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的性别平等问题研究.docx
-
资源ID:9931514
资源大小:34.47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的性别平等问题研究.docx
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的性别平等问题研究摘要:在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农村妇女已成为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当前农村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大力开发女性人力资源。文章通过分析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的潜力和意义,探讨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的性别障碍,并从性别同等的视角度提出了五点建议。关键词:农村人力资源;妇女;性别同等;开发一、农村人力资源中的女性视角探讨显示,从20世纪90年头起先,从事农牧渔业的妇女人数占农业从业人员总数的一半上,而且这一比例始终呈上升趋势。11010年,妇女占农业从业人员的52.4,2000年上升到61.6。在当前农村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的潮流中,约90的农村妇女劳动者没有离开土地或从事其他工作。这明显反映出妇女在农业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其次期)结果显示,在农村家庭中,从事纯农业劳动(种植和养殖)的农村妇女比例为82.1,比男性高17.4个一百零一分点,而兼营非农产业的男性为35.3,比女性高近一倍。在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农村妇女已成为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她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当前农村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大力开发女性人力资源。在我国广阔农村,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妇女半边天的作用不行忽视。尤其是在我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中,农村妇女占整个妇女人口的70以上,她们是一支宏大的队伍。因此,坚持和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重视妇女的全面发展,克服传统的性别偏见和影响妇女发展的障碍,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目前农村女性人力资源潜力很大,但人力资源素养不高。据有关方面的调查:小学以下文化占52,初中文化占36,中学文化占10,大专以上文化占2.0。妇女文盲半文盲占文盲总数的61.2。在辍学、失学儿童中,女童占60以上,妇女平均受教化的年限仅为6.8年。这与发展农业、推广应用农业科技成果,实施科技兴农的战略措施很不适应。当前我们正在加快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要依靠的是人,依靠的是数以亿计的高素养的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特地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因此,妇女人力资源的潜力不容忽视。如何全面提高农村妇女的综合素养,把巨大的妇女人力资源转化为强大的妇女人才资源,这对于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无疑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的性别障碍(一)农村妇女问题缺乏有效关注和重视11016年联合国确定每年的10月15日为“世界农村妇女日”,目的是让更多的人相识到农村妇女在实现粮食平安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地位以及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在我国,农村妇女的生存状况也须要社会来进一步关注。一是健康卫生学问贫乏。由于缺乏卫生保健学问,农村妇女都患有不同程度的妇科疾病。二是受教化程度明显低于男性。在农村家庭出现困难、危机的时候,女孩往往被剥夺受教化的机会。长大以后,农村妇女多数对先进科学技术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三是不能享受同等待遇。缺少教化和与外界的联系,得不到足够的农业贷款;时常受到不同等待遇,时常不能以男性同等权利获得土地或继承权;农村妇女自我爱护意识弱。这使她们成为目前农村的最贫困人群。(二)农村妇女缺少参政议政观念和环境由于传统观念束缚、文化教化低下、获得信息狭窄、无法形成利益共同体,促使农村妇女成为一个个松散的“原子村民”。据福建省有关调查,九成以上的妇女参加民主选举投票,但55.7的是出于被动或是从众心理;30.5的妇女认为家里有人(一般是男性)作代表;妇女投妇女票的70.6,投票首要缘由是因为妇女要做计生工作;不投妇女票的理由中,76.2的认为是“妇女压不住人”、名额太少。78.0的妇女参与过村民大会,但是,其中有80.5的人都不发表看法。从农村妇女自身的层面看,由于传统观念习俗束缚和交际范围狭小,农村妇女难以被村民熟知、认同,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妇女党员模范作用也因活动范围的狭小而难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农村妇女学问的缺乏和自卑感也限制了她们实力的发展。农村妇女自身素养、“足少出户”和经济资源缺乏,使得权力、社会资源变得愈发贫乏。(三)担当社会责任却缺少社会公正认同目前,农村妇女正在成为家庭经济的重要来源,不少地区的妇女劳动收入占家庭收入比例达40左右。然而,经济收入的增加并没有将妇女从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家务活的重任仍旧由她们或主要由她们担当。她们勤俭持家,将劳动收入“用于家庭日常开支”。农村妇女是农业生产的主力,对家庭、对社会的贡献极大。但是,她们的社会地位低微,始终无法逾越男性中心社会的鸿沟。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做母亲使女性失去太多,这使母亲的价值进一步淡化。有的农村妇女选择外出打工,将父母、子女留存农村。有人指责这些女性“缺乏社会责任感,太自私”,最终这些妇女又不得不回到农村、回来家庭,结果是外出务工的妇女返乡比例比男性高得多。其实,这是母亲的价值、赡养的行为没有得到社会现有价值观念应有的认同的表现,也是农村妇女的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没有得到公正认同的现象。