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好玩的立方体教案3篇.docx
大班科学好玩的立方体教案3篇大班科学好玩的立方体教案1活动目标:1、认识长方体和圆柱体,简单了解他们和长方形、圆形之间的关系。2、搜集生活中的多种长方体和圆柱体的物品。3、发展幼儿现象思维能力和动手搭建能力。活动重点:认识长方体和圆柱体。活动难点:简单了解长方体、圆柱体和长方形、圆形之间的关系。活动准备:活动区内事先摆放牙膏盒、易拉罐、羽毛球桶、铅笔、橡皮等;装有若干 奶盒、药盒、易拉罐的大纸袋,火柴盒、扑克牌、光盘、硬币、魔法师面具。活动过程:一、魔术引入,激发兴趣教师戴面具出场,扮演魔法师表演火柴盒变硬币 的魔术。请幼儿思考并回答火柴盒和硬币是什么形状的?(引入正题)二、认识长 方体和圆柱体。(魔法师的口袋里还有好多的宝贝呢,想不想知道是什么?)1、分类出示牛奶盒、牙膏盒、易拉罐、等材料,请幼儿摆弄,试一试哪些 能滚动哪些不能滚动,将材料分类。并说一说为什么有的能滚有的却不能。2、摸一摸,数一数a、长方体有几个面?上下两个面一样大吗?每个面是什么形状的?小结长 方体的定义。b、 圆柱体上下两个面是什么形状的?上下一样粗吗?两个圆面大小相等 吗?小结圆柱体定义请小朋友回家后,*家中有多少长方体和圆柱体的物品,并完成*表。好玩的立方体教案2【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几何体的教学是大班很重要的内容,圆柱体、长方体是一种常见的.立体几 何体,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能接触到,然而幼儿对圆柱体和长方体的认识是 非常模糊的,只能把它们说成圆圆的、长长的、方方的,并且很难联系到生活 中去。因此,在幼儿已认识了多个*面儿何图形的基础上,我们尝试了用游戏的 形式进行了本次教学活动。【活动目标】1、认识长方体和圆柱体,简单了解它们和长方形、圆形之间的关系。2、搜集生活中的多种长方体和圆柱体的物品,并进行组合造型。3、发展形象思维能力和剪、粘贴的技能。【活动重点、难点】1、重点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2、难点简单了解它们和长方形、圆形的关系及它们的特征。【活动准备】1、搜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玩具及物品。2、同等大的长方形、圆形雪花片积木。3、剪刀、胶水、彩纸、*表。【活动流程】幼儿在玩中探索发现玩具的特征,并进行分类。师:“小朋友老师带来了许多好玩的玩具,我们一起来玩一玩。”幼儿任意挑玩具,*玩。师:“刚才你们发现了什么?他们能滚动吗?(幼儿 *回答)师:“请小朋友把能滚动的玩具放好*篮子里,把不能滚动的玩具放到绿 色的篮子里。让幼儿对正方体和圆柱体进行测量,在测量中验证它们的特征。1、小朋友放的真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能滚动的物体是什么样子的?(幼儿 *回答)我们来看一看不能滚动的玩具是什么样子的?(幼儿回答)师:小朋友观察的真详细,那这个圆圆的玩具,它两边的圆一样大吗?这个 长方形的玩具每个面一样大吗?幼:一样大,不一样大。(幼儿争执不下)2、老师出示纸条,幼儿亲自动手测量,不断验证自己的想法,最好得出结 论。3、教师小结:这种身体像柱子一样,而且上下中间一样粗,两头都是一样 大的圆形的物体,我们称它为圆柱体,圆柱体放倒了只能朝一个方向滚动。这 种身体像盒子一样,有六个面,十二条边,一种每个面都是长方形,一种四个 面是长方形的,另外两个面是正方形的物体,我们称它为长方体。(三)、幼儿在叠一叠、摆一摆中加深对长方体、圆柱体特征的认识。1、师:在我们生活中,像圆柱体、长方体的东西有许多,今天我们一起到 超市去找一找。2、请小朋友坐上我的汽车出发吧!哎呀,超市还没开门,我们找块空地坐 下。师:老师这里有一些长方形、圆形的雪花片积木,请小朋友先来玩一玩、 数一数、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玩的。(幼儿玩积木后*回答)教师小结:一样大的圆形叠起来就是圆柱体,一样大的长方形叠起来就是 长方体。、幼儿买商品,构建对圆柱体、长方体的知识经验1、超市里的商品真多,请每个小朋友买一种像圆柱体的商品,一种像长方 体的商品。2、小朋友都卖了自己的商品,请你说一说买了什么?商品有什么不一样的 地方?(幼儿*回答)教师小结:这些圆柱体的商品大小不一样,高矮不一样,粗细不一样。