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3_T 1233-2024 芦笋栽培技术规程.docx
-
资源ID:98000718
资源大小:43.38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DB53_T 1233-2024 芦笋栽培技术规程.docx
ICS 65.020.20 CCS B3153云 南 省 地 方 标 准DB53/T 12332024芦笋栽培技术规程2024 - 03 - 01 发布 2024 - 06 - 01 实施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DB53/T 12332024前 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云南农业大学提出。本文件由云南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YNTC07)归 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云南农业大学。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林春、刘正杰、苏友波、毛自朝、董玉梅、董陈文华、黄玲、杨燕、李兴玉、 叶鹏盛、韦树谷、盛玉珍、陈高川、李云祥。IDB53/T 12332024芦笋栽培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芦笋(Asparagus oficinalis L.)生产的术语和定义、环境条件及设施、栽培技术、 病虫害防治、采收等及档案内容。本文件适用于设施条件下芦笋的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T 51057 种植塑料大棚工程技术规范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母茎 Asparagus fern指在芦笋生长过程中,幼株期生长的地上部分或芦笋采收期采收后保留的茎秆。4 环境条件及设施4.1 环境条件4.1.1 选择地势平坦、土壤疏松、富含有机质、吸热性能强、透水性好、地下水位低、排灌方便的壤 土地块。4.1.2 海拔 1000m2000m,最适合芦笋生长的区域为 1 400 m1700 m 的区域,棚内气温宜15 。4.1.3 1 700 m2 000 m 区域冬季应设置双层膜保温。4.1.4 灌溉水的水质符合 GB 5084 的规定。4.2 设施4.2.1 单体或连体棚4.2.1.1 应符合 GB/T 51057 规定的要求。4.2.1.2 脊高 3.0 m3.3 m、肩高 1.7 m 1.8 m、棚长度 40.0 m 60.0 m 的棚宽 6.0 m8.0 m。4.2.1.3 大棚侧面应开设通风口并配置卷膜器和防虫网,棚间距 80.0 cm。1DB53/T 123320244.2.2 育苗设施宜采用6 cm×6 cm 10 cm×10 cm的营养袋,或采用40孔的穴盘。4.2.3 滴灌设施滴灌带直径16.0 mm,壁厚0.2 mm,滴孔间距25.0 cm,滴孔的位置与芦笋定植的位置一致,滴孔距 离芦笋幼苗5.0 cm 10.0 cm。5 栽培技术5.1 品种选择选用抗病、耐热、耐低温、商品性好、优质丰产的杂交一代种子。高海拔(1600m1800m)适宜 选择耐寒品种,低海拔( 1 000 m1 400 m)适宜选择耐热品种。5.2 种子质量应符合GB 4404.1的规定。5.3 育苗5.3.1 播种时期春播或秋播。气温宜15 时播种。5.3.2 种子处理5.3.2.1 用 1%表面活性剂兑 40 50 清水清洗 30 min 后用杀菌剂浸种 2 h。5.3.2.2 冲洗种子后用 20 28 温水浸种 1 d3 d,每天每间隔 6 h8 h 换水一次,换水时将种 子反复轻轻搓洗。5.3.2.3 当所有种子的体积比原来总体积增大 1/6 时即完成种子处理。5.3.3 催芽5.3.3.1 将浸泡后的种子放置于铺有湿毛巾的容器中,常温条件下铺种厚 2 cm 3 cm 催芽。5.3.3.2 每天用清水冲洗 1 次 2 次,待 10%的种子露白后宜立即播种。5.3.4 基质配制选中等肥力的、应未种过同科作物、无病虫源的消毒后的土壤与腐熟农家肥或有机肥按 1:1 配制 营养基质。5.3.5 播种装满基质的营养袋(穴盘)在播种前一天浇透水,单粒点播,点播深度为3 cm4 cm,播种后用透 光率25%50%的遮阳网遮阴防晒,并保持基质湿润。5.3.6 苗期管理5.3.6.1 适时除草。5.3.6.2 肥料的使用符合 NY/T 496 的要求。5.3.6.3 出苗后每半个月喷施 0.3%的磷酸二氢钾和尿素( 1 :1)水溶肥溶液。2DB53/T 123320245.3.6.4 生长至 4 枝 6 枝母茎和 7 条根 8 条根时可以移栽定植。5.4 定植5.4.1 整地灭茬、翻耕、松耕、镇压、平整土地。5.4.2 开挖定植沟5.4.2.1 宜南北向开挖为宜,边沟中线距大棚两侧棚边距 75 cm,沟宽 40 cm,沟深 40 cm。5.4.2.2 中间沟中线距边沟中线 150 cm 开沟, 沟宽 80 cm,沟深 40 cm。5.4.2.3 挖沟时上层 20 cm 的土与下层土分开放置。5.4.3 施基肥每667 m2 施腐熟农家肥2 000 kg3 000 kg或商品有机肥300 kg500 kg ,或复合肥( 15: 15: 15(N+P205+K20),总养分含量45%)每667 m2施30 kg 50 kg。5.4.4 回填先将下层土回填至半沟,肥、土混合均匀,再回填上层熟土,回填土的高度低于原地面5 cm 10 cm, 浇水沉实土壤。5.4.5 定植时间春播于5月上旬7月上旬定植,秋播于次年2月下旬3月下旬定植。5.4.6 定植方向南北开沟时,定植幼苗的新发鳞芽的方向应宜向南;而东西向开沟,幼苗的鳞芽方向一致即可。5.4.7 定植密度5.4.7.1 根据种苗大小分开进行单棚定植,带土栽培,栽种深度以地下茎着生鳞芽处距地表 15 cm 为 宜。