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3_T 1232-2024 罗望子种质资源描述规范.docx
-
资源ID:98000553
资源大小:117.17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DB53_T 1232-2024 罗望子种质资源描述规范.docx
ICS 65.020 CCS B0453云 南 省 地 方 标 准DB53/T 12322024罗望子种质资源描述规范2024 - 03 - 01 发布 2024 - 06 - 01 实施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DB53/T 12322024前 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提出。本标准由云南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YNTC07)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云 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云南省猫哆哩集团食品有限责 任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琼玲、瞿文林、雷虓、廖承飞、金杰、李晚谊、沙毓沧、宋子波、于丽娟、 侯朝祥、章鲁闽、 肖丹、李智敏、马开华、钱坤建、普天磊。IDB53/T 12322024罗望子种质资源描述规范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罗望子种质资源的描述类别与内容,以及基本信息、植物学性状、农艺性状、品质性 状及抗性性状等描述方法。本文件适用于罗望子种质资源的描述。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 1245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总酸的测定NY/T 2742 水果及制品可溶性糖的测定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3 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 描述的类别与内容描述的类别与内容表1。表 1 描述的类别与内容描述类别描述内容基本信息全国统一编号、引种号、采集号、种质名称、种质外文名、科名、属名、学名、原产国、原产省、 来源地、海拔、经纬度、系谱、选育方法、育成年份、选育单位、种质类型、图像、观测地点植物学性状植株与枝条树龄、树势、新抽生枝条颜色叶复叶主轴长度、小叶对数、小叶叶尖形状、小叶叶片长度、小叶叶片宽度、小叶叶 形指数、花与花序花序长度、花序宽度、花序小花数、小花花梗长、萼管长、小花苞片颜色、果实与种子单果重、果实形状、果实曲线长度、果实直线长度、果实周长、果肉颜色、外果皮 颜色、平均单果种子数、种子百粒重、农艺性状萌动期、展叶期、抽梢期、落叶期、现蕾期、初花期、盛花期、末花期、初荚期、 嫩荚期、果实成熟期、 自然座果率、单株产量、结果枝条平均数、品质性状风味、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外果皮与果肉粘离度、石细胞絮状物与果肉粘离度抗性性状煤污病、抗豆象虫等抗性1DB53/T 123220245 描述方法5.1 基本信息5.1.1 全国统一编号5.1.1.1 按照全国种质资源目录编写规范要求,给予一个“全国统一编号 ”。5.1.1.2 由 8 位字符构成,第一位表示国别,C 代表国内种质,A 代表国外种质。5.1.1.3 第二位表示种质类型,O 代表栽培原种和地方品种,W 代表野生资源,H 代表品系。5.1.1.4 第三位至第八位表示序号, 由 6 位数字组成。5.1.2 引种号从国外引入时赋予的编号,引种年份+2位顺序号组成的6位字符串,如“202305 ”,每份引进种质 具有唯一的引种号。5.1.3 采集号在野外采集时赋予的编号, 由年份加2位省份代码加4位顺序号组成,省份代码按 GB/T 2260 规定 执行。5.1.4 种质名称5.1.4.1 国内种质的原始名称,如果有多个名称,可以放在括号内,用逗号分隔。5.1.4.2 国外引进种质如果没有中文译名,可以直接填写种质的外文名。