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复习重点(很全).doc
本书体系概略微观部分 宏观部分 供求理论 宏观经济核算 消费者行为理论 凯恩斯模型 生产者行为理论 AS-AD模型 市场论 通货膨胀问题 宏观经济政策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发展一、现代西方经济学的起源1776年亚当·斯密出版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亚当·斯密是什么人?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出生于苏格兰的一个海关官吏家庭,14岁就进入格拉斯哥大学,先后学习了道德哲学、论理学和数学,自学法学、政治经济学,因为成绩优秀3年后推举到牛津大学学习。1748年(25岁)开始在大学任教,16年后辞去大学教授的职务,成为当时一位年青贵族(贝克希莱公爵)的私人教授,并陪同公爵赴欧洲大陆游学,期间结识了法国启蒙学派的著名代表伏尔泰,重农学派的首领魁奈和杜阁。1767年回到英国,1776年经济学巨著国富论出版问世。国富论到底讲什么?这部著作以发展生产力、增加国民财富为主线,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以资本主义社会三个阶级的三种收入理论为核心,系统论述了政治经济学的各个范畴,几乎包括了经济科学的各方面的内容。全书共五篇。第一、二篇论述经济学基本原理,形成一系列经济概念和范畴,第三、四篇着重论述经济政策对国民财富增长的意义和作用,第五篇涉及财政学。(一)历史背景:特殊的18世纪1、社会生产力发展方面:英国已经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资本主义工业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商业特别是对外贸易取得惊人的发展。2、社会经济关系的重大转变: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的重要时期。(二)斯密的重要贡献1、提供了一套完整的经济学体系,使经济学首次具备了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础。 2、首次将“看不见的手”的原理置于经 济学的中心地位,决定了经济学此后 的发展方向和路径。看不见的手: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体制下,个体对自 己私利的追逐会受到一种无形力量的支配,使这种对私利的追逐实际上导致了最有利于实现社会利益的结果。这种无形的引导力就被称为“看不见的手”。二、西方经济学的演变和发展重商主义 重农主义 古典政治经济学而后经历了三次革命和三次综合发展为现代的西方经济学三次革命和三次综合第一次革命:英国,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确立了比较完备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第一次综合:19世纪中叶,约翰·穆勒出 版政治经济学原理,建立了以折衷调 和为特征的经济理论体系。第二次革命:19世纪70年代,法国的瓦尔拉斯和英国的杰文斯,奥地利的门格尔分别发起的边际革命。第二次综合:19世纪末,英国的马歇尔 综合了古典学派和边际学派的观点,形成新古典经济学。把资本主义描绘成理想社会,自由放任、国家不干预经济生活的政策是最好的政策。形成微观经济学的理论。第三次革命: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发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简称通论。用国家干预经济代替传统的经济自由主义。形成宏观经济学的理论雏形。第三次综合尚未完成,正在进行中:二战后20世纪60年代中,美国经济学家萨谬尔森把马歇尔和凯恩斯的理论综合而成,形成“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也称“新古典综合学派”),一直在西方经济学界居于正统地位。20世纪70年代中以后,资本主义社会“滞胀”严重,萨谬尔森不得不吸收其他新学派(货币主义、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的观点,形成“现代主流经济学的新综合”。课外经典读物选读 亚当斯密国富论之后,经济学界的三部经典巨著: 约翰穆勒的政治经济学原理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 萨缪尔森经济学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经济学的核心问题 生产资源的稀缺性构成了经济学需要进行研究的“经济问题”。二、经济学的定义 可以把经济学简要定义为:经济学是研究人们如何有效配置和使用相对稀缺的资源来满足无限多样需要的一门社会科学。 经济学要研究的经济问题(P3)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a、总量既定的生产资源用来生产什么 b、采用什么方法生产 c、被生产出来的产品怎样分配 d、一个社会既定的生产资源总量是否被充分利用以及如何被充分利用三、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P5)(一)微观体系:侧重用个量分析方法分析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 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的经济行为 单个市场均衡价格的决定 所有单个市场均衡价格的同时决定(二)宏观体系:研究经济作为整体的运行。