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策略.docx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策略一、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 .安全管理机构不健全、思想意识薄弱当前,很多的建筑施工现场都只配备有项目经理、工长、技术员 等两三名现场管理人员。这些人身兼数职,主要精力和责任都放在工 程质量、工程进度和材料的进出库上,安全管理没有完整的组织机构, 责任不明。并且由于施工建筑领导思想上对安全生产重视不够,往往 心存侥幸,得过且过,认为事事杯弓蛇影,大可不必。工程进行基 础施工时安全抓得紧,毕竟是事故高发时段。到了工程收尾阶段,就 将安全防范抛在脑后。随着工程各种防护设备逐步拆除,安全隐患有 增无减。尤其是安全用电、现场防护,更需引起重视。安全工作必须 善始善终,持之以恒,常抓不懈。2 .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施工队伍整体素质差随着基础设施建设规模日益发展,建筑队伍迅速壮大,大量农民 工涌进。这些农民工的安全技术知识较差,对安全操作知识也非常肤 浅、不系统、缺乏自我防护能力。安全教育跟不上,导致员工整体安 全素质差。对规范、标准不熟悉,对安全操作规程掌握少,对潜在的 安全问题不以为意,安全意识有所欠缺,没有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3 .设备安全管理工作存在欠缺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对设备的安全管理还较为薄弱,不遵 循规章制度的行为随处可见,一般表现为这样几点。(1)部分施工建 筑违章使用有缺陷的设备、装置,如设备陈旧、技术性能降低、安全 装置不全、结构不良、磨损、老化等应该淘汰或者维修的设备,在施 工现场屡见不鲜。(2)安全用品以次充好。部分建筑企业或者是管理 人员为了个人利益,在安全防护设备采购的时候购买质量不过关的产 品,这些都将成为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3)施工建筑缺少必备的 安全防护设备,或者是安全设备根本不满足国家的规定,还有些安全 防护设备在设置的时候不合理等等。(4)施工人员操作不规范,施工 队伍素质差,员工对机械设备操作不规范,人员不固定,维修保养跟 不上,只重使用,轻管理。二、搞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应对建议1 .建立建筑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为了迎合经济全球化的要求,劳务标准的人权状况已经开始成为 建筑需要重点考虑的管理内容之一,在国家社会已经被广泛关注。另 外,为了营造良好的安全管理人力资源环境,建筑需要参考借鉴发达 国家的做法,对职业安全卫生条件进行改善。同时提高建筑的安全管 理制度水平,将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控制在最低状态。2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是建筑管理的重要内容现代建筑管理方法要求安全管理工作必须采取全面的、全员的、 全过程的管理手段。首先,要有人员管理体系,按照建设规模设置现 场安全员,现场施工安全员有停止施工权;其次,要建立安全生产责 任制,做到责任到人;再次,要定期召开安全警示教育大会,做到警 钟长鸣;还要有监督考核机制。最重要的是监督考核机制,而且必须 在政府相关部门以及监理的监督下考核才最有效。3 .发展专业型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介组织建筑出于成本的考虑,尤其是中小型的建筑工程建筑,很难实现 施工安全管理成本的全额投放,以致安全管理工作很难跟上工程的专 业化施工发展。在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手段之后, 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往往会出现捉襟见肘的尴尬局面。为此,由建筑工 程行业协会牵头,尽快建立独立型的专业安全管理中介组织,负责承 担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评估、培训、咨询、指导、检验等工作,为建 筑减缓安全管理工作在专业化要求方面的压力。4 .强化建筑领导的安全管理意识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负责管理的工作人员很多都是来自于基 层,拥有较为风度的现场管理经验。不过在知识文化上却有所欠缺, 没有接受过安全管理相关的专业化教育。在进行安全管理的时候,一 般都是按照自己原有的经验应付。就是这一原因,造成管理工作者在 职业素养上明显不足,没有让人信服的管理方式,导致施工人员团结 意识薄弱,在进行权限授予以及划分工作环节缺少合理性、协调水平 较差以及对资金掌控能力不足等。因此,要加强对建筑领导人的培训 教育,实行终身学习和考核制度,从领导层开始重视建筑施工环节的 安全管理。三、结语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是安全生产的根本,即需要在继续承接以 往工程先进经验和参考借鉴发达国家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经验的 基础上,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但它绝不是仅仅依靠建筑自身就能做 好的。落实施工安全责任不仅是施工建筑自身的行为,也需要建设单 位的积极参与、政府的强力推动以及整个社会的支持。有安全才有效 益,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惟有严守操作规 程,按章办事,一丝不苟,才能时时、处处、事事保证安全。作者:赵爽单位:山东鲁泰煤业有限公司鹿洼煤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