(四)农村女性的科学文化素养普遍较低文化程度是科学文化素养的重要衡量标准。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来,我国农村妇女文化素养已有较大提高,教化普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应看到,我国农村女性的总体科学文化素养偏低。详细表现为:一是农村妇女文盲、半文盲劳动力总体规模还很大。目前15岁以上女性文盲占同龄人口的一百零一分比偏高,其中成人文盲率女性为22.6,男性为9(大部分在农村),农村妇女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的约占40,且文化程度存在着较大的地区差异,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就更大。二是农村女童基础教化及素养状况不容乐观。由于教化设施简陋,师资匾乏,封建意识残存,农村女童人学率低于男童,而女童辍学率高于男童,这对于进人21世纪的农村女性整体素养的提高无疑是严峻阻碍。三是在农业生产领域,农村妇女主要依靠长辈们言传身教来获得技术,大部分没有受过系统的、正规的农业技术教化和职业培训,对现代农业科技的领悟实力和驾驭实力比较差,这严峻影响了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我国农村妇女文化程度低,干脆影响着她们接受新学问和各种信息的实力,制约着她们的思维水平和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还加剧了农村妇女人力资源数量过剩的问题。三、基于性别同等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策略(一)制订政策,扶持农村妇女发展扶持政策要依据当前全省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实际,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协同协作,逐步分批推动,建立不同领域和层面上的动态平衡,促进男女和谐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一是建立长效补偿和嘉奖机制。对农村务农妇女,特殊是贫困地区的务农妇女赐予肯定形式的经济补偿或政策嘉奖。二是建立卫生健康保障体系。为务农妇女供应相宜的健康保障网络。三是提倡和激励农村妇女参加建设。由妇女组织牵头实施妇女工作项目,实实在在地办实事。四是提倡社会救济农村妇女。发动志愿者关注农村妇女,城乡妇女手拉手,共同建设新农村。出台扶持政策,意义重大。从宏观层面上讲:一是公开表明政府对务农妇女在农村生产、生活、操持家务工作的全面确定和褒奖。二是可以适当缓解务农比较效益低下的问题,稳定目前的农业生产队伍。三是可以让农村务农妇女安心生产和家庭生活,起到农村社会稳定的作用。四是缓和务农妇女经济的逆境,让她们能以自己的自尊和自强,带动农村新的一代人的奋勉向上的精神。从微观家庭来看:一是可以稍稍变更外出务工与在家务农的经济差距,促进家庭和谐。二是在家庭内形成务工、务农只是分工不同,让农村的孩子从小摆脱务农低人一等的观念困扰。三是让务农妇女有为国家做出贡献的荣誉感,促进城乡社会的和谐发展。(二)调整产业结构,拓展妇女就业空间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我国迎接新世纪挑战的重要措施,但是我国妇女人数多、素养相对较低,而增加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措施是建设在坚固的社会稳定的基础上,加之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必需相应的发展能安置大量女职工的第三产业,比如社区服务业等。目前,发达国家95的就业岗位是由服务业供应的。虽然,我国早已经涉入这个领域,但是这个行业仍旧潜力巨大,仍旧须要大量的人力的填充,前景极为广袤。特殊是社区服务业最显著,其特点是福利性和共享性。由于服务对象涉及千家万户,只要能从目前零散分割、量小微薄的简洁生活服务扩展到文化、教化、医疗、保健、社交、消遣等全方位、高品位、高层次的服务,并力争实现社区服务社会化、市场化、企业化、规模化,就能供应数量可观的岗位。而第三产业这些岗位大多不须要太高精尖的技术学问和操作技能,而且就工作性质而言,也比较适合女性,这样就可以把大量社会上闲置或者正在从事不适合的岗位的女性转移到适合的工作岗位上,同时还可以促进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实现女性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三)加强教化培训,提高农村妇女素养世界银行一项探讨表明,假如女性能够获得与男性同等的教化,农业产量将提高7-22。单独提高女性小学的受教化水平,将提高农业产出24。依据福建省的省情,建议:一要从发展农村基础教化入手,提高农村女童入学率,从源头上阻挡新的文盲、半文盲和低素养妇女的产生。二要增加农村地区的基础教化投资,改善农村的办学条件,扭转农村女童失学率高的现状。三要加大对农村妇女的培训力度,实行各种适合农村妇女特点和生活习惯的方式,将先进科学技术、市场经济常识、法律法规进村入户。形成人人参加、共同推动、整体提高的新局面。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中,“生产发展”,农村妇女在数量上是主力;“生活富裕”,农村妇女正在逐步挑起大梁;“乡风文明、村容整齐”,传统和习惯都是重点依靠妇女来推动;“管理民主”,有待妇女自身素养的提高,须要政府和社会的关切和支持。提高农村妇女的素养,不只是从农业生产动身,也是从保持农村家庭和谐、社会和谐考虑,更要从新农村健康发展,社会民主进步来推动。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人力资源是我们最大的潜在优势,也是最大的发展潜力所在,假如能从性别同等的角度合理地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对我国的发展的作用是特别巨大的。重视性别同等,开发、利用和优化农村女性人力资源,不仅是我国21世纪农村发展的关键因素,而且是新农村建设更具有可持续性,达到经济发展和可持续性内在统一的重要途径。参考文献:1、其次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课题组.其次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抽样调查主要数据报告J.妇女探讨论丛,2001(5).2、范水生,朱朝枝.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福建省农业女性化问题探讨J.福建农林高校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6).3、何新芳.论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4(4).4、王秀梅.中国农村女性人力资源现状及开发对策J.河南师范高校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5).本文系福建省教化厅资助项目,项目编号:JA07094S。(作者单位:福建农林高校人文社科学院) 第10页 共10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