分析的是经济总量之间的关系。如:国民收入、就业、经济增长、货币等。第三节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P6)一、经济人的假设 即每个人都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二、假设演绎法 使得模型分析成为可能三、价值中立原则 把经济学划分为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四、西方经济学的具体分析工具(P10) (一)均衡分析 (二)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 (三)边际分析 (四)数学分析法第二章 需求、供给和价格第一节 微观经济学概略(P19)产品市场消费者 生产者产品的需求者 产品的供给者要素的供给者 要素的需求者 要素市场第二节 需求一、需求函数(P20)(一)需求的定义: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它是购买欲望与货币支付能力的统一。(二)影响需求数量的因素与需求函数1、该商品本身的价格(P)2、消费者的收入水平(M)3、消费者偏好(T)4、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预期(Pe)5、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Pr)为了简化分析,我们只集中于需求数量与价格之间关系的研究,即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d=f( P ) P为商品的价格,Qd 为商品的需求量二、需求表与需求曲线(一)需求表:表示某种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二)需求曲线:以横轴代表需求量(Q),以纵轴代表价格(P),把代表价格数量组合的各个点连接而成的曲线。注意:P(纵轴)是自变量,Q(横轴)是因变量,与一般的数学习惯相反。线性需求曲线的一般形式: Qd -bP+a 斜率为负值,曲线向右下方倾斜,P与Q反向变动(三)需求定理 :某种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的变化方向总是相反的。三、需求与需求量(板书图示二者的变化情况比较) (P22)(一)需求量是指某在一特定价格水平时,消费者计划购买的量。(点)需求量的变动由价格决定,体现为某一条需求曲线上点的变动。(二)需求是指在不同价格水平时对应的各个不同需求量的总称。(整条需求曲线) 需求的变动是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决定的,体现为整条曲线的平移。需求增加,曲线右平移,需求减少,曲线左平移。第三节 供给(P23 图2-3)一、供给函数(一)供给的定义: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该商品的数量。(二)影响供给数量的因素与供给函数1、商品自身的价格2、生产的成本3、生产的技术水平4、相关商品的价格5、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仅考虑商品价格的变化对这种商品供给量的影响,则供给函数简化为: QS=f( P ) P为商品价格,QS为供给量二、供给表与供给曲线(一)供给表:表示某种商品的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二)供给曲线:以横轴代表供给量(Q),以纵轴代表价格(P),把代表价格数量组合的各个点连接而成的曲线。注意:P(纵轴)是自变量,Q(横轴)是因变量,与一般的数学习惯相反。线性供给曲线的一般形式: QSdP+c 斜率为正值,曲线向右上方倾斜,P与Q同向变动(三)供给定理 某种商品的供给量与其价格的变化方向总是相同的。即供给量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增加,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减少。三、供给与供给量(P25 图2-5)(一)供给量是指某在一特定价格水平时,生产者愿意且能够提供的量。(点) 供给量的变动由价格决定,体现为某一条供给曲线上点的变动。(二)供给是指在不同价格水平时对应的各个不同供给量的总称。(整条供给曲线) 供给的变动是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决定的,体现为整条曲线的平移。供给增加,曲线右平移,供给减少,曲线左平移。第四节 供求法则:均衡价格(P23)一、均衡的含义: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是一种经济行为者能得到满足的状态。均衡的公式和图形均衡在数学方法上即:Qd=Qs 在图形上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即为均衡点(板书图示)(P25图2-6)二、均衡价格的决定 均衡点上的价格和数量分别为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是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和供求数量。 