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考点11 文言文阅读之文化常识-《考点解透》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必备(解析版)(全国).docx

    • 资源ID:97975214       资源大小:122.16KB        全文页数:5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考点11 文言文阅读之文化常识-《考点解透》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必备(解析版)(全国).docx

    考点11文言文阅读之文化常识文化常识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考核的内容较为广泛,要注重日常的积累, 重点注意教材中文化常识的积累,今年又注重教材的考查,因此更要重视教材中出现的相 关文化常识的积累。试题多采用选择题的方式命制,指向于语言的建构和运用以及文化的 课内文化常识【典例引领】(202I新高考全国I卷)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子,甲为天干首位,子为地支首位,干支相配以纪年月日,文中是纪日。B.宗室,是古代社会中对与君主同一宗族血亲的称谓,历代皇族例称为宗室。C.海内,即国内,古人认为我国疆土四面环绕着大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D.庶务,指国家的各种政务,后来指朝堂之上跟军国大事相关的各种急务。【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D.“跟军国大事相关的各种急务“错误。庶务,就是指国家的各种政务。亦指这些事务的经 办人员。故选D。【方法技巧】注重积累,分类记忆。1 .根据教材注释积累,对教材注释的古代文化知识,进行分类记忆。如教材对特定时 间的称谓的注释:朔,阴历每月的第一日。如“朝菌不知晦朔"(逍遥游)。望,农 历每月的十五叫望,十六叫既望。如“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赤壁赋)。晦,农历每月 的最后一天。如“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登泰山记)。黄昏,十二时辰之D.孔子教导学生“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周朝时,礼、乐皆为贵族社会专有。【答案】A【解析】A项,“与周礼礼书合称,三礼"'错误。礼记与周礼仪礼合称“三礼”。故选Ao24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与大学、中 庸、孟子并称“四书B.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其中核心是“修身”。C.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 “孔孟”,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D.墨子,即老聃,名翟,字伯阳,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墨子一书是墨子本人、墨子 弟子以及后期墨家著述的汇编。【答案】D【解析】D项,“墨子,即老聃,名邪,字伯阳”表述有误。“老子”即老聃,字伯阳:不是“墨子 故选D。25 .下列关于孟子相关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孟子由不忍人之心推导出“行不忍人之政”,以情感为基础,推出理性结论,影响深 远。B.虽然孟子周游列国受到礼遇,但他的政治主张却被讥为“迂阔”,其政治理想并没有能 够实现,所以其晚年和孔子样退而著述。C.孟子原本并不在儒家经典之列,直到南宋朱熹将孟子列为“五经”之一,其地位 才最终确立。D.孟子和论语都属于以记言为主的语体文,但后者简约、含蓄,前者则长于论 辩,气势磅礴。【答案】C【解析】C项,“孟子列为,五经'之一”错,“五经”指的是诗书易礼春秋。孟 子应当是“四书”之一。“四书''是大学、论语、孟子、中庸。故选C。26 .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老子,是春秋末期楚国苦县人。中国古代哲学家,法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B.辐,车轮中连接轴心和轮圈的木条,古时候的车轮一般由三十根辐条构成。C.毂,车轮中心的圆木,周围与车辐的一端相接,中有圆孔,可以插轴,后借指车轮或 车。D.夫子,古时对男子的尊称。原为孔子门徒对孔子的尊称,后来夫子成为人们对教师的 尊称。【答案】A【解析】A项,“老子,法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说法错误。老字应是道家学派。故选Ao27.