这些 长方体的商品大小不一样,它们都有六个面,一种六个面都是长方形,一种两 个面是正方形,四个面是长方形。(五)、幼儿分组用买的商品造型。1、请幼儿相互交流:用牛奶盒、牙膏盒、易拉罐、卫生纸筒等材料可以做 成什么样的房子?应该怎么做?(幼儿*用买来的商品搭房子)2、幼儿用绘画、折纸等形式对作品进行装饰。【活动延伸】请小朋友回家后,*家中有多少长方体和圆柱体的物品,并完成*表。大班科学好玩的立方体教案3篇(扩展3)幼儿园大班科学好玩的立方体教案(菁选3篇)幼儿园大班科学好玩的立方体教案1活动目标:1 .认识正方体和长方体,了解其基本特征。2 .比较正方体和正方形、长方体和长方形之间的异同,初步了解立体图形 和*面图形之间的关系。活动准备:正方体一个,长方形两个,跟每个面一样大小的纸卡,小正方体的物品等 于*,立方珠八块,其他的形体若干;魔法箱一个,放着纸,彩笔、尺子、毛 线绳的盘子三个。活动过程:一、与图形纸片做游戏,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1 .老师给小朋友带了图形卡片,谁能让自己的图形卡片立起来?为什么正方 形和长方形立不起来呢?2 .分组说一说:你们组有什么图形?找到朋友了吗?你们是怎么测量的?举起 来让大家看一看。二、通过操作探究、观察、比较,认识正方体的基本特征1 .变魔术,引起幼儿兴趣。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魔法箱,请小朋友把手里的图形卡片放到魔法 箱里,看看魔法箱会变出什么宝贝?2 .认识正方体。师:魔法箱里变出来什么宝贝?这个宝贝是哪一组的图形卡片变成的?为什 么说是你们组的?你们组的都是正方形,正方形有一个面,这个应该有六个面,我们来数一数,这是第一个,要按顺序数,是有六个正方形的面,六个正方形 一样大吗?怎么来测量一下?这个宝贝有六个一样大的正方形,他叫正方体。3 .出示正方形跟正方体比较。正方形跟正方体有什么不一样?(正方形有一个面,正方体有六个面)4 .通过找正方体的玩具,巩固对正方体的认识。请小朋友每人找一个正方体的玩具,回到座位上,一起验证一下是不是正 方体?分类把玩具放到篮子里。三、通过观察认识六个面都是长方形的长方体1 .认识六个面都是长方形的长方体。哪一组的图形卡片没变出来?你们组放的是什么图形?他们会变成什么样子?2 .与正方体比较。这个长方体跟正方体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 方?四、认识两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1 .师:魔法箱里又变出来什么宝贝?这个宝贝是哪一组的图形卡片变成的'? 为什么说是你们组的?你们放了什么样的图形?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长方形的 面有四个,看上去一样大,正方形的面有两个,看上去也一样大。四个面加上 两个面是六个面,这个宝贝叫长方体。2 .与六个面都是长方形的长方体比较。长方体跟前一个长方体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3 .联系生活:生活中你看到过什么东西是长方体的?五、正方体大变身的游戏,让幼儿用筐内八个正方体积木变数目不同的长 方体和一个大正方体。通过用正方体来拼摆大的正方体和长方体初步理解形体 之间的关系,激发幼儿对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兴趣。1 .拼大一点的正方体2 .拼不同的长方体。六、延伸活动:我们刚才用正方体拼成了正方体和不同的长方体,如果用 长方体会拼成什么呢?请小朋友回到班里到区角里去尝试一下,把你的发现记录 下来,大家互相交流一下,好吗?幼儿园大班科学好玩的立方体教案2活动目标:1 .认识正方体和长方体,了解其基本特征。2 .比较正方体和正方形、长方体和长方形之间的异同,初步了解立体图形 和*面图形之间的关系。活动重点:认识正方体和长方体及名称。活动难点:了解正方体和正方形、长方体和长方形之间的关系。活动准备:1 .神秘盒一个,卡纸做的大正方体一个,一样大的不同颜色的正方形纸6 张,小正方体每人一个。2 .卡纸做的大长方体2个,一个6个面都是长方形,一个4个面是长方 形,2个面是正方形;同样形状的小长方体每人2个。3 .正方体和长方体废旧纸盒若干。活动过程:1 .利用“神秘盒子”导入活动,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1)教师出示6张一样大的不同颜色的正方形纸,并一一放入神秘盒子中。