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水彩画朴拙美的艺境感受] 沈阳金地艺境未来发展.docx
-
资源ID:9842344
资源大小:33.36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论水彩画朴拙美的艺境感受] 沈阳金地艺境未来发展.docx
论水彩画朴拙美的艺境感受 沈阳金地艺境未来发展 摘 要:水彩画中所体现的艺境,是画家的画品、绘画技法、自我的人格涵养和对艺术生活的酷爱之情的完备结合与体现,是画者身心相投、物我合一的影射。朴与拙乃是一种品行质朴、谦逊,在诗歌、绘画、文学、哲学领域均有体现,也是中国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朴与拙的探讨,引申至水彩画领域,从而进一步提升对水彩画探究探讨及艺境感受。 关键词:绘画艺术;朴拙;水彩画;艺境;艺术创作;审美 中图分类号:J504文献标识码:A 一、美即和谐说 古希腊早期第一个美学家毕达哥拉斯对希腊艺术经过长期的感受、体验和深思后得出一个结论:美就是和谐。所谓和谐,即对自然和人类社会改变、发展规律的相识,是人们所追求的美妙事物和处事的价值观、方法论。和谐就如同平衡杠杆原理,假如社会或者我们的生活中某部分即使出现了微小的改变,必定引起其它的改变,如同道家的太极八卦图,阴阳互补,相生相克,因为它们有和谐的本质,有内在的联系,所以是锐不行当的。哥德曾经说过:“真理和神性一样,是永不愿让我们干脆识知的。我们只能在反光、譬喻、象征里面关照它。” 许多东西是自然而然矗立在那儿,或是隐性,或是真实,这些都是待发觉的。只有通过有心之人对它了解、问之,然后再呈现于公众,这样才能被大家所认知、认同。万物皆相通,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朴拙美最为道家所推崇。 朴与拙原本是指诗歌韵律里所讲究的格式、章法。如清代诗人、散文家袁枚在随园诗话里指出,诗歌要在淡与枯、新与纤、朴与拙、健与粗、华与浮、清与薄、厚重与笨滞、纵横与杂乱之间,找寻最佳的结合点,即“中和美”。从字面意思上看,一个侧重于“朴拙”也是一种变形,艺术家有意使笔下之象未成形可形不全,向观者示意他重意不重形,诱导观者“忘形得意”。在诗歌艺术中,朴与拙同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袁枚说“宁拙毋巧,宁朴毋华,宁粗毋弱,宁僻毋素,诗文皆然”,旨在说明,应以质朴平淡和疏放生拙的心态来对待做学问。随园诗话追求拙、朴、粗、僻之美,使诗中外观之象不是太眩目,利于突出“以意为主”。“朴拙”在诗论中换一种词语表达,就是“自然”、“平淡”,这是中国历代诗人一种执着的审美追求, 古人曰,“拙,不巧也”(出自说文),从字面意思上看,“拙”与巧是相对的,在生活中它扮演着拙劣、粗糙之意,但我国古代宏大的文学家、思想家老子曾经提出过“大巧若拙”的说法,这恰恰又是拙若大巧的意思,它似拙而非拙,似陋而非陋,它是一种自然浑成、独具匠心的美感。它被后人引申到哲学、文学及艺术学等方面,“拙”有着丰富深厚的内涵,也是一个重要的艺术理论范畴。大巧若拙更是一种无上的追求,是中国美学的一个重要体现,质朴、归真、冲淡自然、内涵充溢是它本性的流露。人们除了涉及并探讨各个层面的审美层次,审“拙”的现象也从边缘性位置起先步入人们的视线,起先越来越多。此巧或可出自人为,也可出自天工,超越人为。这一点跟水彩画里水色的碰撞、交融出现“偶然性”的效果有很大程度的相像与关联。偶然性在水彩画创作过程中会给人带来神奇和快感。 二、水色感悟“朴拙”风格在水彩画中的表现 水彩画是由“水”和“色”这两大基本元素组成,无论运用何种手法都是围围着“水”和“色”的交融与碰撞,水分的多少、色调的浓淡都会产生不同的画面效果。在我国水彩画的发展过程中,曾经在带有广告性质的月份牌中出现并应用过,多数是用来绘制古装戏剧、神话故事、现代侍女等。如今,水彩已经在中国占有肯定的市场,已经从人们不重视的“小画种”身份而跻身于正派画种行列。由于水彩画是以水为媒介,这与中国传统绘画有很强的相溶性,都是运用水调和颜料,所以很简单被中国的画家们所接受和驾驭。 