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二轮新课标语文三维特训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29文言文阅读.docx
SANWEITEXUN-JINGDU三维特训精度03把握考向,应考性更强!一、(2016甘肃重点中学协作体第一次适应性测试)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为学一首示子侄彭端淑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 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日:“吾欲之南海,何如? ”富者日:“子何恃而往? ”日:“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日: “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 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 倦者自力者也。/V/W/,/V/W/X/ZZ'/VA/ZZZZZZ<ZZZZZZ>ZZZZSZ/XZZZZ'注:彭端淑,字乐斋,号仪一,眉州丹棱(今四川丹棱县)人。清朝官员、文学家,与李调元、张问陶一起被后人并称为“清代四川三才 子”。清代名臣、四库全书总篡官纪时,为解元时即得彭端淑提携, 后成为清代学术界权威。买舟:租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划分中正确的一项是()A.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答案:D10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说刘温叟“七岁能属文,善楷隶”,这里的“楷隶” 指的是“汉字七体”(汉字书写形体演变的七种体式)中的“楷书”和 “隶书”。B.第二段说“一日晚归由阙前”,“阙”是皇宫门前两边供瞭望 的楼,也常用来借指“朝廷”,如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说“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OC.文末说“炳、惮并进士及第,科举殿试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 叫探花。D.本文节选自宋史刘温叟传,宋史和司马迁的史记、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等二十四部正史,被清代乾隆皇帝钦定为“二十 四史”。解析:资治通鉴是编年体史书,而钦定的二十四史都是以史 记为范本的纪传体史书,因此,资治通鉴不在二十四史之列。至 于资治通鉴算不算正史,说法不一。答案:D1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刘温叟性情方正,聪慧过人。他七岁就能写文章,擅长楷书、隶书,后来在任御史中丞时,因为母亲去世,退居西洛,守丧完毕后恢 复了旧官。B.刘温叟唯才是举,公正无私。他负责科举时,有人诬陷,皇帝 怒将其录取进士中的十二人免职;但后来的事实证明,这十二个人都是 有才华的。C.刘温叟正直廉洁,抵制腐败。御史府的规矩,每月赏给公用茶, 御史中丞得钱一万,公用不足可以用罚物补充,刘温叟对中丞不满,因 而不取用。D.刘温叟清廉传家,受到嘉奖。他的儿子被罢官待选,因家贫到朝廷请求审查劳绩;朝廷免除其子待选作为厚并将他提升为太子右赞善大夫。解析:原文是“恶其名不取”,即厌恶“罚款之名”而不取用。答案:c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臣所以呵导而过者,欲示众以陛下非时不登楼也。