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财政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工作规划 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docx
-
资源ID:9870634
资源大小:33.67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县财政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工作规划 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docx
县财政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工作规划 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 “十一五”期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和县政协的监督下,在全县各级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财政克服种种困难,主动主动参加宏观经济调控,在实施主动财政政策,调整经济结构,理顺经济关系,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在加快财税体制改革和进行财税制度创新,依法理财及完善财政自身建设等方面也都取得了较大成就,全县财政改革与发展获得了双丰收。全县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加,社会各项事业有了长足发展。全县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由2022年的101101万元增长到2022年18406万元,平均增长20.101%,安排到2022年可达到20256万元。一、“十一五”财政工作回顾(一)财政收入执行状况2022年全县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0110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收1588万元,增长18.44%;2022年全县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251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收2318万元,增长22.73%;2022年全县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586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收3352万元,增长26.78%;2022年全县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840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收2538万元,增长16%。(二)财政支出执行状况2022年全县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支出3243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支5600万元,增长20.87%;2022年全县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支出4575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支13321万元,增长41.07%;2022年全县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支出5275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支7000万元,增长15.30%;2022年全县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支出7513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支22377万元,增长42.40%。(三)“十一五”财政主要工作1、依法加强税收征管财政收入实现了新突破。“十一五”期间,全县财政系统与收入征管部门亲密协作,坚持依法治税、狠抓收入的落实,较好地完成了收入任务。2022年全县财政总收入达到28396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8406万元, 比“十五”末的8681万元增收10125万元,增长1.12倍,年均增长28%。财政收入创历史新高,“十一五”期间财政收入每年都保持了两位数的快速增长。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为全县各项改革的顺当实施、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供应了牢靠的保证。2、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支持各项改革和重点社会事业的发展。一是财政公共支出的快速增长的前提下,保工资、保运转、保重点的财政支出目标基本得以实现,有力的保证了全县社会公共事业的健康发展和政府机构的正常运转。二是在财力非常困难、社会保障资金支出的大幅度增加的状况下,多方筹集资金,通过调整支出结构等手段主动筹集资金,把社会保障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优先保证资金调度,同时主动争取上级财政支持,保证了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保险金的刚好足额发放,集中资金解决社会事业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三是支持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接着帮助解决拖欠医疗费等突出问题。四是不断加强科技、教化和“三农”的投入力度,科技、教化和支农支出仍处于领先地位。3、主动推行依法理财,财政管理不断规范。一是制定了XX县预算外资金管理暂行方法、XX县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暂行方法、XX县政府选购暂行方法、XX县及部门预算文本、XX县乡镇财政管理暂行方法等一系列制度,规范了预算内外资金管理,建立财政专户为我县财政改革和发展以及财政资金的平安运行有了切实的制度保证。二是实行会计法,各乡镇建立了会计核算中心,实行多种形式,开展了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将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化纳入培训的主要内容,努力促使会计人员综合素养的提高。加强了财政、财务管理和监督。三是肃穆财经纪律,落实“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开展了清理检查,对擅自设立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扩大收费范围、挪用坐支预算外资金的一些违规行为依法进行了肃穆查处,有效地加强了会计监督,有力地推动了我县预算外资金实行综合财政预算管理,不断增加了政府调控实力,使我县的财政管理工作逐步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管理的健康运行轨道。四是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着力加强了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开展了全县国有资产普查工作,基本摸清了全县国有资产的家底,加大资本的运营力度,盘活了国有资产存量,维护了国家利益。4、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五种意识”进一步得到树立。