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庄子,名周,是我国战国中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他继承和发展了老 聃、杨朱的学说,与老子并称“道家之祖”。B.庄子是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 篇11篇。C.老子与庄子在表达技巧上不同,前者善于借助寓言,曲达旨意;后者善于汲取 世俗经验展开哲理思辨。D.斗与石,都是容量单位。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石也是一种重量单位,比如汉 书律历志上中说“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答案】C【解析】C项,应该是老子善于汲取世俗经验展开哲理思辨,庄子善于借助寓言,曲达旨 意。故选C。28 .下列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吴、越,是吴国与越国的并称,两国时相攻伐,积怨殊深,因以比喻仇敌。但“吴越同 舟''这个成语,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B.子,在古文中是对对方的敬称,如果是面对面地交谈,就相当于“您”;如果不是面对 面,就相当于“先生”,也用来称呼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C.瞥,用网捕捉鱼或鸟兽。在水里面用的叫网,在陆地上抓野兽的叫鞫。D.纯墨:木工打直线的墨线,比喻规矩或法度。屈原离骚“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 以为度”中的“绳墨”是前者义。【答案】D【解析】D项,“前者义”错,应为后者义。屈原离骚“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的意思 的是违背是非标准追求邪曲,争着苟合取悦作为法则。'绳墨"的意思是规矩或法度。故选D。29 .下列各项中对庄子其人其书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庄子,姓庄,名周,宋国蒙人,是东周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B.庄子想象奇特,形象生动,文章体制已脱离语录体形式,代表先秦小说最高成就。C.庄子是道家著作,为庄子和他门人及后学所著,现存33篇,又名南华真经。D.鲁迅先生曾称赞庄子:“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答案】B【解析】B.“代表先秦小说最高成就”说法错误,庄子代表了先秦散文的最高成就。故选B。30.下列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墨子由墨子自著和弟子记述墨子言论两部分组成。在先秦诸子百家中,儒、墨号称 显学。B.家、国,各诸侯封地称之为“家”,卿、士大夫的封地称之为“国”,而周天子对所属周朝 的疆域叫作“天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便是这么由来。C.室,是堂内的供人居住寝卧的房间。占人房屋内部,前叫堂,堂后以墙隔开,后部中 央叫室,室的东西两侧叫房。引申泛指居室。D.子,“子墨子”的称谓中第一个“子”是夫子(即先生,老师)的意思,是弟子们对墨翟 (墨子)的尊称。【答案】B【解析】B项,“各诸侯封地称之为'家',卿、士大夫的封地称之为国错误,各诸侯封地称之为 “国”,卿、士大夫的封地称之为“家”。故选Bo31.下列对课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墨子一书是墨子本人、墨子弟子以及后期墨家著述的汇编。墨子宣传“非攻”与“兼 爱”,其学说与孔子的儒学在战国时期影响极大,韩非子将其与儒学并称为“显学B.墨子的“兼爱”思想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相爱,“爱人若爱其身”,并认为社会上出 现强执弱、富侮贫、贵傲贱的现象,是因为天卜.人不相爱所致。C. “圣人”有多种解释,在“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中,“圣人”指的是孔子。D.在中国哲学史上,墨子被称为“平民哲学家“,他的思想学说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平民 的愿望,代表了广大下层民众的利益和要求。【答案】C【解析】C项,一圣人,指的是孔子”错误,“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中的“圣人”指德高望重、有大 智、已达到人类最高最完美境界的人。故选C。32 .下列对课文中相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左徒,官名,战国时楚国设置。对内参与议论国事,发布号令,对外接待宾客。B.离骚是我国占典文学中最长的一首政治抒情诗,表现了诗人为实现祖国富强的崇高 目标所进行的热烈追求和不屈的斗争。