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教育计算机专业教育融合实践(共4527字).doc
-
资源ID:9921345
资源大小:17.50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创新创业教育计算机专业教育融合实践(共4527字).doc
创新创业教育计算机专业教育融合实践(共4527字)摘要:目前国家对本科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非常重视,各类院校也都设置了创新创业相关的课程和机构,但是还存在着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融合不够的问题。创新创业教育必须要和专业人才能力培养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本文引入了一种基于时间线的融合模式,利用大创项目、比赛、团队管理等方式,实现了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有效提高了人才培养的效果。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教育;融合1引言近年来,国内许多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培养已经有了一些研究。朱天元研究了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计算机类专业基于“双创”教育与专业教学相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容和教学目标1。陈雪提出了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计算机类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建设策略2。党源源提出了由“静态”立体化培养体系建设与“动态”培养模式实施组成的基于创新实践基地“融合式进阶式驱动式”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3。李丹针对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张皮”的现象提出了通过打造“三师”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构建“三业”结合的教育内容体系、探索"三法"结合的教学方法等措施加强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4。杨娟以复合材料工程技术专业为例,探索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学全过程的方法与途径,总结并提出整改措施5。喻鹏等人充分结合创新创业教育与油气储运工程专业教育,从顶层的管理体系设计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再到课程教学综合体系、融合平台架构、特色发展等方面进行研究与实践探索,以提高学生的创业动机和创造力6。芮晓雯对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来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7。财经类院校由于计算机专业为边缘学科,相对于一般的理工科院校,面临着更大的困难8。随着国家大力提倡的创新创业教育深入开展和IT技术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强力支撑作用,为财经类本科院校的计算机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为此,本文引入了一种基于时间线的融合模式,利用大创项目、比赛、团队管理等方式,实现了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2现状目前财经类院校计算机专业开设的与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的课程有创业基础、创业案例学、创业法规、跨专业创新创业综合实训等。这些课程之间衔接不到位,知识连接尚未打通,造成学生对所学课程不满意、缺乏兴趣。近几年IT技术迭代速度非常快,新概念层出不穷,IT类专业创新创业难度增大,往往是学生刚刚凝练出创新创业的想法,这些想法就已经跟不上社会的发展了,等到学会技术实现这些想法的时候,已经错过了最佳的创新创业机会。教师缺乏创新创业的实操技能,很多教师没有参加过创业。IT类团队的管理和其他专业不一样,由于迭代速度快,知识面比较广,传统的松散联盟方式的团队创新创业往往跟不上节奏。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创新创业学习的兴趣性和积极性,影响着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此外,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融合不够,两驾马车用力不均,互相冲突的情况经常发生。因此,对于地方本科院校的计算机类专业,如何根据国家和地方的发展需要,研究如何有机融合创新创业和专业教育的途径和模式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4。3融合模式为了有效地解决地方院校在计算机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方面存在的问题,基于时间线的融合模式,形成以融合创新创业、专业课程,辅以合理的时间管理手段的培养新模式。通过这种模式将学生凝聚在一起,组建有年级层次、跨专业的团队。团队能自行滚动发展,不需要教师反复介入团队的基础培养工作,经过创新创业的训练后就能够参与实际科研工作。下面从几个方面分析如何融合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3.1时间管理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IT技术的迭代单位已经从月缩短到了天,高节奏的开发压力给予了学生巨大的压力,许多学生开始怀疑自己从事IT领域工作的能力,从而不愿意参与创新创业相关的项目和比赛。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生团队需要采用先进的管理方式,一切学习活动和开发环节要实现可视化,能够随时看到自己的时间的利用情况。团队使用番茄工作法、四象限法则、GTD时间管理等方法。例如使用iToDo等现有的App,同时根据团队遇到的问题,也可以吸取现有的时间管理和敏捷开发的特点,结合学生的特点开发出适合学生团队管理的系统。例如,既往研究开发了worklog和MagicTime等App对学生的日常学习、工作以及时间管理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并获得了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支持。