译文:(2)太宗愀然,召宰相语其事,且言当今大臣罕有其比。译文:答案:(1)我呼喝开路走过皇宫的原因,是想向众人暗示陛下不是时 候不会登楼啊。太宗很悲伤,召宰相来谈他(刘焰)的事,并且说当今大臣很少能有比得上他(刘温叟)的了。参考译文:刘温叟,字永龄,河南洛阳人。为人厚重方正。七岁就能写文章, 擅长楷书、隶书书法。显德初年,升任礼部侍郎、主持科举考试。录取 进士十六名。有人向皇帝诬陷他,皇帝发怒,斥除其中十二人,把温叟 贬任为太子詹事。温叟实际上并无私心,后来几年,那些被斥除的人相 继考中。宋朝初期,改任刑部侍郎。建隆九年,任御史中丞。遭母丧,退居西洛,不久恢复本官。建隆三年,兼任判吏部铃。一天晚上回家从宫前 走过,太祖正与中黄门数人偶然登明德门西楼,温叟前面骑马的侍从偷 偷地知道了,告诉他。温叟下令像平常过皇宫那样传呼。第二天朝见时, 温叟详细地说;“人主登楼非时,则近臣都希望得到降恩宽恕,护卫诸 军也希望得到赏赐。我呼喝开路走过皇宫的原因,是想向众人暗示陛下 不是时候不会登楼啊。”太祖认为他做的对。御史府旧例,每月赏给公 用茶、御史中丞得钱一万,公用不足就以罚款补充。温叟厌恶罚款之名 而不取用。任台丞十二年,多次求人自代。太祖难找合适人选,不允许。 开宝四年染病,太祖知道他贫穷,赏赐给他礼器玉帛,几个月后去世, 终年六十三岁。太宗在任晋王时,听说他清正耿直,派人送给他钱五百千,温叟接 受下来,存放在厅西舍房中,命令府吏封缄后再加印记而后离去。第二 年端午节,太宗又派人送去粽子、执扇,所派的人正好是去年送钱的人。 看见西舍封记还在,回来后告诉太宗。太宗说:“我的钱他尚且不用, 何况是他人的钱?从前接受下来,是不想拒绝我;现在过了一年还不启 封,他的清节越是明显。”命令官吏把所送物品载回。这年秋天,太宗 在后苑侍奉太祖用宴,在谈论当世有名的清节之士时,详细讲述了刘温 叟以前的事情,太祖再三叹赏。雍熙初年,他的儿子刘熠被罢免徐州观察推官等待松选,因为家贫 到朝廷(登闻鼓)请求审查自己的资历和劳绩。等到皇帝诏见时,太宗问 他是谁的儿子。回答是刘温叟(的儿子)。太宗很悲伤,召宰相来谈他(刘 焙)的事,并且说当今大臣很少能有比得上他(刘温叟)的了。于是问他: “刘焙应当充任什么官? ”宰相说:“免除待选作为厚恩。”太宗说: “他的父亲有清廉的节操,录用他的儿子入朝做官,是希望能够表示劝 勉。”提升刘用为太子右赞善大夫。刘温叟的另两个儿子刘炳、刘炜都 考中进士。四、(2015吉林省实验中学第五次模拟考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赵豫,字定素,安肃人。燕王起兵下保定,豫以诸生督赋守城。永 乐五年授泌阳主簿,未上,擢兵部主事,进员外郎。内艰起复。洪熙时 进郎中。宣德五年五月简廷臣九人为知府,豫得松江,奉敕往。时卫军德横, 豫执其尤者,杖而配之边,众遂贴然。一意拊循,与民休息。择良家子 谨厚者为吏,训以礼法。均徭节费,减吏员十之五。巡抚周忱有所建置, 必与豫议。及清军御史李立至,专务益军,勾及姻戚同姓。稍辨,则酷 刑榜掠。人情大扰,诉枉者至一千一百余人。盐司勾灶丁,亦累及他户, 大为民害。豫皆上章极论之,咸获苏息。有诏灭苏、松官田重租,豫所 辖华亭、上海二县,减去十之二三。正统中,九载考绩。民五千余人列状乞留,巡按御史以闻,命增二 秩还任。及十年春,大计群吏,始举卓异之典。豫与宁国知府袁旭皆预 焉,赐宴及袭衣遣还。在职十五年,清静如一日。去郡,老稚攀辕,留 一履以识遗爱,后配享周忱祠。方豫始至,患民俗多讼。讼者至,辄好言谕之曰:“明日来。”众 皆笑之,有“松江太守明日来”之谣。及讼者逾宿忿渐平,或被劝阻, 多止不讼。豫嗷嗷著名绩,尤以恺悌称。是时,列郡长更以惠政著闻者:湖州知府祥符赵登,秩满当迁。民诣阙乞留,增秩再任,自宣德至 正统,先后在官十七年。登同里岳塔继之,亦有善政,民称为赵、岳。 淮安知府南昌彭远被诬当罢,民拥中官舟,乞为奏请,宣帝命复留之。 正统六年超擢广东布政司。荆州知府大庾刘永遭父丧,军民万八千余人 乞留,英宗命夺情视事。巩昌知府邺县戴浩擅发边储三百七十石振饥, 被劾请罪,景帝原之。徽州知府孙遇秩满当迁民诣阙乞留英宗令进秩视 事。先后在官十八年,迁至河南布政使。