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作者生活的汉武帝时 期三千年间的历史。鲁迅曾赞誉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D.赋是一种兼具诗歌和散文性质的特殊文体,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以屈原为代表的 “骚赋”是由楚辞衍化出来的,并继承了诗经讽刺的传统。【答案】C【解析】C项,“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错,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故选C。33 .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左徒,战国时期楚国的官名。主要职责是参与议论国事,发布号令,出则接待宾客。 史记载屈原与春申君曾任左徒。B.大夫,古代官阶名。西周以后先秦诸侯国中,在国君之下设卿、大夫、士三级。古代 医生位于大夫之列,由民间口传至今。C.三闾大夫,是战国时楚国特设的官职,主持宗庙祭祀,兼管贵族昭、屈、景三姓的事 务,权力极大,屈原曾任此职。D.币,在古代汉语中多指用作馈赠或祭祀的丝织品。后引申为作为礼物的车、马、皮、 帛、玉器等一切值钱的财物。【答案】C【解析】C项,“权力极大”错,三闾大夫是管理昭、屈、景三姓贵族子弟教育及宗族事务等的闲差 事。屈原被贬后任此职。故选C。34 .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A.相坐,即“连坐”,古时的一种罪名,指一个人犯了罪,有关的人连同治罪。B.足下,古代下称上或同辈相称所用的敬词,表示尊敬对方。C.黄门,常指宦官,因为东汉黄门令等职常由宦官充任,后来“黄门”逐渐成为中枢行政 机构。D.丈人,古代对老人和长辈的尊称。与今之“岳父”不同,一般译为“您【答案】C【解析】C项,“黄门逐渐为中枢行政机构''有误。黄门,官名,黄门侍郎,给事黄门侍郎的筒称。 汉有黄门令、小黄门、中黄门等,侍奉皇帝及其家族,皆由宦官充任。故后世亦称宦官为 黄门。故选C。35 .下列对课文中相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它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合称为“前四 史”。B. “辇”是古代用人拉着走的车子,秦以后,唯天子得乘辇。因此,“辇”常为天子、天子车 驾的代称。C. “节”,旄节,以竹为杆,上缀以耗牛尾,是使者所持的凭证。古代使臣奉命出行,必 执符节以为凭证,即“持节D. “爵”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旧说周代有王、公、侯、伯、男五种爵位。【答案】D【解析】D项,“旧说周代有王、公、侯、伯、男五种爵位”表述错误。周代五等爵位是指“公、侯、 伯、子、男”,没有“王”。故选D。36 .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子卿不欲降”中,“子卿”是称呼苏武的字,这是李陵出于对苏武的礼貌和尊敬。古人称 谓有很多种,在不同情况下可以分别称字、号、斋名、谥号、官名、爵名、籍贯、郡望 等,“江州司马青衫湿”中的“司马”就是白居易以爵名称呼自己。B. “天汉元年”,“天汉''是汉武帝年号。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一个 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明清皇帝大多一人一个年号,故后世即以年号作为 皇帝的称呼,如永乐皇帝、雍正皇帝等。如皇帝在年中去世,继位者仍使用当前年号,新 年后改元。C. “爵通侯”中,“通侯”是爵位名。爵位是表示贵族或功臣身份、地位的称号,分为不同的 等级,有些爵位可以世袭。西汉以后,皇族封爵与功臣封爵并存,一直延续到清代。D. “为降虏于蛮夷”中的“蛮夷”,古代指边远地区的民族。“蛮”指南方的少数民族,东夷是 中国古代对东方的少数民族的称谓,古代东方部族善于使用弓筋,也以“夷”代指东方民 族。【答案】A【解析】A项,“白居易以爵名称呼自己”错误,“司马”是自称官职。故选A。37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字”,在古代,男子20岁(成人)举行加冠礼取字,女子15岁许嫁举行笄礼时取字,以 表示对他人的尊重或供朋友称呼。B. “丈人”,古代对老人和长辈的尊称。与今之“岳父”不同,一般译为“您C. “汤锤”,古代的一种酷刑,是把人投入到滚汤中煮死。D. “以始元六年”中的“始元”是汉武帝的年号,这是帝王年号纪年。【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D. ”是汉武帝的年号”错误,“始元”是汉昭帝的年号。故选D。38 .下列对课文中相关古代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它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合称为“前四 史”。B. “辇”是古代用人拉着走的车子,后多指天子或王室坐的车子。