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食品微生物学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docx
-
资源ID:9800454
资源大小:20.48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基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食品微生物学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docx
基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食品微生物学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摘要:本文介绍了食品微生物学教学改革的背景、意义,重点阐明白课堂教学内容改革以“基本”和“新”为原则,课堂教学方法改革以学生参加式和探究式的互动教学模式为特色,以及改革课程成果考核方法,同时以增加学生动手实力为目标进行了试验教学方法改革,以期培育和提高学生的创新实力与实践实力。 关键词:食品微生物学;教学改革;互动教学模式;创新实力培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记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04-0164-02 由北京农学院刘慧教授主编的现代食品微生物学自2004年7月问世以来,作为我国高等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平安专业基础课教材始终长期广泛运用,深受广阔师生和学校领导的一样好评。2004年12月该部教材荣获北京市高等教化精品教材奖,2022年5月该部教材的其次版作为一般高等教化“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问世。为了适应新世纪“十一五”满意“十二五”教学、科研和生产实践发展的须要,更好地协作食品微生物学教材改革与建设,北京农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微生物与生物技术教学团队对食品微生物学北京农学院重点建设课程进行了课堂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深化改革,并对传统的课程成果考核方法及实践教学进行了全面改革。本文在过程教学、思维训练、技能训练、实力培育、关注现实、跟踪前言等方面做了有益尝试1,其目的是培育和提高学生的创新实力与实践实力,使之成为“有创新、强实力、高素养”的复合应用型人才。现将作者的教学改革探究和实践与同行切磋。 一、教学内容改革 1.课堂教学内容改革。在课堂教学内容上,以“基本”和“新”为原则,依据食品德业发展需求,结合国内外最新技术和科研成果,既要系统讲授微生物学的基础学问,又要讲授食品检测新技术、食品保藏新技术、限制食品污染新技术等,将国内外教改成果、科研发展新动态及老师多年积累的科研成果溶入教学中,并尽力做到理论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以满意教学、科研和生产实践的须要。例如,在讲授“其次章微生物的养分”中的“培育基”一节时,老师结合自己的科研成果介绍一个案例设计一种选择和鉴别培育基分别筛选藏灵菇中产酸实力强的乳酸菌,讲解设计的思路与试验方案,而后让同学们动起手来,在黑板前讲解自行设计的几种选择性培育基,可以从藏灵菇中筛选1株发酵乳糖的酵母菌、从土壤中分别分解苯的细菌、从牛粪中分别1株产丙酸的丙酸杆菌等,以提高学生设计选择和鉴别培育基的技能,驾驭配制培育基的原则和方法,同时驾驭优化培育基配方的方法,为学生将来从事食品检验、微生物的分别纯化、发酵食品生产等工作奠定良好的专业基础。 2.试验课教学内容改革。依据食品德业发展需求,将试验课教学内容扩展加深,既要学生驾驭常规试验技能,又要适当增加微生物学检测新技术、微生物的分别纯化和鉴定新技术、制备发酵食品的新技术等,适当缩减理论课教学时数,增大试验课教学时数,增加设计性、综合性试验的比例,注意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技能的培育,从而既可避开教学内容过多重复的弊端,又可达到精讲多练的目的。 二、教学方法改革 改革课堂教学方法的培育 食品微生物学是高校食品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基础课,是涵盖理论、实践与应用为一体的学科,教学内容涉及面较广,既包括微生物的基础学问,又包括在食品领域的应用学问。其学问的覆盖内容较广泛,而授课的学时数却有限。若老师“满堂灌”,则易使学生乏累和失去学习爱好2。因此,采纳“学生参加式和探究式的互动教学模式”授课势在必行。此种“参加式和探究式的互动教学模式”是以“问题”为中心,通过创设“问题”的教学情境,造成学生对问题认知上的冲突,以激发学生发觉问题、思索问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和主动性。通过设疑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和思索,从回答问题中加以分析和探讨,简单产生民主、活跃的教学气氛,极大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例如,课堂上在讲授“第四章微生物的生长”中的“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的条件”内容时,老师结合自己的科研成果介绍一个案例设计一个试验方案优化乳酸菌高产胆盐水解酶的发酵条件,讲解设计的思路与试验方案,在学会优化培育基配方的方法之后,依据影响微生物生长的主要环境因素,让学生举一反三,采纳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微生物的发酵条件,以提高乳酸菌的活菌数量。