惟袁旭在宁国为督学御史程富 所诬劾,逮死狱中。而宁国人惜之,立祠祀焉。(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六十九)13.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徽州知府孙遇/秩满当迁民/诣阙乞留/英宗令进秩视事B.徽州知府孙遇/秩满当迁/民诣阙/乞留/英宗令进/秩视事C.徽州知府孙遇秩满当迁/民诣/阙乞留/英宗令进/秩视事徽州知府孙遇秩满当迁/民诣阙乞留/英宗令进秩视事答案:D14.对文中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内艰”,古代指遭逢父母丧事。赵豫在担任兵部员外郎时,母亲去世。按照当时的规定,父母死后子女要家居守丧,赵豫服丧期满后复出做官。B. “夺情”指夺去官员孝亲之情,官员不必离职居家守丧。荆州知府刘永遭父亲去世,他本应弃官归家为父亲守丧,但因深受军民爱戴,英宗命他留任。C. “乞留”指百姓请求挽留官员。明朝重视当地百姓对地方官任期届满后去留的意见。赵豫、赵登、孙遇都因百姓“乞留”而提升官级任原职。D. “大计”是明代考核外官的制度,根据官员德业表现的等第来定赏罚。在正统十年春的“大计”中,赵豫成绩出众,从而得到皇帝的赏赐。解析:内艰,指遭逢母亲丧事。答案:A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赵豫择吏的标准看重出身的家庭和道德品质。他担任松江知府期间,从“良家”中挑选谨慎厚道的加以任用,并且用礼法教育他们。B.赵豫关心百姓疾苦,维护百姓利益。他均徭节费,裁减吏员,减轻田租,上奏皇帝极力抨击危害百姓的行为,百姓因此受益。C.赵豫为政和乐平易,移风易俗。松江民俗喜好诉讼,凡来诉讼者,他以好言开导,告诉他“明日来”,下了移风易俗的佳话。D.赵豫深受百姓爱戴,在官吏中影响很大。他任期届满百姓“乞 ,在他的影响下各郡出现了许多深受百姓爱戴的知府。解析:“在他的影响下”于文无据。答案:D 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时卫军恣横,豫执其尤者,杖而配之边,众遂贴然。译文:(2)去郡,老稚攀辕,一履以识遗爱,后配享周忱祠。译文:答案:(1)当时松江卫军恣意横行,赵豫逮捕了其中最恶劣的,施以 杖刑后流放边疆,其余的都服服帖帖。(“恣横”,迭意横行;“执”, 逮捕;“尤”,最突出,最恶劣;“杖”,施以杖刑;“贴然”,服服 帖帖。)(2)赵豫离开松江时,老幼挽住车子,要求留下一只鞋来记住他留下 的恩惠,后来把他的神位供奉于周忱祠内,共享祭祀。(补出全句主语;“去”,离开;“攀”,挽住,拉住;“识”,记住;“配享”,共享。)参考译文:赵豫,字定素,安肃人。燕王朱棣起兵攻下保定后,赵豫以生员身 分而受命催督赋税,守卫城池。永乐五年,赵豫被授予泌阳县主簿,未 上任又提升为兵部主事,再升为员外郎。母死守丧,期满复职,洪熙年 间晋升为郎中。宣德五年五月,选拔五个朝中大臣出任知府,赵豫被派往松江府, 接受皇帝诏令上任。当时松江卫军恣意横行,赵豫逮捕了其中最恶劣的, 施以杖刑后流放边疆,其余的都服服帖帖。赵豫为政注重安抚,让百姓 休养生息。挑选谨慎厚道的良家子弟为吏,用礼法教育他们。他还均平徭役,节省费用,裁减吏员十分之五。巡抚周忱有什么举措,都一定先 跟赵豫商议。清军御史李立到松江,专门扩充军队,甚至牵连被征发者 的亲戚、同姓,稍有异议,就酷刑拷打,一时人心大乱,申诉冤枉者多 达一千一百余人。盐司稽查盐丁,也连累到其他民户,成为百姓的大害。 赵豫上书极力抨击这些弊端,百姓都因此获救。朝廷还下令减轻苏州、 松江两府官田的繁重的租税,赵豫所管辖的华亭、上海两县减去十分之正统年间,赵豫九年任满,考核政绩。松江百姓五千余人上书请求他留任。巡按御史告朝廷,朝廷给赵豫增加两级官俸,命令回松江担任 知府。到正统十年春,朝廷考核全国各地官吏,将政绩卓著者列为典范, 赵豫和宁国知府袁旭都入选。皇帝设宴款待并赐予他们成套衣服,让他 们回去任职。赵豫在松江任职十五年,松江府始终安定太平。离开松江 时,老幼挽住车子,要求留下一只鞋来记住他留下的恩惠,后来把他的 神位供奉于周忱祠内,共享祭祀。