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医院中医科发展思路探析.docx
综合医院中医科发展思路探析 【摘要】综合性医院中医科的建设和发展问题值得探讨,本文结合甘肃省酒泉市医院的详细状况,探讨综合性医院发展中医科室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以及如何建设和发展综合性医院中医科。 【关键词】综合性医院;中医科室;发展思路 当今社会,医疗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在综合性医院中,如何充分发挥中医科室的特色和优势,以进一步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促进中医科室自身的发展和建设以及医院的建设,成为一个新的值得探讨的课题。为加强贯彻关于国家对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以便为大家供应更优质、更便捷和更全面的医疗健康服务,综合医院中的中医科就成为了重要力气之一。因此,有必要对综合性医院中医科的建设和发展问题进行探讨,以最大限度地挖掘、整合现有资源,调动一切可调动的因素主动发展中医事业,笔者结合本院的详细状况探讨如下。 1综合性医院中医科的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 国家对中医药工作的政策是爱护、支持和发展中医药事业,但现在的实际状况是,许多医院的中医科规模在不断缩小,服务范围变窄,中医特色渐渐淡化。笔者所在医院更是如此,中医学院毕业的医生90%以上都改行搞了其他专业,导致这种局面的缘由有许多,有客观缘由,也有主观缘由,但作为中医工作者,应努力找寻自身缘由,再结合医院实际状况找出面临的问题。 1.1中医学自身缺陷中医学产生于两千多年前内经时代,长期以来始终以中国古代哲学为指导,受历史条件制约,未能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学问更新速度缓慢,学科发展始终以阅历积累为主,未能使中医理论产生质的升华和飞跃,导致临床突破不大。在诊疗手段上缺少现代科学支持、定量分析,其诊断缺乏客观标准,疗效缺乏牢靠的依据,制约了中医学发展。尤其在当前医疗纠纷不断的医疗环境下,要想发展中医更是难上加难。 1.2中药对中医科生存的影响中药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但其局限性制约着在临床的广泛应用。运用不便,草药要经过配方、煎熬后才能服用,耗费时间、不便携带、给药途径单一,不便用于急病;价格不菲,对于低收入及需长期用药者较难承受;中药煎剂味苦、量多,适口性差,患者难于长期服用;中草药滥采滥用,致许多资源面临枯竭,限制了中医药作用的正常发挥。这些因素都说明中医药原有简、便、廉、验的优势,正在逐步丢失1。 1.3现代医学的进步和临床学科的细化对中医科的影响随着现代医学中新技术、新仪器用于临床,解决了若干用中医学难以解决的问题,如现代影像诊断技术对诊断的贡献,可以说是尽见五脏六腑之实质。现代医学的临床学科日趋细化,专科建设快速发展,不仅造成全社会医疗市场的竞争,也使院内患者重新分布,使中医科患者削减。 1.4人才的流失缺乏二十世纪九十年头以前,医疗卫生改革还未进行时,笔者所在医院中医科室的建设和发展都很不错,中医方面的专业人才也较多。但医改后,中医各项医疗收费都有所降低,中医科的收益明显削减,因此,经济效益的降低使医院渐渐疏于对中医科室的建设和发展,中医专业人才急剧流失,无法发挥中医的特色和优势,到现在成为只有其名而无其实,使笔者所在医院的中医药事业陷入了低谷。 1.5兄弟科室的专业化发展完全屏蔽了中医科技术发展空间在目前综合医院早已详尽分科,而且仍旧在不断接着细化的状况下,几乎没有专业划分的中医科,事实上早已被屏蔽了起来。例如:在兄弟科室强势专业化发展的状况下,目前已极少有须要住院的患者到中医科首诊。换句话说,绝大多数综合医院中医门诊根本就收治不到足够帮助其技术发展和生存须要的住院患者。因此,几乎全部综合医院中医病房只能靠收治兄弟科室住不下、不情愿收或各管床医生的关系人群维持生存。笔者所在医院6月以前还没有特地的中医病房,由于病源极少而且病材混乱,生存尚且难保的中医科,根本就谈不上技术的发展并形成技术特色。更为重要的是,恶性循环之下,其技术在综合医院发展中的权重几乎已完全丢失,人才美誉度、贡献率、生存质量等直线下降。这也是为何中医专业人员不情愿从事本专业的缘由之一。任何时候,一旦强调按专业收治患者,中医科首先受到打压。这给其技术发展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效益不佳、不出成果,继而人才流失、梯队涣散、生存维艰等纷至沓来。 