C. “节”,旄节,以竹为竿,上缀以耗牛尾,是使者所持的信物。古代使臣奉命出行,必 执符节以为凭证,即“持节工D. “爵”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旧说周代有王、公、侯、伯、男五种爵位。【答案】D【解析】题中D项,“旧说周代有王、公、侯、伯、男五种爵位”说法错误,周代五等爵位是指公、 侯、伯、子、男,没有“王”爵。故选D。39 .下列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蛮夷,古代泛指华夏中原民族以外的少数民族。有南蛮、北狄、西戎和东夷之称。B. “郎”,官名。帝王侍从官侍郎、中郎、郎中等的通称。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随时建 议,备顾问差遣等。C. “迁”是表示中国古代官吏调动、升贬的常用词语。一般情况下,用“左迁”来表示升官。D. “胡”,古代泛指居住在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此处指匈奴。【答案】C【解析】C.“用,左迁,来表示升官”错误,“左迁”表示降职。故选c。40 .下列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敲扑,鞭打犯人的刑具,短的叫“敲”,长的叫“扑”。亦指敲打鞭笞。B.八州,冀州、兖州、青州、徐州、豫州、荆州、扬州、梁州。古时天下分九州,秦居雍 州,六国分别居于其他八州。C.没,通“殁”,古代君王去世称“崩”,一般官员和百姓死亡,则称“殁二礼记中有, 天子死为崩,诸侯死为薨,大夫死日卒,士日不禄,庶人日死的说法。D.合纵,六国联合起来共同对抗秦国;连横,秦国采用的一种离间六国,使他们各自同秦 国联合,从而各个击破的策略。前者是张仪提出的,后者是苏秦提出的。【答案】D【解析】合纵是苏秦提出的,连横是张仪提出的。41.下列对相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伶官”是指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封建时代称演戏的人为伶。B. “庄宗”是庙号,庙号是中国古代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庙号常 用“祖”字或“宗”字。C.古代帝王祭祀时,牛、羊、豕三牲全备为“太牢”,“少牢”只有羊、豕,没有牛。 诸侯祭祀用太牢,天子祭祀社稷用少牢。D. “季父”是指最小的叔叔。古代用伯、仲、叔、季表示兄弟排行次序“季”表示排行 最后的。【答案】C【解析】C项,“诸侯祭祀用太牢,天子祭祀社稷用少牢”错误,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 用少牢。故选C。42.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庙号”是皇帝死后,朝廷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号,如汉高祖、唐太宗、元世祖 等。B. “年号”是纪年的一种名号,一般由皇帝发起,如“贞观”就是李世民的年号。“洪 武”就是朱元璋的年号。C.新皇帝即后,一般都要纪年的年号,称为“建元”,同一皇帝在位时不可以改元。D. “尊号”即“徽号”,是指古代尊崇皇帝、皇后的称号。【答案】C【解析】c项,“同一皇帝在位时不可以改元”错误,明代之前,同一皇帝在位时可以改元;到了明 代以后,一个皇帝大多只有一个年号。故选C。43 .下列对课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表,古代奏章的一种,专门用于臣子向帝王上书言事,在写作风格上以议论为主,侧 重于“陈情”,表达臣子对帝王的忠诚和希望。B.古代表示官职变迁的词汇比较丰富,如“拜” “授” “封”等表示授官,“升”“拔”“擢”等表示升职,“贬”“谪”等表示降职,“罢”“免”“除”等表示 罢官。C.古代常以亲属关系的远近制定丧服的轻重.按旧制,凡为长辈如祖父母、伯叔父母、 未嫁的姑母等,平辈如兄弟、姐妹、妻子等服丧,均穿期服。D.孝廉、秀才都是汉代以来推荐人才的一种科目,“孝廉”即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 人,“秀才”即优秀人才。明清科举考试中,以生员为秀才,以举人为孝廉。【答案】B【解析】B项,“除”指授予官职,而非罢免官职。故选B。44 .下列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期:穿一周年孝服的人;功:穿大功服(九个月)、小功服(五个月)的亲族。B.孝廉:汉代以来推举人才的一种科目,举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汉武帝开始令郡国 每年推举孝廉各一名,晋时仍保留此制,但办法和名额不尽相同。C.秀才:汉代以来选拔人才的一种察举科目。与后代科举的“秀才”含义不同。D.东宫:太子居住的地方,也代指太子。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太子指封建时 代君主的嫡长子。