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继光 优质教案.docx
23黄继光【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语言运用:能找出描写黄继光语言、动作的相关语句。思维能力:能够提取文中关键信息并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审美创造:运用本单元品味人物品质的方法,拓展阅读其他英雄人物故事。【课前解析】关注课文:黄继光是一篇精读课文,讲述的是20世纪50年代抗美援朝战争“特 级英雄”黄继光的事迹。1952年10月在上甘岭战役中,为夺下被敌人占领的597. 9高地, 黄继光冒着枪林弹雨去执行爆破任务,他将生死置之度外,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枪口, 为夺取战斗的胜利牺牲了年轻的生命。课文通过动作、语言描写,充分展示了黄继光视死如 归的英雄气概。教学时,让学生从整体入手,抓住描写黄继光的关键语言、动作的语句,让 学生真正与文本对话,感受黄继光的英雄气概。【教学目标】1 .认识“役、履”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晕”,会写“射、弹”等6个生字,掌握 “战场、持续”等20个词语。2 .能找出描写黄继光语言、动作的语句,从中感受他的英勇品质。【教学重点】能找出描写黄继光语言、动作的相关语句,从中感受他英勇顽强、视死如归的英勇品质。 【教学难点】运用本单元品味人物品质的方法,通过语言、动作的描写感受人物品质,拓展阅读其他 英雄人物故事。【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认识“役、履”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晕”,会写“射、弹”等6个生字,掌握 “战场、持续”等20个词语。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文意。【教学过程】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听说过黄继光?(板书课题)了解抗美援朝吗?学生交流。教师板书:24、黄继光(出示课件2)2、简介背景。出示背景资料,并作简单介绍。(出示课件3)1950年,在朝鲜半岛上爆发了朝鲜战争。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入侵朝鲜。战火 烧到了鸭绿江边,严重威胁中国安全。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被迫赴朝 抗战。黄继光就是其中一名普通的战士。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一)听课文范读。(二)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和词语,读通句子。(出示课件4)1、学认字。出示词语:战役yi屡次启明星qi 摧毁cui冰雹bdo晕倒ytln胸膛tdng教师提示学生读准红色字体的生字。(出示课件5)2、识字方法,形声字记忆:“履 摧 雹 膛”(出示课件6)3、教师引导,“晕”是多音字,在课文里读一声“yiin”,表示昏迷。它还有一个读音 是“yfin”,可以组词“日晕、月晕而风”,表示日光或月光通过云层时因折射作用而在太 阳或月亮周围形成的光圈。(出示课件7)4、识字游戏:向英雄敬礼,指名读词语:战役屡次摧毁胸膛(出示课件8)5、学写字。出示生字:射sh。弹ddn启qi荣r6ng爆bdo炸zhd (出示课件9)6、重难点字书写指导:“爆”爆:左窄右宽,右部横画较多,注意距离。右部下边的笔画是竖钩、点、提、撇、点, 不要写成“水”。组词:爆破爆发爆裂(出示课件10)7、学生临写,评写,改写,自主描红。8、词语解释:上甘岭:在朝鲜中部金化郡五圣山南麓村庄上甘岭及其附近地区。高地:地势高的地方,军事上特指地势较高能够俯视、控制四周的地方。(出示课件H) 三、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黄继光的什么英雄事迹?2、学生自由读文,边读边思,教师巡视助读。黄继光在 战役中,为了战斗的胜利,用胸膛 而的英雄事迹。预设:课文写了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为了战斗的胜利,用胸膛堵住敌人枪口而壮烈 牺牲的英勇事迹。(出示课件12)(设计意图:按照精读课文的教学要求,鼓励学生自读课文,自学字词,整体感知,了 解文意。)四、课堂演练(出示课件13、14)第二课时【教学目标】能找出描写黄继光语言、动作的语句,从中感受他的英勇品质。【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出英雄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本课的生字、词语,大概了解课文的内容。这节课,我们 继续学习课文,感受黄继光的英雄品质。(出示课件15)二、互动课堂,感受品质1、出示自学要求及方法。(1) 一画:读课文:画出课文中描写黄继光、语言、动作的语句。(2)二思:想一想:从这些句子中感受到黄继光怎样的英雄品质?(3)三读:读一读:读出黄继光的英雄品质。总结学习步骤:一画、二思、三读。(出示课件16)2、交流展示。(1)先来看看哪些语句描写了黄继光的语言和动作吧!指名回答,学生相互补充。(出示课件17)(2)聚焦语言、动作描写的句子。出示语句:黄继光愤怒地注视着敌人的火力点,他 转过身来坚定地对营参谋长说:“参谋长,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3)提问:读一读,你从中读出了黄继光怎样的语气?圈画出“坚定” 一词,对完成任务有绝对的信心。(出示课件18)(4)提问:黄继光是在什么情况下说出这番话的?请结合第1至4自然段中的相关句 子说一说。学生自读,提取信息。