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课程授课形式及考核时段的改革与实践.docx
-
资源ID:9834643
资源大小:22.08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研究生课程授课形式及考核时段的改革与实践.docx
研究生课程授课形式及考核时段的改革与实践 农业高校人才培育仍以传统的以老师为中心,以“教”为核心,以“课堂老师口授、板书、PPT、学生记笔记” 为主开展教学工作。针对其教学内容和课程特点,项目组提出多元化授课模式和多样化考核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改革思路与方法。通过改革与实践,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加教学全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爱好,培育学生发觉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力,以及自主质疑、不断创新的实力,以适应新时期培育创新性人才的须要,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等水文学;问题导向;案例教学;考核时段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08-0183-03 一、探讨背景 在经济全球化、终身教化的学习化社会大背景下,社会和市场对硕士专业学位探讨生尤其是工科探讨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培育驾驭某一专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学问、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能够担当专业技术活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特地人才1。如何适应新时期须要,建立全新的人才培育模式确定了高校教化教学改革的必要性。课堂教学在高校教学过程中占有主要地位,是高校培育人才的重要环节,是老师讲授学问和技能的重要途径。肯定程度而言,课堂教学质量的凹凸、教学效果的好坏干脆确定了学校教学质量的凹凸及对学生预期的培育目标的实现与否。因此,课堂教学改革是关系到高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育质量的大问题,须在保证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前提下,从教学的整体设计、教学过程的组织、教学活动的支配、教学效果的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实践。 高校工科专业课具有深厚的专业背景,其设置源于对某一详细的专业学问和技能的需求,学问点明确、专业技术术语多,与社会生产实践联系紧密,应用性强。同时,高校工科专业课程内容相对枯燥,且由于传统的教书育人的培育模式根深蒂固,目前我校工科人才培育仍以传统的以老师为中心,以“教”为核心,以“课堂老师口授、板书、PPT、学生记笔记” 为主开展教学工作,并以“平常成果+期末试卷考核”为单一手段完成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评估。通过以本课程小组为单位的教学基层组织的多年课堂教学实践工作及成效评估看,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忽视了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化资源、教学条件,以及学生的学习动机、实力、爱好等因素,其“填鸭式”“被动式”教学模式只是单纯地传授专业学问,忽视了专业素养的培育;机械地传授解题技巧,忽视了思维方法的培育;注意理论教学,忽视了应用实力的培育,使整个教学过程无趣、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启发和创建实力、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热忱,导致很多学生并未学会老师教给的学问,老师也因为学生学不会降低了教学过程中的成就感。此外,单一的“一考定成败”的考核方式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缺乏对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评价和阶段诊断性评价,无法激励学生主动参加到整个教学过程中,难以培育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实力。因此,在现代高校教学改革前提下,面临工科专业课缩短课程总学时背景,工科专业课实现教学改革是必需的,首要突破的即为教学模式的改革,进行授课形式和考核方式的改革与实践,实现教学相长,有利于高校创新性及复合型人才的培育。 二、我校高等水文学教学模式现状 高等水文学课程是我校水文学及水资源专业硕士探讨生的专业基础课,针对水文循环过程的几个重要现象,以物理观念为基础,应用数学方法予以说明并进行模拟,使学生了解现代水文水资源的进展和国际前沿,驾驭水文过程的物理基础、流域水文过程的确定性模拟方法和水文过程的随机模拟,开拓水文水资源探讨问题的思路2。 授课方式方面 目前,该课程在以课程小组成员为主的教学基层组织实践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总课时32学时,课堂讲授仍以传统授课模式为主,即在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等相关教学文件指导下,以老师讲解为主,以板书和PPT为协助工具,协作书中例题,用语言文字传达信息。 考核方法方面 考核方式以“平常成果+期末试卷考核”为单一手段完成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评估。