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再认识教学反思.doc
分数的再认识教学反思反思一:分数的再认识教学反思1,设计意图:本节课分两课时主要知识点是:进一步认识分数,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即分数具有相对性.巩固分数的意义,理解分数单位,能准确用分数表示数.在本课设计时,我一直考虑是否如教案,教参安排的那样只讲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即整体不同,同一分数表示的具体数量不相同,而当中是否要出现单位1的概念,并且分数的意义是否出现,可能是学旧教材的影响太深,最后我还是决定以分数的意义,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和单位1三者的穿插出现在本课,第一次出现:先以书上的组织活动引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第二次出现:再引出单位1的概念,以复习和组织活动中的是4支和3支,然后以单位1引出分数的意义,在用分数的意义说时又第二次说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第三次出现:最后第三次是从书上p34说一说两本书的一样多吗 来说明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本课安排了三次说明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中间穿插单位1与分数的意义,对于学生来说单位1的印象最深,因为穿插了这两部分内容,所以练习多了,填一填其余以书上为准.2,不足与反思.本课中我精心安排了三次穿插,力图使学生在提出问题,组织活动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并请单位1,分数的意义和部分与整体三者之间的关系,对分数有更深刻的认识,课堂的预设从学生反馈的信息来看,能达到较理想的效果,本课教学中也有缺憾,在教学中出于保守,求稳的思想,课前引入都以引入,组织活动也都以这个分数为例,使学生在思考问题上略显单一,直奔主题,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举一反三发散思维能力.反思二:分数的再认识教学反思反思这节课的教学,基本上体现了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一理念。有以下几个成功之处:1、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网友的建议下,在多次试讲后,我选择了一个看似简单其实最有效的导入方法,直接呈现分数1/2, 开门见山,一下子唤醒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点,学生能很快融入到新的学习中来。同时很自然地过渡到新知的学习过程中。2、目标定位准确,落实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紧扣同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相同,它所表示的具体量就相同;对应的整体不同,它所表示的具体数量就不同这一目标,创设具体情境和多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深刻理解分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从整个教学效果来看,学生对分数的理解程度比我想象的要深刻。特别是在最后的知识应用环节中,我让学生们举例说明小明和小芳捐款会不会同样多时,课堂上立时寂静下来,我心里咯噔一下,暗忖:这难度是否拔得太高了?没想到,约1分钟后,学生的小手陆续举了起来,解说的思路非常清晰,让我激动不已:还课堂于学生,放手让他们去想,引导他们跳一跳去摘果子,他们会给你一个惊喜!正所谓:你给他一个支点,他们会翘起整个地球。3、注重课堂资源的利用。在活动二的说一说中,我改变了原来的教学设计——用一个分数来表示那支被削过了的铅笔,而让学生用分数来表示其中一位同学时,由于是自己熟悉的情境,大家感到很亲切,兴致非常高,他们结合同组,同班,同位,同性别等提出了各种分数,课堂也掀起了一个小高潮。第 3 页 共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