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管理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x
-
资源ID:9867306
资源大小:19.74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土地管理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x
土地管理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为了更好的提高土地管理学总论的课程教学效果,培育出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土地管理方面的人才,在经过一学期的土地管理学总论课程的实践后,我们探讨分析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为今后土地管理学总论的课程改革供应指导性的建议。 关键词:土地管理学总论 教学效果 问题 对策 1、引言 土地管理学是介于土地科学和管理科学的一门交叉学科,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学科。土地是非常珍贵的资源和资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土地科学及土地管理教化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1。在土地管理学的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驾驭基本理论学问的同时,还应驾驭相应的实践技能,以培育学生在详细实践过程中的实力。同时土地管理学还是一门受政策性影响极大的学科,其探讨内容在不断的更新,因此,刚好的进行课程教学的改革是必要的。国内不少学者也对此进行了探讨,其中,敖登高娃就土地管理学教学过程中的“图表”教学方式、“主题引导”教学方式、“案例”教学方式和“框图”教学方式等教学效果进行了分析2 ;魏凤秀就土地管理学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以及社会热点问题进行了探讨,表明教学内容要统筹支配,形式敏捷多样,社会热点要正面引导3;刘庆等对土地管理学课程过程中的启发式教学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启发式教学有传统教学方法所不具备的优点4;冯新伟结合土地管理实践进行土地管理学教学,使学生在驾驭课本学问的同时驾驭土地管理的新学问5;齐艳红等以社会需求为依据,从土地管理学的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等三方面进行了改革及优化分析6。刘志玲等对问答法、探讨法、案例法、项目教学法等教学的一般方法在土地管理学中的综合运用进行了探讨7。而笔者在一学期的实践教学中,结合土地管理学的教学目标,对土地管理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了探讨。 2、土地管理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内容太广泛,没有重点。 在经过一学期的土地管理学课程的学习后,总结这一学期的学习内容,分析探讨发觉:土地管理学该门课程本身内容就多而广泛,加之讲授课时比较少,造成了老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对全部的内容都只是泛泛而讲,没有深化,以至于学生们在学期结束时对该门课程仍没有具体的理解,也不清晰课程的重点在哪里。 2.2 教学内容重理论而轻实践 土地管理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但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老师往往只注意理论的讲解,而忽视了实践的应用。于此同时,在讲解理论的过程中,也并没有敏捷的教学形式,这往往使学生们感到无聊,失去听课的爱好,从而不利于人才培育的目标。 2.3 教学过程中并没有与国家政策相联系 土地管理学是一门受政策性影响极强的学科,它与国家政策联系及其紧密。在实际进行土地规划与管理的过程中,都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与服务。因此,新时期下的国家政策对学生们来说是必要的,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这一点却往往被忽视。 2. 4 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对关于土地管理方面的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解析 土地管理学是一门与社会联系亲密的学科,其基本的理论学问都是为社会所服务的,但对于社会中的热点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其中不乏有些看法过于偏激,而学生们正处于养成思想观的时期,明辨是非的实力还不够,假如此时不加以引导,简单导致学生们产生思想上的错误。 3、土地管理学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3.1 教学内容力求完整,重难点突出,统筹支配 老师在进行教学前,应当列出教学大纲,在教学的过程中,以教学大纲为主线,但因为教学课时的限制,教学内容要有取舍,重难点要突出。土地管理学是一门专业性极强的学科,因此,要依据学生专业的不同课程讲授的内容要有所侧重。对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课程的讲授应尽量具体,使同学们清晰的明白地籍管理、土地权属管理、土地信息管理、城乡二元土地制度等。对于非专业的学生来说,老师对太专业的内容只需大致介绍,专业化太强的东西,一方面他们理解起来有肯定的困难,另一方面,他们在今后的道路中用到的也不会太多。这些就要求老师对土地管理学这门课程极其娴熟。 3.2 增加教学形式的敏捷性,时常进行实践活动的探讨 目前在土地管理学的教学过程中,主要还是以传统的教学手段为主,课堂上,仍以老师为中心,在这样的教学形式下,学生们被动的汲取学问,一方面对学问的理解有很大的困难,另一方面学生们参加度不高,在课堂上感觉不到存在的价值,简单产生厌烦心理,不利于土地管理方面人才的培育。因此,在土地管理学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应当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变更其教学形式。 将案例法与探讨法相结合在理论学问讲解之后,老师应当选择与该部分理论内容紧密联系的案例,让学生们依据已学习的理论学问,独立地就案例中的优缺点、不足之处如何改正等进行探讨,然后由每组派一代表就探讨的结果进行简要说明,最终由老师总结发言。这一过程,很好的培育了学生分析问题的实力。但是,选择的案例不应太难,最好与理论学问能够紧亲密合。 3.3 时常关注国家政策动态,刚好更新政策信息 土地管理学的教程往往具有肯定的落后性,而土地管理却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改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求老师刚好的对课本上的信息进行更新,向学生们传达出最新的政策消息。对于土地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更应当自觉的去了解土地管理方面的最新政策以及探讨趋势和探讨的热点问题,常常关注国土资源部、中国国土资源网上的信息,为今后在这方面的接着深造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3.4 社会热点的解析,应正面引导 社会经济在不断发展的同时,增加了人们对土地利用和土地开发的强度,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同时也使人与地之间的冲突显得更加突出。在这样的状况下,我们更应当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坚决不移的坚持我国土地利用的基本国策:“非常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份土地,切实爱护耕地”。但社会上不乏有一些思想偏激的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顾环境的破环仍肆意的破坏土地,对于此,老师应对学生的思想观念加以正确的指引,告知学生什么样的观点是正确的,什么样的观点是错误的,又是什么缘由导致了这些观点的正确与错误,从而教会学生明辨是非的实力,使学生不至于被社会上错误的舆论导向所带偏。 4、结束语 当前土地管理学的教学已不能满意社会对土地管理方面人才的需求,因此,土地管理学的教学改革是必需的。只有通过对土地管理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实践教学的改革,才能使学生们在驾驭基本理论学问的同时有更强的实际运用实力;才能增加学生们的学习爱好;才能更好的培育学生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力,从而为以后的工作供应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陆红生.土地管理学总论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22. 2 敖登高娃. “土地管理学”课程教学方式探讨J. 内蒙古师范高校学报,2022,28:135-137. 3 魏凤秀.土地管理学课程教学探讨J. 长江高校学报,2022,37:173-173. 4 刘庆,张坤,何长元. 关于高校土地管理学课程启发式教学的运用与探讨J. 科技创新导报,2022,28:153. 5 冯新伟. 结合管理实践的土地管理学课程教学重点探讨J. 教化教学论坛,2022,22:113-114. 6 齐艳红,王兰霞. 面对社会需求的土地管理学教学内容改革J. 安徽农学通报,2022,21:140-141. 7 刘志玲,李江凤,方世明. 土地管理学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 中国地质高校学报,2022:87-88. 作者简介: 闫丽阳女,汉族,河南许昌人,河南高校环境与规划学院,2022级本科生,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 第7页 共7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