当赵豫告倒松江府的时候,忧虑那里喜好诉讼的民俗。凡来诉讼者, 他总是以好言开导,告诉他“明日来”,众人对此一笑,于是有“松江 太守明日来”的歌谣。过了一夜,起诉者忿怒渐平,或被劝阻,不再来 起诉了。赵豫除政绩斐然外,还以和乐平易著称。这时候,各郡的长官因为仁政著名的:湖州知府祥符人赵登,任期届满应当升迁。百姓到朝廷请求留任, 朝廷提升他官级第二次担任湖州知府,从宣德至正统年间,先后在湖州 任职十七年。赵登的同乡岳培接替他在湖州任职,也有良好的政绩,百 姓称他们为赵、岳。淮安知府南昌人彭远遭受诬陷应当罢免,民围住中 官的船,请求替他们上奏皇上,宣帝下令又让他留任。正统六年被破格 提拔为广东布政司。荆州知府大庾人刘永父亲去世,本该去职居丧,军 民一万八千多人向朝廷请求挽留他,英宗下令他留任。巩昌知府郭县人 戴浩擅自发放边防储备三百七十石赈济饥民,遭到弹劾而去请罪,景帝 原谅了他。徽州知府孙遇任期届满应当升迁,百姓到朝廷请求挽留他, 英宗下令提升他的官级留任原职。他先后在任十八年,提升到南布政使。只有袁旭在宁国被督学御史程富诬陷弹劾,被逮捕死在狱中。但宁国人 爱惜他,设立祠庙祭祀他。B.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 也。C.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 也。D.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 也。解析:根据此句话的意思来划分句子。答案:C2.下列对文言文中有关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矣”作为古代文言助词,用于句末与“了”相同。在矣作通假时,通“也”;在本文言文中主要表示感叹。B. “鲁”既可以指古国鲁国;也可作姓氏,如工匠祖师鲁班;在现代汉语中多指山东省的简称。C.在中国汉代、南北朝时南海称为涨海、沸海。清代以后逐渐习称南海。文中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D.四库全书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啊等多位高官、学者编撰。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基本上囊括了中国古 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解析:鲁班的姓氏不是鲁,姬姓,公输氏,名班,人称公输盘、公 输般、班输,尊称公输子。又称鲁盘或者鲁般,惯称“鲁班”。答案:B3 .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一开头便从难易问题下手,作者认为天下之事的难易是相对的,“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学习也是如此, 只要脚踏实地去学,没有掌握不了的学问。B.第一段完全以论述的笔墨出之,明白地摆出了自己对学问之道的看法。在说明了难易的辩证关系之后,作者便引出了智愚的问题。C.文章的第二段则通过一个故事,也可以说是一则寓言,进一步 说明难易与成败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有志者事竟成,贫者凭着一瓶一钵 和坚定的意志,实现了自己的心愿D.全文第二段用了对比的方法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如一开始便从天下事“难”与“易”的不同落笔,指出在学习中“难”与“易”是 相对的,文中虽含有较多艰深的文词,只是娓娓道来,但切合题旨。解析:文章始终运用了对比手法;同时文章没有许多艰深的文词, 只是娓娓道来,如一篇师长对晚辈的劝勉之词,语重心长。答案:D4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2)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 也。