(2)教师从神秘盒子中取出一个正方体,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并告诉幼儿正 方体的名称。2 .通过操作探究、观察、比较,发现正方体的基本特征。(1)教师出示一个正方形和一个正方体,请幼儿观察比较,发现正方形和正 方体有什么不一样。小结:正方形只有一个面,而正方体有很多个面。(2)请每个幼儿取一个小正方体,用自己的方法数一数正方体有几个面。教 师注意提醒幼儿:要记住开始数的那个面,按照一定的顺序数才能数对。小结:正方体有6个面。(3)通过探究操作发现正方体的6个面一样大正方形。教师提出问题:正方 体的6个面一样大吗?()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验证?请幼儿用比一比、画一画等 方法操作验证正方体6个面的大小,教师对幼儿的验证方法进行观察指导。小结:正方体不仅有6个面,而且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3 .教师让幼儿从神秘盒子中变出长方体,引导幼儿比较长方体与正方体的 不同。请幼儿将正方体和长方体放在一起作比较,说说它们的相同和不同。告 诉幼儿新的几何形体的名称是长方体。小结:正方体和长方体看下去都是方方的,都有6个面。不过正方体的6 个面一样大,长方体的6个面不都是一样大。4 .引导幼儿每个拿一个6个面都是长方形的长方体仔细观察,并说说长方 体的6个面是什么形状的。小结:原来你们手里的长方体的6个面都是长方形的。5 .教师出示4个面是长方形、2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请幼儿仔细观察 后*:个形体有几个面?这些面是什么形状的'?这样的形体也是长方体吗?小结:这样有4个面是长方形、2个面是正方形的形体也是长方体。6 .请幼儿分成两组做游戏,巩固对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认识。(1)请两组幼儿分别到教师面前的筐子里只选择正方体或长方体的纸盒,共 同合作搭建一座房子。(2)相互检查各组选择的图形对不对,若有选错的及时纠正。(3)视情况可以互换形体再玩一次游戏。幼儿园大班科学好玩的立方体教案3活动目标:1 .认识正方体和长方体,了解其基本特征。2 .比较正方体和正方形、长方体和长方形之间的异同,初步了解立体图形 和*面图形之间的关系。活动准备:正方体一个,长方形两个,跟每个面一样大小的纸卡,小正方体的物品等 于*,立方珠八块,其他的形体若干;魔法箱一个,放着纸,彩笔、尺子、毛 线绳的盘子三个。活动过程:一、与图形纸片做游戏,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1 .老师给小朋友带了图形卡片,谁能让自己的图形卡片立起来?为什么正方 形和长方形立不起来呢?2 .分组说一说:你们组有什么图形?找到朋友了吗?你们是怎么测量的?举起 来让大家看一看。二、通过操作探究、观察、比较,认识正方体的基本特征1 .变魔术,引起幼儿兴趣。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魔法箱,请小朋友把手里的图形卡片放到魔法 箱里,看看魔法箱会变出什么宝贝?2 .认识正方体。师:魔法箱里变出来什么宝贝?这个宝贝是哪一组的图形卡片变成的?为什 么说是你们组的?你们组的都是正方形,正方形有一个面,这个应该有六个面, 我们来数一数,这是第一个,要按顺序数,是有六个正方形的面,六个正方形 一样大吗?怎么来测量一下?这个宝贝有六个一样大的正方形,他叫正方体。3 .出示正方形跟正方体比较。正方形跟正方体有什么不一样?(正方形有一个面,正方体有六个面)4 .通过找正方体的玩具,巩固对正方体的认识。请小朋友每人找一个正方体的玩具,回到座位上,一起验证一下是不是正 方体?分类把玩具放到篮子里。三、通过观察认识六个面都是长方形的长方体1 .认识六个面都是长方形的长方体。哪一组的图形卡片没变出来?你们组放的是什么图形?他们会变成什么样子?2 .与正方体比较。这个长方体跟正方体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四、认识两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1 .师:魔法箱里又变出来什么宝贝?这个宝贝是哪一组的图形卡片变成的? 为什么说是你们组的?你们放了什么样的图形?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长方形的 面有四个,看上去一样大,正方形的面有两个,看上去也一样大。