建储指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答案】D【解析】“太子”是确定的皇位(王位)继承人。45 .下边有关的文化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A. “诸父”即伯父、叔父的统称;“先大母”,即已去世的祖母。B. “三五之夜”即农历每月十五的夜晚,“十五”又称“望”,如“丁卯年三月之 望”,即丁卯三月十五。C. “象笏”,即象牙做的笏。笏,就是封建时代,官员们上朝时所用的手板,有事可记 于上,以备忘。D. “公”、“子”、“先”在文言文中常用作尊敬的称呼,“婢”、“妾”则常作女子 谦称。【答案】D【解析】D项,“'先'在文言文中常用作尊敬的称呼”错,“先”用来称呼逝去的长辈。46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A.永和,皇帝的年号,用于纪年,开始于秦始皇,一个皇帝可以有多个年号,明清两代一 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B.癸.丑,干支纪年法,由是个天干和十二个地支组成,既可以用于纪年,也可以用于纪 月,不用于纪日。C.暮春,孟仲季与每一季中的三个月相配,在表示月份时,孟表示每一季的第一个月,仲 表示第二个月,季表示最后一个月即第三个月。C.后人评价王羲之的书法兰亭集序“飘若游浮云,矫如惊龙”,被誉为“天下第一楷 书”。【答案】C【解析】A项,开始于汉武帝;B项,可用于纪日;D项,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47.对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辞,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讲究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一般与“赋” 并称。B.仲秋,指农历八月。我国古代常用孟,仲,季表示每季月份的顺序,仲秋即秋天的第 二月。C.乙巳,我国古代的一种纪年法,称为“干支纪年法”,此外还有帝号纪年法,如义熙 元年。D.陶渊明,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我国古代人都有名,字,号和 谥号。【答案】D【解析】D项,“陶渊明,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我国古代人都有 名,字,号和谥号”中“我国古代人都有名,字,号和谥号”错误。不是所有的人都有号 和谥号,如陶渊明的溢号是“私溢”,不是皇帝(或朝廷)封的。故选D。48.下列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三径:古代隐上住处的代称。隐居之地的代称常见的还有:墙东、五柳、沧浪等。B.归去来兮辞是篇辞赋,辞是一种形式比较自由灵活的古体韵文,篇幅长短不限,句 子以五言七言为主,可以错落参差。一般都比较讲究文采,内容上以抒情为主。C. “序” 一股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也有列在后面的,如史记太史公自序),列于书 后的称为“跋”或“后序”。这类文章,按不同的内容分别属于说明文或议论文,说明编写 目的、简介编写体例和内容的,属于说明文。对作者作品进行评论或对问题进行阐发的属 于议论文。D.帝乡:天帝居住的地方,也即所谓仙境。【答案】B【解析】多以四六言为主。49.下列对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传”既可以指古籍注释体例之一,如春秋左氏传;也可以指传记。传记大体分两 大类:一类是以记述翔实史事为主的史传或一般纪传文字:另一类属文学范围,以史实为 根据,但不排斥某些想象性的描述。B. “待字闺中”是指女子可以出嫁又尚未出嫁。在古代,女子年满十五岁举行笄礼,笄 礼俗称上头、上头礼,即把头发盘起来,插上簪子,从此代表成年了。“字”指取别名, 借指许配,占时女子成年许嫁才取别名。C.柳宗元,唐宋八大家之一,因祖籍是河东郡,所以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又 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 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D. “餐飨飨食”,古代指一日之餐。朝食称飨,请人用餐称飨,晚饭称餐或食。今天人 们常用“一日三餐”来表示对时光的不同情感,其中包括惜时者的感慨。【答案】D【解析】D项,“朝食称飨,请人用餐称飨,晚饭称饕或食”错误,朝食称饕,晚饭称飨或食。故 选D。50.下列对课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苏轼堪称全才,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 苏”,与黄山谷并称“苏黄”,与辛弃疾并称“苏辛”。B.本文是元丰七年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团练副使时写的。