均衡价格时在市场的供求力量的自发调节下形成的。(板书图示说明均衡价格的形成过程)三、均衡价格的变动:由需求和供给的变动引起(一)供给和需求单方面的调整(板书图示)(P27图2-7 、 2-8) 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会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向变动,供给变动会引起均衡价格的反向变动,均衡数量的同向变动(二)供给和需求的同向调整1、供给和需求同时增加2、供给和需求同时减少(三)供给和需求的反向调整1、供给增加而需求减少2、供给减少而需求增加第五节 政府的价格控制一、最低限价主要用于农产品保护。二、最高限价主要用于保护消费者利益第六节 弹性理论(P29)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一、需求弹性的一般理解(一)需求弹性的含义为了比较和研究不同产品的需求量受某种因素变化而受到影响的程度,使用“需求弹性”作为分析工具,用以说明需求量对某种因素变化的反应程度。(二)公式1、弹性的一般公式 因变量的变动比例弹性系数 自变量的变动比例2、需求弹性公式 需求量的变动比例需求弹性系数 影响需求量的某因素的变动比例影响需求量的因素很多,如产品本身的价格、消费者收入水平、其他相关产品的价格等等,根据影响需求量的因素,可以把需求弹性分为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和需求交叉弹性。二、需求价格弹性(一)需求价格弹性的定义和公式1、定义:需求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2、公式 需求量的变动比例需求价格弹性 价格的变动比例 Q/Q ed P/P3、理解要点:(1)需求量(Q)和价格(P)两个变量中,需求量是因变量,价格是自变量。(2)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Ed )是变化率的比率,不是变化量之间的比率。价格、需求量计量单位不同,无法用变化量比较两者关系。用变化量计算,会使同一性质事件的弹性值大小不同。(3)弹性系数可以是正的,也可以是负的。弹性系数的正、负数表示的是两个变量变化的方向性关系。弹性系数绝对值的大小表示变动程度的大小。(4)弹性值不仅随不同商品的不同而不同一般情况下,同一条需求曲线上不同点的弹性系数值并不相同(垂直和水平除外),位置越高,弹性越大。(点弹性中进行证明)(二)需求价格弧弹性1、弧弹性:商品价格变动较大时,用需求曲线上的一段弧来表示需求量对价格的反应程度。为了消除降价、涨价时计算的弹性值的差别,价格和需求量都取变动前后的平均值。弧弹性公式为: Q/Q Q (P1+P2)/2 弧ed × P/P P (Q1+Q2)/22、需求价格弧弹性的5种类型(P30 图2-12) (1) ed >1,富有弹性,曲线平坦 (2) ed <1,缺乏弹性,曲线陡峭 (3) ed =1,单位弹性 (4) ed =,完全弹性,水平线 (5) ed =0,完全无弹性,垂直线(三)需求价格点弹性(P30 图2-11)1、点弹性:商品的价格发生趋于无穷小的微量变动,因而在需求曲线上的某一点发生变动时,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当价格变动无限小,即P 0时,点弹性公式为 Q/Q Q/Q dQ P 点ed = l i m × P/P P 0 P/P dp Q2、几何意义:线性需求曲线上的任何一点的弹性,可以通过由该点出发向价格轴或者数量轴引垂线的方法求得。线性需求曲线上的点位置越高,相应的点弹性系数值越大。(板书证明过程)(P30 图2-11)注意:需求曲线的斜率与需求的价格弹性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四)需求价格弹性的影响因素1、该商品的替代品数目和替代程度。商品的替代品数目越多,替代程度约高,弹性越大。而一种商品的替代范围依赖于对该商品定义的严格程度。定义的越精确、具体,替代品就越多。 例如: 牙膏 :弹性小 某某牌牙膏:弹性大2、该商品在购买者家庭预算中所占比例的大小。商品购买支出在家庭预算的比重大,则弹性大。例如:电视机、空调等,支出比重大,弹性较大; 食盐、火柴、肥皂等,支出比重小,弹性较小。3、商品用途的多少。用途多的商品,在价格较高的时候,人们只购买较少数量用于最重要的用途上,当价格较低时,人们会逐步增加购买量,将商品越来越多的用于其他用途。弹性较大。用途少的商品,即使价格较低,人们也会认为该商品没有多大的用途,而不会增加其购买量,弹性较小。4、时期长短。这个时期是指:所考察的消费者调节需求量的时间。一般来说,时期越长,人们越容易找到替代品,弹性越大。例如:石油涨价,短期内弹性较小,长期来看,弹性较大。5、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生活必需品弹性小,非必需品弹性大(1) 需求量(Q)和价格(P)两个变量中,需求量是因变量,价格是自变量。需求价格弹性是价格变动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的程度,或者是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需求量是随着价格的变动而变动的。(五)需求的价格弹性和厂商的销售收入(结合图形理解)(P32 图2-13)1、 ed >1,富有弹性的商品降价增加厂商的销售收入,提价减少厂商的销售收入。2、 ed <1,缺乏弹性的商品降价减少厂商的销售收入,提价增加厂商的销售收入。3、 ed 1,单位弹性的商品降价减价对厂商的销售收入没有影响。