四个面加上 两个面是六个面,这个宝贝叫长方体。2 .与六个面都是长方形的长方体比较。长方体跟前一个长方体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3 .联系生活:生活中你看到过什么东西是长方体的?五、正方体大变身的游戏,让幼儿用筐内八个正方体积木变数目不同的长 方体和一个大正方体。通过用正方体来拼摆大的正方体和长方体初步理解形体 之间的关系,激发幼儿对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兴趣。1 .拼大一点的正方体2 .拼不同的长方体。六、延伸活动:我们刚才用正方体拼成了正方体和不同的长方体,如果用 长方体会拼成什么呢?请小朋友回到班里到区角里去尝试一下,把你的发现记录 下来,大家互相交流一下,好吗?大班科学好玩的立方体教案3篇(扩展4)好玩的立方体教案3篇好玩的立方体教案1活动目标:1 .认识正方体和长方体,了解其基本特征。2 .比较正方体和正方形、长方体和长方形之间的异同,初步了解立体图形 和*面图形之间的关系。活动重点:认识正方体和长方体及名称。活动难点:了解正方体和正方形、长方体和长方形之间的关系。活动准备:1 .神秘盒一个,卡纸做的大正方体一个,一样大的不同颜色的正方形纸6 张,小正方体每人一个。2 .卡纸做的大长方体2个,一个6个面都是长方形,一个4个面是长方 形,2个面是正方形;同样形状的小长方体每人2个。3 .正方体和长方体废旧纸盒若干。活动过程:1.利用“神秘盒子”导入活动,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1)教师出示6张一样大的不同颜色的正方形纸,并一一放入神秘盒子中。(2)教师从神秘盒子中取出一个正方体,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并告诉幼儿正 方体的名称。2.通过操作探究、观察、比较,发现正方体的基本特征。1 1)教师出示一个正方形和一个正方体,请幼儿观察比较,发现正方形和正 方体有什么不一样。小结:正方形只有一个面,而正方体有很多个面。2 2)请每个幼儿取一个小正方体,用自己的方法数一数正方体有几个面。教 师注意提醒幼儿:要记住开始数的那个面,按照一定的顺序数才能数对。小结:正方体有6个面。3 3)通过探究操作发现正方体的6个面一样大正方形。教师提出问题:正方 体的6个面一样大吗?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验证?请幼儿用比一比、画一画等方 法操作验证正方体6个面的大小,教师对幼儿的验证方法进行观察指导。小结:正方体不仅有6个面,而且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4 .教师让幼儿从神秘盒子中变出长方体,引导幼儿比较长方体与正方体的 不同。请幼儿将正方体和长方体放在一起作比较,说说它们的相同和不同。告 诉幼儿新的几何形体的名称是长方体。小结:正方体和长方体看下去都是方方的,都有6个面。不过正方体的6 个面一样大,长方体的6个面不都是一样大。5 .引导幼儿每个拿一个6个面都是长方形的长方体仔细观察,并说说长方 体的6个面是什么形状的。小结:原来你们手里的长方体的6个面都是长方形的。6 .教师出示4个面是长方形、2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请幼儿仔细观察 后*: 个形体有几个面?这些面是什么形状的?这样的形体也是长方体吗?小结:这样有4个面是长方形、2个面是正方形的形体也是长方体。7 .请幼儿分成两组做游戏,巩固对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认识。(1)请两组幼儿分别到教师面前的筐子里只选择正方体或长方体的纸盒,共 同合作搭建一座房子。(2)相互检查各组选择的图形对不对,若有选错的及时纠正。(3)视情况可以互换形体再玩一次游戏。好玩的立方体教案2活动目标:1、认识长方体和圆柱体,简单了解他们和长方形、圆形之间的关系。2、搜集生活中的多种长方体和圆柱体的物品。3、发展幼儿现象思维能力和动手搭建能力。活动重点:认识长方体和圆柱体。活动难点:简单了解长方体、圆柱体和长方形、圆形之间的关系。活动准备:活动区内事先摆放牙膏盒、易拉罐、羽毛球桶、铅笔、橡皮等;装有若干 奶盒、药盒、易拉罐的大纸袋,火柴盒、扑克牌、光盘、硬币、魔法师面具。活动过程:3、找一找在活动区内还有那些玩具、物品是长方体和圆柱体?4、请幼儿说一说:日常生活中还有那些物品是长方体和圆柱体的?