水彩画不同于油画和水粉画,水彩颜料不具备强的覆盖力,正由于它这方面的薄弱,也示意着它在这方面的优势。水彩画通过“水”和“色”来表现,水多则色薄,颜色透亮且画面透气;水少则色浓、干,这可表现画面的厚重感。这也是水彩画“朴拙”方面的呈现。因为有了水的应用得当,就会产生正面的效果,画面干湿浓淡丰富、耐看,富有生气;若用不好,就会使物象和画面散、软、生硬都有可能。水彩画发展至今,技法的应用和绘画语言的探讨已日趋丰富和成熟,如水多水少的问题可呈现虚幻朦胧飘渺的景象,也可先在已经画好颜色的地方,趁颜色没干喷上水,使原本的颜色和水相互融合,水自身的流淌性,会使画面达到斑驳浑厚独特的艺术效果。 水彩画与中国画的笔墨意境有异曲同工之妙,尤其是中国山水画追求水色味道,飘渺空灵,虚实相应,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和水彩画效果相一样。所以说中国人对水彩画有种特殊的亲切感,它的传入使国人更简单接受并学习。例如蒋跃先生正是由于之前已经具备了较之深厚的国画笔墨功夫,对中国画意蕴精神的理解与探讨,才使他的水彩画也独具匠心。任何画种既有它自身所给予的优势,同时它也是一种劣势。艺术无国界,任何绘画都可以相互观摩学习,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朴拙”不仅是一种艺术风格,更与画家对艺术的炙热追求和酷爱的这种浓烈情感表露休戚相关。正如我们刚刚谈到的水彩画与国画的比较,水分的多少可使画面效果变化莫测,韵味无穷无尽,即便是寥寥几笔淡淡的颜色,也会给观众呈现丰富的层次感和明快、挥洒自如的流畅画意。作画者用水高超,则能使“水色”的韵意表现至极,在“似与不似”之间的高度写意概括精神中表现水彩画的诗情画意的魅力,亦或恢宏磅礴、凝重干练的气概塑造。 三、从绘画题材看“朴拙”风格的艺境之美 水彩画假如从绘画对象来看,大致有三种:人物画、风景画和静物画;假如从绘画风格来看,可简洁分为写实水彩画和写意水彩画。 方士庶在他的天慵庵笔记中写到:“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实境也。因心造境,以手运心,此虚境也。虚而为实,是在笔墨有无间,故古人笔墨具此山苍树秀,水活石润,于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灵奇。或率意挥洒,亦皆炼金成液,弃滓存精,曲尽蹈虚揖影之妙。” 其文对意境的独到感受是许多人不能与之匹敌的。作画不刻意,随意、随心,才能营造更好地绘画氛围,更好的表达自己的作画意愿和最真诚的感情流露。 阳太阳(1909-2022),桂林人,是广西“漓江画派”的开拓者,是我国前辈杰出的水彩画家、诗人和美术教化家。“桂林山水甲天下”,青山、绿水、茂林,以及扁舟和鹧鸪等等,得天独厚的自然熏陶给予了生于斯长于斯的阳老先生更多的生活淘甄与艺术感悟。在经典的水彩作品晨曦中,由于阳老擅于中国传统绘画,故他的水彩画中的用笔、用色多借鉴于此。色调凝重,水味饱满,加上“皴擦点染”的国画用笔,将生活与地域文化相浓缩,衍生了审美情趣,创作出独具一格的水彩画风。我们从阳太阳的画中可以看出老先生平淡、质朴的心态情境及其绘画“超以象处,得其环中”所隐藏的深邃意境感受,造就了他水彩画“生拙”与“质朴”等旨趣的艺术风格。 蒋振立(1940- )先生是广西漓江水彩画派的领军人物之一,岁月的冲刷和时间的洗礼带给他的是绘画创作之路上更多的沉稳、大气、洗尽铅华。看蒋公的水彩作品侗寨系列你不难发觉作者放浪形骸的果敢用笔在这一系列中挥洒自如,除了线条与色块的疏密有致之外,作者利用水彩画中“水”具有流淌性的特点与颜色的相互交融、补充,来表现皎洁夜晚干净深邃的天空,颇具写意风格,更道出了画面审美的朦胧、抒情的氛围感,好像听到了夜晚的静,别有一番画味儿。“朴拙”风格传达了画家敏锐的视察力,体现了即心传心的创作趣味和返璞归真的生活看法,流露出对我们平凡生活的酷爱,以及对少数民族人民质朴恬淡生活方式的憧憬。 第7页 共7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