5.1.4.3 每个汉字的汉语拼音之间空一格,每个汉字汉语拼音的首字母大写,如“Suan Jiao ”。5.1.4.4 国外引进种质的外文名应注意大小写和空格。5.1.5 科、属名由中文名(拉丁名)组成。5.1.6 学名植物学分类名称。5.1.7 原产国原产国家名称、地区名称或国际组织名称,如该国已经不存在,应在原国家名前加“原 ”。5.1.8 原产省国内原产省份名称,国外引进种质原产省用原产国家一级行政区的名称。5.1.9 来源地来源国家、省、县或机构名称。5.1.10 海拔原产地的海拔高度,单位为m。5.1.11 经纬度2DB53/T 123220245.1.11.1 采集地的经、纬度,单位为(º)和()。5.1.11.2 格式为 DDDFF,其中 DDD 为度,FF 为分。5.1.11.3 东经以正数表示,西经以负数表示。5.1.11.4 南纬以正数表示,北纬以负数表示。5.1.12 系谱选育品种(系)的亲缘关系。5.1.13 选育方法品种(系)的育种方法。例如“系选 ”、“杂交 ”、“辐射 ”等。5.1.14 育成年份例如:罗望子品种(系)培育成功于2002年,宜表示为“2002 ”。5.1.15 选育单位选育品种(系)的单位名称或个人。5.1.16 种质类型分为野生资源、地方品种、选育品种、品系、遗传材料与其他。5.1.17 图像种质的图像文件名,图像格式宜为.jpg等格式。5.1.18 观测地点种质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观测地点的名称。5.2 植物学性状5.2.1 树龄实生苗从定植当年起计算,嫁接苗以砧木的树龄来计算,单位y。注明种苗类型。5.2.2 树势在5月7月叶片转绿,树体进入盛花期,以结果年龄树3株5株为观测对象,目测整株树冠,根据 抽梢数量、长度、粗度和叶色的总体表现分为“弱 ”“ 中等 ”“强 ”判断树势。5.2.3 新抽生枝条颜色在末次叶未展开之前,观察树冠体中部树体的颜色, 目测并与RHS比色卡比对,确定新抽生枝条颜 色,参照图1按最大相似原则确定新抽生枝条颜色。3DB53/T 12322024黄绿 红绿 红色图 1 新抽生枝条颜色5.2.4 复叶主轴长度一片成熟复叶轴基部到最后一对(片)小叶着生处之间的距离,见图2。单位为。图 2 复叶主轴长度5.2.5 小叶对数成熟复叶的小叶数量。单位为对。5.2.6 小叶叶尖形状在叶片完全展开转绿时,在树冠外围中上部选5个末次枝,从上端往下端计,取第三复叶的第2对 3对小叶,参照图3按照最大相似原则确定小叶叶尖类型,分为“ 圆钝 ”“微凹 ”“ 凹 ”。4DB53/T 12322024圆钝 微凹 凹图 3 小叶叶尖形状5.2.7 小叶叶片长度叶片完全展开转绿时,在树冠外围中上部选取5个末次枝,从上端往下端计,取第三复叶的第2对 3对小叶,测量叶基到叶尖之间的最大长度,计算平均值。单位为cm,精确到0.1 cm。5.2.8 小叶叶片宽度取样同5.2.7,测量叶片中部的最大宽度,计算平均值。单位为cm,精确到0.1 cm。5.2.9 小叶叶形指数叶形指数为叶片长度与叶片宽度的比值。叶片长度为5.2.7中所测量所得叶片长度,叶片宽度为5.2.8中测量所得叶片宽度,计算平均值。精确到0.1 cm。5.2.10 花序长度盛花期,在树冠外围中上部的东、南、西、北方向各取1条完全展开的花序,测量从花序顶端到基 部的距离,见图4,计算平均值。单位为cm,精确到0.1 cm。图 4 花序长度5DB53/T 123220245.2.11 花序宽度样本同5.2.11。在花序完全展开时,测量花序最宽处的宽度,计算平均值。单位为cm,精确到0.1 cm。5.2.12 花序小花数在盛花期,在植株中部随机选取花序10个,观测单个花序自始花至花期结束所开放的花朵数。单位 为朵。5.2.13 小花花梗长在开花初期,随机选取中部10朵开放的花,用游标卡尺测量花梗的长度(图5),计算平均值。单位 为mm,精确到0.01 mm。图 5 小花花梗长5.2.14 萼管长在开花初期,随机选取中部10朵开放的花,用游标卡尺测量萼管的长度(图6),计算平均值。单位 为mm,精确到0.01 mm。图 6 萼管长5.2.15 小花苞片颜色在开花初期,观察小花苞片的颜色,目测并与RHS比色卡比对,确定小花苞片颜色,参照图7按最大 相似原则确定小花苞片颜色。6DB53/T 12322024黄绿色 红色 图 7 小花苞片颜色5.2.16 单果重在成熟采收期,在树冠外围中上部的东西、南、北方向各采4个果,用感应1/100的天平分别称单果 重,计算平均值。单位g,精确到0.1 g。