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岛核事故对发展核电的警示]中国核电站有几个.docx
-
资源ID:9842507
资源大小:33.38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福岛核事故对发展核电的警示]中国核电站有几个.docx
福岛核事故对发展核电的警示中国核电站有几个 摘要 在简要介绍核能利用和核电发展状况、回顾日本福岛核事故的基础上,通过对福岛核事故发生缘由的分析,提出在发展核电过程中,应当从中吸取的阅历教训和警示。关键词 核能 核事故 福岛 警示人类几千年来都是从自然界中取得能源,特殊是工业化时代以后,主要以煤炭、石油、自然气为能源,大量地消耗各种化石燃料,使地球上的不行再生资源趋于枯竭。同时也由于大量“三废”的排放,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污染。因此,人们总是在找寻新的能源。1 核能是20世纪重大发觉自从20世纪30年头人们发觉了原子核裂变现象后,人类就起先试图利用原子反应释放出的巨大能量。令人缺憾的是,核能一出现就被用于制造核武器,危害人类而没有造福人类,直到50年头美国和前苏联起先和平利用核能技术建立核电站。利用核能发电不用燃烧煤、石油、自然气等化石燃料,不会排放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质;而且核裂变能量大,可建立大功率发电站。因此,核能被认为是能量大、耗料少的清洁能源。随后,核电站便起先迅猛发展。目前,全球有30多个国家拥有核电站,总数近500座。美国、法国、日本、俄罗斯和英国是拥有核电站最多的5个国家。核能的利用和发展成为20世纪的重大科技成果,在20世纪科技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对于能源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和地区,核能是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唯一能代替化石燃料并大规模运用的能源。然而,随着核电站在发展过程中核事故的出现,特殊是美国三里岛及前苏联切尔诺贝利两次核事故的出现,核电站的平安性问题日益突出,使人们对核的恐惊与日俱增。2022年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的出现,则又一次加重了人们对核事故的忧虑,很多人甚至到了“谈核色变”的程度。由于核电的优点和缺点一样非常突出,有人甚至这样形容核电:核电就像关在笼子里的老虎,正常状态下是平安的,而一旦失控,就可能危害人们的平安。2 福岛核事故与应急监测日本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家,为保证社会经济发展的能源需求,自上世纪60年头后期起先发展核电,全国有18座核电站,54个反应堆,大都是沸水堆。然而,在2022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级强地震并引发高达10米以上的海啸,导致东京电力公司下属的福岛第一核电站一、二、三号运行机组紧急停运,反应堆限制棒插入,机组进入次临界的停堆状态。在后续的事故过程中,因剧烈地震的缘由,导致其失去场外沟通电源,紧接着因海啸的缘由导致核电站内部应急沟通电源(备用柴油发电机组)失效,未能正常运用,从而导致反应堆冷却系统的功能全部丢失并引发事故。此次事故根据国际核事故分类等级,达到最高的7级,与11016年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的事故相当,由于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是爆炸性、短时间高架排放,而福岛事故排放持续时间较长,放射性排放位置较低,大气弥散速度较慢,排放的放射性核素碘131总量仅为切尔诺贝利事故的1/10。事故发生后,根据环保部要求,我国马上启动核应急预案,开展环境辐射剂量率监测,加密测量频次,并随着事故状态的改变,增加了监测点位和监测内容,监测结果刚好上报上级部门。由于事故状态发展存在着不确定性,制定了应对措施。从监测结果看,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中排放的放射性物质对福建省的影响是存在,但影响极其稍微。3 福岛核事故对核平安的警示在当今有核电站的国家中,日本可以说是核电站建设较早的国家,已经有过多次小的核事故教训,但福岛核电站出现这样的特大事故,的确让全世界为之震惊。除了不行抗拒的自然灾难因素外,也暴露出在核电站平安管理和技术上的一些问题。在对福岛核事故造成的损失和影响表示怜悯和关注的同时,已投入运行和正在建设的核电站更应当从中吸取阅历教训,得到警示。