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体育教学与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体育在健全人格培养中的价值.docx
-
资源ID:9836549
资源大小:32.07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浅述体育教学与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体育在健全人格培养中的价值.docx
浅述体育教学与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体育在健全人格培养中的价值 摘 要 健康人格的培育已成为当今世界教化的主题之一。体育凝合了人类竞争、创新、奋勉向上的卓越品质,并已扩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体育教学作为学校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主动的人格教化因素。而体育老师是其中最直观的影响因素,本文阐述体育老师的特点及其在学生健康人格培育中的优势,探讨体育教学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育方法,并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育进行肯定意义的建设性论述。关键词 体育教学;体育老师;健康人格;培育1.前言健康是人类生命持续的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更新以及人们对客观世界和自身相识的深化,人们对健康的相识更加准确,对健康的诠释也不一样。健康人格的培育更成为当今世界教化的主题之一。所谓人格培育,即“是一种以发展学生心理素养,培育健全的以适应现代社会须要的人格为目的的教化”。其核心是培育学生“做人”的责任感和诚信感;其内容是学生具有交往开放的性格、协同合作的精神、自我心理调控的实力。体育就凝合了人类竞争、合作、创新、奋勉向上的卓越品。体育教学作为学校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学科特点而具有特别性:体育教学的场地大、活动多、活动中人员分散,师生都有肯定的运动负荷,老师不仅要教会学生体育熬炼和健康的基本学问,而且还要手把手地教会学生熬炼身体的方法,师生之间的交往频繁而困难,因此,蕴含着丰富、主动的人格教化因素。本文主要阐述探讨体育教学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育方法,并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育进行肯定意义的建设性论述。2.当代学生的人格特点2.1什么是人格人格(personality)一词源于拉丁语“persona”,原义即指舞台上扮演角色所戴的面具,它表现剧中人物的身份和性格,心理学认为,人格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的志趣、性格、实力、心理、气质等特征的总和。人格往往通过人际交往、工作看法、社会活动等详细实践表现出来,它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觉悟、道德情操、工作实力所能达到的水准;同时又能以感性的形式作用于外部世界,影响着四周的人和环境,乃至作用和影响整个社会。人格是人们社会化的结果,人格与人的先天禀赋亲密相关,但更与人的后天的生活环境、习性养成和受教化程度亲密相关,也与特定的民族文化相关。每个人的人格形成和发展都经验了几个发展阶段:萌芽期(诞生到15岁)、重建期(15到22岁)、成熟期(22岁以后)。从人格的生理性发育来看,对儿童、青少年的人格教化极为重要,是形成个体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构架的催长素。2.2健康人格的基本特征关于“健康人格”(healthy personality)的探讨:2.2.1弗洛伊德认为,健康人格状态是本我、自我、超我这三个要素和谐统一的结果。2.2.2 A.阿德勒认为,社会情感是健康人格的一个重要标记,它是一种同一感、一种对自己同胞的兄弟般的情感。一旦有了这种感情就不再与他人进行非理性的竞争。2.2.3 马斯洛认为,健康人格的特征包括敏锐的洞察力、认可自己与他人、高级的审美情趣和深切的社会感情、深厚的人际关系和民主性格、明确的道德标准并能明辨是非善恶,等等。健康的人格的标记是自我意识的统一,自我意识包含自我相识、自我体验、自我限制三个既相互联系又各有特点的方面。自我是人格结构中的重要组成要素,以自我为基础,通过自我的界定、说明、解剖而构建自己的人格。相识自我、悦纳自我、延长自我、创建自我是健康人格的四步曲。健康人格的特点是具有敏捷敏锐的思维方式、求实创新、竞争和合作精神、坚毅的意志与拼搏精神以及集体主义精神等等。2.3 学生的人格缺陷及分析就总体而言,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的人格发呈现状是主动的。他们求知若渴、思维灵敏、眼界开阔、学问面广、热忱而不盲从,他们主动探究人生,渴望开发潜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然而就个体而言,当代学生的人格发展中也存在着消极的一面,表现出一系列的迷茫与冲突,学生在人格方面的缺陷就显得更为突出,详细表现为:2.3.1 志向、信念的失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多元化的社会利益冲突有隐性的潜藏状态转向显性的公开化,这使得年青的学生们对以前空泛的“志向价值观”和“政治价值观”产生了普遍的困惑、怀疑甚至否定,继而转为一种功利性的个人价值实现机制,不太关切政治时局和社会生活,甚至追求享乐主义和好用主义,共产主义志向在这种功利性追求中受到严峻减弱,此时人的志向、信念就会失重,名利意识就会升温,会产生淡漠与亵渎奉献的精神状态。少数一部分学生入党主动分子的入党动机就为了将来就业增加筹码,为了考公务员能够加分。一些学生对文体明星尊崇有加,而对时事政治漠然置之。在公共场合尊老爱幼、见义勇为的好传统丢失殆尽。2.3.2 自我中心化。现在校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哺育方式、家庭结构,家庭成员关系等无一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少年人格的形成,溺爱型、放任型、过分爱护型的教化方式和家庭氛围必将对人格的养成有消极作用,到处以自我为核心,想问题、做事情,一切都从“自我”动身,从不考虑别人,从不设身处地地进行客观思索,颐指气使,不可一世,不允许别人指责。很多学生缺乏生活自理实力和与别人良好的交际实力,见着老师不说话、众人面前说脏话的不文明、不礼貌现象随时发生。2.3.3 心理状态失衡。其一是消极颓废,精神生活空虚,基本的人生观缺乏。部分学生沉溺于网络的虚拟世界难以自拔,轻则逃课厌学,重则躲避现实人生;也有部分高校生则把大好时间用在谈情说爱中,还有部分学生困惑、迷茫,无所事事,虚度光阴。其二是自卑、抑郁。学生的自卑感往往来源于自尊受挫,当他们感到社交、学习、文体方面显露出某些不足时,或家庭经济困难而困扰学习与生活时,或自身条件不佳而难以面对现实时,就会陷入怀疑和否定自己的状态,产生自卑和抑郁的心理。其三是懒散、浮躁,缺乏求真务实、严谨执着的精神。纷繁困难的社会生活造成了相当一部分学生的浮躁心态,使他们难以静下心来仔细读书。 第6页 共6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