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高职院校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docx

    • 资源ID:9848260       资源大小:21.10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职院校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docx

    高职院校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摘要】微生物学是生物制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本文从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优化实践教学条件等方面对微生物学教学改革进行探究,以期提高教学效果,为培育优秀的服务型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微生物学 改革 探究 【中图分类号】G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03-0242-02 现代生物技术是21世纪高新技术革命的核心内容,因此21世纪被誉为是生命科学的世纪,而微生物学已贯穿整个生命科学领域,是生命科学各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和主干课程之一,是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等理论及其试验课程的基础。因此,如何培育适应新世纪发展须要的创新型人才和服务型人才,成为该课程所面临的重要的现实问题。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的须要,全面培育学生的动手实践实力,微生物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笔者通过多年来的教学阅历以及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将改革的方式胜利的运用到教学中来,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爱好,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利于学生对学问内容的理解和驾驭,受到学生的一样好评,为培育优秀的服务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1.模块化、项目化教学 1.1 选用合适教材 教材是连接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桥梁,是丰富学问理论的载体,一本合适的教材,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教学的质量,激发学生求知学习的欲望。因此,选择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合理性的教材是确保教学质量的关键。目前,国内关于微生物教学方面的教材版本繁多,侧重点各有不同。我院依据人才培育方案的设计,以及经过大量的社会考察调研活动,并结合社会发展的须要,最终选定李丹丹等在中国医药出版社出版的全国医药高等职业教化药学类规划教材微生物学基础,该教材集必备学问、好用讲义、实训预习、实训报告、实训评价为一体,内容新奇,重难点突出,适合我院生物技术专业理论教学的要求。 1.2 模块化、项目化教学 教学内容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核心。微生物学是贯穿整个生命科学领域的基础学科,与其他课程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因此,如何避开与其他课程的重复,同时又可为后续学问学习供应良好的连接变得尤为重要。我们以系统性、基础性作为动身点和立足点,以新进展、新技术和好用性为主体,将内容设计上支配了五大教学模块:预备学问、镜检技术、消毒灭菌技术、微生物培育技术、岗位应用。五大模块的设计呈逐步深化式,侧重于对技术的驾驭,基础学问的运用,为培育技术型人才供应有力的保障。同时,详细将五大模块划分为17个项目,包括概述微生物、显微镜视察各类微生物形态、染色制片技术、化学消毒剂、杀菌剂和防腐剂、物理消毒灭菌技术、微生物的养分、微生物的人工培育与技术、GMP中微生物限制岗位、菌种岗位、微生物鉴定岗位、QA中的菌检岗位、微生物发酵生产岗位、药物体外抗菌岗位、无菌产品生产岗位、免疫制品的生产和质量限制岗位、血清学检测岗位等。这些模块化、项目化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培育专项人才,使学生可以有侧重点的针对医药企业岗位的需求,对于学问的驾驭和了解得到有效的保障。实践证明,我们为江苏恒瑞医药有限公司以及扬子江药业集团培育了大批一线抗生素药物的生产员工以及微生物鉴定岗位和QA菌检岗位的人才,为我们不断采纳和深化教学内容供应强大的保障。 2.科学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2.1 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随着各学校硬件及软件设施的渐渐完善,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当代高等院校教学的主要手段之一,多媒体教学课件是授课老师通过查阅大量的教学资料将书本上的学问以多种丰富的形式向学生传输学问的一种有效地的途径,其优势在于可节约大量板书时间,在有限时间内向学生介绍大量学问;同时,多媒体教学能够体现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的特点,将微观的、描述性的、抽象的内容,变得详细化、形象化。在微生物的课程教学中,可以将人类肉眼无法干脆可见的微生物世界通过图片、动画等形式展示给学生;利用教学视频,使学生能够轻松驾驭接种、纯种分别等试验步骤,为后续试验打下基础。这些方式可以有效地将微观世界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一些抽象微观的结构详细化,困难生理活动简洁化,生动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爱好和求知欲望,对学过的学问形成整体相识,培育学生的综合思维实力。 此外,多媒体课件可反复回放教学内容,起到加深、巩固、再学习的目的,也可以通过在制作课件时设置超链接对前后彼此联系的内容进行链接,对一些案例事务和视频进行超链接,加深对学问的驾驭以及调动学习的热忱。