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地质大学的讲话(节选)-1956年1月20日讲话节选.docx
-
资源ID:9889367
资源大小:31.94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在中国地质大学的讲话(节选)-1956年1月20日讲话节选.docx
在中国地质大学的讲话(节选)|1956年1月20日讲话节选 我是1960年进入高校的,在学校期间就很酷爱地质科学。除了书本学问以外,我曾钻研过河流走势的改变和它的力学原理,还探讨过磷矿,特殊是北方磷矿的成因。那不是老师布置的,是我课外涉猎的。我上高校时,构造学主要是地槽地台学说。工作以后,自己起先探讨地质力学。当板块学说出来以后,我又努力学习板块学说。我觉得一个科学工作者,思想应当是开放的,而不应当是禁锢的。他只承认规律和真理,而不屈服于任何权威。一所学校最重要的还是要提倡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青年学生要有自己的独立思索实力,这是最珍贵的。我在地质科学探讨中遇到问题总是要问一个为什么。这也就养成了我在从事其他工作时从不迷信、不盲从,总是通过自己的探寻,永不停息追求真理的脚步。酷爱科学,追求真理,是母校给我的。我们有很多老师和同学就是这样做的。因为地球太大,宇宙更大,自然是千变万化的,它处在变动之中。人类和社会也不会终止,它处在发展改变之中。这是一个道理,这就是科学精神。母校又给了我克服困难的志气。我上高校以后,第一学期就染上了肺结核。当时学校让我住一个隔离室,不能上课,但是我靠自己的学习和钻研,在没有听课的状况下,那个学期的全部课程,包括最难学的结晶学,都得了优秀。以后我坚持熬炼,从不畏天命,因此我又争取到每天四小时上课时间,然后是八小时。直到毕业的时候,我最终摘掉肺结核的“帽子”。参与地质工作以后,要爬山越岭。我在祁连山工作,祁连山主峰在5000米以上,我从事祁连山腹地的填图工作就在祁连山主峰。每天早晨吃过饭以后,我带一个馒头上山,饿了就地捡一点干柴,把它烤一烤吃了,捡不到柴就把它带回来,因为太凉吃不下,晚上就吃一碗面条。从早晨动身到工作地点,一路爬山到下午两点钟,可是还有一二一百零一米要上,要定个点。我总是坚持爬到工作地点,画好素描,填好图,做好记录才返回。我从来没有因为图省事而定过“遥控点”。下山还要背着一包石头,累了不敢坐下,就在山边上靠一靠。回到住地,常常天已经黑了。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下,我也总勉励自己,人要有甘愿吃苦而毫不叫苦的精神。只要努力,不畏艰难,不怕挫折,总会进步。我有过几次很危急的经验。一次在祁连山主峰。那一夜大暴雨,逼得我们半夜搬家三次,大家总是先抢资料,后搬帐篷,然后再搬自己的行李。其次天一看,沟里大水冲下来的滚石比人还高,连骆驼都砸死了。还有一次过疏勒河,河中间水流湍急,我死死地抱住牦牛的颈项,整个身子都浸在水里,就这样过来了。我跟青年们讲这些,就是说吃苦可以熬炼人,不仅磨练一个人的性格,而且能造就他的精神。我常思索,对待任何工作,假如你能担起来,你就英勇地担起来,不怕任何困难甘受任何打击和委屈,肯定要把工作做好。今日当面临巨大的思想和工作压力时,我仍旧用自己瘦弱但坚毅的身躯担起了一切,从不把困难留给他人。这种精神也是母校给我的。我上高校以后,起先更多地思索社会和人生,除了学好专业以外,我大量地阅读历史、哲学、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书籍。我一心想为人民做好工作,作为一个热血青年,当时我想得最多的是要和人民在一起。母校给了我这样的环境和条件。1963年、1964年我分别在湖北和河南,也就是秦岭和嵩山进行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那时我吃住都在老乡家里。除此之外,我们常常到农村参与劳动。我还利用假期到农村去,和农夫生活在一起,吃一锅饭,睡一个炕。我利用这个时机了解群众,懂得他们的思想、感情,学习他们的珍贵品质。在地质队工作,那也是在最基层,四周都是农村或者牧区,我交了很多农夫和牧民挚友。有时我看到农夫为了买酱油和盐跑很远的路,拿几个鸡蛋来到地质队换钱,心里感到特别地沉重。我觉得我们国家太贫困了,我们的人民太苦了,我下决心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人民。对人民的深厚感情是我献身人民的世界观形成的基础。在担当领导工作后,我几乎走遍了全国的农村,特殊是贫困山区,盘坐在农夫家的土炕上和他们促膝交谈。我跑了很多的企业、矿山、油田,也下过矿井,到矿工居住的棚户区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19101年抗洪抢险时,我曾13次到抗洪一线指挥,8次到荆州,指挥荆江大堤抢险。2022年汶川大地震后,我十多次到灾区指挥抗震救灾和复原重建工作。现在我还有这样的习惯,因为工作忙,每当周六或周日就下基层,我感到和人民在一起特别亲切。我了解基层、了解农村、了解人民的疾苦与忧乐,心里始终装着人民,为变更他们的境遇而努力工作,这就是为什么我在担当领导工作以后能够从人民的利益动身,下决心推动取消几千年加在农夫身上的农业税,推动九年制免费义务教化,建立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思想根源。因为我知道,一个领导者假如不懂得农夫,不懂得农村,就不懂得中国的国情;不懂得占全国大多数人口的穷人,就不懂得政治,也不懂得经济。作为人民的政府,一方面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要努力实现社会公允正义,这就是我们的目标。我希望同学们在校学习的时候,就要树立远大志向,把今日的学习和今后的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练就本事,将来为人民更好地工作。母校培育了我,我铭刻在心,时常牢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要用我自己工作的成果来报答母校,决不辜负母校对我的期望,让母校恒久记得他是一个优秀的学生。摘自中国教化 第5页 共5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