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17日山东省济宁市事业单位招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试卷().docx
-
资源ID:9842380
资源大小:20.52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年6月17日山东省济宁市事业单位招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试卷().docx
2022年6月17日山东省济宁市事业单位招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试卷() 2022年6月17日山东省济宁市事业单位招录真题试卷 (总分:136.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单项选择题(总题数:50,分数:101.00) 1.依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现象的是( )。 ?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 ?B.望梅止渴 ?C.蜘蛛织网 ?D.儿童仿照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解析:解析: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蜘蛛织网都是本能活动,望梅止渴是条件反射。 2.学生学习“功力×距离”,这种学习属于( )。 ?A.辨别学习 ?B.符号学习 ?C.概念学习 ?D.规则或原理学习? 解析:解析:依据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规则或原理学习指学习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之间的关系。题目中,“功力×距离”涉及功与力和距离之间的关系。 3.( )是国家统一实施的全部适龄儿童、青少年必需接受的教化,是国家必需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A.义务教化? ?B.中等教化 ?C.职业教化 ?D.高等教化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义务教化的概念。 4.“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种现象指( )。 ?A.消退 ?B.刺激比较 ?C.刺激泛化? ?D.刺激分化 解析:解析:刺激泛化指的是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 5.望见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这种行为是( )。 ?A.强化 ?B.惩处 ?C.躲避条件作用? ?D.消退 解析:解析:躲避条件作用是指当厌恶刺激出现时,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从而躲避了厌恶刺激,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便增加。 6.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都能得到自己的发展,这是检验教化者是否坚持( )的一块试金石。 ?A.育人为本? ?B.以德兴教 ?C.面对全体 ?D.精英教化 解析:解析:教化以人为本,就是要求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7.在肯定状况下,对个别学生的违法违纪现象,老师可以采纳( )的手段,以保证教化要求的实现,但不能超越法律的限度。 ?A.打骂 ?B.罚跪 ?C.变相体罚 ?D.惩戒? 解析:解析:A、B、C三项都是老师行为“十不准”中的内容,属于体罚学生的行为,是明令禁止的。 8.游过北京八达岭以后,可以回想起八达岭长城的形象。这种记忆称为( )。 ?A.形象记忆? ?B.逻辑记忆 ?C.心情记忆 ?D.运动记忆 解析:解析:形象记忆是对感知过的事物形象的记忆。 9.“长善救失”“教学相长”的教学思想是首先在( )中提出的。 ?A.论语 ?B.孟子 ?C.学记? ?D.劝学篇 解析:解析:“长善救失”“教学相长”等教学思想均出自学记。 10.面对全体学生。抓好每一个学生素养的全面发展,体现了素养教化的( )。 ?A.整体性? ?B.基础性 ?C.内化性 ?D.综合性 解析:解析:“面对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等体现了教化的整体性。 11.王某担当某县高二英语老师期间通过了硕士探讨生入学考试,学校以王某服务期未满、学校英语老师不足为由不予批准王某在职学习。王某欲以剥夺其参与进修权利为由提出申诉,受理申诉的机构应当是( )。 ?A.当地县教化局? ?B.当地县人民政府 ?C.地市教化局 ?D.省教化厅 解析: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师法第三十九条规定:老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化机构侵扰其合法权益、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教化机构作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教化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教化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的三十日内,作出处理。故王某应当向学校所在地的教化行政部门提出申诉,即当地县教化局。 12.在记圆周率时,老师编了顺口溜“山顶一寺一壶酒,尔乐苦煞吾”来帮助学生记忆,这种记忆法是( )。 ?A.形象联想记忆法 ?B.谐音联想记忆法? ?C.首字连词法 ?D.机械记忆法 解析:解析:谐音联想法是一种用相同或相像的读音将无意义材料变成有意义材料以帮助记忆的方法。 13.“学而时习之”的主见说明教学应遵循的原则是( )。 ?A.启发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量力性原则 解析:解析:“学而时习之”的意思是学习过的内容要常常练习,体现了巩固性原则。 14.“足智多谋,见机行事”是指思维的( )。 ?A.广袤性 ?B.独立性 ?C.敏捷性? ?D.逻辑性 解析:解析:敏捷性,也称为变通性,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见机行事、触类旁通。 15.看书时,用红色笔画出重点,便于阅读,是利用了知觉的哪种特性?( )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解析:解析:人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并优先加以清楚地反映的特性就叫知觉的选择性。画重点就是利用知觉的选择性。 16.学记中提出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的教学原则是( )。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激励性原则 ?D.巩固性原则 解析:解析:“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意思是说要引导学生而不要牵着学生走,要激励学生而不要压抑他们,要指导学生学习门径,而不是代替学生作出结论。 17.一份教案的核心是( )。 ?A.提出教学目标? ?B.选择教学方法 ?C.设计教学进程 ?D.规划板书内容 解析:解析:教学目标是教案的核心内容,是课堂教学的动身点和归宿。 18.当物体移到101米远处,视网膜上的像相应缩小到距我们1米远时大小的1101,但是我们知道该物体的大小没有太大改变,这种现象称为( )。 ?A.大小恒常? ?B.形态恒常 ?C.颜色恒常 ?D.亮度恒常 解析:解析:恒常性是指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知觉的条件在肯定范围内发生改变时,人的知觉的映像仍旧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包括大小恒常、形态恒常、颜色恒常等。题干表现的是典型的大小恒常。 19.人们对人或事物所持有的一套比较笼统、概括、固定的看法,并以这种看法作为评价人或事物的依据的是( )。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刻板效应? 解析:解析:社会刻板印象是指对一群人的特征或动机加以概括,把概括得出的群体的特征归属于团体的每一个人,认为他们都具有这种特征,而无视团体成员的个体差异。, 20.在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中,“近水楼台先得月”属于以下哪种因素的作用?( ) ?A.熟识性和I接近性? ?B.相像性和互补性 ?C.外貌来源 ?D.对等性或互惠性 解析:解析:人际吸引是人际关系中彼此相互观赏、接纳的密切倾向,心理学试验探讨发觉,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有:外貌来源、熟识性和接近性、相像性和互补性、对等性或互惠性等。“近水楼台先得月”体现的是熟识性和接近性。 21.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现场教学 ?B.复式教学 ?C.课外教学 ?D.课堂教学? 解析:解析: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制,又称课堂教学。 22.在教学过程中,素养教化强调的是( ),而不是简洁地获得结果。 ?A.记忆学问 ?B.发觉学问? ?C.积累学问 ?D.搜集学问 解析:解析:传统教化强调的是对过去学问的记忆,而素养教化强调的是发觉学问。 23.数学老师在教应用题时,一再强调让学生看清题目,必要时可以画出示意图,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 ?A.牢记题目内容 ?B.很好地完成对心理问题的表征? ?C.有 第11页 共11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