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运用多媒体提高数学课的导入效果-多媒体导入好处.docx
-
资源ID:9893189
资源大小:33.17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合理运用多媒体提高数学课的导入效果-多媒体导入好处.docx
合理运用多媒体提高数学课的导入效果:多媒体导入好处导入新课是小学数学新授课必不行少的环节,是一节课的起先。良好的新课导入,能快速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从而使学生自然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同时,良好的新课导入更是展示老师教学艺术的“窗口”,是老师对教学过程通盘考虑、周密支配的集中体现,熔铸了老师运筹帷幄、高瞻远瞩的才智,闪耀着老师的教学风格。科学合理的运用电教媒体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就会把学习之苦转化为追求胜利之乐,在学习中充分发挥主动性,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发联想,激励探究,为一堂课的胜利铺下了基石。我在教学工作中依据很多优秀老师的阅历和自己的工作实践总结了一些运用多媒体对新课学问导入的方法,现小结成文供大家参考。一、创设情境,激发求知情境式导入新课的特点是把形、情、境、理熔于一炉。利用音乐、录音、录像、图片、声音等手段以渲染课堂气氛,为学生理解教材供应特定的情境。例如数学活动课“节约用水”的课始,老师用娓娓的声音说:“这是蔚蓝迷人的地球。地球表面一百零一分之七十是水,其中大部分都是海水,我们赖以生存的淡水资源特别贫乏。人类的奢侈,环境的恶化导致世界一些国家和地方用水频频告急。瞧!因为缺水,原先的大片良田干枯、颗粒无收;因为缺水,沙漠正一步步吞噬着朝气盎然的绿洲;因为缺水人们的日常饮水受到严峻威逼当我们面对数以一百零一计的人们围着一口井取水的画面时,我们是否感到心情沉重?我们须要发出怎样的呼喊?”协作多媒体课件展示的缺水地方的生活图片,学生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因而从心灵深处发出要“节约用水”的呼喊。有了这种感情积淀,下面的数学活动也就有了鲜活的生命力。二、谜语导入,集中留意 谜语导入,就是老师用学生猜谜的方式导入新课。通过谜语来集中学生留意力,引学生入胜。如数学“时、分、秒的相识”的新课导入设计:老师先让学生看媒体课件、然后猜谜语“一匹马儿三条腿,日夜奔跑不怕累。马蹄嗒嗒提示你,时间肯定要珍惜。”学生猜出谜底后老师运用课件展示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钟。提问:钟表有什么作用呢? “猜谜语”是学生非常喜爱参加的嬉戏形式,猜谜语导入,很简单形成轻松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一起先就处于主动的状态中。 三、利用故事,激发联想针对小学生爱听好玩的奇闻轶事的心理特点,在导入新课中,适当引入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故事、寓言、典故、迷语、趣闻等,可以帮助学生开展思维,丰富联想,可使他们兴趣盎然地投入新学问学习中去,变新奇心为深厚的学习爱好。例如一位老师讲“分数大小的比较”一课时,老师说:“今日我给大家带来一个故事,你们想听吗?”这时老师播放多媒体课件:“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一天,天气特殊燥热。师徒四人口渴难忍,让八戒去找西瓜解渴。不大一会,八戒抱着一个大西瓜回来了。孙悟空说:“把西瓜平均分成四份,每人一份。”八戒听了不兴奋了。叫喊说:“西瓜是我找来的,不给我六分之一,也得给我五分之一。”悟空乐了,抓紧切了五分之一给八戒。八戒吃完西瓜拍着肚皮说:“我真傻,为什么比应得的还少呢?”听完故事,老师说:“你们能告知八戒这是为什么吗?”这样的导入,既生动好玩,又蕴含着新学问。能激励学生主动主动地学习。以与教学有关的趣闻、故事作为新学问的切入点,能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为课堂教学胜利铺下基石。四、以旧联新,搭桥铺路采纳这种“温故而知新”方法,在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上要找准旧学问和新旧学问的联结点,并因状况而异采纳不同的方式。在教学“9加几”中,老师问:“小挚友,你们喜爱动物吗?看小猴今日和我们一起学习数学呢!”多媒体课件出示一只可爱的猴子和口算题:10+1 10+3 10+5 10+7 10+8 10+6 10+4 10+2提问:“计算这些题,你为什么这么快?”这样设计一方面,通过创设情境,从学生宠爱的小动物入手,诱发学习动机,产生学习爱好;另一方面,通过组织口算复习,为接下来的新学问学习做好铺垫。学生在探究9加几的计算方法时会出现多样化的算法,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的思路“凑十”。因此,我设计复习题时主要侧重10加几的口算,让学生体验10加一个数比较简便,从而为帮助学生理解“凑十法”做好铺垫。这样的导入既温习了旧学问又联系了新学问。同时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这样对学问得驾驭也较为深刻。五、生活认知,激发爱好生活情境,能使学生快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激发学习爱好,萌发求知欲望。例如“找规律生活中的搭配”的教学,老师问:“同学们,今日早上你们吃了什么?”(稀饭、牛奶、面包、饺子)多媒体出示相应画片。从学生人人都经验并能回忆的现实生活提问,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同时也体现了生活即数学,数学即生活这一理念。师:这些食物怎样搭配来吃,才符合我们的饮食习惯?(点击将食物按吃的、喝的分类排开)老师今日的早餐也在这里面,你们猜猜老师今日的早餐可能是什么配什么呀?(学生自主回答)以学生熟识的生活为素材,创设一种模拟生活的问题情境,使学生感到数学是可亲可敬的,在不知不觉中绽开对数学问题的探究,激发探求搭配规律的欲望。这样的教学导入,激发了学生的认知爱好。由形象详细的实物相识生活中的搭配规律,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六、引导视察,建立表象实物、教具或投影比语言更有说明力和真实感。运用实物、模型或投影等,有助于学生第一信号系统和其次信号系统协同活动。化抽象为详细,为学生供应丰富的感性阅历,直观显明地揭示客观事物的关系,可以使他们获得较深的感受。这是老师导入新课通常采纳的方法之一。如在讲“三角形的相识”时,上课起先,出示红领巾实物后告知学生,红领巾的形态是三角形。学生建立表象后,让学生例举生活中的实例,老师也参加举例。多媒体显示三角旗、房架、自行车等后,并提问:“红领巾中、小三角旗、房架、自行车中,虽然它们的大小颜色、材料等各不相同。但从它们的形态来看,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引出了三角形的概念。通过直观演示和语言的点拨,为学生理解教材、驾驭概念奠定了基础。七、设障立疑,激发思维“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思维一般都从问题起先。在导入新课时,可以适当创设“问题意境”,提出疑问以引起学生的有意留意和主动思维。在教长、正方形面积计算时,先出示3×5和4×4两个图形(单位:分米)。让学生想方法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有的学生说:用割补法,把两个图形重合起来比较。有的同学说:用一平方分米的单位进行测量。老师在确定了同学们主动主动精神后,又提出新问题:“要想知道天安门广场的面积、我们国家的土地面积还能用这种方法吗?”同学们领悟到这种方法太麻烦,不实际。“那么,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求图形的面积呢?究竟怎么求它的面积呢?疑问萌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同学们跃跃欲试。起先了新学问的探求。总之,新课前的导入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重视新课程教材编排依次的前提下,依据重点、难点和学生实际,还可以对教材的依次和教学容量进行合理的调整和取舍,使之更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教学过程更趋向合理,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实力,最大限度地发挥老师课前“导”的作用,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激发创新意识,成为学习的主子。(作者单位:沱江镇其次小学) 第7页 共7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