三、供给价格弹性(一)定义: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的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量变化的百分之几。(二)公式1、弧弹性公式: Q/Q Q (P1+P2)/2 弧es × P/P P (Q1+Q2)/22、点弹性公式: Q/Q Q/Q dQ P 点es = l i m × P/P P 0 P/P dp Q3、点弹性几何求法:(板书图示)规律:线性供给曲线的延长线与坐标横轴相交的交点在坐标原点的左侧,则该曲线上所有点的弹性都大于1;若交点在坐标原点右侧,则所有点的弹性都小于1;若交点就是原点,则所有点的弹性等于1。4、 线性供给曲线的5个类型(三)影响因素1、时期长短。时期短,供给弹性小;时期长,供给弹性大。2、从产品成本状况看,如果供给量增加仅引起成本小幅度增加,弹性大;如果供给量增加引起成本大幅度增加,弹性小。3、从生产周期看,周期短弹性大;周期长弹性小。四、需求的交叉弹性(一)定义: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二)公式1、弧弹性公式: Qx/Qx 弧exy Py/Py 2、点弹性 Qx/Qx 点exy l i m Py 0 Py/Py3、替代品的交叉弹性为正值4、互补品的交叉弹性为负值5、不相关商品的交叉弹性为0五、需求的收入弹性(一)定义: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量变动的反应程度。(二)公式 Q/Q 弧em M/M Q/Q Q/Q dQ M 点em = l i m × M/M M 0 M/M dM Q(三)商品分类1、正常品: em >0奢侈品: em >1必需品: em <12、劣等品: em <0(四)恩格尔定律:一个家庭或者一个国家中,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比例随着收入的增加反而减少。第二章 习题一、选择题1、在得出某商品的个人需求曲线时,下列因素除哪一种外均保持为常数?( ) A.个人收入 B. 其余商品价格 C.所考虑的商品价格 D.个人偏好2、稻子歉收导致稻子价格上升,准确说在这个过程中是( ) A. 稻子供给的减少引起需求量下降;B.稻子供给的减少引起需求下降;C.稻子供给量的减少引起需求量下降;D.稻子供给量的减少引起需求下降3、如果商品A和商品B是互相替代的,则A价格的下降将造成( ) A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A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B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B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4、某产品存在超额需求,是由于( ) A.产品价格高于均衡价格B.产品价格低于均衡价格C.产品是优质的D.产品供不应求5、已知某种商品的均衡价格为1元的时候,均衡交易量为1000单位。现规定购买者收入水平增加使这种商品的需求增加了400单位,那么新的均衡价格上,购买者的购买量是( ) A.1000单位B.多于1000单位但小于1400单位C.1400单位 D.以上均不对6、若某行业中许多生产者生产一种标准化产品,我们可以估计到其中任何一个生产者的产品需求是( ) A.缺乏弹性或者弹性很小;B.富有弹性或者弹性很大;C.毫无弹性;D.单一弹性7、劣质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是( ) A.小于1;B.等于0;C.小于0;D.大于08、商品的供给曲线为过原点的一条直线,则该商品的供给价格弹性( )A、等于1; B、等于该供给曲线的斜率;C、不确定; D、随价格的变化而变化。9、如果某种商品的需求富有弹性,则意味着价格一定程度的下跌将会导致()A、卖者总收益增加; B、买者需求量减少;C、买者总支出减少; D、买者需求增加。二、计算题1、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d=50-5P,供给函数为Qs=-10+5P,求(1)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并做出图形 (2)假定需求函数不变,供给函数变为Qs=-5+5P,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并做出图形。2、下表是需求函数Qd=500-100P在一定范围内的需求表:价格12345需求量4003002001000(1)求出价格2元和4元之间的需求价格弧弹性。(2)根据给出的需求函数,求出P=2时的需求价格点弹性。并与几何法的结论比较是否相同。3、比较弹性大小(1)比较a、b、c三点弹性大小(2)比较a、f、e三点弹性大小4、市场有两个厂商A和B,A厂商的需求曲线是PA=200-QA, B厂商的需求曲线是PB=300-0.5QB。目前两厂商的销量分别是QA=50,QB=100,求:(1)A和B的需求价格弹性分别是多少?(2)如果B厂商降价使得其需求量增加为QB=160,同时使得竞争对手A的需求量减少为QA=40。求:A厂商的需求交叉弹性。第三章 效用论与消费者行为第一节 效用论一、效用的含义1.效用U: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感受到的满足程度。是一种心理感觉和主观感受。关于效用的几点说明(1)效用的大小没有客观标准,完全取决于人的主观感受或心理评价。(2)效用不具有伦理学的意义。(3)也有负效用。