三、了解长方体和长方形、圆柱体和圆形之间的关系。1、教师出示一张扑克牌和许多张扑克牌演示长方形和长方体之间的关系, 让幼儿了解长方体是由许多个长方形组成的。2、教师再出示一枚硬币和许多硬币演示圆形和圆柱体之间的关系。帮助幼 儿了解圆柱体是由许多许多个圆形组成的。3、请幼儿用扑克牌和光盘分组演示,亲自感受长方形、圆形和长方体圆柱 体之间的关系。四、形体搭建1、请幼儿相互交流:用牛奶盒、牙膏盒、易拉罐等材料可以做什么样的房 子?该怎么做?2、请幼儿*选择材料进行制作,教师指导帮助。活动反思本节课我通过比较法、观察法、对比法,让幼儿能直观看到形与体的区别 和本质联系,从而了解*面和立体的不同,感知各自的特点,从而解决活动的重 难点使活动有效开展。活动开展中,幼儿兴趣浓厚,经过操作比较,能大胆表 达形与体的区别,知道体是在形的基础上构成的,而且在拓展环节,幼儿能拓 展思维,积极表述生活中那些物品是正方体的,使经验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内 化。大班科学好玩的立方体教案2活动目标:1、认识长方体和圆柱体,简单了解他们和长方形、圆形之间的关系。2、搜集生活中的多种长方体和圆柱体的,物品。3、发展幼儿现象思维能力和动手搭建能力。活动重点:认识长方体和圆柱体。活动难点:一、魔术引入,激发兴趣教师戴面具出场,扮演魔法师表演火柴盒变硬币 的魔术。请幼儿思考并回答火柴盒和硬币是什么形状的?(引入正题)二、认识长 方体和圆柱体。(魔法师的口袋里还有好多的宝贝呢,想不想知道是什么?)1、分类出示牛奶盒、牙膏盒、易拉罐、等材料,请幼儿摆弄,试一试哪些 能滚动哪些不能滚动,将材料分类。并说一说为什么有的能滚有的却不能。2、摸一摸,数一数a、长方体有几个面?上下两个面一样大吗?每个面是什么形状的?小结长 方体的定义。b、 圆柱体上下两个面是什么形状的?上下一样粗吗?两个圆面大小相等 吗?小结圆柱体定义3、找一找在活动区内还有那些玩具、物品是长方体和圆柱体?4、请幼儿说一说:日常生活中还有那些物品是长方体和圆柱体的?三、了解长方体和长方形、圆柱体和圆形之间的关系。1、教师出示一张扑克牌和许多张扑克牌演示长方形和长方体之间的关系, 让幼儿了解长方体是由许多个长方形组成的。2、教师再出示一枚硬币和许多硬币演示圆形和圆柱体之间的关系。帮助幼 儿了解圆柱体是由许多许多个圆形组成的。3、请幼儿用扑克牌和光盘分组演示,亲自感受长方形、圆形和长方体圆柱 体之间的关系。四、形体搭建1、请幼儿相互交流:用牛奶盒、牙膏盒、易拉罐等材料可以做什么样的房 子?该怎么做?2、请幼儿*选择材料进行制作,教师指导帮助。活动反思本节课我通过比较法、观察法、对比法,让幼儿能直观看到形与体的区别 和本质联系,从而了解*面和立体的.不同,感知各自的特点,从而解决活动的 重难点使活动有效开展。活动开展中,幼儿兴趣浓厚,经过操作比较,能大胆表达形与体的区别,知道体是在形的基础上构成的,而且在拓展环节,幼儿能 拓展思维,积极表述生活中那些物品是正方体的,使经验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 内化。好玩的立方体教案3活动目标:1、认识长方体和圆柱体,简单了解他们和长方形、圆形之间的关系。2、搜集生活中的多种长方体和圆柱体的物品。活动重点:认识长方体和圆柱体。活动难点:简单了解他们和长方形、圆形之间的关系。活动准备:牛奶盒、药盒、牙膏盒、易拉罐、茶叶桶、扑克牌、光盘若干。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请幼儿认识长方体和圆柱体。1、出示牛奶盒、牙膏盒、易拉罐、茶叶桶等材料,请幼儿摆弄,说一说他 们是什么样子的。知道牛奶盒和牙膏盒是长方体,易拉罐和茶叶桶是圆柱体。2、请幼儿摸一摸,数一数:a、长方体有几个面?上下两个面一样大吗?每个面是什么形状的?小结长 方体的定义。b、圆柱体上下两个面是什么形状的?上下一样粗吗?两个圆面大小相等 吗?能不能滚动?小结圆柱体定义。3、请幼儿在活动室找一找:还有那些玩具、物品是长方体和圆柱体?4、请幼儿说一说:家庭中还有那些物品是长方体和圆柱体?二、基本部分了解长方体和长方形、圆柱体和圆形之间的关系。1、教师出示一张扑克牌和许多张扑克牌演示长方形和长方体之间的关系, 让幼儿了解长方体是由许多个长方形组成的。2、教师再出示一张光盘和许多光盘演示圆形和圆柱体之间的关系。帮助幼 儿了解圆柱体是由许多许多个圆形组成的。三、结束部分请幼儿用牛奶盒、牙膏盒、药盒、易拉罐等材料造型。1、请幼儿相互交流:用牛奶盒、牙膏盒、易拉罐等材料可以做什么样的房 子?该怎么做?2、请幼儿*选择材料进行制作,教师指导帮助。活动延伸:请幼儿*家中的物品中有多少长方体和圆柱体,并完成*表。