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三总复习化学教案-巩固练习-化学中的常用计量-提高.doc
-
资源ID:9905330
资源大小:101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高三总复习化学教案-巩固练习-化学中的常用计量-提高.doc
【巩固练习】一、选择题:(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镁原子的质量就是镁的相对原子质量B一个氧原子的实际质量约等于gC水的相对分子质量等于18 gD二氧化硫的摩尔质量是64 g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铁的摩尔质量就是铁的相对原子质量BCO32的摩尔质量是60g/molC1molO2的质量是32g/mol DCO2的摩尔质量是44g3. 2.16 gX2O5中含有0.1 mol氧原子,则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28 B28g/mol C14 D14g/mol4.下列条件下,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不相等的是()A相同质量、不同密度的N2和C2H4B相同体积、相同密度的CO和C2H4C相同温度、相同压强、相同体积的O2和N2D相同压强、相同体积、相同质量的O2和N25.相同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中,其氧原子个数前者与后者的关系为(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不能确定6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32 g氧气和32 g臭氧均含有2 NA 个氧原子B32 g氧气和32 g臭氧含有的原子数相等C32 g氧气和臭氧混合气体中含有2 NA 个氧原子D1 mol氧气和臭氧的混合气体中含有2 NA 个氧原子7.用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5 mol Al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的H2分子数为NAB0.2 mol H2O所含的H原子数为0.2 NAC0.1 mol CH4所含的电子数为NAD46 g NO2和N2O4的混合物含有的分子数为NA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1 mol氧气中含有1.204×1024个氧原子,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 LB1 mol臭氧和1.5 mol氧气含有相同的氧原子数C等体积、浓度均为1 mol·L1的磷酸和盐酸,电离出的氢离子数之比为31D等物质的量的干冰和葡萄糖中所含碳原子数之比为16,氧原子数之比为13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磷酸的摩尔质量以g·mol1为单位时,与6.02×1023个磷酸分子的质量在数值上相等B6.02×1023个氮气分子和6.02×1023个氢气分子的质量比等于141C32 g氧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2×6.02×1023D常温常压下,0.5×6.02×1023个一氧化碳分子所占体积是11.2 L10标准状况下有0.112 L水;3.01×1023个氯化氢分子;13.6 g H2S气体;0.2 mol氨气,下列对这四种物质的关系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A体积: B密度:C质量: D氢原子数:11在标准状况下,m g气体A与n g气体B的分子数相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气体A与气体B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mnB同质量气体A与B的分子个数比为nmC同温同压下,A气体与B气体的密度比为nmD相同状况下,同体积A气体与B气体的质量比为mn12.高温下用CO还原mg R2O3得n g R,已知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则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 B C D13.在 X+2Y=R+2M中,已知R和M的摩尔质量之比为229,当1.6 g 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 g R。则参加反应的Y与生成的M的质量之比为( )A169 B239 C329 D46914.实验室里需用480 mL 0.1 mol/L的硫酸铜溶液,现选用500 mL容量瓶进行配制,以下操作正确的是()A称取7.68 g硫酸铜,加入500 mL水B称取12.0 g胆矾配成500 mL溶液C称取8.0 g硫酸铜,加入500 mL水D称取12.5 g胆矾配成500 mL溶液【高清课堂:化学中的常用计量 例4】15 由硫酸钾、硫酸铝和硫酸组成的混合溶液,其pH=1,c(Al3+)0.4 mol·L1,c(SO42)=0.8 mol·L1,则c(K+)为 A0.15 mol·L1 B0.2 mol·L1 C0.3 mol·L1 D0.4 mol·L1 二、填空题:1、实验室用氯化钠固体配制1.00 mol / L的NaCl溶液0.5 L,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该实验的实验步骤。_;_;_;_;_。(2)所需仪器为:容量瓶(规格为_)、托盘天平,还需要_(填实验仪器名称)才能完成该实验。(3)试分析下列操作对所配溶液的浓度有何影响及造成该影响的原因。为加速固体溶解,可稍微加热并不断搅拌。在未降至室温时,立即将溶液转移至容量瓶定容。对所配溶液浓度的影响是_,原因是_。定容后,加盖倒转摇匀,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滴加蒸馏水至刻度。对所配溶液浓度的影响是_,原因是_。2(探究创新题)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测定室温下(25、101 kPa)的气体摩尔体积,请回答以下问题。该小组设计的简易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该实验的主要操作步骤如下:配制100 mL 1.0 mol·L1的盐酸溶液;用_(填仪器名称并注明规格)量取10.0 mL 1.0 mol·L1的盐酸溶液加入锥形瓶中;称取a g已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镁条,并系于铜丝末端,为使HCl全部参加反应,a的数值至少为_;往广口瓶中装入足量水,按上图连接好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反应结束后待体系温度恢复到室温,读取量筒中水的体积为V mL。