读书要钱,妻子身患疾病,更不幸的是20*年*查出肺癌,向亲朋好友借钱治疗肺癌花费XXX万多元。生活原本对这个坚毅的男人是苦的,可是*总信任苦尽甘来,只要有志气肯干,再大的困难也压不垮自己。 身残志坚 走出脱贫路20*年,*通过向亲朋好友借钱,向*村委会租下一栋废弃的楼房用于木材加工经营。*确定白手起家,干出一番事业,但是由于身体残疾,妻子患病,儿子读书要钱,家庭入不敷出,心力憔悴,自己的木材加工厂也始终没有起色。20*年*被确定为精准扶贫对象,依靠国家扶贫政策,在村委会的帮扶下,*通过金融贷款8万元,用于投资木材加工厂,加上*肯干,妻子的支持,20*年*的木材加工厂收入XXX万多元,*总是说到:“精准扶贫变更了我的人生,让我看到了希望,要不是我身体残疾,不能过度劳累,我确定会比现在干的更好。”20*年,*多方筹资购买木材加工器材,扩大木材加工产量,投入很快得到回报,当年,*的木材加工厂收入达到24多万元,纯收入XXX万元,同时也获得了产业扶贫嘉奖资金5XX元。通过短短3年,*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走向华蜜的人生。 连帮带扶 心系他人*从小家庭生活困难,母亲的早逝,父亲独自撑起这个家庭,这也培育了*身残志坚,不愿向命运低头的精神。在自己家庭生活困难时期得到了亲戚挚友的帮助,也让*从小懂得感恩他人。2022年同村2组的李华平在制酒中意外掉进高温酒槽,生命垂危,*听到消息后向马上李华平捐款15XX元。在20*年-20*年自己的木材加工厂经营困难下,多次捐款帮助他人,累计金额1万元,并且在木材加工厂聘用劳动实力较弱的贫困农户,为他们供应工作岗位,解决收入。同村的精准扶贫对象李咸清,家庭生活困难,*主动联系李咸清到自己的木材加工厂工作,通过*的帮助,李咸清在木材加工厂每年的工作收入达到3万多元,这让李咸清越干越有劲,感动不已。由于*的身残志坚,时时刻刻不忘帮助他人,感动了四周的人。在20*年5月*创办的木材加工厂被湖北省残疾人联合会、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评为湖北省残疾人就业保障资金资助项目创业示范点。*村书记说:“*虽然家庭困难,但是他是个实实在在,帮助他人,不计较个人利益的人”。 *的妻子*在20*年摘除左肾后,医生告知她最多能活8-10年,如今6年过去了,儿子李三旺在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读书,家庭生活越来越好。*、*夫妻俩脸上始终带着笑容,看不出一丝对自己生活和生命感到忧愁的面容,只有经验过生活的坎坷,才能磨练自己意志,也懂得华蜜生活的来之不宜。对于今年的准备,*说:“今年准备在*镇毛河投资XXX万元新建木材加工厂,帮助更多像我一样的人,带动他们早日脱贫致富”。经验过风雨后,*家庭就像自家后院的杨树在春季的阳光里强壮成长。 篇六*,男,家住广西*市安平镇中庆村3组,11019年4月诞生,肢体三级残疾,家庭人口共4人,他的妻子因病无法劳动,子女在读小学,全家只有他一个劳动力。20*年7月,*家被确定为贫困户。 *13岁时不当心掉进水沟导致左手折断,最终不得不做了高位截肢手术。*早早便学会了挑水、做饭和照看弟妹,读完初中后他便辍学了,放牛、砍柴样样都干。*说,过去别人花半个小时完成的工作,自己要花上两三个小时才能做完,但经过自己的努力和反复练习,他的工作效率和实力并不比别人差。*的父母到广东打工后,他便肩负起在家干农活和照看弟妹的重担。浸种插秧、收割和上山割松脂,他一样没落下。 2001年,*高速路修建征用了*家的1.7亩水田,剩下1.3亩,他又租种了别人家的两亩水田,还种上花生等作物,农闲时*还到镇上装卸水泥。三年前,*还尝试种植西瓜和甘蔗,均取得胜利,但收入还是非常有限,他仍旧挣扎在贫困线上。 20*年,脱贫攻坚的号角吹响后,*作为安平镇的精准扶贫户,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的精准帮扶。20*年4月,*获得小额贷款5万元。有了创业的启动资金,他在岑苍二级马路边盖起了一个380平方米的猪舍,内有小猪舍XXX个,其中母猪舍9个。为了节约成本,他亲自搭盖,没有请过别人帮忙,光猪舍的钢铁大棚他就焊接了6个月。 *养猪如鱼得水,以前他养过两三头肉猪和一些鸡鸭,扩大养殖规模后,他仔细研读养殖方面的书籍,在实际工作中,遇到不懂的问题还主动请教镇兽医站的兽医,很快便驾驭了肯定的养殖技术。精准扶贫让*看到了发展养猪业的光明前景。*意识到土猪和土鸡更受消费者的欢迎,所以他养的猪主要喂自己种的红薯藤、麦菜和苎麻叶,三黄鸡则以米糠为主而且在林间放养。 随着养猪规模的扩大,*遇到了新问题,猪的发病率有所增高。于是,他更注意猪、鸡的防疫以及猪舍的清洁工作。在他的猪舍里,一点也闻不到猪粪的臭味,原来是*勤于用加压的山泉水冲洗猪舍和刚好为猪喷水降温,猪舍里的猪或在自动饮水器前饮水,或在啃食猪草,“生活”得有滋有味。 *还在猪舍下建了两个沼气池,既“消化”了猪粪和猪尿,还产生了清洁能源沼气,这些沼气已足够他一家人煮饭和烧热水洗澡了。 20*年2月,*出栏了30多头肉猪和90多只三黄鸡,扣除成本,赚了XX.X万元。为了降低养猪成本,20*年12月,*自留自繁的母猪。母猪一年能产两窝,每窝产仔1015头,而且自繁的猪花由于刚好打疫苗所以特别健康,如今这些母猪已经产下仔猪80多头。目前虽然猪价下跌了一些,但质量好的肉猪每头还是能赚三四一百零一元。如今,*的存栏肉猪达到了上一百零一头,他还打算繁殖更多的猪花,进一步增加收入。 *非常感谢党的好政策和政府对他的关怀和帮助,让他的脱贫致富路越走越宽。20*年11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中共党员。2022年,*还分别当选为*市残联和*市残联第六次代表大会代表。 篇七扶贫先扶志,在*镇班*村有这样一位身残志不残的贫困户,他就是*。初见*时,他是一位不善言辞内敛的男人,或许是生活的磨难磨平了他的棱角。或许是命运的不公成熟了他的思想。或许是对将来的向往点燃了他的内心。11010年诞生的他,面对肢体三级残疾,他敢想敢做,直面将来,没有因为身体残疾浇冷他炙热的上进心,他想我腿残疾了,但是我有双手,肯定会用双手刨出一个好光景。 他本是一个华蜜的男人,一家三口,每天也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可是生活不如意十有*,长期在地里干农活的他估计也没有预想到,就是那天的那个稍不留神,就从高处跌落至深渠,导致下肢神经损伤让他恒久失去了支配双腿的权利。这一摔摔碎了他的家庭,也摔碎了他华蜜,家庭支柱倒下,妻子离婚,女儿辍学在家,这一连串的打击使他一蹶不振,常常到政府要求救济,他就和女儿相依为命浑浑噩噩的混日子,他们父女俩一过就是十几个年头。直到女儿长大成家,他再娶。慢慢地他才起先与社会接触,20*年他因为残疾进入贫困户行列,我想或许是因为“贫困”这两个字眼触动了他,或许是因为起先一段新的婚姻生活变更了已经尘封思想的他。他主动提出要在国家的帮助下,改善生活,发家致富,走出贫困,主动脱贫。同年,他申请了残疾人危房改造,住进新居的他喜极而泣,他竟然破天荒的离开了那个破旧不堪的旧房子,这件事对*的触动特别深,他觉得肯定要用双手撑起一片天。 万事开头难。做什么?只用双手能做什么?很长一段时间成了*的心病。他日思夜想最终想起来他小时候跟着老人一起捆扫帚。他可以制作扫帚卖钱。他想方设法的打听现在竟然有制作扫帚的机器,他还写了一个关于制作扫帚项目的详细安排和方案。一切都万事俱备,只欠资金这一股东风。他就拖着他那条伤残的双腿,到处借产业发展资金。 20*年7月19日,县委副书记*来到*家中,并和他亲切座谈,仔细听取了贫困户*想要致富的心声,了解到*想通过自己发展扎扫帚产业来脱贫致富,希望政府支持和帮助。杨书记拍手叫好,鼎力支持,当时就拿出1XX元,递到*手中,让其购买可以制作扫帚的部分材料。 年初,镇党委书记张志鹏和镇长祁军了解到*的详细想法。根据“脱贫不脱政策”,镇政府资助4XX元产业资金,帮助其购买扎扫帚机器,到货后,又要求干部到现场了解机器的运用,同时,安排赐予2XX元来帮助其购买材料,使其更快的推动项目,*好学,肯上进,很快就能很娴熟的起先制作扫帚。 20*年5月23日,*再次来到*家中查看项目进展状况。*当场演示了整个扎扫帚的过程。大家都赞扬这个项目选的对选的好。临走时,杨书记又拿出1XX元来让*购买材料,并激励他肯定要撸起袖子加油干,美妙生活在不远处等着你。 产品制作出来,如何转化成钱?又成了萦绕在他心头的一大难题,通过多方努力,最终帮他想出“零售+不定期批发”的销售方案。凡是有古会和赶集,他就开着他的三轮车去集市上零售,当扫帚达到肯定数量时,他主动联系镇政府,镇政府通过向辖区内基层环卫所大批量批发销售。当首批扫帚试验品制作完成,镇政府为了激励他勤劳致富,一次性购买扫帚50把。20*年6月31日,镇政府帮助其胜利的推销了101把成品扫帚。这样既保证了他平常生活开销,也渐渐地让他的手头富裕起来。 现在*扎扫帚技术已经成熟。对于将来生活蓝图,他有他自己的构想和设想,他准备借助精准扶贫的平台,下一步打算贷款2万元用来扩大生产规模,他还想发挥自己的余热,利用自己的一己之力,想带动有发展意向的贫困户及更多的人共同致富。 现在的*,和我初见时,总感觉哪里不一样?但是说不出来。直到他坐在扫帚机器旁,我知道了。他腰杆挺直,眼神坚决,讲起制作步骤眉开眼笑,滔滔不绝,自信而淡然,已坦然的走在致富的大道上。 第24页 共24页第 24 页 共 24 页第 24 页 共 24 页第 24 页 共 24 页第 24 页 共 24 页第 24 页 共 24 页第 24 页 共 24 页第 24 页 共 24 页第 24 页 共 24 页第 24 页 共 24 页第 24 页 共 2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