与高校工科专业课课堂讲授存在的普遍问题相像,该门课程传统的被动式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专业素养的塑造,不利于学生思维方式的启发,不利于学生创新实力的培育,无法实现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吸引其参加到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目的,无法使学生在欢乐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在学习中思索。 通过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及评估,发觉学生在学习课程过程中,普遍认为该课程难以理解,理论与实践脱离,学生求知欲降低,未能实现创新人才培育对学生自主学习和过程学习的培育要求。另外,仅通过课后习题无法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仅从平常作业成果无法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診断,且单一的闭卷考试不仅与课程内容和特点不相适应,而且不利于引导学生全程主动参加教学过程,造成学生上课不记笔记、疏于听课、考前突击机械记忆应付考试的局面。因此,该门课程的教学改革首先急需从授课方式和考核时段上进行改革的尝试和实践。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探究方向 1.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校水文学及水资源专业硕士探讨生的专业基础课高等水文学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包括课堂教学策略和方法较为单一、课堂授课模式较为陈旧、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应用较为脱离、单一模式考核方式难以科学定量评估教学效果等。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在肯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创建实力,抑制了学生参加教学的热忱,诱导了学生不重视教学过程只重视考前突击复习的学习动机,不利于教学相长,不利于学生在教学中主体地位的建立及自主学习、过程学习实力的提升,不符合新时期高校培育创新性复合人才的需求。 2.今后探究的方向 从上述问题动身,以课程小组为教学基层组织单位,以解决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为动身点,以培育新时期创新性复合工科人才为目标,我校依据水利类专业教学要求及近几年教学实际活动,针对高等水文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课程特点,综合考虑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资源、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爱好、学习实力等因素,在保证提升教学效果和不影响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对该课程从授课形式和考核时段两方面尝试进行改革与实践,提出多元化授课模式和多样化考核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改革思路与方法。通过改革与实践,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加教学全过程,变传统的以老师“教”为中心为以老师“导”、学生“学”为中心,变传统的单一化终期考核为多样化考核方式结合的过程考核,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爱好,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在欢乐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夯实学生的理论学问和实践实力,培育学生发觉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力,以及自主质疑、不断创新的实力,以适应新时期培育创新性人才的须要。 三、高等水文学课程授课形式及考核时段的改革探讨 基于问题导向型教学模式的多元化授课形式探讨 在充分参考探讨国内外“探讨型教学模式”和“问题导向型教学模式”3-6的基础上,我校针对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不同教学内容特点,以问题为导向,以项目为基础,实行包括传统课堂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方法7、探讨型教学方法、微课程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机融合的多元化教学模式与授课方式。在课堂教学总学时32学时不变的前提下,每4学时理论课后连接2学时案例分组探讨课、工程实例应用课、课堂练习习题课等,同时协作该课程考核时段的改革,穿插单元测试、期中测试等,真正做到随学随练、随学随考。通过多样化授课方式的改革与实践,老师充分挖掘教材理论并联系工程应用实际,创设问题和案例情景,并针对难点和重点结合教学设计进行点拨、引导、分析、讲解和评价,学生通过主动参加教学、自主学习、小组探讨、课堂探讨与测验评估等与老师授课相结合,推动形成以学生为主导、老师为引导的教学相长的现代教化教学新理念。 基于过程考核和阶段诊断的多样化考核时段探讨 为强化学生的过程学习、自主学习实力,变更“一考定成败”的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单一考核方式,针对课程内容设置和课程特点,本课程在课堂学时32学时不变的前提下,将其中的5学时改革为章节随堂测验和期中测验学时,即将整个课程考核环节分为随堂测试、期中考试、期末考试三部分,教学中基本保证每两周进行一次时长为30分钟的随堂考试,半学期有一次时长为50分钟的期中随堂考试。其中,随堂测试、期中考试与上课出勤率及平常作业一起作为平常成果记录,平常成果占总评成果的比例为50%,并随期末成果一并报送。课程考核不但要突出对理论学问的督促和导向作用,同时要将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纳入考核范畴,加大对学生实践动手实力、综合分析实力、思维发散实力、创新实力的考核力度。