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的软件技术专业综合实训课程改革与研究.docx
-
资源ID:9938873
资源大小:19.01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基于工作过程的软件技术专业综合实训课程改革与研究.docx
基于工作过程的软件技术专业综合实训课程改革与研究 摘要: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是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本文以软件技术专业的综合实训课程为依托,进行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与探讨,提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改革方法,并对下一步课程改革的方向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工作过程;软件技术专业;综合实训课程;教学单元 中图分类号:G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73705-0129-03 教化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化教学质量的若干看法指出:“高等职业教化作为高等教化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育面对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须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行替代的作用。”而对任何一种教化,其人才培育方案的核心都是教学,而教学的核心则是课程。要完成培育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建设具有显明职业特征的高职课程,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课程背景和课程设计思路 课程背景 综合实训课程是在学院探究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环境下,针对软件技术专业职业岗位要求,与合作软件企业共同开发的一门综合职业技能训练课程。该课程采纳全新的教学模式,以基于工作过程的人才培育体系为基础,通过对软件开发过程中各个职业岗位分析,依据软件企业相关岗位职业技能需求,依据学生认知学习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开发了该课程。 课程设计思路 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通过企业调研,我们把软件项目开发的工作过程、工作任务一一列出,并进行分类,与此同时,对工作任务细化,确定工作任务的运用频率和难易程度,将行动领域的项目内容转化为学习领域的课程内容,构建综合实训课程全新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形成一系列职业活动导向的培育方案、课程标准。采纳“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模式。我们从培育企业项目实践阅历动身,由校方老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担纲,以企业真实项目为载体,以学习情境项目任务设计课程教学单元,在仿真的岗位工作环境软件实习工厂中实施模块化教学,教学过程即是一个完成项目的过程。在虚拟的职业情境中使学生了解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和流程,强化学生的职业实力。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设计 以实力培育为核心的思路构建课程内容体系,以实践应用的需求为尺度引入学问点,以任务驱动为基本模式设计每节课的教学内容。通过项目驱动的教学设计,以网上书店项目为依托,整合相关学问与技能模块,设计了系统需求分析、系统体系结构设计、数据库设计、模块设计、用户界面设计、共用模块开发、数据访问层开发、业务逻辑层开发、视图层开发、项目集成测试等10个理论与实践一体、“讲练做”合一的教学项目。综合实训课程学习情境的设计如表1所示。 情境化、行动化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设计 综合实训课程,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样性,有针对性地实行工学交替、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设计思想,把课程内容融入项目形式之中,形成了课程内容与学习情境任务、教学案例与实际项目、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通过项目学习强化学生实践实力的培育,在仿真和真实职业情境中实现学生的职业实力和职业素养培育的目标。 依托校企合作办学平台,设计学习情境,还原企业真实项目的开发流程 我们与合作企业专家共同研讨并制定课程标准。依据职业培育目标,确定了软件开发对应的工作任务。这些工作为软件开发学习领域设计和学习情境设计等奠定良好的基础。我们从培育软件开发职业实力和企业项目实战阅历动身,以企业真实项目为载体,对课程内容进行解构和重构,以学习情境项目任务设计课程教学单元实施模块化教学,教学过程即是一个完成任务的过程。通过营造仿真教学环境软件实习工厂进行项目训练,学生在虚拟的职业情境中了解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和流程,强化职业意识;利用校外实习企业的资源,让学生到企业实际工作岗位顶岗实习,感受真实的职业环境,感悟企业文化。 实施项目考核模式 我们与合作企业一道,共同分析了软件开发工作过程,把所须要的素养、实力、学问有机地整合到项目教学之中,突出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育,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与专业老师共同合作,建立校企联合管理、评价与考核的机制。采纳项目化考核,事实上就是检验项目设计实力,考核内容对应项目实训阶段的学习。该考核方式能够检验学生利用所学学问和技能解决综合性问题的实力。 完全采纳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教学中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充分结合,讲解每个学习情境的基本理论后,立刻让学生依据讲解的原则和事例进行试验。由于试验是针对详细系统项目,要正确执行设计结果,学生必需驾驭理论学问。当然,学生在设计中会犯错误,老师须要在学生试验过程中进行指导,试验完成后进行讲评。通过实际项目来涵盖课程内容,实现了课程内容与学习情境一体化、教学案例与实际项目一体化、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的目标。 实践条件 校内实训环境 综合实训课程校内实训室为软件实习工厂,学生在这里完成每个学习情境的学习。软件实习工厂是通过与软件公司合作建设,内有项目洽谈室、会议室、经理室、工作区和员工休息区,完全根据软件公司中项目开发要求建成,能够有效地完成课程的教学和学习工作,为学生供应仿真的实训环境。 校外实训环境 软件技术专业与很多企业保持着长期合作的关系,经过综合实训课程训练后的学生,能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参加真实项目的开发。 课程改革的方向 第一,随着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化,要不断加强软件实习工厂软环境的建设,不断接近真实软件企业实际。 其次,加强授课老师与企业兼职老师的沟通合作,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第三,不断从企业引进新的实训项目,让学生能够接触到不同类型的项目。 通过基于工作过程的综合实训课程建设,学生可驾驭软件开发流程中的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程序编码调试等各项技术,具备团队协作、进行规范软件开发的实力,能够适应软件企业的须要,成为软件开发领域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姜大源.中国职业教化改革与发展的相识基础与课程体系创新J.中国职业技术教化,2022. 2王玲.高职软件技术专业综合实训的设计与实践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10. 3李挥剑.软件技术专业综合实训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22. 作者简介: 张才千,男,河南杞县人,开封高校软件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探讨方向为计算机应用与高职教化。 第6页 共6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