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专业英语翻译 [浅谈交通运输专业英语教学的研究] .docx
-
资源ID:9845171
资源大小:31.43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交通运输专业英语翻译 [浅谈交通运输专业英语教学的研究] .docx
交通运输专业英语翻译 浅谈交通运输专业英语教学的研究 摘 要:中国经济的崛起促进了交通行业的发展,而即将进入交通运输行业的交通专业学生的英语实力却令人担忧。本文分析了中等职业学校交通运输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关键词:中职 交通运输专业英语 情境教学 评价体系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外大量汽车成品、汽车产业进入中国、国内汽车出口量越来越大、国内汽车产业与国外汽车产业的合作及各项沟通活动日益频繁;与此同时,一些进口汽车的售后服务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从事汽车售后服务的人员只有达到看有关汽车配件和专业术语的英语说明无碍,才能更好开展工作,为客户排忧解难,从而提高汽车维护服务的质量。这就要求从事交通运输的人员的外语应用实力必需达到相应的水平。一、中职学校交通专业英语教学现状(一)交通专业英语教学目标不明确。交通专业培育的学生是从事汽车维护服务的应用型人才。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不是进行学术探讨,而是为了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业务工作。但在很多中职学校中,交通专业英语教学的目标和要求并不明确,课程一般根据公共基础英语的教学模式进行,并没有突出专业特点,忽视了对学生实际应用实力的培育。整个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重考试、轻实力的现象。(二)交通专业英语教学策略陈旧。目前,交通专业的外语教学多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方法,课堂上多是以老师为中心,老师的讲解占用了课上大部分时间。虽然现在不少中职学校已经为教室配上多媒体设备,运用的教材也有相应的课件,可这只是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转变,即由黑板板书变成了多媒体屏幕展示。师生之间的语言沟通和教学互动依旧匮乏,学生还是缺少真正的语言体验和实践的机会。(三)英语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大多数中职学校的交通专业英语教学的评价形式单一,往往只是关注教学结果,依据终结性评价来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实力。这种评价体系不能客观精确地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做出评价,既不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刚好调整学习策略、不断体验进步与胜利;又不能使老师刚好获得教学反馈信息,很难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和调整。二、对策分析(一)明确交通专业英语的教学目标。依据通知,中职学校要组织三年制学生在第三学年到生产服务一线参与顶岗实习。所以,三年的中职教化,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其实不足两年,更何况在校期间每个学期还有1430天的实训。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专业英语教学假如再过于强调打基础,要求听、说、读、写、译全面提高,导致的最终结果是交通专业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没有运用英语的基本读说实力。所以,交通专业英语教学应依据社会发展和将来工作的要求,本着“好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来确定教学目标,把好用阅读和口语教学提到首要位置。(二)优化交通专业英语教学方法。老师的教学方法会干脆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学习成果。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应是被动的语言学问接受者,而应是主动的语言信息加工者。英语老师的作用主要在于创设让学生体验、学习语言的情境,而不是照本宣科地展示书本内容。这就要求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中心,老师主动为学生供应多种素材、创设真实有效的课堂情境,引导学生有效地完成交际任务。这种真实有效的课堂情境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熬炼学生的语言实力,还能培育学生的思维实力和想象力,有利于学生有效地驾驭新学问。老师要利用讲台和课桌以及多媒体背景为学生搭建这样的一个场景,在这个特定的场景中,让学生运用所学语言进行角色扮演。在活动起先前,老师要明确提出目的和要求,介绍相关的背景学问,供应关键词汇和可能用到的扩展词汇,然后,学生根据老师的步骤进行表演。为了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大班级里要分组合作。把班内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使得每个人都能担当一个角色。一个组表演完后,学生可以组内互换角色,也可与其他小组相同角色互换。许多学生会挖掘角色中好玩的一面,用英语夸张地表演着,使得整个小组成员在喧闹的氛围中不自觉地都起先用英语沟通。(三)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科学的评价体系能为教学改革和语言学习者供应主动的反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保证。建立中职交通专业英语教学的评价体系首先要确定评价的标准,而这一标准应以中职英语教学和专业教学的目标为导向进行确定。评价体系不仅要考虑考试的合格率,还要考虑评价模式是否能反映学生的真实英语水平,以及评价的方式是否符合学生今后工作的需求。鉴于中职学生学习基础薄弱,语言应用实力较差,在校学习期短等状况,评价体系应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形式的多样化。提倡形成性评价与终结式评价相结合,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不但关注结果,更加关注过程。提中学职交通专业学生的英语实力是一项迫切须要完成的任务,须要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针对中职交通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老师应主动地探究,不断改革教学方法,促进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学问和实力。学生也应加强英语学习意识,努力成为符合职业要求的人才。参考文献:1教化部高教司中职教化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高等教化出版社,2000. 第5页 共5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