(出示课件19)预设1:第五天夜晚接到上级的命令,要在黎明之前夺下被敌人占领的597. 9高地。预设2:敌人一个火力点凶猛地射击起来。战士们屡次突击,都被比雨点还密的枪弹 压了回来。预设3:如果不很快摧毁这个火力点,在黎明前就攻不下597. 9高地的主峰,已经夺 得的那些山头就会全部丢失。(出示课件20)(5)根据刚才提取的信息,练习说话。所在的营坚持了四天四夜的情况下,黄继光坚定地说:“参谋长,请把任务交给我 吧! ”(出示课件21)的情况下,黄继光坚定地说:“参谋长,请把任务交给我 吧! ”的情况下,黄继光坚定地说:“参谋长,请把任务交给我吧! ”学生自由练说,指名说,互相补充。(出示课件22)板书:接受任务,主动请战(6)提问:夺取高地的时间是如此紧迫,任务是如此艰巨,黄继光毅然请战,你对他 有怎样的认识?指名回答。预设1:对敌人充满仇恨。预设2:对完成任务有坚定的决心。(出示课件23)(7)过渡:你还知道了哪些动作描写的句子呢?聚焦动作描写的句子。出示语句:(出示课件24)啊!黄继光突然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他举起右臂,手雷在探 照灯的光亮中闪闪发光。圈画出动词“站、举起”,从黄继光的动作描写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指名答。教师小结:这就是黄继光。板书:意志顽强英勇无畏。让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自由练读,指名读。提问:两个“站起来”,一个“举起”,对普通人来说很简单的动作,此时对于黄继 光来说却是需要莫大的勇气,为什么这么说呢?联系上下文说说黄继光是在什么情况下站起 来的?(出示课件25)预设L 一个战士牺牲了,另一个战士也负伤了。预设2:火力点里的敌人把机枪对准黄继光,子弹像冰雹一样射过来。预设3:战士们赶紧冲上去,不料才冲到半路,敌人的机枪又叫起来,战士们被压在山 坡上。预设4:天快亮了,规定的时间马上到了。营参谋长正在着急(出示课件26)出示句式,练习说话。的情况下,黄继光站起来了。的情况下,黄继光站起来了。(出示课件27)的情况下,黄继光站起来了。的情况下,黄继光站起来了。(出示课件28)学生自由练说,指名说。提问:你又认识了怎样的黄继光?指名说。板书:英勇顽强视死如归教师小结:他用自己独有的方式诠释了中国军人的气魄!堵住枪口,让全世界看到了中 华民族的脊梁!(出示课件29)全体起立,让我们怀着崇高的敬意,再读一读第十一自然段。(出示课件30)(设计意图:抓重点紧扣人物的语言与动作描写加以批注;教方法联系上下文 丰富人物形象,更深刻地感受人物品质。)(8)出示句子:“冲啊!为黄继光报仇! ”喊声惊天动地。战士们像海涛一样向上冲, 占领了 597. 9高地,消灭了阵地上的全部敌人。教师提问:怎样理解“像海涛一样向上冲”反馈交流:在黄继光精神的鼓舞下,战士们的力量势不可挡。(出示课件31)(8)词语积累(互为近义词的词语)(出示课件32)惊天动地 见多识广 粉身碎骨狂风暴雨 生龙活虎 眼疾手快五、总结课文1、总结课文。教师总结:黄继光虽然牺牲了,但是他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激励着一 代又一代人,永远继承和发扬下去。(出示课件33)板书:英勇献身2、自主阅读“阅读链接”祖国,我终于回来了。要点:重点围绕第2、4自然段钱学森说的话及向美国联邦调查局提出的要求进行交流, 感受他对祖国真挚、强烈的爱。(出示课件34)(设计意图:由课内拓展到课外,运用本课学到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读同主题的书, 读整本书。)六、主题概括(出示课件36)本课记叙了 时,志愿军战士 在上甘岭战役中,以身体堵住敌人枪口,壮烈牺牲的事迹,表现了黄继光的 和 精神。七、拓展延伸体现英雄气概的诗句(出示课件37)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2.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狱中题壁)八、课堂演练(出示课件38、39)【板书设计】黄继光事情发展顺序接受任务 主动请战 英勇献身 占领局地英勇顽强 视死如归【教学反思】黄继光记叙了抗美援朝时期的战斗英雄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为了消灭敌人的一个火力点,为了战斗的胜利,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最后壮烈牺牲的事迹,替扬 了黄继光为人民利益英勇献身的伟大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课文以“上级命令一请求 任务一英勇献身一占领高地”为线索,字里行间流露出黄继光为革命利益,英勇顽强、奋不 顾身的伟大精神,具有很强的文字感染力,同时对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重 要的教育意义。成功之处:一、体现了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课程新理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老师在上课过程中只是起到了引导的作用。二、运用课文对学生进行了爱 国主义教育,让学生明白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老一辈革命烈士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不足之处:本节课的朗读指导还是有点儿少了。改进措施: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加强对学生的朗读指导。因为只有真正理解了课文的 内容才会把自己的情感融入朗读课文的过程中,用语言把文本中蕴含的情感或道理读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