5.4.7.2 边沟采用单行定植于沟中心,株距 25 cm 30 cm。5.4.7.3 中间沟采用双行种植,距离沟边距为 20 cm,采用三角模式对空种植,株距 50 cm 60 cm。5.4.7.4 每 667 m2 用苗 1 500 株 1 800 株。5.5 田间管理5.5.1 留母茎5.5.1.1 幼年期留母茎按以下要求进行幼年期留母茎:a) 1 年生母茎,田间宜在芦笋行的两头打木桩并用绳子将植株固定;b) 选留芦笋植株的母茎直径 0.5 cm1.0 cm、无病斑、生长健壮且均匀分布于笋丛;c) 一年生的笋全都留作母茎,两年多及年生的笋留 1 支8 支母茎。5.5.1.2 成年期留母茎三年八年生的芦笋留6支8支母茎。3DB53/T 123320245.5.1.3 衰老期留母茎九年生及以上的芦笋留4支6支母茎或停采并重新种植。5.5.2 土壤持水量幼苗期土壤持水量宜保持在50%60%,留母茎时土壤持水量保持在40%50%,留母茎采笋时土壤持 水量保持在60%70%。5.5.3 施肥5.5.3.1 原则肥料使用符合NY/T 496的要求。化学肥料以水溶性为主,宜通过水肥一体化施加。5.5.3.2 幼年期施肥幼年期施肥符合以下要求:a) 定植成活后第 1 年,20 d30 d 每 667 m2 追施 5 kg 尿素、1 kg 氯化钾或硫酸钾、1 kg 磷酸二 氢钾;b) 第 2 年,芦笋丛在春季萌芽前施腐熟农家肥 1 000 kg/667 m22 000 kg/667 m2 、过磷酸钙 17 kg/667 m2 、氯化钾或硫酸钾 5 kg/667 m2 、复合肥 20 kg/667 m230 kg/667 m2;c) 母茎生长到盛花期用 2%尿素+0.5%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施;d) 随后每 30d 通过滴灌施加4 kg 尿素、2 kg 氯化钾或硫酸钾、2 kg 磷酸二氢钾。e) 直到当年度母茎衰老前 1 个月停止。5.5.3.3 成年期施肥成年期施肥符合以下要求:a) 嫩茎采收结束后结合放垄,施入商品有机肥 50 kg/667 m275 kg/667m2 ,或复合肥 33 kg/667 m250 kg/667 m2;b) 盛花期用 2%的尿素+0.5%中、微量元素肥进行叶面喷施;c) 随后每 30 d 加施 5 kg 尿素、2 kg 氯化钾或硫酸钾、2 kg 磷酸二氢钾;d) 直到当年度母茎衰老前 1 个月停止。5.5.4 增温栽培12月中上旬开始,在大棚里采用覆双层膜增温,或在大棚里搭建小拱棚,或在垄面铺上5 cm 以上 厚度的酿热物(锯末、鸡粪、稻杆、杂草等)。5.5.5 中耕除草及时除草,保持土壤疏松,中耕时应避免伤及地下嫩茎和根系,适量覆土。5.5.6 清园留母茎前及采笋期间,应及时将病、枯枝及残茬拔除,并带离芦笋大棚,集中烧毁。在病虫害严重 的特殊情况下,可全部去除芦笋干枯地上部。清园后及时喷洒杀菌剂以消毒杀菌。6 病虫害防治4DB53/T 123320246.1 主要病虫害6.1.1 主要病害为茎枯病、褐斑病、根腐病等。6.1.2 主要虫害为夜蛾(Noctuidae)科(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 (Fabricius)、黏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和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 (L.)等)、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金龟子 (Plusia putnami)、蓟马(Thripibae)、蚜虫(Aphidoidea)等。6.2 防治原则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的植保方针,坚持“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 为辅 ”的原则。6.3 农业防治选用抗病的杂交一代品种、深翻晒垡、轮作、高温焖棚,清洁田园、及时拔除病株残茬、保持设施 大棚通风透光,培育壮苗。6.4 物理防治6.4.1 用 40 目防虫网封闭栽培。6.4.2 在行间每 667 m2 悬挂 25 cm×40 cm 规格的黄、蓝板 10 块20 块,悬挂高度宜靠近茎叶顶端。6.4.3 频振杀虫灯、黑光灯、高压汞灯、双波灯诱杀,每 3 300 m2 安装 1 盏2 盏。6.5 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天敌、性引诱剂或食诱剂防治虫害,采用中蜂、核型多角体病毒、植物源农药(藜芦碱、 苦参碱、印楝素等)和生物源农药(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BT 粉)防治。6.6 药剂防治在生物、物理防治未达到目标时可采用药剂防治。药剂的使用应具体查询中国农药信息网的登记信 息(农业部药检所)。药剂使用方法见产品说明书。各种药剂应合理搭配、交替使用。7 采收7.1 采收时间7.1.1 带母茎的采收7.1.1.1 3 月中旬开始留母茎,直到 9 月下旬。7.1.1.2 在此期间的 6 月7 月采取边留母茎边进行嫩笋的采收。7.1.1.3 夏季采笋后 4 h 内放入 0.5 4 的冷库进行预冷处理,或冰桶采收。7.1.2 无母茎的采收9月下旬收割母茎,10月初12月中下旬收割完母茎后进行芦笋的采收。7.2 采收方式7.2.1 在嫩笋出土后、笋头不散开前采收。7.2.2 根据不同的品种以地上部的长度为 20 cm30 cm 为宜。7.2.3 每年 1 月上旬3 月上旬,芦笋进入休眠期不宜采收。5DB53/T 123320247.2.4 以每年采收两次的循环芦笋采收模式进行,且以冬季采收为主。8 档案建立栽培过程档案,记录产地环境、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等相关内容。档案宜保存2年3 年。6DB53/T 123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