大班科学好玩的立方体教案3篇(扩展5)好玩的球小班科学活动教案3篇好玩的球小班科学活动教案1活动目标:1、探索并感知球的基本特征。2、了解球的种类,体验玩球的乐趣。3、通过动手制作球,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4、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5、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活动准备:1、各种各样的球:如:篮球、足球、乒乓球、铁球、气球、网球、垒球等。2、装有水和吹起来的气球若干。3、制作球可选择的材料:报纸、海绵、棉花、泥土、沙土、布、橡皮 泥、胶带、塑料袋、水、药丸壳等。4、木板做成的斜面若干。活动过程:一、幼儿*玩球,探索球的特性。1、提供各种球,请幼儿*玩球。2、*:球是什么样的.?(幼儿*讨论回答)3、教师在幼儿探索的基础 上小结:球大多数是圆的,能滚动,能跳起来,有的轻有的重,有的大有的 小。二、幼儿动手操作,探索空心和实心球的不同。1、提供装有水和吹起来的气球若干个,请幼儿试着玩一玩。2、*:这些气球有什么不同?3、幼儿讨论回答:一个装了水,一个没装水;装水的沉,没装水的轻; 一个软一个硬;装水的弹不起来,没装水的能弹起来。4、教师在幼儿讨论的基础上小结:装有水的气球是实心的,没装水的气 球是空心的。5、请幼儿尝试将教师提供的各种球按空心和实心分开。三、提供多种材料,请幼儿动手做一个球。1、教师为幼儿提供多种材料,请幼儿寻找自己认为最适合做球的材料, 动手做一个球。2、请幼儿说一说自己使用了什么材料,是怎么做的。四、游戏:看谁的球滚得远教师提供斜面若干,请幼儿尝试滚动自己的 球,比一比谁做的球滚得远。五、讨论: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球?它们都是圆形的吗?六、延伸活动:请幼儿找一种材料,做一个跳得最高的球。教学反思:通过这节活动好玩的球,幼儿们都能体验到一起玩球的乐趣。在开 始部分幼儿们做运动的过程中,幼儿们兴趣都很高。尤其:李薇、黄柯儿、黄 京桦、姚潇潇个别年龄较小的幼儿,都能兴趣非常高。在选择喜欢的材料来玩球时,幼儿们积极性非常高。但各别幼儿如:廖栩 世、何扬铭小朋友,由于性格内向、接受能力差,所以不能自己去选择材料, 需要老师的帮助,老师需要加强练习这方面的知识,争取面向全体,要使每个 幼儿都能全面发展。大班科学好玩的立方体教案3篇(扩展6)数立方体大班教案3篇数立方体大班教案1活动目标:1、感知立体图形在空间的存在形式,正确点数立方体。2、体验数形关系,有一定的空间概念。3、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活动准备:多*课件、30个立方体、若干积木、笔、*表以及操作纸。活动过程:1、复习几何形体。教师出示正方体、长方体让幼儿进行辨认,并能说出它们的特征。(告诉 幼儿这些图形有一个*的名字叫“立方体”。)2、学习数立方体。1)看图数立方体要求幼儿看清图形,正确点数立方体。(小朋友之间进行校对。)2)幼儿操作活动把幼儿分成三组,用立体图形进行拼搭,要求幼儿说出“我用了几个立体 图形拼搭了什么? ”3)运用多*让幼儿正确点数立方体,学会将隐藏部分给找出来。通过此活动来提高小朋友学习的兴趣。3、延伸活动:数高楼运用*表的形式让幼儿对小区内的高层楼房进行层次的统计,从中了解到 我们的楼房也是通过一个个的.立体图形而组成的。大班科学好玩的立方体教案3篇(扩展7)中班科学好玩的淀粉教案3篇中班科学好玩的淀粉教案1设计思路:佳佳在家玩时,不小心把碘酒滴在了土豆片上,结果土豆片变颜色了,她 很好奇,就把这个问题带到了幼儿园。根据孩子的好奇心我设计了 “好玩的淀 粉”这个活动,让幼儿亲自找淀粉,并在做做玩玩中感知它的变化,增加了他 们对实验活动的兴趣。活动目标:通过实验感知淀粉遇碘会变颜色,从而激发学习的欲望,提高观察的全面 性,思维的发散性及操作的协调性。活动准备:淀粉水、碘酒、糖水、醋水、盐水、水、酒、针管、喷壶若干,各种蔬菜 水果切片若干。活动过程:1、猜一猜小朋友们看,我这有一张画,你们看到了什么?(什么也没有)这里有一 种神奇的药水,现在我把它喷上去,这次你们看到了吗?(看到了)这是怎么 回事呢?(幼儿自己猜)到底是怎么回事?等一会我们就会找到答案了。2、做一做(1)我今天还给小朋友们带来一瓶水,你们看,它和以前的水有什么不一 样呢?(白色)我们叫这种水为淀粉水。我还给小朋友准备了许多东西,在这 些东西里有一种能使淀粉水变颜色的,是哪一样呢?我们一起来试试。顺便把 观察到的记录下来。