(4)同一商品对不同人的效用是不同的。二、基数效用理论基数效用效用的大小可以用基数(1,2,3,)来表示,可以具体计量并加总求和。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 三、基数效用论与效用函数(P42)(一)总效用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定数量的商品所得到的满足程度的总和。 总效用函数为: TU=f(Q)(二)边际效用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的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边际效用函数为: TU(Q) MU= Q TU(Q) dTU(Q) MU= l i m = Q 0 Q dQ例题:边际效用的计算例: 消费量Q 总效用TU 边际效用MU 0 0 0 1 30 30 2 50 20 3 60 10 4 60 0 5 50 -10 MU是所消费物品之一定数量中最后增加的那个单位提供的效用。四、总效用TU与边际效用MU的关系(P42 图3-1)当边际效用为正值时,总效用曲线呈上升趋势;当边际效用递减为零时,总效用曲线达最高点;当边际效用继续递减为负值时,总效用曲线呈下降趋势。 五、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效用递减: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他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MU)是递减的。六、货币的边际效用货币如同商品一样,也具有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对货币也适用。随着货币的不断增加,货币边际效用递减。消费者用货币购买商品,就是用货币的效用去交换商品的效用。在分析消费者行为时,通常假定货币的边际效用不变。七、基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P48)消费者均衡的含义是 :研究单个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上以获得最大的效用,或者说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在既定收入下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这里的均衡是指消费者实现最大效用时既不想再增加、也不想再减少任何商品购买数量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例 :假设前提消费者的偏好(嗜好)既定消费者的收入既定商品的价格既定消费者均衡的基本情况: (1)把全部收入用完。(2)每一元钱都花在刀口上,每一元钱用在不同商品上的边际效用相等。这个道理具体表现为两个公式: 两种商品均衡条件的数学表达式 : M: 消费者的收入P1Q1+P2Q2=M P1: 1商品的价格MU1 MU2 P2: 2商品的价格 = = P1 P2 Q1:1商品的数量Q2:2商品的数量MU1:1商品的边际效用MU2 :2商品的边际效用 :每元钱的边际效用 两种商品均衡条件的解释当 ,i=1,2时这说明消费者用一元钱购买第I种商品所得到的边际效用小于消费者所付出的这一元钱的边际效用。这样,理性的消费者就会减少对第1种商品的购买量,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作用下,直至,i=1,2的条件实现为止。 习题某消费者的边际效用表商品数量12345678商品X的边际效用2018161310642商品Y的边际效用5045403530252015假设某消费者将1000元全部用于商品X和Y的购买,两商品价格分别为PX=100,PY=500,能给消费者带来最大效用的购买组合应该是多少呢?n 思 考亚当斯密的价值悖论200多年前,亚当 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了价值悖论:没有什么能比水更有用,然而水很少能交换到任何东西。相反,钻石几乎没有任何价值,但却经常可以交换到大量的其他物品。原因分析 未区分总效用和边际效用水是生命之源,它的确能够创造比钻石更高更高的总效用,然而是边际效用而不是总效用决定价格。水在世界多数地方都很丰富,依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它的边际效用很低,因而其价格也很低。但是,钻石是稀缺的,相对而言,我们几乎没有钻石,钻石的消费量不大,所以钻石的边际效用很高,购买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也很高。八、需求曲线的推导基数效用论者认为,商品的需求价格取决于商品的边际效用: MU/P=而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随着商品消费量的增加,边际效用递减。且从消费者均衡条件可知,商品的价格与边际效用成同比例变化关系。由此可推导出需求曲线。n 数学推导 MU = 入 P Q MU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Q P消费者的需求价格和边际效用相当,均与需求量成反比。例题:曲求曲线如何确定需求曲线图形九、消费者剩余(P43)消费者剩余: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与实际支付的价格之间的差额。