依据课程特点主动探究多样化的考试形式,促使学生把考试作为学习的动力,充分发挥考试对学生的激励和引导作用,对学生成果的评定也更趋于合理化。同时,通过实时反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老师刚好调整教学策略和精讲重点,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促进教学改革目标的实现。 四、高等水文学课程授课形式及考核时段实践 高等水文学课程的授课对象为学术型探讨生,这部分学生经过了初入高校时的新颖感、成就感及激情学习阶段,随着年龄和学问的增长,变得更加冷静、理性,处于迫切须要了解专业就业方向以及所学学问对于就业或考博的干脆作用的求知阶段。针对该门课程的特点及授课对象的特征,为完成该门课程针对授课方式和考核时段的改革实践,其总体方案包括“线上线下”“课内课外”“国内国外”及多样化考试方式有机结合四部分内容。 实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手段建立互动式、启发式教学,实现教学相长 利用计算机网络和流行的社交软件,如QQ群、微信群等建立课程学习探讨群组,构建互动式、启发式教学的网络环境,并与传统的教学实际场所相互结合,从以教为主转变为以导为主,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和教学关系。 推广“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模式以实现多元化教学模式与授课方式 依据教学内容设置多元化的问题情境,问题的设置8主要依据教学须要来进行,提问主要针对教学重点和难点,且问题紧扣课堂主题,问题提出角度力求新奇;此外,要联系新疆工程实际,在与自治区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探讨院合作进行调研基础上,搜集整理足够的教学材料和工程应用案例,主要问题设置见表1;利用线下案例探讨课堂学时,以及线上学习小组网络环境,创设民主协商的线上线下课堂气氛,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自主探究并解决问题,由老师适时调控探讨的深度和广度,以保证教学目的的充分实现。 利用“国内国外”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多元化授课方式和多样化考核形式的有效改革 利用项目组成员在美国访学期间的沟通阅历,主动参考国外高校在该课程及相关课程在课堂教学授课方式和考核时段改革方面的成果,并抓住天山学者梁川教授来我校工作的契机,主动参考学习四川高校在该课程及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成果,在此基础上筛选并联系我校实际进行有效改革。 将考试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实现过程考核、阶段考核与终期考核的有机结合 该门课程的综合评定成果由平常成果+期末考试成果两部分组成。其中,期末考试实行闭卷考试,分别出A、B、C三套试卷,平常成果由上课出勤率、平常作业及课程大作业、随堂测试、期中考试四部分组成,平常成果随期末成果一并报送。教学中基本保证每两周进行一次时长为30分钟的随堂考试,考试形式可结合专业课程教学目标,依据实际须要敏捷支配采纳多种考试形式,如开卷、半开卷、闭卷、口试、方案论证探讨、案例分析等;半学期有一次时长为50分钟的期中随堂考试,考试形式中基础理论和基本应用部分实行闭卷或半开卷、口试考试,技能应用部分实行以案例分析9和方案论证探讨为主的开卷考试或小组探讨辩论及专家点评考核。 五、结语 高等水文学课程是水文学及水资源专业硕士探讨生的专业基础课,是学好其他专业课程的必要前提,但课程内容相对枯燥,且传统的教书育人的培育模式根深蒂固。目前新疆农业高校人才培育仍以传统的以老师为中心,以“教”为核心,以“课堂老师口授、板书、PPT、学生记笔记” 为主开展教学工作。针对其教学内容和课程特点,项目组提出多元化授课模式和多样化考核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改革思路与方法。通过改革与实践,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加教学全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爱好,培育学生发觉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力,以及自主质疑、不断创新的实力,以适应新时期培育创新性人才的须要,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红鸟,刘建浩.理工科硕士探讨生科研素养的培育探讨J.高校教化,2022:173-173. 2 徐宗學.现代水文学M.北京:北京师范高校出版社,2022. 3 王林秀,王思佳,许娜.基于问题导向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讨以“房地产开发与经营”课程为例J.煤炭高等教化,2022:36-40. 4 张益丰,周卫民.本科计量经济学“问题导向型”教学模式探讨基于问卷调查的教学效果实证分析J.现代教化技术,2022:77-80. 5 常满荣.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导向型教学模式探究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2:53-55. 6 李良宝,鲍婷,翟凤勇等.一般高校本科生项目导向型教学模式探讨以工程管理专业为例J.工程管理学报,2022:114-118. 7 朱志玲.案例教学法在警务硕士课程国际警务合作教学中的运用J.高校教化,2022:142-145. 8 杨艳慧.问题导向型教学模式在国际经济学课程中的应用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22:292-293. 9 刘秀琴,罗军.基于问题导向的教学模式创新探讨以财务管理课程为例J.人力资源管理,2022:103-104. 责任编辑:刘凤华 第11页 共11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