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肺损伤临床体会.docx
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肺损伤临床体会 摘 要 目的:探讨早期小剂量激素急性肺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前瞻性资料,选择急性肺损伤患者40例,分为小剂量激素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比较两组血气分析、氧合指数、C反应蛋白及患者临床表现,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治疗组与比照组的血气分析、氧合指数、C反应蛋白及患者临床表现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结论:治疗组血气分析中PaO2、氧合指数提高、C反应蛋白下降、患者临床表现明显改善,早期小剂量甲泼尼松龙可明显缩短患者缺氧及应用机械通气时间,同时能削减糖皮质类固醇激素所致的不良反应。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急性肺损伤 急性肺损伤是各种干脆和间接致伤因素导致的肺泡上皮细胞及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造成充满性肺间质及肺泡水肿,导致的急性低氧性呼吸功能不全。ALI进一步发展可演化成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2,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前期阶段。现主要探讨早期应用小剂量激素治疗急性肺损伤,对患者缺氧改善及缩短应用机械通气时间,削减死亡率的临床视察。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22年6月2022年8月收治急性肺损伤患者40例,根据ALI病因分类,感染15例,创伤25例。入选患者甲泼尼松龙。治疗组组21例,常规治疗组19例。诊断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ALI/ARDS诊断标准和治疗指南标准1。 治疗方法:患者入院住院后进行肝肾功能、血常规、C反应蛋白、电解质、血气分析、凝血系统等方面检查评估,两组均赐予常规组治疗,治疗组在确诊后赐予甲泼尼松龙40160mg/日,或地塞米松10mg/日,持续7天。 视察项目:视察两组患者血气分析、氧合指数、肝肾功能、血常规规、C反应蛋白等指标及患者临床表现2。 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以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X>/sup>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临床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治疗组与比照组比较,血PaO2氧合指数明显好转,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较比照组下降更明显,有显著差异差异;治疗后治疗组与比照组的动脉血气PaO2氧合指数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临床疗效:治疗组21例,治愈好转18例,治愈好转率为85.73%;常规治疗组19例,治愈好转12例,治愈好转率为63.16%,两组的病死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组。 讨 论 急性肺损伤是一种常见危重症,是在严峻感染、休克、创伤等非心源性疾病过程中,导致的急性低氧性呼吸功能不全或衰竭,临床上表现为进行性低氧血症和呼吸窘迫,肺部影像学上表现为非均一性的渗出性病变。 临床探讨表明,糖皮质激素虽不能降低ARDS患者的病死率,但仍举荐在ARDS早期、中期应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3。在宋志芳等4的探讨中糖皮质激素可帮助机械通气等治疗订正社区获得性肺炎等内源性ARDS的顽固性缺氧和休克。本文临床视察认为,早期小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可缩短患者缺氧时间,并缩短应用机械通气时间,同时能削减糖皮质类固醇激素所致的不良反应。由于对ALI/ARDS的相识上的不足,在治疗急性肺损伤小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目前还缺乏更多的循证医学资料,因此还有待进一步临床探讨证明。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中证医学分会.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杂志,2022,16:343. 2 王春亭,张继承,孟玫.羟乙基淀粉130联合呋塞米治疗急性肺损伤的疗效视察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22,13:258. 3 宋志芳,郭晓红,王树云,等.糖皮质激素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救治中的价值探讨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3,15:343-353. 4 宋志芳,郭晓红,王树云,等.糖皮质激素在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救治中的价值探讨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3,15:669-674.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主要指标比较 第4页 共4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