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群都”现象-上古文明史与国家史的考察-中原地区的人口南迁现象.docx
-
资源ID:9839195
资源大小:32.98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中原“群都”现象-上古文明史与国家史的考察-中原地区的人口南迁现象.docx
中原“群都”现象:上古文明史与国家史的考察:中原地区的人口南迁现象 摘 要:自文明初期起先形成区域文化影响的古国,以中原地方遗存最为集中。中原多处历史悠久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可以借用蔡邕述行赋的说法,称之为“群都”。考古学的新收获使我们对这种历史真实的相识越来越清楚。上古时期“群都”这一历史存在所体现出的中原地区作为文化重心的地位,自有交通地理方面的优势条件。中原“群都”作为文化地理现象,也可以通过生态环境史视角的自然地理的考察说明其背景。关键词:中原;上古;群都;文明史;国家史;生态环境史中图分类号:K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130751(2022)04013407秦汉时人考察前代政治史的遗存,留意到中原地方政治中心的集中,有所谓“群都”的表述。中原“群都”的历史存在,体现出这一地区作为文化重心的地位。相关的探究,可以自文明初期起始。一、“城”的出现与文明初期的中原古都有学者指出,“早在距今约4000年的龙山文化晚期,河南就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批城堡,它可以称之为城市发展史上的胚胎期。”“登封王城岗、淮阳平粮台、郾城郝家台都经过大面积的科学发掘。”据考古工作者总结,“这一时期的城堡,大致呈正方形,面积约在1万至4万平方米左右。城内布局主要是排列有序的排房建筑,城垣的夯筑技术还比较原始,淮阳平粮台古城址的发掘中,还发觉了南门的门卫房,南门路土下敷设的陶排水管道,说明当时的城市建设,已经具有肯定的规划”。相关考古收获,还有新密古城寨龙山文化城址、平顶山蒲城店龙山文化城址、温县徐堡龙山文化城址、博爱西金城龙山文化城址、新密新砦龙山文化至二里头文化城址、郑州大师姑二里头文化城址等。有的考古学者认为,“城址是文明的最为重要的物化载体,是国家的最为主要的政治统治、文化礼仪、经济管理、军事指挥活动的平台”。对于这样的论点或许因有的成熟的文明未必发觉了这样的“载体”而存在不同看法,但是对于中国早期文明的探讨,城址的确是重要的判定条件。苏秉琦划分考古学文化的六大区系,“同以往在中华大一统观念指导下形成的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国民族文化先从这里发展起来,然后向四周扩展,其他地区的文化比较落后,只是在中原地区影响下才得以发展的观点有所不同,从而对于在历史考古界根深蒂固的中原中心、汉族中心、王朝中心的传统观念提出了挑战”。但是仍旧确定“中原是六大区系之一,中原影响各地,各地也影响中原”。各“区系”之间文化进程的未必同步和文明积累的未必平衡,则可以通过考古资料和历史资料的详细分析有所相识。我们这里的探讨,“中原”的定义与苏秉琦“以关中(陕西)、晋南、豫西为中心的中原”有所不同,区域界定主要以现今河南省内的黄淮流域地方为主。二、鲧禹神话和早期的“城”所谓“城垣的夯筑”,是早期文明的主要标记。在黄河流域原始时代末期,华夏文化共同体迈上文明的初阶,是以鲧、禹治水由失败转而胜利作为显明的历史标记的。鲧治水事迹,其实是富有神话色调的传闻。山海经?海内经中有这样的记述:“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郭璞注:“息壤者,言土自长息无限,故可以塞洪水者”。对于“息壤”的解说看法纷杂,我们以为应当重视东汉学者高诱的推断。