(2)教师巡回指导。(3)请小朋友们说一说自己的发现。3、找一找(1)刚才我们发现淀粉水遇碘变蓝,那哪些东西里有淀粉呢?(幼儿自己 猜)你们说了这么多,到底哪里有淀粉呢,我们一起来找一找。(2 )教师巡回指导。(3 )谁找到了淀粉,你是怎样找到的?4、实验我们做完了,你们知道这幅画中的秘密吗?(用淀粉水画的,碘 酒喷上去,就看到了)淀粉不仅仅有这一种玩法,还有许多好玩的玩法,以后 我们再一起来研究。5、活动延伸结合美术活动“奇妙的画家”,让幼儿用淀粉水绘出图画,再用碘酒喷出 来。活动反思:生活中存在许多神奇的现象,碘和淀粉在一起发生的显而易见的反应,引 起了孩子足够的好奇心。好玩的淀粉活动方案是利用淀粉遇碘变色的化学 原理设计的。碘和淀粉是两种安全实验物品,便于孩子操作。虽然对孩子来 说,“淀粉”这一词是陌生的,但孩子们对面包、馒头等面食却是再熟悉不过 了。发现科学,并在生活中利用科学,是孩子们学习科学的最好途径。利用碘 酒和淀粉的神奇反应,寻找食物中的“淀粉”,进一步激发孩子的探索欲望。本次科学课好玩的淀粉是*时幼儿都没接触到的'课题,所以比较要有 吸引力,幼儿对碘酒和淀粉都比较陌生与好奇,所以,整节课都是围绕着感知 淀粉遇碘酒变色的现象,激发幼儿在科学小实验中操作探索的兴趣,并学习简 单的记录,乐意表述自己的发现。活动中做的不足的是应该让幼儿用清水和淀粉水来画笑脸操作,让幼儿清 楚的明白,用碘酒喷过这两幅画,发生的不同变化。让幼儿操作前,应事先把 操作的材料放好,并说明怎么做记录表。记录表也必须做的规范。在操作时, 应该让幼儿们体现合作的乐趣,所以应该分配好。大班科学好玩的立方体教案3篇(扩展8)好玩的电线中班科学活动教案3篇好玩的电线中班科学活动教案1活动目标:1 .能积极动手动脑参加探索电线的活动,对螺旋形有一定的认识。2 .学习关注周围生活中有趣的事物与现象。活动准备:1 .人手一根电线、圆柱体积木、铅笔若干。2 .螺旋形实物若干。活动过程:一、 电线变变变一一了解*面螺旋形。1 .师:(出示电线)老师这儿有一根电线,今天我们一起来玩电线,好 吗?每人到旁边的桌上找一根电线,玩一玩,看看你的电线能变成什么?2 .幼儿探索活动:用一根电线大胆造型。3 .集中交流:师:请你告诉大家,刚才你变了什么?(可能会出现:数字、爱心等等)4 . 了解*面螺旋形。师:(出示螺旋形画)看看老师用电线变了什么?像什么?它有个名字叫螺旋形,从中间往外,一圈一圈,越来越大,也叫*面螺旋 形。5 .师:(出示蚊香)这是什么?它是什么形状的?6 .幼儿再次探索:用电线变*面螺旋形。师:现在,请你再用电线变一变*面螺旋形。二、电线变变变一一了解立体螺旋形。1 .师:(再次出示蚊香)蚊香要变魔术啦!(向下拉蚊香)变变变,现在 变成什么形状啦?与*面不一样,这叫立体螺旋形,就象螺狮壳上的纹理一样。2 .师:(出示电话线)这是什么?上面有没有螺旋形?电话线一圈一圈 的,它也是立体螺旋形。3 .师:(出示电线)电线看见蚊香变魔术,很羡慕,它也想变成立体的螺 旋形,小朋友我们来帮助它,好吗?4 .幼儿探索活动:用电线变立体螺旋形师:立体的螺旋形怎么变?(如幼 儿想不出来,师启发在圆柱体的积木上绕)师:除了在积木上变立体螺旋形, 还可以在哪里变呢?(可能会出现:在身体的某个部位上变,如手臂、手指或脚上等部位变出 立体螺旋形。)三、螺旋形物品的大聚会。师: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也是螺旋形的?(或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螺旋 形?)如果幼儿答不上来,老师可出示一些物品:螺丝玩具、弹簧、灯泡、开 酒瓶的起子,请幼儿找出螺旋形在哪儿?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的地方都有螺旋形,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 如果可以的话,也可以带来与同伴分享。四、幼儿尝试如何使电线*。活动反思:1 .此活动利用日常生活中特殊有趣的材料-一电线开展活动,激发了幼儿 活动的兴趣和探究欲望。活动层次清楚,过渡自然,充分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力 和创造力,整个过程以幼儿为主体,教师只是作为一个*者、引导者,充分体 现了新纲要中幼儿科学教育的精神。本次活动我们根据中班幼儿的身心发 展水*,借助色彩鲜艳、可随意造型的电线,以观察性、开放性*为中介,以 诱发积极思维,大胆操作,自主表达为核心,通过动手、动口、动脑,促进幼 儿全面发展,让幼儿在探索中汲取新的知识。