请将上述步骤补充完整并回答下列问题。(1)用文字表述实验步骤中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_。(2)实验步骤中应选用_(填序号)的量筒。 A100 mL B200 mL C500 mL读数时除恢复到室温外,还要注意_。(3)若忽略水蒸气的影响,在实验条件下测得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公式为Vm=_,若未除去镁条表面的氧化膜,则测量结果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一、选择题:1B【解析】1 mol氧原子的质量是16 g,1 mol氧原子的原子数约为6.02×1023,故1个氧原子的质量约为 g;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与12C原子质量的相比所得的数值,单位为1(常省略),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2. B3.C4.D【解析】A项N2和C2H4的摩尔质量相同,相同质量的N2和C2H4,物质的量相同,分子数也相同;B项相同体积、相同密度的CO和C2H4,具有相同的质量,同时也具有相同的分子数;C项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具有相同的分子数;D项同质量的O2和N2,摩尔质量不同,物质的量不同,从而分子数不相等,故选D。5. C6.D【解析】氧气由O2分子构成,每个O2分子由2个氧原子构成;臭氧由O3分子构成,每个O3分子由3个氧原子构成。7.C【解析】Al与盐酸反应时,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2 mol Al完全反应可生成3 mol H2,则0.5 mol Al完全反应可生成0.75 mol H2,即H2分子数为0.75 NA,A错误。1 mol H2O中含H原子数为2 NA,0.2 mol H2O中含H原子数为0.4 NA,B错误。1 mol CH4含10 mol电子,故0.1 mol CH4所含电子数为NA,C正确。NO2和N2O4的平均摩尔质量介于46 g·mol1至92 g·mol1之间,故46 g两者的混合物,其物质的量小于1 mol,D错误。8C 【解析】C项磷酸为弱酸,不能完全电离,而盐酸为强酸,完全电离,所以两者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之比应小于31。9D 【解析】6.02×1023个磷酸分子的质量即1 mol H3PO4的质量,数值上和磷酸的摩尔质量相等;1 mol N2和1 mol H2分子的质量为282,即141;32 g氧气的物质的量为1 mol,含氧原子数目为2×6.02×1023;在常温常压下,0.5 mol CO所占的体积大于11.2 L。10AD 【解析】先转化为物质的量,;n (HCl)=0.5 mol;,则A项中体积由小到大排列为,正确;B项中密度最大的是,C项中质量最小的为。11C 【解析】A项,m g气体A与n g气体B分子数相同,即物质的量相等,在同温同压的条件下,体积相等。气体A与气体B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mn。C项,同温同压下,气体摩尔体积为定值,A气体与B气体的密度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比,即mn。12. B【解析】R2O3中“O”的质量(g)为:m-n;“ O”的物质的量(mol)为:(m-n)/16;R2O3的物质的量:(m-n)/16/3=(m-n)/48;R的物质的量:(m-n)/48×2=(m-n)/24;R的相对原子质量:n/(m-n)/24=24n/(m-n)。13.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质的量、摩尔质量、质量以及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运用。由反应:X + 2Y = R + 2M Mr (R) 2Mr (M) 4.4 g m由题意得Mr (R)2Mr (M)=2218=4.4 gm,解之得m=3.6 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Y的质量为4.4 g+3.6 g1.6 g=6.4 g,所以参加反应的Y与生成的M的质量之比为6.4 g3.6 g=169。 “守恒法”解题是指在解题过程中利用化学反应或化学现象中的一些守恒关系来解决化学问题的一种独特的解题方法。本题依据质量守恒关系列式解题。只要“守恒法”使用得当,可收到解题步骤简捷、快速、准确之功效。14. D【解析】配制500 mL溶液需CuSO4;0.5 L×0.1 mol·L10.05 mol,质量为8 g,换算成胆矾的质量为12.5 g。但C不符合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要求,即不是加入500 mL水,而是定容后溶液体积为500 mL,故应选D。15.C,提示:利用电荷守恒。二、填空题:1【答案】(1)计算 称量 溶解 转移 定容摇匀(2)500 mL 烧杯、药匙、玻璃棒、胶头滴管、量筒(3)偏高 恢复到室温时,溶液的体积将小于500 mL 偏低 溶液体积大于500 mL2【答案】10 mL量筒 0.12 (1)两手掌紧贴锥形瓶外壁一会儿,如果观察到广口瓶中长导管内有一段水柱高出液面,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B 量筒内的液面与广口瓶内液面相平 (3)0.2V L·mol1 偏小【解析】考虑到10 mL量筒的精确度是0.1 mL,故应用10 mL量筒;因HCl的物质的量为0.01 mol,由反应Mg+2HCl=MgCl2+H2知,HCl可与0.005 mol Mg完全反应,为保证HCl完全反应,故镁应不少于0.005 mol×24 g·mol1=0.12 g。(1)本装置可与初中化学制氢气的装置联系,用微热的方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实验中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0.005 mol×22.4 L·mol1=0.112 L=112 mL,考虑到室温时气体的体积稍大些,再考虑通常仪器规格应略大且越接近所测数据,误差越小,故选B。读数时注意量筒内的液面与广口瓶中液面相平,保证气压相等。(3)Vm是气体的体积(排出水的体积)与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若未除去表面的氧化膜,氧化膜耗酸,从而放出H2的体积变小,则Vm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