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德育与美育的途径探讨]关于美育和德育的异同.docx
-
资源ID:9842012
资源大小:31.37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大学德育与美育的途径探讨]关于美育和德育的异同.docx
大学德育与美育的途径探讨关于美育和德育的异同 新的历史时期下,各行各业都须要高素养的人才,因此确立了教化的根本任务是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养人才。而培育“全面发展”不仅仅停留在原有的教化方式,应给予他新的涵义。即由应试教化向素养教化转变。高等院校是一个文化摇篮,是培育人类文明的沃土,应以提高当前高校生的素养,培育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为主要目标。长期以来,高校进行素养教化的方法相对简洁,就是把社会的道德、行为规范等条款填压式地灌输给当代高校生,而忽视了他们在接受素养教化时的主观意识,阻碍了他们主动去汲取这些道德、行为规范的思想和精神,从而造成了德育工作的效果不明显。同时,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转型,当代高校生的道德状况呈现出多元化和多样性,所表现出的道德问题、行为问题已不容忽视。从而更要求我们找出行之有效的途径来提高高校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目前,高校德育是培育学生德性,塑造灵魂的教化活动;是现代教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教化的其他组成部分来苏好哦,德育又起到了保证方向,推动发展的作用。而美育在教化中又是不行替代的,加强美育教化对高校贯彻党的教化路途方针,提高学生全面素养教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加强高校生素养教化必需将高校德育与美育完备的结合。目前德育与美育照旧是我国教化领域中的两个重要形式,我国教化存在着以德育统摄美育的观点,德育与美育又是不同性质的教化,人追求真、善、美,从意识上分为知、意、情三个部分,对于这三方面的培育,正好分出智、德、美三方面的教化。这三方面的教化对造就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都是不行缺少的,以任何方面取代另一方面在教化史上的证明都是错误的。所以说德育与美育之间是辩证的关系,以德育统摄美育的观点,是不妥的。它们之间的关系应当是相互区分,又相互联系的。一、高校德育的途径一方面是实行理论劝服的教化方式。高校道德教化的基本方式是实行用道德理论去教化学生,表现在高校生对事物的推断力和对事物的意志力上面,提高高校生道德理论标准的实力,塑造具有高尚的品德和文明的言行为教化目的。从而使高校生在道德的理论认知和高校生行为规范的相识了解的达到的最高的理论水平,只有这样才能让高校生真正的自觉去遵守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增加高校生道德责任感和提高道德情感。二是实行社会实践的教化方式。高校德育就是要求受教化者通过社会实践对道德理论的理解产生正确的言行、思想,从而产生肯定的教化成效,使高校生通过实践服务社会和须要帮助的人。要想使高校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行为,提高意志力,就必需脱离课堂的理论传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走向社会。所以说,高校德育的主要途径是进行社会实践,使道德理论付诸于实践中,只有通过实践认知才能更好的制约和提高高校生的道德意识。三是实行自我的信念的教化方式。高校道德教化是通过多种教化手段进行的德育方式,要想使高校生更好的接受道德教化就必需让他们自觉的、主动的、正确的进行理性思维,只有这样才能产生统一的道德要求,并转变成为自我的信念,从而指导其自我行为,达到意识和行为相互统一。二、高校美育的途径一是通过审美情感熏陶学生的心灵。审美教化其实就是学生对事物美的感情的感知,是由谛视事物的美的活动通过感知、感悟,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修身养性。对美的感悟使高校生脱离了社会的功名利禄的约束,从心理上被美化的事物所感染,整个心灵都沉醉在对美妙事物的观赏中,从中获得了超越凡尘的精神快感,这就是审美教化的情感教化。高校生的感情是丰富多彩的,高校老师通过艺术等观赏手段,对陶冶高校生的心灵也是一种影响,使高校生道德水平不断提高,是感情纯净的基础。所以说,艺术可以让人变得纯净和高尚,使高校生进入忘我的精神熏陶中,彻底的陶冶高校生的心灵。高校生亲自去体验、感悟一个事物,对其进行善与恶、美与丑的审美推断,这样高校生的身心获得了满意,陶冶了高校生的自我情操。二是通过详细的事物形象达到教化的目的。高校审美教化已经不是学问理论的传授,而是老师通过教学工具、教学方式方法生动形象使受教化者达到某种肯定的教化目的。例如:通过艺术作品的观赏和对自然环境中美的事物的熏陶,是高校生感受其中的美的境界,体会人生乐趣。使高校生更加变得文静而高尚,更加富有正义感和怜悯心,所以说,通过上述可以看出,没有形象性就不存在美,同时也就谈不上美育的存在。三是加强愉悦教化。“寓教于乐”突出表现了美育的愉悦性,在教学过程中,高校生在愉悦的教学环境中学习理论学问。所谓高校审美教化的愉悦性教化就是指高校老师通过去事物进行美的分析,运用美的感染力去熏陶高校生的情感,从而使其产生共鸣,净化心灵,陶冶了高校生的自我情操。这就说明白,高校审美教化是高校生相识美和理解美,从美的观念中得到愉悦的满意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化,从而达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优秀的作者创作出精致的作品,使观赏者通过作品感受美的存在,体会作者在作品中表现的观点和立场,被在作品上所刻画的形象感到了美,不知不觉中达到教化目的。参考文献:1黄静.德育和美育结合的历史考证与现代诠释J.扬州高校学报,2022.8.(4)33.(作者单位:保定学院) 第5页 共5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