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下的职教人文素养(共4271字).doc
传统文化下的职教人文素养(共4271字)传统文化下的职教人文素养 【摘要】职业教育人文素养重视不足,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升。本文在传统文化视域下,审视职业教育学生素质培育,以传统文化为突破口,探讨实现职教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助力职教发展。【关键词】传统文化;职业教育;人文素养;价值构建;路径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过分重视技术,轻视人文,人文精神在职业教育院校比较贫乏的现象,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到职业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总体水平。而人的全面发展是现代教育的共同追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具备丰厚的历史积淀与精神凝聚力量,充分认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发现和挖掘这一宝藏,将其与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实际、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相联系,可以有效实现职教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从而助力职教发展。一、传统文化与人文素养的培育传统文化是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文化,是各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包括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人文”一词最早出现在周易贲卦,“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孔颖达疏:“言圣人观察人文,则诗书礼乐之谓,当法此教而化成天下也。”由此可见,人文一词指礼乐教化。辞海中对“人文”的解释:“人文指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素养”,指的是“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人的内在品质”。人文素养的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中国传统文化十分注重对个人德性的修养和精神品格的塑造,周易提出“君子以厚德载物”,礼记•大学指出“德者本也”,均把“德”置于高位。儒家文化提倡“先义后利,舍生取义”的先义后利的利益原则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先彼后己的处世原则,奉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仁义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思想,“人而无信,不知其可”的诚信思想。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的这些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宝贵的精神价值。当今,在市场经济观念日益冲击人们的价值信仰之时,亟需我们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继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如颜回的“箪食瓢饮”;形成高尚的道德信念,如“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塑造良好的品行性格,如“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抵制缤纷的各惑,如“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相反,如果不重视国人的人文素养,社会各色人等缺乏人文素养,人文精神失落,必然会制约个人乃至社会、国家、民族的可持续发展。二、文化根脉与职教价值的构建任何一种理想信念、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必然有其植根的文化土壤。职业教育偏技能薄人文的倾向,不利于当前的文化建设。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职业教育发展中具有不可忽视的文化力量。对家国情怀、善恶是非、义利荣辱等有明显的明辨与考量,提供了丰富的文化精神。儒家文化认为教育目的在于“明明德”,“止于至善”,将“立德”作为“三不朽”之首。“三不朽”,指立德、立功、立言。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孔颖达疏:“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立功,谓拯厄除难,功济于时;立言,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三不朽是古人对人生价值的领悟,对自己生命、意义、命运的重新发现、思考、把握和追求。儒家文化的核心“五常”仁义礼智信贯穿于道德生活中,影响国人道德素质的培养与道德精神的形成。中国传统文化关注的焦点是人类社会的有序和谐与人生理想的实现。儒家仁爱思想,要求社会和谐为善。道家的“道生万物”“冲气以为和”倡导顺应自然,强调人对自然的尊重及在此基础上的和谐共存。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际遇中,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传统价值观受到考验。甚至出现个别奉行利益至上的价值取向的现象,社会上人文精神亟需重建。教育,无论是何种类型的教育,其终极价值与目的不变。教育的终极价值是使人成其为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关注人的精神健全成长、心灵的提升净化、人格的培育。当今时代,随着社会分工进一步专业化、精细化,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凭借一技之长在社会上崭露头角,职业人才在社会上获得越来越多的尊崇。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正在日益凸显,职业教育以培养、发展学生的专业技能为目标,同时也应以塑造学生的人文精神为旨归。三、传统文化与职教的路径融合切实有效提升职业教育学生人文素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构建中国传统文化与职业教育的有效融合,深化职教改革内涵建设,推进文化育人功能。坚守中华民族文化立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职业教育,联系实际,结合地域性、行业性等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教育活动。(一)做好角色定位,发挥文化育人功能。为了在新时代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施的双方首先要做好角色定位,乐于担当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传承者,肩负起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职责,不断增强自身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人文素养的提升,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充分发挥中华优秀文化的引领作用。礼记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即完善自己,让自己的行为有规范。“平天下”,安抚天下黎民百姓,使之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在这里“修身齐家”与“治国平天下”有内在的必然逻辑性。个人修养与社会良知、社会担当和社会责任紧密联结在一起,实现了家与国的结合,个人道德自律与国家治理的结合,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结合。孟子•离娄上也指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由此可见,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是一种理念和精神,也是一种社会价值观念。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主流的儒家文化本质是一种人文素质和精神品格的教育,既然育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那么通过文化的方式育人,不能仅仅流于形式,要把行动的动力通过学生的头脑,转变为其动机愿望,真正落实到教育行动中,引导学生自身去提升、完善,才能更好地让优秀传统文化获得现代认同。(二)优化教师课堂教学,丰富学生人文底蕴。教师课堂授课时,变知识文化教育为思想文化教育,充分利用现代教育资源,如新媒体手段的引入,精挑优秀传统文化中民族理想、家国情怀、人生理想的内容,厘清这些精神特质与专业知识之间的联系,扩大优秀传统文化在学生群体间的认可与影响。教师在平时教学中不妨增强学生的人文积淀,除了有意识的在授课中对相关内容进行筛选,适当引入、增加对人文领域知识的介绍,还要引导学生自主进行人文领域相关内容的课外涉猎。其次,教师在与学生相处过程中,有意识引导、提升学生的人文情怀。让学生形成以人为本的意识,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关心人的生存和发展。(三)加强教师反思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意识。教师通过言谈身教,引导学生潜移默化中接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如何让优秀传统文化不流于形式化、浅薄化,充分发挥优秀文化的育人功能,教师需要不断加强自我反思意识。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是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脱节?丰富的哲理意蕴能否被学生以喜闻乐见的方式接受?这些都对主讲老师提出了新时代的挑战,潜在要求教师在讲授优秀传统文化、关注人文性的同时,讲究趣味性、结合时代性、注重实用性。职业教育学生人文素养培养,需要教育实施双方的密切配合。教师加强自身的反思意识,学生发挥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式接受教育为主动式探索教育,充分消化教师课堂中的优秀民族文化内容,积极利用“互联网+”特点,多途径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变单一性的被动接受为多元性的主动参与。(四)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时代精神。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精神的延续,而优秀的传统文化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与精神层面的集中表达,具有深远的意义。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经过历史的不断洗礼和沉淀,有其历史性。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也要不断适应新形势的需求,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具有时代性。如何有效继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我们自身善于把优秀传统文化和现实有机结合起来,做到继承与发展的融合。这样才能真正把丰富的优秀民族文化不断地传承发扬下去。四、小结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职业教育发展中具有不可忽视的文化力量和丰富的文化精神,充分发现和挖掘这一宝藏,引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构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职业教育的有效融合。教育教学中,从不同学科和领域展开多路径多样化的传统文化渗透,使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有更多的了解与认知,进而不断增强认同感,在实际学习、生活中传播和弘扬优秀文化,从而提升职教学生人文素养整体水平。参考文献:1周振甫.周易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8.2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3徐行言.中西文化比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4李学勤.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5杨伯峻.孟子译注M.长沙:岳麓书社,2009.6田广林.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7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1.第 7 页 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