(是消费者的主观心理评价;反映消费者通过购买商品所感受到福利改善。) 例题: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的求解(P44 图3-2)第二节 序数效用论和无差异曲线分析法一、序数效用论序数效用效用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无法计量,也不能加总求和,而且效用的准确大小并不重要,只能表示出满足程度的高低与顺序,效用只能用序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来表示。 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二、消费者偏好1.序数效用理论认为,效用只能根据偏好程度排列出顺序。l 即消费者能对可能消费的商品进行先后排列。消费者偏好的三大基本性质:第一,完全性。可以明确比较和排列不同商品组合。要么A<B;要么 A=B;要么 A>B。 第二,可传递性。如果A>B, B>C,那么, A>C。第三,非饱和性。对每一种商品的消费都没有达到饱和点。对好的商品(消费能够带来正效用),总认为多比少好。后面的分析总是基于好的商品进行的。 三、无差异曲线(P46 图3-3)无差异曲线 :用来表示X,Y两种商品不同组合,却给消费者带来效用完全相同的一条曲线。无差异:线上任何一点X与Y的不同组合,给消费者所带来的效用相同。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效用(满足程度)保持不变处于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两个点:两种商品的组合不同,但效用水平相同食品无差异曲线的基本特征1、坐标平面中存在着无数条无差异曲线,离原点越远效用水平越高。(非饱和性) 2、同一坐标平面中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会相交。(可传递性) 3、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值,且斜率的绝对值递减。(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四、边际替代率 MRS及其递减规律1.商品的边际替代率:效用水平不变,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量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被称为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商品X对商品Y的边际替代率公式Y dYMRSXY= - = - X dX无差异曲线上某点的边际替代率该点斜率的绝对值边际替代率的特征:Ø 边际替代率的计算要加负号;Ø 当X商品的变动量趋近于零时,边际替代率就是无差异曲线斜率的绝对值;Ø 由于商品的边际效用递减,所以边际替代率是递减的2、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消费两种商品,维持效用不变,随着一种商品量的连续增加,所需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是递减的。(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相似)边际替代率递减,意味着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越来越小,因此该曲线必定凸向原点。3、边际替代率与边际效用的关系任意两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该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 MUXMRSXY= MUY第三节 预算线(P48)一、预算线:在收入与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数量最大组合的线。§ 预算线AB上的每一点,§ X、Y两种商品组合不同,§ 但支出相等。 A点,全部买X,无法买Y;B点,全部买Y,无法买X。二、预算线方程n 以M表示消费者的既定收入,n 两种商品分别为Q1和Q2,n 商品价格分别为P1和P2 三、预算线的移动1.平行移动M变,P不变收入减少,消费可能性线向左下方平行移动。收入增加,消费可能性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2. M不变,两种商品的P同比例变动:上升,消费可能性线向左下方平行移动。下降, 消费可能性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3.预算线的旋转M不变,其中一种商品P变化第四节 消费者的均衡一、 消费者均衡的含义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既定的条件下,当消费者选择商品组合获取了最大的效用满足,并将保持这种状态不变时,称消费者处于均衡状态,简称为消费者均衡。 根据序数效用论的无差异曲线分析,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是,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这两种商品的价格之比。图形表示(P49) U1<U2,浪费了。U3>U2,但无法实现。收入既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