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应对自然灾害(第2课时)(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docx
-
资源ID:97999461
资源大小:12.12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5 应对自然灾害(第2课时)(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docx
5应对自然灾害(第2课时)(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学科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与分类; 学生了解不同自然灾害对人们的影响; 学生学会应对自然灾害的基本方法与措施。学情分析本堂课是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的第二课时,属于应对自然灾害模块的一部分。 学生在学习前已经接触过自然灾害模块的第一课时,对自然灾害的基本概念和种类 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总体来说,学生对于自然灾害的认知较为片面和简单,缺乏深入的了解。 同时,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心理和生理上的适应性及能力也有所不足。故在设计本节课时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知识体系应普及、易懂、贴近日常生活; 学生的积极性、合作能力、探究欲望应该得到充分的发挥;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要注意控制学生的情感波动,避免过度紧张和恐慌。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与分类,知道不同自然灾害对人们的影响,掌握应 对自然灾害的基本方法和措施,提高灾难意识和自救能力。教学重点自然灾害的概念和分类、不同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影响、应对自然灾害的基本方 法和措施。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教学内容 自然灾害的概念和分类不同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影响.应对自然灾害的基本方法和措施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通过学生自身的经历,开始导入本节课的内容。例如,请学生描述自己曾经遇 到过的自然灾害,让学生谈谈自己当时的感受。第二步:知识梳理在学生回顾自己经历的自然灾害后,向学生讲解和概括什么是自然灾害及其分 类。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指由自然因素引起的严重的社会突发事件,如地震、泥石流、台 风、暴雨等。自然灾害的分类类别破坏形式及其表现地质灾害 地震、泥石流、山体滑坡、地面塌陷、火山爆发等气象灾害 台风、暴雨、洪水、风暴潮、大雾、霜冻等生物灾害疾病肆虐、昆虫灾害、动物攻击等在讲解时,可以适当加入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学资源,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 和记忆分类信息。第三步:案例分析讲述不同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影响,并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例如: 地震:破坏建筑、造成人员伤亡、引发次生灾害等。 台风:引发强风、暴雨等气象性现象,导致房屋倒塌、农田受灾、交通受阻 等。在案例分析中,可以让学生配合分享自己或身边人的实际经历,以达到拓展视 野和学生参与的目的。第四步:措施讲解通过讲解各种自然灾害的基本应对措施,帮助学生提高灾害意识和自我保护能 力。 地震:找到紧急避难处、避免积水区域、及时确保通风等。 台风:关闭门窗、预备好食品、不要接触电线等。在讲解时,要注意附上相关图片或简单的演示,方便学生操作实践。第五步:提高效率提高学生消灾的效率。讲述在发生灾害后,应该怎样迅速采取行动,以便更好 地保护自己。 地震:注意避开危险区域、及时派人寻找幸存者等。第六步:教师对学生的理解程度、自我保护意识、总结课程的态度等进行综合评价。本节课程设计小结总的来说,本节课程设计重视活动、探究、实践等活动形式。旨在通过常规和 案例的讲解、图文并茂的描述,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自然灾害分类、自救方法和措施, 同时提高灾害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课程设计充分考虑了学生年龄特点的心理因素,尽可能 地避免了对学生的恐慌和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