“元丰七年六 月”是皇帝年号纪年法,“元丰”即宋神宗赵顼的一个年号,共计8年。C.十二律,又简称“律吕“无射”为十二律中的第十一律。因钟声合乎无射的意律,故用 无射作为钟名。周景王造无射钟,耗费大量民力物力,因而失败。D.郦道元,北魏时期官员、地理学家,青州刺史郦范之子。他以毕生心血撰写地理著作 水经注,成为中国游记文学的开创者,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影响颇大。【答案】C 【解析】C “因而失败”错误,周景王造无射钟,虽然耗费大量民力物力,但是最终成功。故选C。【典例引领】(2020 全国II卷】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方士,又称方术士,指中国古代好讲神仙方术、从事巫祝术数活动的人。一,是戌时(相当于现在的19时至21时)。如“奄奄黄昏后”(孔雀东南飞并序)。人 定,是亥时(相当于现在的21时至23时),也指夜深人静的时候。如“寂寂人定初”(孔 雀东南飞并序)。2.根据备考资料、文化知识图书积累,进一步扩大积累范围.【通关训练】(部编教材相关文化常识归纳总结)1.下列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善论,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 响。B.舆,原指造车的工匠,后多指车厢,并泛指车,又引申为“众人之论”。C.陛步,古人称跨一脚为“胖二跨两脚为“步”,引申至举步、迈步,也被用于形容极近 的距离、数量极少等。D.金石,文中指指镌刻文字、颂功纪事的钟鼎碑碣之属,金石学,是中国的考古学的前身, 也就是对古器物的研究。【答案】A【解析】荀子提倡“性恶论”。2.下列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句读,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文辞语意已尽处为句,未尽需停顿的地方为读。B.古代有小学、大学之分,大学以诗书礼乐为学习内容,而小学则以文字训诂为教授内容, 故小学成为文字学的别称。C.巫医,古代巫和医不分,巫的职业一祝祷、占卜为主,也用药物等为人治病。D.文中的“六艺”,指周王官学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 【答案】1)【解析】“六艺”之诗书礼易春秋乐经等六部经典。3.下列相关的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古人还根据天上有没有月亮和月亮的圆缺来记月,称为晦、朔、弦、望。晦就是三十; 朔是初一;弦分上弦(就是每月的初七、初八)下弦(每月二十四、二十五);望就是十五。B.子,古代可以用于称呼士大夫、普通男子、自己老师或有道德、有学问的人。C.触胪,船头和船尾的合称,泛指首尾衔接的船只。D.槊,中国古代的一种兵器,即长矛。匏樽,用葫芦做的酒器。【答案】A【解析】晦是月末。B.保任,意思是担保或担保者,文中特指因向朝廷推荐人才而负担保责任。C.禁中,又称禁内,指皇室宗族所居之处,因所居宫室严禁随便进出得名。D.四六之制,即骈文,因在发展中逐渐成为相对整齐的四六句式而由此称。【答案】C【解析】C项,“指皇室宗族所居之处”错误,应是“封建帝王所居的宫苑”。故选C。【方法技巧】文化常识包括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宫殿的名称、年号、一些文书的名称、 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此题主要涉及科举制度、庙号、 王位继承、政府机构等知识。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 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1 .诣:至U,去°2 .劝:鼓励,奖励;受到鼓励、奖励。3 .课:考核、督促、征收。4 .风、化:教育感化。5 .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6 .游:游玩,游览;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交际,交往。7 .趣、趋: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通“促”,催促。8 .劾:,检举,揭发。9 .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10 .短:进谗言,说坏话。11 .害:嫉妒。12 .闻:听说,听见;使知道,报告给知道。对于义项要特别注意。其中 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一一国君,强化了这一点,阅读时就不至于认为下文中国君和 主人公发生的事件显得突兀。怎么国君知道了并参加进来了呢?其实就是“闻”字在起作 用。如“没死以闻”,“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13 .折:指斥,指责,驳斥。14 .