答案:4。)孔子的学问,最终是靠不怎么聪明的曾参传下来的。如此看来聪明愚笨,难道是一成不变的吗?(2)因此聪明与敏捷,可以依靠但也不可以依靠;自己依靠着聪明与 敏捷而不努力学习的人,是自己毁了自己。参考译文: 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只要肯做,那么困难的事情也变得容易了;如果不做,那么容易的事情也变得困难了。人们做学问有 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只要肯学,那么困难的学问也变得容易了;如果 不学,那么容易的学问也变得困难了。我天资愚笨,赶不上别人;我才能平庸,赶不上别人。我每天持之 以恒地提高自己,等到学成了,也就不知道自己愚笨与平庸了。我天资 聪明,超过别人;能力也超过别人,却不努力去发挥,即与普通人无异。孔子的学问最终是靠不怎么聪明的曾参传下来的。如此看来聪明愚笨, 难道是一成不变的吗?四川边境有两个和尚,其中一个贫穷,其中一个富裕。穷和尚对有 钱的和尚说:“我想要到南海去,你看怎么样? “富和尚说:“您凭借 着什么去呢? ”穷和尚说:“我只需要一个盛水的水瓶一个盛饭的饭碗 就足够了。”富和尚说:“我几年来想要雇船沿着长江下游而(去南海), 尚且没有成功。你凭借着什么去!”到了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了, 把到过南海的这件事告诉富和尚。富和尚的脸上露出了惭愧的神情。四川距离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路,富和尚不能到达可是穷和尚到 达了。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那个穷和尚吗?因此, 聪明与敏捷,可以依靠但也不可以依靠;自己依靠着聪明与敏捷而不努 力学习的人,是自己毁了自己。愚笨和平庸,可以限制又不可以限制; 不被自己的愚笨平庸所局限而努力不倦地学习的人,是靠自己努力学成 的。二、(2015河北省石家庄市二模考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 题。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生而警敏,读书数百言,脱口辄诵。 年十二,试作六论,援笔而成,辞甚伟。甫冠,名闻四方。欧阳修 见其文,奇之。中嘉祐二年进士第。出通判越州,岁饥,度常平不足赡,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o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又贷之种粮,使随秋赋 以偿,农事不乏。知齐州,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章邱民聚党村落间,号“霸王社”,椎剽夺囚,无不如志。巩配三十一人,又属民为保伍,使几察其出入,有盗则鸣鼓相援,每发辄得盗。有葛友者,自出首。巩饮食冠裳之,假 以骑从,辇所购金帛随之,夸徇四境。盗闻,多出自首。自是外户不闭。河北发民浚河,调及它路,齐当给夫二万。县初按籍三丁出夫一, 巩括其隐漏,至于九而取一,省费数倍。知洪州。会江西岁大疫,巩命 县镇亭传,悉储药待求,军民不能自养者,来食息官舍,资其食饮衣衾 之具,分医视诊,书其全失、多寡为殿最。师征安南,所过州为万人备。他吏暴诛亟敛,民不堪。巩先期区处猝集,师去,市里不知。加直龙图 阁、知福州。南剑将乐盗廖恩既赦罪出降,余众溃复合,阴相结附,旁 连数州,尤桀者呼之不至,居人慑恐。巩以计罗致之,继自归者二百辈。福多佛寺,僧利其富饶,争欲为主守,贼请公行。巩俾其徒相推择,识 诸籍,以次补之。授帖于府庭,却其私谢,以绝左右徼求之弊。福州无 职田,岁鬻园蔬收其直,自入常三四十万。巩日:“太守与民争利,可 乎? ”罢之。后至者亦不复取也。徙明、亳、沧三州。