根据建设一支适应财政改革与发展要求的高素养干部队伍的目标,切实抓好干部队伍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使财政干部职工做到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努力提高生财、聚财、用财实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使广阔干部职工树立起五种意识:一是坚固树立大局意识。想问题,办事情,始终以大局动身,自觉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完成今年财政工作任务上来;二是坚固树立依法行政意识,把行使职权纳入法治轨道,做到办事权限合法,程序合法,自觉接受全县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全面推动依法理财进程;三是坚固树立服务意识,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真心实意为群众服务,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四是坚固树立求实意识。说实话、办实事,算实账,求实效,不搞形式主义;五是坚固树立效率意识,紧紧围绕今年财政工作目标,加强沟通、主动协调、简化程序、强化责任,不断提高财政工作效率。(四)“十一五”财政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和困难一是政策性减收增支因素较多,收支冲突仍旧非常突出;二是经济发展不平衡,后劲不足;三是县域经济基础薄弱,实力不强,基础不坚固、经济总量小,财源结构单一,财政收入增幅趋缓,自给实力较低,县乡财政困难重重;四是县乡政府欠债数额大、状况困难,债务风险向财政集中,相关部门偿债意识不强,偿债压力增大;五是部分单位资金管理运用中,违纪违规时有发生,财政监管比较薄弱。二、“十二五”财政发展规划(一)指导思想仔细实行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中心、省市、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经济发展、壮大财政实力为主题,以坚持以人为本、构筑公共财政体制为基础,以实施好稳健财政政策、推动改革为动力,着力提高财政资金运用的规范性、平安性和有效性,促经我县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二)发展目标依据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十二五”规划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递增16%, 2022年达4.4亿元,比2022年预料完成数20256万元增收2.38亿元,增长1.18倍。其中:国税县级收入预料达0.76亿元,比2022年预料完成数0.28亿元增收0.48万元,增长1.7倍,年均递增22.1%;地税县级收入预料达2.94亿元,比2022年预料完成数1.16亿元增收1.78亿元,增长1.53倍,年均递增20.44%;财政部门组织非税收入预料达0.7亿元,与2022年预料完成数0.7亿元持平。分产业预料状况:单位:万元产 业2022年预料数国税2022年预料数地税2022年预料数财政2022年预料数合计440007600294007000林业14752482839246000电力1015582403矿产业1402887515糖业536336200建筑建材及房地产1364219213450商业及服务业87374258302交通运输业20222022其它19383505881010综合考虑中心主动财政政策和扩大内需项目实施对2022年支出的影响,至“十二五”末,财政一般预算支出预料达13.56亿元,比2022年增支5.14亿元,增长61.05%,年均递增10%。 (三)主要工作措施1、发展经济,培植财源。把财政工作与经济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以加强财源建设促进经济发展,以对地方财政的发展来扶持发展项目,全方位开启新的增长点,增加财政发展后劲,实现经济建设和财政收入同步增长。2、依法治税、强化征收管理,确保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坚持增收节支,运用科学的理财方法,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做到“生财有道、聚财有方、用财有规”,实现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一是建立财政、国税、地税三家联席会议制度,加强财税协作,强化税收征管,确保应收尽收。同时,加强对非税收入管理,确立财政安排的主体地位,增加宏观调控实力。仔细贯彻“加强管理、堵塞漏洞、政治腐败、清缴欠税”的工作方针,严厉打击偷税、漏税、骗税等违法行为,提高税收征管效率,努力增加财政收入。二是发挥财政职能,完善乡镇增收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县乡两级广开渠道促产培财的主动性和主动性。三是根据社会公共须要的标准,科学界定财政支出的供应范围,缓解财政收支冲突。四是明确量入为出、集中财力办大事的理财思路,强化支出管理,优化支出结构,将财力主要用于社会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3、坚持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保民生,加大重点支出的保障力度。根据财政工作“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指导精神,在财政预算支出上做到优先保证职工工资的发放,主动探究行政机关经费集中核算管理方式;在保运转方面,依据实际和财力状况,制定合理的公务费定员定额标准,并在预算中优先支配,其他专项支出要坚持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的原则,对一般性支出从严限制;在保稳定方面,重点加大社会保障资金的刚好足额到位,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在保重点方面,要根据集中财力办大事、办急事的原则,优先保证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点支出,力争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教化、农牧业、生态建设等重点领域和项目的支出须要,努力提高财政资金的运用效益。4、创新思路、深化财政改革。一是推经综合预算改革步伐,清理整顿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完善收费收缴制度,加强“收支两条线”管理,堵赛预算外资金管理漏洞,并将一些按规定应纳入预算管理的罚没收入和行政事业性收费纳入预算管理。二是进一步推动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不断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确保基层政权运转的资金须要。三是转变乡(镇)财政职能。确保税改后的成果,建立健全转移支付机制,完善农村“低保”、“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 5、强化措施,不断规划财政监管。一是根据公共财政的改革须要,建立支出绩效评价制度,加强财政资金平安性的绩效监督,对财政资金的安排运用做出绩效评估。二是接着推动政府选购工作,扩大政府选购的规模和范围,实现对部分办公设备的协议供货和公务用车定点修理、保险服务项目公开招标集中选购。三是整顿和规范会计秩序,开展专项检查工作,同时,加大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力度,努力提高会计队伍的整体素养和社会公信力。四是建立财政监督机制,仔细开展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资金运用行为的监督检查,规范财政资金安排程序及拨付渠道,做到有章可循。 第10页 共10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