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语文,-诗词五首】.doc
-
资源ID:9876827
资源大小:14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年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语文,-诗词五首】.doc
2022年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语文,诗词五首】.教案示例诗词五首 重点: 把握每一首作品怎样融情于景,通过创造出一种意境来表达自己的胸襟、情怀或生活情趣的。 把握关键词的准确词义,体味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 难点: 理解诗歌的意境。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观沧海 (一)作家作品简介 (二)题解: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三)朗读诗歌指导:先范读再由学生试读。 (四)指导学生评析诗句。 逐句分析,先由学生分析,再由教师归纳。 重点落实以下问题: 1全诗12行,除开头两行外都是写景,说说开头两行的作用。 2区分一下哪几行写实景,哪几行写想象之景虚景。 3写实景中有动有静,分析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归纳: 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这是继承诗经中直陈其事的写法,显得很质朴。 第二层(“水河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海水荡漾,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再写草木,仍然是静态,次及“洪波”,又回到动态,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这一层全是写实景。 第三层(最后四行)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这是写诗人的主观感受,是从两个“若”字看出来的。 4海是很难写的,可是读了这首诗,我们每个人大概都会感到海的伟大。这首诗究竟好在哪里呢? (五)小结全诗的.写作特色,并请同学们带着感情,再次朗诵这首诗歌。 (六)齐读齐背,抽查个别背诵。 二、次北固山下 (一)作家作品简介 (二)朗读这首诗 (三)指导学生评析诗句,整体把握诗的内容。 1诗人此刻在船上,而“客路”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见的,为什么诗一开头就提到“客路”呢? 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诗人在何时何地见到的景象?你能想象出船行的图景吗?”为什么要特地提到“潮平”? 3“江春入旧年”一句中“旧年”指的是一年中哪一段时间? 4为什么诗人突然想到要寄一封家书呢? 5名句分析。“海日”两句从章法上看,有导出结尾一联的作用,这就是说,它跟诗人的乡愁有关,这样说有根据吗?这两种景象有相同的地方吗? 6这种乡愁并不使人感到低沉,请你体会其中的道理。 (四)当堂背诵。 由于诗的意境美、语言浅近而音韵和谐,应当比较易于成诵。 三、望岳 (一)作家作品简介。 (二)指导学生评析诗句。 重点讨论下列问题: 1.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 2.“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 3. 泰山之北为故齐地,之南为放各地;“青”,指泰山之色,“了”,完的意思。整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诗人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4.“造化”两句。问:“神秀”,指英灵之气,这是古人的说法。试联系前面一句说说这句的意思。 5.“阴阳”一句又是什么意思呢? 6.“荡胸”两句。大意已见注释。问:这两句写诗人望岳所见,试作具体描述。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7. “会当”两句。绝顶,极顶,指玉皇项。问:诗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却能“一览(全都看到)众山小”,这说明了什么? (三)背诵指导。第二课时 四、如梦令 (一)作家作品简介 (二)教师领读这首词。 (三)指导学生评析课文,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这首词所叙述的事发生在哪一个季节? 它是词人当天写的吗?为什么词人经常想到这件事呢? (四)练习背诵。学生试背后,教师略说读的节奏,再领读一次,务求节奏鲜明。 (五)继续讨论,深化理解。 1.这首词记的是女词人的一次郊游,是她独自去的吗? 2. 为什么会“误入”呢?还有别的原因没有? 3. 什么时候发现“误入”的? 4.既误人,慢慢划出去,不也行吗? 5. 你能想象出“争渡”的情景吗? 6.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完整地叙述这件事的经过。 (六)教师再次领读。 (七)小结 五、西江月 (一)作家作品简介。 (二)题解 这首词有个题目“夜行黄沙道中”,黄沙,即黄沙岭,在江西省上饶县西,辛弃疾退隐上饶带湖期间,经常行经风景优美的黄沙进中。 (三)教师领读全词一至二遍,着力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也可让学生试读。 (四)指导学生解析课文,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1. 词人这次夜行的路程长不长?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2.路长,为什么要夜行?这时是什么季节? 3. “说丰年”的是谁? 4.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来叙述上片的内容。 5.下片一开始就说“七八个星天外”,这意味着什么? 6. “两三点雨山前”,雨不大嘛,词人着急么? 7.词人此刻一定是快步急行,他对这条路熟悉么? 8.再看最后两句,注释里的话跟词人的表述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要用倒语? 9.补充解释:词中常常出现倒语,有的出于表达内容的需要,有的出于押韵的需要,更多的是两种需要兼而有之,这两句就是这样。 10. 由学生创造性地表述下片内容间参照上片的表述方式。 (五)小结这首词的.写作特点 .教案点评: 以朗读带动教学,在朗读中加深对诗词的理解。语文教案诗词五首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 6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