巩负才名,久外 徒,世颇谓偃蹇不偶。一时后生辈锋出,巩视之泊如也。拜中书舍人。甫数月,丁母艰去。又数月而卒,年六十五。巩为文章,上下驰骋,愈 出而愈工,本原“六经”,斟酌于司马迁、韩愈,一时工作文词者,鲜 能过也。5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B.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C.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D.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 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答案:B6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中嘉祐二年进士第”中“第”指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进士”是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B.古代任命或调任官职的词语很多,“拜中书舍人”指“授予中书舍人一职”,“徙明、亳、沧三州”指“调任明州、亳州、沧州知州”。C. “丁母艰”是指母亲去世,回乡守丧。守丧有一定的时间规定,这在古代是一种孝顺行为,表明当事人对已故之人的崇敬和不舍。D. “六经”指六部儒家经典著作,是指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 部先秦古籍。它们是论语诗经尚书礼记乐经周易。解析:论语不是“六经。答案:D7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曾巩机敏强识,年少有才。数百字的文章,他读完就能脱口成 诵;十二岁试着写成六论,言辞奇伟,由此声名闻于四方。B.曾巩治理有方,善抓根本。掌管齐州时,以铲除奸盗作为根本任务,既调动百姓参与,又善待自首的盗贼,于是州内安定。C.曾巩爱护百姓,不谋私利。朝廷征伐安南时,他事先做好供应军队的准备,不扰民;做福州知州时,他不许官府与民争利。D.曾巩面对灾情,处理得法。遇荒灾时他估计仓储不足救济,劝 富人就近卖粮给灾民;江西大疫,他命县镇、驿站备药待需。解析:名闻四方是弱冠之时。强加因果。答案:A8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他吏暴诛亟敛,民不堪。巩先期区处猝集,师去,市里不知。译文:(2)巩俾其徒相推择,识诸籍,以次补之。译文:答案:(1)其他的官吏(借此机会)横征暴敛(急于敛财),百姓难以忍 受。曾巩则事先(提前)筹划安排(分别处理)部队突然聚集时的吃住问题, 军队离开,城乡的百姓都不知道。(暴诛亟敛、堪、区处、市里)(2)曾巩让僧徒们互相选择、推荐担任主持的人,将推选的人记录 在册,按照次序补缺。(俾、推择、识、以次)参考译文:曾巩,字子固,建昌郡南丰县人。他从小就机智敏锐,数百字文章 他能脱口成诵。十二岁时,尝试写六论,提笔立成,文辞很有气魄。 刚到二十岁,名声已传播到四方。欧阳修看到他的文章,认为很是奇异。考中嘉祐二年进士。出京担任越州通判,当年收成不好,曾巩估计常平 仓的粮食不够来救济百姓,而分处四方的百姓,又不能都到城邑求得救 济。于是他告诉下属各县,劝说富人自行按实情报告粮食数目,共有十 五万石,让他们按着比常平仓稍高一些的粮价卖给贫民。百姓得以方便 地买到粮食,又不出家乡,而且粮食有余。曾巩又让官府借给农民种子, 让他们随秋季的赋税一起偿还,使得农事没有耽误。任齐州知州,他治理政务以痛恨邪恶、严打盗贼为根本。章邱有百姓在乡村里聚众结伙,号称“霸王社”,杀人劫财,劫夺囚徒,没有一 件不能如愿的。曾巩调配了三十一个人,让百姓组成保伍,让他们查看、 侦察盗贼的行踪,有盗贼就击鼓传递消息,相互援助,每次出动都能将 盗贼擒获。有一个名叫葛友的人,他到官府自首。