2 .在幼儿操作的时候,教师应该关注到每一位幼儿,并肯定他们的成功 之处,让幼儿有一种小小的成就感,就更能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好玩的电线中班科学活动教案2活动目标:1、任意弯折电线,大胆表现富有创意的造型。2、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探索操作的乐趣。3、培养幼儿大胆尝试的精神、大胆表现自己的创意。活动准备:1、对电线的作用及安全性能有一定的了解。2、粗细、长短不同的彩色胶皮电线若干3、透明胶带、橡皮泥、积木、瓶盖、米、土豆、泡沫、黄沙等。活动过程:一、猜一猜,激发活动兴趣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神奇的口袋,你们猜猜里面装了什么呢?2、小朋友猜了这么多,口袋里到底是什么呢?请小朋友上来摸一摸3、请幼儿从口袋里摸出电线,*:这是什么?像什么?电线有什么用?二、幼儿初步观察,引导观察想象1、电线会传电,有了电线可以使灯亮起来,可是今天老师要用电线来变魔 术呢,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我们一起数“一、二、三”2、教师将电线弯曲成“3”形,问:看看它变成了什么形状?像什么?3、电线真好玩,可以根据我们的想法把它弯曲成各种各样的形状。你们想 不想来变魔术呢?你们想变成什么呢?让我们一起用电线来变魔术吧!三、幼儿进一步探索,教师观察指导。1、师: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许多既安全又好玩的电线,下面小朋友也可 以用电线来变魔术。2、幼儿*结伴弯曲电线,教师观察指导。3、师:你把电线变成了什么?四、做一做,启发思考探索简单了解长方体、圆柱体和长方形、圆形之间的关系。活动准备:活动区内事先摆放牙膏盒、易拉罐、羽毛球桶、铅笔、橡皮等;装有若干 奶盒、药盒、易拉罐的大纸袋,火柴盒、扑克牌、光盘、硬币、魔法师面具。活动过程:一、魔术引入,激发兴趣教师戴面具出场,扮演魔法师表演火柴盒变硬币 的魔术。请幼儿思考并回答火柴盒和硬币是什么形状的?(引入正题)二、认识长 方体和圆柱体。(魔法师的口袋里还有好多的宝贝呢,想不想知道是什么?)1、分类出示牛奶盒、牙膏盒、易拉罐、等材料,请幼儿摆弄,试一试哪些 能滚动哪些不能滚动,将材料分类。并说一说为什么有的能滚有的却不能。2、摸一摸,数一数a、长方体有儿个面?上下两个面一样大吗?每个面是什么形状的?小结长 方体的定义。b、 圆柱体上下两个面是什么形状的?上下一样粗吗?两个圆面大小相等 吗?小结圆柱体定义3、找一找在活动区内还有那些玩具、物品是长方体和圆柱体?4、请幼儿说一说:日常生活中还有那些物品是长方体和圆柱体的?三、了解长方体和长方形、圆柱体和圆形之间的关系。1、教师出示一张扑克牌和许多张扑克牌演示长方形和长方体之间的关系, 让幼儿了解长方体是由许多个长方形组成的。2、教师再出示一枚硬币和许多硬币演示圆形和圆柱体之间的关系。帮助幼 儿了解圆柱体是由许多许多个圆形组成的。3、请幼儿用扑克牌和光盘分组演示,亲自感受长方形、圆形和长方体圆柱 体之间的关系。四、形体搭建1、师:我们的小手真能干,把电线弯一弯、绕一绕,做出了许多有趣的东 西。可电线悄悄地告诉我,它除了想躺着摆出各种姿势外,还想*摆出各种姿 势呢!你能想出什么办法让它*呢?2、幼儿*讲述让电线*的方法。(如借助胶带、插入彩泥等)3、师:今天老师也为小朋友准备了许多的材料,有橡皮泥、积木你们 可以试试这些材料,看看能不能让电线*。4、幼儿尝试操作,让电线造型站立起来。五、评一评,保持探索兴趣师:今天小朋友真聪明,想了许多办法让电线摆出了各种造型,其实除了 今天小朋友变的各种造型外,还可以变更多有趣的造型呢。小朋友回去以后还 可以再试一试,变一变。教学反思:本活动我根据中班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借助日常生活中特殊有趣的材料一 -电线开展活动,激发了幼儿活动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在活动中色彩鲜艳、可 随意造型的电线,教师让幼儿通过看一看、玩一玩、做一做等方式来探索,充 分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整个过程以幼儿为主体,以观察性、开放性 *为中介,以诱发积极思维,大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