淮南子?地形:“禹乃以息土填洪水以为名山。”高诱注:“息土不耗减,掘之益多,故以填洪水。”根据高诱的说法,“息土”的神性,其实正在于“不耗减,掘之益多”。能够迎洪水冲激而“不耗减”,正是夯土的特征。夯筑层土,令其坚实,以阻御洪水,是传统防治水害的方式,即吕思勉所谓“此盖古代治水诚有之事,抑亦其恒用之法”。吕思勉又就国语?晋语下的记载有所分析,“太子晋言共工隳土堙卑,即取土壤以填低地之事。其云壅防一百零一川,壅者遏绝之;欲堙卑,斯必不免于壅川矣。防者,筑为堤防,史记所谓鲧作九仞之城以障水也”。留意到“息壤”和“城”的关系,是重要的发觉。不仅“不耗减”,而且“掘之益多”,体现出夯土的基本特性。夯土密度大于一般土壤,更大于新掘之疏土,可能是“息壤”神话之所以形成的另一重要缘由。九章算术?商功有计算“功程积实”的算题,指出了汉时建筑工程中土方测计的一般比例:“今有穿地积一万尺。问为坚、壤各几何。答曰:为坚七千五一百零一尺。为壤一万二千五一百零一尺。术曰:穿地四,为壤五,为坚三,为墟四。以穿地求壤,五之;求坚,三之;皆四而一。以壤求穿,四之;求坚,三之;皆五而一;以坚求穿,四之;求壤,五之;皆三而一。城、垣、堤、沟、堑、渠,皆同术。”对于土壤结构的这种改变,刘徽说明说:“壤谓息土。”“坚谓筑土。”“墟谓穿坑。此皆其常率。”说文?土部:“壤,柔土也。”段玉裁注引麋信云:“齐鲁之间谓凿地出土、鼠作穴出土皆曰壤。”根据九章算术?商功中提出的比率,“穿地”即掘地体积为4者,则掘出的“壤”,即“柔土”、“息土”体积为5,而再夯击为“坚”,即“筑土”,则体积为3。可见,夯土即“坚”和疏土“壤”的体积比例为35。刘徽“壤谓息土”,“坚谓筑土”的说明,特殊值得我们留意。鲧又是传闻中城郭建筑的创始者。吕氏春秋?君守:“夏鲧作城。”高诱注:“鲧,禹父也,筑作城郭。”世本?作也写道:“鲧作城郭。”淮南子?原道也有“夏鲧作三仞之城”的记载。意林引风俗通义:“按世本:鲧作城郭。城,盛也;郭,大也。”初学记卷二四引淮南子:“鲧作城。”引吴越春秋曰:“鲧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此城郭之始也。”钱穆曾经论述“城”的早期作用:“耕稼民族的筑城有两种用意:一是防游牧人的掠夺,而另一是防水灾的飘没。”徐旭生也曾经指出:“城同堤防原来是同一的东西:从防卫寇盗说就叫作城;从防卫水患说就叫作堤防。”鲧所筑之堤防,“也就是鲧所作的城或城郭”,“大约就像今日北方乡间所筑的土寨子或叫做护庄堤”。宋代诗人刘克庄登城五首之四:“漫费人蒸土,常如物溃堤。傍疑为息壤,下恐有蟠泥。”就由“城”、“堤”联想到“息壤”。中国远古先民独创和应用的夯土技术,是适应黄河中下游地区较普遍的地理条件的最经济的最有效的工程形式之一。中国夯土技术的出现,在世界古代建筑史上记录了极富光彩的一页。以最一般的材料,用最简便的方式,筑土防洪,水涨堤高,可能正是“土自长息无限,故可以塞洪水”神话的由来。河南登封王城岗遗址发觉了东西相连、先后修筑的两座夯土围墙建筑。其中一座略呈方形,西墙和南墙各长90多米,有人认为这处作为防卫性设施的城堡,很可能和禹都阳城有关。其建筑形式是,先下掘基槽,然后在基槽内填土,逐层夯筑,当与地面相平常,夯土层再向两侧加宽,接着向上夯筑,从夯土印痕看,当时是用河卵石作为夯筑工具的。河南淮阳平粮台还发觉了另一处早期城址。城墙的建筑方式比较原始,即先用小版夯筑宽度不足1米的土墙,然后以此作为城墙内壁,在其外侧堆土呈斜坡状层层夯实。从夯印看,当时曾经运用以4根木棍合绑而成的简洁夯具。王城岗城址东城的东墙、北墙、南墙东段和西墙北段,都被山洪和河水冲垮。平粮台城址仅留宽1.7米的城门。这些迹象,好像也都可以说明防洪可能的确是早期城郭建筑的主要目的之一。鲧禹治水神话发生于历代水害常见的中原地方,而文明初期的城址也在这里集中发觉。探讨中国城市史,不能忽视这样的事实。 第7页 共7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