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高职院校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方向教学改革.docx
-
资源ID:9797805
资源大小:18.85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探析高职院校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方向教学改革.docx
探析高职院校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方向教学改革 摘要:本文主要基于高职院校仓储与配送管理教学现状绽开论述,其中着重论述教学模式和教学体系上的不足。进而针对存在的问题,阐述储与配送管理教学改革的措施,尤其是关于教学模式的多元化,基于项目教学、任务式教学、案例教学等,强化教学的多元化,是深化教学改革的基础。 关键词: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仓储与配送管理;教学改革 一、引言 随着高等教化的改革不断深化,高职仓储与配送管理教学暴露出诸多的问题,尤其是关于教学模式和教学体系的不完善,严峻制约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发展。因此,基于改革的需求,深化优化课程设计,是该课程发展的基础。在改革的过程中,明确好改革目标,基于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诸如项目教学、任务式教学、案例教学,都可以深化改革的效果,是课程创新改革的核心。 二、高职院校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方向教学现状 仓储与配送管理作为物流专业的主要课程,其在教学活动中存在诸多的问题,尤其是在新课改的环境下,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在教学体系、教学模式、目标培育上,都存在实质性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峻制约着教学效果,以及物流管理专业的发展。 教学体系不完善。高职教化注意教学的针对性和职业性,尤其是基于定向教学,培育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高职在关于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体系的设计中,以学问为设计的主线,对于课程渗透职业培育的元素比较缺乏,以至于高职仓储与配送管理的教学与实际教学需求相脱节,学生缺乏全面的课程体系。同时,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明确,学生的学与练,处于被动的状态。 教学模式单一。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教学,注意实践教学模式的开展,尤其是基于有效的实践课程,对学生的实践实力进行培育。高职在教学模式的开展上,注意传统教学模式的运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造成学生学的枯燥、老师教的累的教学效果。并且,在教学活动中,缺乏实践教学部分,学生对于仓储与配送管理,仅仅停留在理论学问的层面,不利于学生的综合实力培育。同时,实践教学课程中,老师的主导性过多,学生在实践教学活动中,缺乏实质性的动手操作,以至于教学效果让人堪忧。 培育目标定位模糊。高职教化以培育好用型人才为主,在仓储与配送管理方向上,注意学生职业实力的培育。高职在课程的开设中,课程内容比较陈旧,缺乏好用性。同时,在物流人才的培育上,须要基于市场需求,对培育目标进行有效的定位。而学校在培育目标的定位上,与实际的市场需求存在肯定偏差,尤其培育方向与市场的改变存在较大的落差,以至于高职仓储与配送管理教学陷入逆境。 三、高职院校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方向教学改革 在新课改的大潮下,关于仓储与配送管理教学改革,是适应课改需求的有效举措。因此,针对其存在的教学问题,实行有效地措施,诸如课程体系的完善、教学模式的多元化等,都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基于有效的改革,丰富了教学内容,有助于学生综合实力的培育。 在改革的进程,关于课程体系的完善,是深化改革的基础。课程设计的完善,主要基于教学角色的定位、教学模式的多元化等方面。基于教学模式的改革,深化了改革效果,也是当前高职院校改善仓储与配送管理教学逆境的主要举措。 地位好教学角色,遵循学生为主、老师为辅的教学原则。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的实践性强,教学角色的定位特别重要。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严峻制约着学生的实践性学习。老师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中心,设计好教学情境和教学内容,将学生被动的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同时,在教学活动中,发挥好指导性作用,擅长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以及动手操作的动机,学生对于该课程乐于学。进而把纯粹的理论教学,在学生为主体的背景下,转变为师生双边互动的教学过程,这点对于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有助于教学活动的主动开展。 培育目标的明确。高职教化注意职业实力的培育。因而,在课程教学中,基于职业实力为导向,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学生的职业实力培育,是教学开展的主体。教学与实际的市场需求相相结合,把职业素养的培育,渗透于课程教学之中。同时,基于实践教学的开展,对学生的实践实力进行培育,为职业素养的培育,创建良好的环境。 教学模式的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改革,是深化教学改革的基础。教学模式的多元化,要在实践教学的主体下,对教学模式进行多元化演化。基于项目教学模式、任务驱动式、案例教学模式,都是教学模式改革的主要内容。在多元化教学模式下,教学更加地充裕。 1.关于项目式教学。项目式教学注意实践教学的体现,基于老师的指导,学生独立或团队的方式,完成一个完整的实践工作,这样摆脱了传统教学的束缚,以实践性的项目,来开展教学活动,进而学生的学习性更加地主动,学习效果得到有效的改善。在项目教学的开展中,老师要把握好教学内容,把课程内容有效地整合至项目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完整的项目工作,而且加深了理论学问,深化了教学效果。同时,基于项目教学,强化教学目标的明确性,以职业实力培育,作为教学活动的一大目标。 2.任务驱动式教学。任务驱动式教学注意学生主体地位的提出,以任务的方式,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基于课程内容,设计多元化的任务,指导学生对于任务的解决,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强化了相关理论学问的学习,而且强调了学生实践实力的培育。并且,基于有效的任务评价制度,对于学生任务完成状况,予以客观的评价,进而优化教学效果。并且,学生之间可以基于任务状况,相互探讨沟通,以形成良好的自我学习氛围。老师在关于任务的设置时,要基于学生的特性特点,任务要具有肯定的吸引力,但又紧扣教学内容。这样,教学效果更加地明显,学生的理论基础得到良好的巩固。同时,实践实力得到有效地培育,以提高学生的适应实力,对于市场的需求性强。 3.关于案例教学。案例教学的实体还是时间教学,基于案例进行实践教学,转变了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更加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老师基于实际的案例,把实践教学与案例相结合,进而达到有效的教学活动。案例来源于实际的物流管理,学生基于真实的案例,可以更加有效的提高职业技能。老师对案例进行相关要点的阐述后,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性操作,以完成案例的要求。因此,在案例教学活动中,师生双方对同一案例进行探究与解决,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当然,教学案例的选择,要基于课程内容,整合学生的特性特点,进行案例的正确取材。 四、结语 教学改革是仓储与配送管理教学发展的基础,也是适应教学需求的有效举措。在教学改革的进程中,明确好教学目标,对于课程体系进行完善,进而针对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对于教学问题,尤其是教学体系的不完善,进行优化和改革,以实现良好的改革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晓琴. 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教学设计探讨J. 中国商界, 2022(11) 2 谢翠梅. 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改革探究J. 中国物流与选购, 2022(06) 3 乔薇. 高职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教学体系设计J. 中国东盟博览, 2022(04) 4 江成城. 高职仓储与配送管理项目化教学模式探讨J.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22(11) 5 杨燕玲. 案例教学法在仓储与配送管理务实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 科技信息, 2022(23) 第6页 共6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