让:责备,责怪;谦让,辞让。15 .党:偏袒,伙同,包庇。16 .矫:假托,假传。17 .质:作人质:抵押。18 .次:临时驻扎(用于军队);住宿,停留(用于个人)。19 .输:缴纳(贡品或赋税)一一由“输送、运输”引申。20 .当:判刑,判罪。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21 .坐:因犯罪或错误,触犯;牵连,定罪。22 .多:赞扬,欣皓。“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23 .少:批评,轻视,看不起。这是一些常见的单音动词。我们基本可以按照官员行为、他官(官场)反应、社会评 价三个层面来掌握。二、官职人物常用词语1.表官职的(1)宰相:总揽政务的大官。宰,主持,相,辅佐。(2)御史大夫:其权力仅次丞相。(3)六部:吏、户、礼、兵、开k工。(4)三司:太尉,司徒、司空。(5)中书省:中央行政机要机关。(6)尚书:六部最高行政长官。(7)太尉:军事首脑。(8)郎中:尚书属下部员。(9)宦官:宫廷内侍,又称太监。(10)侍郎侍中:宫廷侍卫。(11)校尉:汉代军事长官。(12)翰林学士:管文件,图书,侍读。(13)太史:记史,管文收。(14)国子监:中央教育机构。(15)左右拾遗:唐代谏官。(16)总督:清代地方最高行政长官。(17)巡抚:总揽一省行政军事长官。(18)知州:州一级行政长官。知,管理。(19)太守:郡一级行政长官(20)主簿:秘书。2 .表官职变化的表授予官职的词语。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如: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如: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荐、举: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如:举其偏,不为党。左传 “襄公三年知:韩琦镇长安,荐知泾阳县。宋史侯可传拜:授予官职。如: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征拜郎中。张衡传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元史贾鲁传:“延、至治间选丞相东普 掾。”除:任命,授职。如:寻蒙国恩,除臣冼马。陈情表授:授给、给予官职。元史贾鲁传:“秦定初恩授东平路儒学教授。”赏:指皇帝特意赐给官衔或爵位。如:八月初一,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谭嗣同 封:指帝王将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如: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 起:起用人任以官职。如: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都事。元史贾鲁传察:考察后予推荐,选举。如:郡察孝廉,州举茂才。三国志吴主传仕:做官。如: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仕宦:做官,任官职。如: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孔雀东南飞仕进:进身为官。如:迈少恬静,不慕仕进。晋书许迈传表罢免官职的词语。罢:免去,解除官职。如: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绡、王臧等。魏其武安侯列传细、黜:废掉官职。如: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封建论免:罢免。如:免官削爵。汉书”贡禹传)夺:削除。如: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书博鸡者事表提升官职的词语。升:升官。如:升(鲁)台都事。元史贾鲁传擢:在原官上提拔。如:擢为后将军。汉书”赵充国传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如:山涛(人名)作冀州(长官),拔三十余人。李白 与韩荆州书迁:一般指提升。如: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谊传陟:进用。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晋、进:晋升官职,提高职位或级别。如:成语“加官进爵”力口:加封,即在原来的官衔上增加荣衔,一般可享受一世特权。如:平剧盗赖文政有 功,加秘阁修撰。宋史辛弃疾传拜:按一定礼节授予(任命)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表降低官职的词语。谪:因罪被降职或流放。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贬:降职。如:贬连州刺史。刘禹锡传降职并外放。如:贬邵州刺如 不半道, 贬永州司马。新唐书柳宗元传放:一般指由京官改任地方官。