5.2.17 果实形状样本同5.2.16,果实形状按图8分为直,微弯,弯。图 8 果实形状图5.2.18 果实曲线长度样本同5.2.16,测量果身外弧长度(不含果柄),计算平均值。单位为cm,精确到0.1 cm。5.2.19 果实直线长度样本同5.2.16,用直尺测量果柄(不含果柄)到果顶的之间距离,计算平均值。单位为cm,精确到 0.1 cm。5.2.20 果实周长样本同5.2.16,测定单果最粗处的周长度,计算平均值。单位为mm,精确到0.1 mm。7DB53/T 123220245.2.21 果肉颜色样本同5.2.16,观察果肉颜色,并与RHS比色卡比对,确定种质的果肉颜色。棕黄色,棕红色,褐 色,其他(注明颜色)。5.2.22 外果皮颜色样本同5.2.16, 目测外果皮颜色,并与RHS比色卡进行比对,确定种质的成熟果皮颜色。棕褐色, 褐色,其他(注明颜色)。5.2.23 平均单果种子数在果实成熟期,随机采收不同冠层正常成熟果实10个,剥取种子,记录单果种子数,计算平均值。 单位为(粒/个)。5.2.24 种子百粒重在果实成熟期,随机采收不同冠层正常成熟果实60个,剥取种子并洗净,晾干后随机数100粒种子, 称种子重量,根据种子重量,计算种子百粒重。单位为g,精确到0.1 g。5.3 农艺性状5.3.1 萌动期植株有70%以上芽的鳞片开始分开为树体萌动期。表示方法为“年月日 ”,格式“YYYYMMDD ”。5.3.2 展叶期植株第一批小叶有70%开始展开成平面状态为树体展叶期。表示方法为“年月日 ”,格式“YYYYMMDD ”。5.3.3 抽梢期植株有70%以上枝梢顶端第1片小叶展开为抽梢期。分为春梢,夏梢,秋梢。5.3.4 落叶期叶子由绿变黄开始脱落为换叶期。表示方法为“年月日 ”,格式“YYYYMMDD ”。5.3.5 现蕾期以大约25%植株在叶腋或花芽中看见花蕾的最初出现的日期为现蕾期。表示方法为“年月日 ”,格 式“YYYYMMDD ”。5.3.6 初花期全树约5%花朵开放的日期。以“年月日 ”表示,格式“YYYYMMDD ”。5.3.7 盛花期全树约50%花朵开放的日期。以“年月日 ”表示,格式“YYYYMMDD ”。5.3.8 末花期以全树约95%花朵已开放的日期。以“年月日 ”表示,格式“YYYYMMDD ”。5.3.9 初荚期8DB53/T 12322024 植株有25%花瓣脱落完能见果荚为树体初荚期。表示方法为“年月日 ”,格式“YYYYMMDD ”。5.3.10 嫩荚期记录全树从初荚到有成熟果实出现所需要的天数。表示方法为“年月日 ”,格式“YYYYMMDD ”。5.3.11 果实成熟期记录全树从75%的果实达到鲜食成熟期的天数。表示方法为“年月日 ”,格式“YYYYMMDD ”。5.3.12 自然坐果率自然状态下,盛花后3周4周坐果占花朵总数的百分比。以%表示。5.3.13 单株产量随机记载3株5株的产量,计算平均值。单位为kg/株,精确到0.1 kg/株。5.3.14 结果枝条平均产量植株盛果期,随机取样3株5株,从不同冠层随机选取10枝结果枝,记录结果数,求平均值。5.4 品质性状5.4.1 风味果实完全成熟时固有的口味。5.4.2 可溶性固形物果实汁液中所含固形物(可溶于水的非糖物质和糖分)的百分率。以%表示。5.4.3 可溶性糖果实汁液中所含可溶性糖的百分率。以%表示。按照NY/T 2742的规定测定。5.4.4 可滴定酸果实汁液中所含可溶性酸的百分率。以%表示。按照GB/T 12456的规定进行测定。5.4.5 外果皮与果肉粘离度5.4.5.1 随机挑选 10 个成熟果实,用手指捏碎外果皮后按照条件进行测评。5.4.5.2 整个荚果有三分之一的外果皮附着在果肉上为“粘 ”。5.4.5.3 整个荚果有五分之一的外果皮附着在果肉上为“半离 ”。5.4.5.4 没有果皮附着在果肉上为“完全离 ”。5.4.6 石细胞絮状物与果肉的粘离度5.4.6.1 随机挑选 10 个成熟果实,用手指捏碎外果皮后按照条件进行测评。5.4.6.2 絮状物与果肉完全紧密相连,用手很难分离为“粘 ”。5.4.6.3 絮状物与果肉成半离状态,用手轻轻一拉,大部分能剥离为“半离 ”。5.4.6.4 用手轻轻一拉,能完全剥离为“完全离 ”。5.5 抗病虫性9DB53/T 123220245.5.1 抗病性以“高抗 ”“抗 ”“ 中抗 ”“感 ”“高感 ”划分标注。5.5.2 抗虫性以“高抗 ”“抗 ”“ 中抗 ”“感 ”“高感 ”划分标注。10DB53/T 1232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