3.1 核电站建设必需综合考虑经济性和平安性核事故的防范设施必需与核电站的建设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和同时投入运用。核电的平安性是核电建设必需考虑的核心和关键问题,在经济性和平安性关系上,应遵循平安至上的原则,绝不能为了节约核电站的建设成本而降低平安标准。比如,福岛核电站由于对气体排放管道监测不力,忽视了平安壳氢爆炸的可能,虽然在建设核电站季节省了成本,但最终造成氢气向壳外泄漏而发生氢爆炸,使反应堆厂房受到破坏,产生放射性泄漏到环境中。同样,核电站也不能为了提前发电产生效益而赶时间、抢速度,缩短建设工期,这样可能会降低平安系数,或许提前发电对运营商来说是有经济效益的,假如影响到平安,就可能埋下事故隐患,可能造成更大的损失,得不偿失。3.2 要考虑多重因素的叠加效应正常状况下,发生地震后,反应堆停堆,发电功能即停止。核电站可利用外部电源驱动冷却和限制系统,即使地震对电网造成大规模破坏,核电厂备用的应急柴油发电机组也能精确启动,供应电源。但是,因大地震并引发的海啸接踵而来,摧毁了核电站的海水爱护墙,沉没了地势较低的应急柴油发电机组,导致了核电站失去全部的外部电力供应,反应堆失去了强迫冷却的手段,堆内温度不断上升,造成爆炸。福岛核事故是因为地震与海啸极端事务叠加效应造成的。因此,在核电平安性方面,应充分考虑多重自然因素影响的叠加效应。福建省核电站建在海边,属于滨海核电站,经专家评估福建沿海的海洋、地质环境不具备因地震引发大海啸的条件,但福建沿海的台风是常有的,每年会出现几次,有些强台风的能量大,破坏性强,带来的暴雨也会造成洪水,引起塌方、泥石流等地质灾难,也可能造成供电中断。或许几种极端事务同时出现的概率特别小,但是也不能完全解除。可以说,人类有记录以来虽然没有发生过的极端事务并不等于以后不会发生,汶川发生的8级地震、福岛9级地震和海啸以前也没有记载过。3.3 重视对小故障的排查核电站虽然建立了纵深防卫体系,但核电生产企业仍应当建立核平安文化体系,以科学看法和严谨作风管理核电站,重视对小故障的排查和修正,防患于未然。福岛核电站的事故是偶然的,也是必定的。因为早在几年前,该核电站就曾发生过核泄漏事务,但日本核电部门为维护自己的形象对这一事务进行了隐瞒,也出现过试验报告造假和温度测定资料报告被篡改现象,被监管部门作停堆惩罚过。现在回想起来,假如当时日本能够以小见大,对核电站各系统的平安隐患进行仔细排查,或许就不会发生去年的爆炸事故了。福岛核事故发生后,我国核平安监管部门对全国已经运行、正在建设的核电厂开展全面平安检查,排查平安隐患。对于核电站来说,任何一点瑕疵,都可能埋下平安隐患。3.4 加强核电科普,提高公众应对核事故实力福岛地震和海啸都是有记录以来最严峻的自然灾难,夺去上万人的生命,损失大量的财产,但核电站事故最让人担忧和关注。这次事故发生后,核电站周边3公里起先撤离,随着事态的发展,撤离范围扩大到20公里,数十万日本居民井然有序地撤离办公室和住宅,前往平安地带。2030公里内的居民回建筑物就地隐藏。日本公众在撤离过程中听从指令,忙而不乱,表现出良好心理素养和应对实力。能做到这样,与日本平常的核电科普宣扬和应急实力培育不无关系,这是值得学习的阅历。有关报道曾说,假如类似灾难发生在其他任何国家和地区,伤亡人数唯恐都要大于日本。由于我国核电科普尚不全面,加上原子弹爆炸和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严峻事故的阴影,使人们“谈核色变”,这种恐慌心理在中国引起了荒唐的 “抢盐事务”。因此,做好核电站事故状况下的应急演练,加强公民的自律和团结精神,提高应对核事故实力,应当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同时,政府应当刚好向全社会普及核污染的基本常识,让公众了解一旦出现核电站辐射泄漏事故,最重要的是要保持镇静,听从指挥,千万不要惊惶,懂得做什么?怎么做?要尽量获得来源牢靠的信息,刚好了解政府部门的确定、通知,切记不行轻信谣言或小道信息,让公众信任政府具有处置各种状况的实力。3.5 加强核电技术沟通与合作采纳先进技术,不断发展新型的、更平安的核电站是提高核电站平安性的根本措施。福岛核事故的影响说明白一个事实:一个国家核电站发生泄漏,全世界都可能影响,可谓“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因此,在核电技术上,全世界都不要保守,要尽可能消退核电技术壁垒,核电技术发达的国家要尽可能向其他国家传授先进技术。只有这样,才能使全世界早日共享核能为人类带来的共同福祉。4 结语福岛核事故的影响是长远的,教训是深刻的,也对核能利用赐予警示:发展核电,必需要有平安保障;平安有了保障,才能促进核电的可持续发展。 第8页 共8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