通过学生讲解,大家探讨,老师点评,培育和训练学生充分发挥发散性思维的实力,达到参加式互动教学的良好效果。又如,在讲授“第十章微生物与食品的腐败变质”中的“益生乳酸菌”一节时,先由老师介绍科研成果案例干酪乳杆菌在功能性酸奶中的应用,讲解产品工艺制作流程、试验设计及试验指标的测定方法,而后让学生动起手来自行设计试验方案,以PPT形式展示益生乳酸菌分别在饼干、巧克力糖果、口香糖、冰淇淋、果粉冲剂、奶片中的应用配方、制作方法及市场应用前景,分析创新产品应用的可行性。通过学生台上讲解、台下探讨及老师点评与打分,达到探究式互动教学的良好效果,从而有助于培育和提高学生的创新实力与发散性思维实力。此外,课堂教学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指导的原则。老师依据学生应驾驭的学问点在每次课前列出下次课的预习大纲及设置一些探讨的问题,并对一些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地提前辅导。课堂上检验学生的预习效果,即让每位学生依据预习大纲中设置的问题进行板书或绘图、讲解和探讨,不足之处由老师和其他学生补充,做到课堂探讨人人参加,极大熬炼了学生的表达实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实力,并激发了学生学习食品微生物学课程的爱好。通过课堂上每位学生的互动式探讨,再协作老师的问题式串讲,使学生在惊慌而好玩的教学环境中获得学问,避开了学生课堂睡觉和看手机的现象,保持了良好的课堂秩序。 改革试验教学方法 1.为学生创建良好的试验条件,在老师指导下由学生自行打算试验。首先由指导老师安排给学生各自的任务,指出在打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讲清留意事项,而后指导学生进行棉塞制作,玻璃器皿的清洗、包装、灭菌,培育基的制备,接种操作、化学试剂的配制,以及仪器设备的安装运用,等等一系列的打算工作。通过这种实践活动,学生能刚好发觉新问题,并利用所学的理论学问与老师共同解决,对试验课起到了补充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协助作用,因而使学生在无形中学到了很多课外学问,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同时,学生在打算试验过程中,通过一系列基本操作的反复严格训练,使学生的操作技术达到标准化、规范化和娴熟水平,培育和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实力,为今后独立工作奠定了基础。 2.在学生已经驾驭食品微生物学的基础学问和基本试验技能的基础上,于第4学期开设食品平安微生物检验综合大试验,在老师指导下,让学生自行设计并独立完成某种食品原料或产品的分析检验,使学生接触先进的试验仪器和方法,驾驭试验设计和数据处理、分析探讨的方法,综合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 3.在学生通过专业技能训练的基础上,于第5学期举办食品检验培训班,理论考试和试验操作考试合格的学生可以获得国家高级食品检验员职业资格证书。通过食品检验技能培训与考核,使学生得到严格的专业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实力,以适应从事将来食品检验工作的须要。 三、改革课程成果考核方法 以往食品微生物学课程考核总成果以期末考试为主,占73%,平常成果占30%。由于平常成果所占比例较少,导致学生平常不抓紧学习,期末考试“临时抱佛脚”的局面,学习成果往往不高。2022年春季微生物与生物技术教学团队对本课程成果考核方法进行了改革尝试,建立了能够比较客观考核教学效果和全面评定成果的方法3。即降低期末考试成果比例,增加平常成果比例至50%,并重点对平常成果进行了量化评定,目的是使学生重视平常学习过程,端正学习看法,避开期末“算总账”的局面。平常成果包括课堂互动探讨25分、作业20分、上课出勤率5分,其中互动探讨所占分数较高。通过加大课堂互动探讨的成果分数,使课堂教学气氛变得生动、活泼、好玩,学生也轻松地学会和驾驭了课程的主要学问点。此外,老师还依据课程教学大纲每章节应驾驭的学问点,布置课后思索题作业,目的是督促学生加强课后复习,为期末总复习打好基础。 四、实践应用及成效 综上所述,通过对本门课程实施以“基本”和“新”为原则的课堂教学内容改革,以培育学生创新实力为特色的探究式教学方法改革,以增加学生动手实力为目标的试验教学方法改革,以通过提高平常成果比例与增加互动探讨成果分数的课程考核方法改革,并将课前预习、课上互动探讨、课下作业的教学方式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实践中,达到了预期教学改革效果,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学习成果,同时极大增加了学生的创新实力与动手实践实力。 参考文献: 1张香美,李树立,贾月梅,等.浅谈微生物学课堂教学中创新实力的培育J.微生物学通报,2022,36:1077-1079. 2李超敏,尚新彬.医学院校食品微生物学教学中应用交互式教学模式的体会J.接着医学教化,2022,27:40-42. 3杨秀华,李冰洁,赵菁.改革微生物学检验技术考核方法,提高学生实践实力J.卫生职业教化,2022,28:35-36. 第8页 共8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