通过worklog等可视化工具来审视自己的时间管理,从纵向可视化看待自己的不足和进步,通过团队成员之间和不同的团队之间的横向比较来增强自己的学习动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时间的把握往往容易出现问题,许多原来很有上进心的学生因为对时间的管理出现问题从而失去了很多学习机会和学习动力。因此在团队的时间管理上还要狠抓时间复利,摒弃学生对待时间的5种常见态度:茫然、焦灼、无助、随意、投机。树立正确的时间观念,做事情不敷衍了事、不瞻前顾后、不摇摆不定,认真地聚焦于当下的事情,一条主线贯穿始终。通过worklog等工具可视化、数量化学生的学习和参与项目的效果。根据时间复利的要求,每个月必须比上个月有一个小的进步,例如3%,让学生看到1年以后和3年以后时间复利对学习效果的巨大影响,从而树立正确的时间观念。这样树立了正确的时间观念的学生团队必然在以后的创新创业活动中占据着巨大的优势,从而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良性发展。3.2课程和新技术的融合在创新创业教学的过程中,应针对不同的专业糅合不同的内容。比如计算机类的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就要结合最新技术的发展,课程内容不能再是几年不变,而是力求每年都有更新,每个学期都有变化。创新创业课程的内容始终围绕着新技术的发展,实际上就打通了创新创业课程和计算机前沿技术课程的内容,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建立起对专业课程和创新创业的兴趣,做好相关的知识和经验积累。教师应把这种模式贯穿到整个创新创业教育培养阶段的人才培养中。3.3跨专业融合团队创新创业需要掌握的知识比较多。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生在参与比赛和大创项目的时候往往在非技术领域出现问题而退出比赛或项目,这是由于学生掌握的知识局限在一个专业中,视界往往不够宽广。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在创新创业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采用跨专业融合团队,利用财经类院校财经专业人才众多的优势,引入跨专业融合团队的方式,积极吸纳其他专业的学生进入团队。这就使得团队的搭配比较合理,拓宽了参与比赛和项目的团队成员的视野,具备了更强的竞争力。同时不同专业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磨合也提升了学生的适应能力。3.4在校生和初创企业的合作对于已经就业并参与创业的学生,学校和教师要继续参与他们的项目,对团队提供各方面的支持。学校和教师也可以从中获得学生创新创业的宝贵经验。学生创新创业的经验教训也可以反哺学校的教学团队。在校学生的团队可以参与毕业学生的创业活动。这样在校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机会,创业的学生也可以有效地利用在校生的低成本优势来大大降低初创企业的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创业的学生还可以成为比较好的企业导师,他们给在校生传授的知识比课本的内容更加生动,更加有说服力。这样就弥补了创新创业课程教师缺乏实际创业经验的问题。同时来自于本地的创新创业教育的案例比课本上的案例内容更有说服力和亲和力。每年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内容都引入一些这样的案例,可以有效地提升课程的效果。3.5专业课程和创新创业的融合专业课程也需要根据创新创业教育的需求做出必要的变动。学生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需要用到大量的专业知识,专业课程体系也需要随之改变,部分课程的开设时间也要调整开课时间。这样学生在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过程中就可以更加有效地学习专业课程内容。同时专业课程的实践内容也需要更新创新创业的实际案例和项目,确保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能够了解到以往创新创业的项目的情况。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的意愿和能力将大有裨益。4结束语本文通过以上5个方面的研究和实践,探索出了一条计算机类专业和创新创业有机融合的新模式。创新创业课程和专业课程内容互通有无、互相补充、学生团队使用较为先进的时间管理手段,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快速掌握专业课程知识和创新创业知识。同时这种融合方式也有助于学生提升团队协作和管理水平,为以后的创新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该模式的实施确实能够实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参考文献1陈雪.高校计算机类专业课程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路径探究.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32):144-1452朱天元.基于“双创”教育与专业教学融合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究/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新教育时代教育学术成果汇编.天津: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2019:2693党源源,王红梅,刘冰.计算机专业“融合式进阶式驱动式”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计算机教育,2019(02):78-814李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研究.大学教育,2020(04):32-345杨娟.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学全过程的方法与途径探索以复合材料工程技术专业为例.教育教学论坛,2020(12):228-2306喻鹏,梁金禄,杨付林,赖家凤,王荣健.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研究与实践.化工管理,2020(07):62-637芮晓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策略研究.知识经济,2019(34):144,1468高荣.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财经类高校计算机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教师,2018(008):19-20第 8 页 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