如: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卜居左迁:降职贬官,特指贬官在外。如: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行窜:放逐,贬官。如:暂为衔使,遂窜南夷。(韩俞进学解)左除、左降、左转:降职。如:帝怒,乃罢(陆)贽宰相,左除(张)滂等官(新唐 书装延龄传)出宰:京官外放出任地方官。如:郎官上应列宿,出宰百里,有非其人,则民受其殃。 (后汉书明帝纪)表调动官职的词语。迁:调动官职,一般指提升。汉书王尊传:“迁东郡太守徙:i般的调动官职。如:徙王信为楚王。淮阴侯列传调:变换官职。如:调为陇西都尉。汉书”袁盎传转、调、徙:调动官职。张衡传:“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 不徙。”补:补充空缺官职。如:太守察王尊廉,补辽西盐官长。汉书王尊传改:改任官职。如:改刑部详覆官。宋史王济传出:京官外调。如: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张衡传表兼代官职的词语。兼:兼任。如: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领:兼任(较为低级的官职)。如:桓温镇江口,复引(乔)为司马,领广陵相。晋 书袁乔传行:代理官职。如:太祖行奋武将军。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署:代理、暂任。如:太守奇之,署守属监狱。汉书王尊传权:暂代官职。如: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刘公嘉话判:高位兼低职。如:除镇安武胜军节度史,司徒兼侍中,判相州。宋史事琦传假:临时的,代理的。如:乃相与共立为假上将军。(史记项羽本记)摄:暂代官职。如:俄检校侍中,摄史部尚书。(新唐书杜如晦传)守:代理官职。如:初平中,北海孔融召为主薄,守高密令。(三国志王修传)表辞官告老:官员年老。如:时年已七十,遂隐上山,悬车告老。解官:辞去官职。如: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请老:古代官吏请求退休养老。如:祁溪请老,晋侯问嗣焉。乞身:古代认为官吏做官是委身事君,因此称请求退职为“乞身”。如:时天下略定,通思欲避荣宠,以病上书乞身。(后汉书李通传)乞骸骨:古代官吏请求退职,意思是使骸骨归葬故乡。如:龚在位五年,以老病乞骸 骨。移病:上书称病,为居官者请求退职的委婉语。如:即日父子供移病,满三月赐告。(汉书疏广传)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如:以刑部尚书致辞仕。(新唐书白居易传)这些词,都有个明显的特征,即后面常带表示官职或地点的专有名词,这给我们 的翻译带来了方便一一可以不译。更重要的是,官职的变动特别是主观情绪明显的降职和 升职,往往是我们推断翻译主人公行为、事件中生难字词的重要依据。3 .表人物个性的:耿、(仁)厚、(仁)矜、耿介、刚毅、周密、宽厚、正直、填、鲤、 骨鳗、鳗切、聪、慧、敏、木讷、佞、诈、阿谀、谄谗、谓、狷介耿:光明。填:正直。鳗:直爽,正直。佞:能说会道,引为巧言谄媚。谪:欺诈,玩弄手段。4 .表人物品行的:行、德、操、节、清(廉)、淫(靡)、贪(浊)5 .与科考有关的:贡举、第、登第、中第、状元、解元、乡试6.与学校有关的:庠、序、太学、博士、太傅7 .表敬重的:敬、重、尊、恭8.表赞扬的:多、嘉、称、誉、与、许、叹多:称赞。嘉:赞美。与:赞许。9 .表社会状态的:治、乱、兴、盛、衰10 .表少数民族的:蛮、夷、戎、狄蛮:南蛮,古代统治阶级对南部民族带污蔑性的称呼。夷:东部少数民族。戎:西部少数民族。狄:北部少数民族。11 .表人物地位的:费、显、卑、官绅、豪12 .表主管的:知、典、主13 .与水利有关的:堤、决、溃、溢、涨、灌溉、涝、旱、堰、芜秽14 .与粮食有关的:栗、黍、禾、谷、稻、菽、稼稽、耕耘、稔、熟、XIJ、氽、果、縻、禀、府、荒、欠收 稔:庄稼成熟。刈:害IJ;镰刀一类的农具。鹿:米仓.官府供给粮食。禀:给于各物。府:占代国家收藏文书或财物的地方,藏兵器的地方叫库。后来成了同义词。荒:荒年,收成不好。15 .表粮食丰收的:丰、饶、赡、足、给、佚赡:富足,充足;供给。给:足,丰足。16 .表食物的:粮、馔、肴、膳、羞(镣)、蔬、果、脂闿17 .表饱饥的:饱、饥、饿、馁、馍馁:饥饿,五谷没有收成。锚:蔬菜和野菜吃不上。连用时饥和谨无区别。18 .表俸禄的:俸、禄、秩、饷秩:官吏的俸禄。19 .表布匹的:布、麻、匹、丝、绢、锦、练、绫、绡、嫌、绸、罗、缎、绮、纱、绦、编、绿、缗、蚕、桑20 .表穿戴的:纨绮、布衣、履、绶、冠、冕、巾、弱冠、免冠、带21 .表房舍的:宇、舍、馆、宅、第、邸、虎、屋宇:屋檐。虎:高堂周围的郭房,厨房;房屋。22 .表桌床的:案、几、床、榻23 .表违背的:悟、忤、逆、

    注意事项

    本文(考点11 文言文阅读之文化常识-《考点解透》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必备(解析版)(全国).docx)为本站会员(太**)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