这一优势在“抗生素发酵”这章内容中体现得尤为明显,通过多媒体教学将困难的抗生素发酵以网络途径彼此连接,使学生了解抗生素发酵的过程,链接微生物的代谢途径,驾驭每条代谢途径线路的特点及在生产实际中应用,从而为发酵工程在医药企业的实际应用奠定基础。 2.2 科学利用国内外微生物资源库 微生物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生物技术创新的重要支撑。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生命科学探讨、预防医学的探讨、生物技术及其产业的研发、食品科学的研发等都是建立在微生物资源基础之上,尽管国内外的微生物资源相当丰富,但由于科研人员往往难以找到合适的菌毒种而无法开展某些研发工作,严峻制约了科技的进步,为充分的利用好这些世界珍贵的微生物资源,为人类事业服务,目前国内外已经建立了许多微生物资源保藏中心,并建立了许多微生物资源库,可以便利的进行网上查询和订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国内外微生物资源库的有关资源,驾驭最新的微生物资源的动态改变,让学生了解时代科技发展的趋势,有关医药企业的探讨对象,有利于学生对企业文化有进一步的了解:此外,作为高等院校的老师,可以合理利用微生物资源库,选择合适的科研对象,带领学生搞实践科研创新项目,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调动学生科研工作的主动性,有利于培育学生的动手实力、创新性思维。 3.改进试验实训教学模式 3.1 试验内容的改革 微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与其相辅相成的微生物试验是培育学生实际操作实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实力的重要环节,也是培育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最有效、最干脆的途径。但目前各高校存在的普遍现象是验证性的试验比重偏大,这对于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培育极为不利。因此,须要培育学生查阅文献的实力,通过开展试验设计,提高学生自主创新意识,在试验中发觉问题,反馈到理论学问中,利用所学学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深化对学问的驾驭以及动手实力的培育。此外,可以在试验中,利用微生物资源库以及最新的科研动态,让学生对于微生物的发展前景充溢信念,增加学习的热忱。 3.2 有机结合试验教学与课程实习 在试验室完成的试验教学与实际生产过程中存在很大的差异。针对这种状况,我们特意支配了一星期的校内实习活动。首先,带领学生参观学习生化学院小型啤酒生产工艺流程及设备的运用,了解相关设备如发酵罐、糖罐等生物反应器的工作原理及保养,驾驭黑啤的生产工艺流程:此外,部分学生在大三上半学期被聘请到我国知名的医药企业如江苏恒瑞医药有限公司等去顶岗实习,作为一线的操作人员,熟识各种岗位的工作职责与岗位要求,使学生真正了解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生产的实际内容和详细操作流程及生产中尚待解决的问题,同时也能使学生更快地适应将来在企事业单位的工作。 3.3 与职业技能鉴定实现良性对接 我国从2000年7月1日起,全面实行职业资格证书认定制度。为进一步贯彻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我院在微生物课程授课的过程中,开设了两周的微生物培菌工的考工培训,据统计,考工通过率高达95%以上,目的是使学生培育成为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满意企业要求,做到走出校门即能上岗。 4.加强老师队伍建设,提高老师自身专业素养 老师队伍的教化水平和自身专业素养的凹凸干脆影响着教学效果。作为专任老师,我们要不断学习新的专业学问,刚好了解和驾驭最新的科学技术,同时提高自身的科研素养。要让学生坚固地驾驭好专业学问,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让他们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要求。因此,老师教学工作中要不断完善自我,采纳合理的教学内容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紧跟时代步伐,贴近学科前沿。为此,我们要努力将这项工作做得更好,在探究与实践的过程中不断进步。 5.结语 在微生物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断尝试,不断摸索,从实践结果来看,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进展和一些意外的收获。但是,教学改革永无止境、任重道远。作为教化工作者,我们要不断的以丰富的学问武装自己,不断完善自我,创新思想,接着探究出一条适合培育优秀人才的教学模式,以适应快速发展的时代须要。 参考文献: 1段淑蓉.微生物学教学改革初步探究J.安徽农学通报,2022,19:151-152. 2李正鹏,吴萍,祝嫦巍,等,微生物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究与实践J.广东化工,2022,1:149 3高岳.高职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微生物学课程试验教学改革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22:322-323 4李晓艳,多媒体教学在微生物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22,41:1347-1348 5孙建宏,童光志,王笑梅,国内外主要微生物资源库简介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22,17-18 6马立安,余知和.提高微生物学教学效果的方法探讨J.长江高校学报,2022,8f4):262 7王记祥.提高微生物学课堂教学效果的几个方法J.微生物学杂质,2022,33:107-109. 作者简介: 李思阳,男,汉族,辽宁沈阳人,硕士,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探讨方向为新型纳米缓释制剂。 第8页 共8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

    注意事项

    本文(高职院校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docx)为本站会员(l***)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