1.6中医科室渐失特色与生存基础由于现代制药技术的不断发展,中药制剂不断创新,各种中药成药和针剂层出不穷,从中医发展的角度来说这应当是好的现象,可从医院中医科发展的角度来说确是不利的因素。因为现代医学仍旧有很多问题不能解决,且由于中医方法早已在我国深化人心。出于须要或患者要求,其他科室的医生也不得不或多或少的运用中医方法。而且由于其他科室的规模要壮大的多,其略微一用总量即远超过中医科。甚至比重完全颠倒。问题是,失去科室特色支撑,同时又在患者资源和服务功能方面与所在医院各兄弟科室完全重复的中医科,事实上已经陷入既无依凭,又因专业性、规模、设施条件、医院行政支持力等严峻不对等而无力竞争的局面。恶性循环之下,在医院所处的地位与权重必定下降,甚至达到了可有可无的程度。因此,尽管国家始终在要求与帮助,中医科及其中医技术在综合医院却在不断倒退与萎缩 2综合医院中医科室建设与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1国家政策的要求依据目前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发的文件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基本标准,要求综合性医院必需建设中医一级临床科室,且必需有床位,数量还大于总床位数的5%。对中医门诊也有详细要求,三级医院至少设3个中医门诊专业。此外,对综合医院中药房的部门设置、人员、房屋、设备等方面均有明确规定2。这些标准的发布表明,在综合性医院中必需开展中医事业,中医科室不再是可有可无的。这就从政策上强调了综合医院中医科室建设与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利于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有利于进一步完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 2.2医院发展的须要笔者所在医院作为甘肃省中医学院教学医院,每年都接受数十名中医学院实习生来院实习,而笔者所在医院却没有中医科病房,这听起来都有点滑稽,所以,尽快建立发展中医科是势在必行。 2.3疾病治疗的须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多的相识到中医在爱护健康方面的作用,综合性医院一般是指能给人们供应全面的医疗保健服务的医院,因此,这当中也少不了中医医疗保健服务。中医药在解决疑难杂症、功能性疾病、慢性病、心理问题及非手术期治疗等实际临床问题方面,有着其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在医疗保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此外,在突发公共卫生事务中,中医药的作用更是得到公认,比如,有些传染病在西医尚未确诊之前,就能通过中医的辨证论治,在疾病早期就得到治疗,进而限制疾病的发生、发展,提高疗效。无论是在2003年SARS爆发时,还是近期的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中医药的早期介入、全程介入起到了不行低估的作用。实践表明,要建设好一所综合性医院,中医科室的建设和发展是必不行少的和极为重要的。 3怎样建设和发展综合医院的中医科室 3.1确立目标中医科室的发展目标应与医院总体目标相一样。与中医院不同,综合性医院中医科室的发展应依托和服务医院的整体,必需体现“有所为、有所不为”。笔者所在医院办院方向是全区医疗、科研、急救中心,是集医疗、教学、科研和康复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所以,笔者所在医院中医科室的发展目标也必需是在此基础上形成中医整体优势,使优势科室与优势项目相互扶持和培育。在全面推动和整体发展中医事业的同时,利用现有的优势,并围绕医院的重点学科,形成中医科室“大综合、小专科”的格局。 3.2精确定位、扬长避短,发挥中医特色与中医院不同,综合性医院的中医科室只是担当配角,帮助西医各科室解决他们无法解决或不能彻底解决的问题,从而为患者供应中医医疗保健服务,满意患者的需求。中医科室并不是综合医院的重点科室,也不是医院的急先锋,更无法代表医院的综合水平。因此,在此种形势下,综合医院的中医科室主任更要努力进取,正确定位,将不利因素尽量转化为有利因素,决不能怨声载道,要扬长避短,充分利用医院的整体优势,协调好同各个西医科室的关系,充分发挥中医特色,为患者供应中医医疗服务,解除患者的病痛,促进综合性医院的全面建设和发展。 