曾巩就招待他吃喝, 送给他衣帽,给他配备了车马和随从,载着赏给他的钱财,让他四处夸 耀。盗贼听说了这件事,大多出来自首。从此,齐州的人们连院门都不 用关闭就可以安睡了。河北发派百姓疏通黄河,从其他各路征调民力,齐州应当出民夫两 万人。各县起初按照户籍,让三个男丁出一个夫役,曾巩搜括了隐瞒和 遗漏的户口,使之达到了九人派出一个,从而节省了好几倍的费用。调 到洪州。适逢江西当年瘟疫大流行,曾巩命令各县镇、驿站,都储存药 物以备需求,士兵和百姓生活困难不能养活自己的,就招来住在官舍, 供应给他们饮食衣被等用品,分派医生给他们治病,把他们医治的效果 记载下来,以多寡分出成绩的优劣。朝廷的军队征讨安南,所经过的州 要准备上万人所需的物资。其他地方的官吏借此机会横征暴敛,百姓难 以忍受。曾巩则事先(提前)分别处理(筹划安排)部队突然聚集时的吃住 问题,军队离开,城乡的百姓都不知道。加直龙图阁、任福州知州。南 剑州将乐地方的盗匪廖恩被赦免向官府投降,余下的部属溃散以后又纠 合在一起,暗地里结成团伙,遍及各个州,一个尤其凶残暴虐的盗匪根 本不听招降,当地百姓非常恐惧。曾巩设计谋抓住了他,接着相继出来 自首的有二百多人。福州佛寺很多,僧侣认为佛寺的富饶有利可图,争 着想做寺院主持,行贿之事公然进行。曾巩让僧徒们共同推选主持,将 推选的人记录在册,按次序补缺。在官府公开张贴文告,拒绝私下赠谢, 来杜绝身边人窃取贿赂的弊端。福州没有职田,官府每年用卖园圃蔬菜 来增加薪俸,太守自己收入常常三四十万。曾巩说:“太守与民争利, 怎么可以? ”就停止了这种做法,后来的官员也不再这样获取收入了。 调任明州、亳州、沧州知州。曾巩负有才名,长期任地方官,社会上不 少人认为他命运不济,时运不佳。这一时期,朝廷的一批后辈晚生出人 头地,曾巩对此看得很淡泊。他被任命为中书舍人。几个月以后,因母 丧离职。又过了几个月,曾巩也去世了,终年六十五岁。曾巩写文章, 引古论今,纵横押阖,而且越写越好。他的写作以“六经”为本,借鉴 司马迁、韩愈,当时善于写文章的人,很少能超过他的。三、(2015山西省太原市第二次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 12题。刘温叟,字永龄,河南洛阳人。性重厚方正,七岁能属文,善楷隶。显德初,迁礼部侍郎、知贡举,得进士十六人。有谓于帝者,帝怒,黜 十二人,左迁太子詹事。温叟实无私,后数年,其被黜者相继登第。宋初,改刑部。建隆九年,拜御史中丞。丁内艰,退居西洛,旋复 本官。三年,兼判吏部松。一日晚归由阙前,太祖方与中黄门数人偶登 明德门西阙,前的者潜知之,以白温叟。温叟令传呼如常过阙。翌日请 对,具言:“人主非时登楼,则近侍咸望恩宥,辇下诸军亦希赏给。臣 所以呵导而过者,欲示众以陛下非时不登楼也。“太祖善之。宪府旧例, 月赏公用茶,中丞受钱一万,公用不足则以赃罚物充。温叟恶其名不取。 任台丞十二年,屡求代。太祖难其人,不允。开宝四年被疾,太祖知其 贫,赐器币,数月卒,年六十三。太宗在晋邸,闻其清介,遣吏遗钱五百千,温叟受之,贮厅西舍中, 令府吏封署而去。明年重午,又送角黍、执扇,所遣吏即送钱者,视西 舍封识宛然,还以白太宗。太宗日:“我钱尚不用,况他人乎?昔日纳 之,是不欲拒我也;今周岁不启封,其苦节愈见。”命吏辇归邸。是秋 太宗侍宴后苑因论当世名节上具道温叟前事太祖再三赏叹。雍熙初,子焙罢徐州观察推官待选,以贫诣登闻求注官。及引对, 太宗问谁氏子,帽以温叟对。太宗愀然,召宰相语其事,且言当今大臣 罕有其比。因问:“焙当得何官? ”宰相言:“免选以为厚恩。”帝曰: “其父有清操,录其子登朝,庶足示劝。”擢焙太子右赞善大夫。炳、 炸并进士及第。(节选自宋史刘温叟传)9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是秋太宗侍宴后苑/因论当世名节/士具道温叟前事/太祖再三赏 叹B.是秋太宗侍宴/后苑因论当世/名节士具道温叟前事/太祖再三赏 叹C.是秋/太宗侍宴/后苑因论当世/名节士具道/温叟前事/太祖再三赏 叹D.是秋/太宗侍宴后苑/因论当世名节士/具道温叟前事/太祖再三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