3.3既坚持全科方向发展,又突出专科专病的建设中医院的医生有明确的分科,各个科室收治的患者也都为本科室的专科疾病。而综合性医院则不同,中医科室的医生无明确的分科,患者病种也较杂,各个系统的疾病都有,因此综合医院的中医科医生必需是一个全科医生。在此基础上,再选择某一领域、某一优势病种作为自身的探讨和发展方向,进而培育自己的专业方向。同时,要依据医院整体须要,找寻中西医结合的切入点,比如,中医医生在打下良好的全科基础上,可选择一些在中医治疗上相对于西医治疗有优势的病种,像糖尿病、心脑血管病、肝病、风湿免疫性疾病、中风后遗症、颈椎病、骨质增生病、男性不育症、亚健康等病种,作为自己的专科发展方向,充分发挥中医的特色,与西医形成互补,促进综合性医院的全面发展。 3.4重视中医药人才队伍的培育,培育高质量的中西医结合人才。要发展中医,关键在于中医药人才队伍的建议。综合医院应重视对新安排来的中医院校毕业生的培育,与西医院校毕业生一样,先作为住院医师到各个科室轮转至少1年,娴熟驾驭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西医诊疗措施和各种危重症、急症的抢救措施,为今后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打下基础。在其单独值班前及晋升主治医生前,都应对其进行临床技能的考核,合格后才可上岗。此外,为培育更多、更全面的中医人才队伍,提中学医科室的专业水平,还应派出人员到上级中医院学习、进修或参与一些全国性的中医学术研讨会以及专业培训班。另外,还要想方法引进在中医界有肯定影响力的人才,壮大中医科的技术队伍。 3.5重视中医文化建设,充分发挥中医文化的导向、带动等作用,促进医院全面发展。中医文化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承载了中医学数千年的光辉文明史,既是构成中医学的重要母体,同时又是传承中医学的主要载体,是中华民族绚丽文化中,体现中医本质与特色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中医文化包括文化理念、文化实践和文化环境三方面,文化理念以仁、和、诚为主体,文化实践以精、慎、廉为主导,文化环境则以美、雅、便为主线,这三者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行。在中医的发展过程中,中医文化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在综合医院的发展中,中医文化同样有着不行替代的作用。因此应重视综合医院中医文化的建设,充分发挥中医文化的导向、带动等作用,加快中医药科室的发展,促进医院的全面建设和发展,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3.6扩大中医科门诊,将中医门诊办大、办好、办活。开展特色专科门诊,新建中风康复专科门诊、肿瘤康复专科门诊、皮肤病中医门诊等,以吸引更多病源,加大针灸专科门诊的建设力度,同时建立中医科门诊特色治疗室,以满意中医科门诊患者治疗的须要。开展中医科住院部的特色治疗室,使传统的中医疗法更好地发挥其治疗作用,同时,引进一些先进的现代诊疗设备,以满意不同患者的需求。 3.7医院政策方面的扶持中医事业建设发展有前述诸多不利因素,要想真正发展中医科,没有医院的大力扶持是万万不行的。所以,医院要对中医科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扶持政策,尤其是在经济指标考核方面,只有有实惠的扶持政策,才能稳定中医科医护人员的专业思想,使大家团结一样,各尽所能把中医科室做大做强。 总之,综合医院的中医科室,除了国家和医院予以肯定的扶持和财政补贴外,自身还应博采众方、勤求古训、中西汇通、苦练内功,提高水平,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超越,利用综合医院的优势,扬长避短,因势利导,自强不息,充分发挥中医的优势和特色、只有这样才能为患者供应优质的中医医疗服务,才能有所作为,在综合医院将来的竞争、发展中赢得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王军.综合医院中医科生存发展之路J.医学与哲学,2000,21(2):225. 2马俊.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文规范综合医院中医科建设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2,4:17. 【收稿日期】2022-10-11 第10页 共10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