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质粒的转化、提取及酶切分析”综合性实验在医学检验专业分子诊断学教学中的实施.docx
-
资源ID:9944838
资源大小:19.18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重组质粒的转化、提取及酶切分析”综合性实验在医学检验专业分子诊断学教学中的实施.docx
“重组质粒的转化、提取及酶切分析”综合性实验在医学检验专业分子诊断学教学中的实施 摘要:本文从试验设计思路、试验实施、试验效果、试验体会等方面对“重组质粒的转化、提取及酶切分析”综合性试验在医学检验专业分子诊断学教学中的实施进行阐述,并针对试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详细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质粒;综合性试验;医学检验;分子诊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记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35-0273-02 分子诊断学是分子生物学与检验诊断学的结合,是目前医学检验各学科中发展最为快速的学科之一。分子生物学是跨越生物、医学、药学的一门学科,驾驭分子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术已成为医学专业学生所必需具备的条件,也是其今后学习、工作和科研的基础1-2。综合性试验能有效地把所学的学问联系起来,有助于学生对学问的系统理解和驾驭,培育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实力,为以后从事科研工作打下基础。为此,依据试验改革的趋势,结合试验室条件,笔者在医学检验专业分子诊断学教学中实施了“重组质粒的转化、提取及酶切分析”综合性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试验设计思路 “重组质粒的转化、提取及酶切分析”综合性试验主要包括重组质粒的转化、重组质粒的提取和DNA限制性内切酶分析三个部分。先在CaCl2低渗溶液中制备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将人Bcl-2重组质粒转化DH5扩增菌,转化后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育基上进行筛选,以获得含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再用碱裂解法分别此大肠杆菌中的重组质粒DNA,提取质粒DNA,所制备的质粒DNA作为限制性内切酶EcoR的酶切底物,最终经过酶切、琼脂糖凝胶电泳后,用紫外分析仪视察重组质粒DNA的限制性内切酶图谱。 二、试验组织实施 “重组质粒的转化、提取及酶切分析”综合性试验所涉及的相关内容多、学问面广、试验过程长,并且每一个环节的都关系到试验的成败,任一环节出现错误,都将导致整个试验的失败。为解决这些状况,首先,试验前学生应当查阅相关资料,预习并熟识整个试验的目的、原理、器材和试剂、操作步骤和留意事项,记录下预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带着问题听讲,跟着老师的思路,边听边思索,避开试验过程中盲目操作;其次,试验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课件讲解、试验视频播放、老师现场示范,解决同学们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让同学们充分理解和驾驭试验过程中的操作要领;再次,学生在试验过程中要严格根据试验指导和试剂盒说明书加入试剂,留意每个步骤的反应时间,留意试验的留意事项,老师应在旁督促和订正学生试验过程中的错误操作,协助学生顺当完成试验。最终,老师在试验结束后分析试验结果,解决学生在试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布置一些富有探究性的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爱好。 三、试验效果 “重组质粒的转化、提取及酶切分析”综合性试验相对于其他分子生物学试验来说,耗时长,运用的试剂盒和仪器设备多,由于试验的整个过程都是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的,因此,学生们热忱很高、主动参加,仔细对待试验的每一环节,在试验中赐予学生更多独立完成试验的机会,调动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和试验操作主动性,试验效果明显比传统的验证性试验效果好。由于“重组质粒的转化、提取及酶切分析”综合性试验涵盖了DNA重组技术、核酸的分别与纯化技术、DNA的酶切及电泳技术,是一个多方位的综合性试验,使学生能够融会贯穿多学科学问,全方位、多维度进行思索,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综合学问的运用实力。同时,还培育了同学独立动手的实力、相互协作的精神、严谨的科学看法,达到了综合性试验训练的目的。 四、教学体会 1.试验意义。“重组质粒的转化、提取及酶切分析”综合性试验要求学生驾驭重组质粒转化技术、质粒提取和纯化技术、限制性内切酶酶切技术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试验过程中涉及到的学问点有:重组质粒DNA的性质、转化的条件、提取过程中各种试剂的作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的条件和酶切产物的琼脂糖凝胶电泳等。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将相关联的试验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侧重于多方面理论学问和多种操作技能的综合运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力。 2.存在的问题与策略。试验课前学生不预习的现象普遍存在,上课时等着老师介绍试验原理、试验试剂和器材、操作步骤和留意事项,之后根据试验课上的操作照做,而不是带着问题,思索后操作。课前不预习主要存在以下几种问题:一是不了解试验原理,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进行试验;二是试验步骤不明白,经常出现加错试剂、遗弃须要的产物、奢侈时间、结果不志向等现象;三试验过程中遇到与理论现象不符合的状况不知道该如何分析,经常拿着试验结果问老师对不对,而不擅长自己分析结果。长期下来,造成一些学生对试验课持应付了事的看法,试验课主动性不高。针对这些状况,要求学生试验课前预习相关的学问,结合所学学问、试验指导书及查阅资料,弄懂试验原理与操作步骤。带着问题去试验,避开机械地照书做。“重组质粒的转化、提取及酶切分析”综合性试验难度大,操作烦琐,包含了大量学问,学生仅靠老师试验课中有限的讲解无法完全驾驭试验所涉及的学问和领悟试验的操作要领,而学生对学问的把握程度干脆影响到试验课的教学质量。近年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渐渐成为趋势。针对试验课内容多、操作性强等特点,可以制作演示与模拟于一体的多媒体课件,结合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等展示试验课内容和试验操作步骤。学生可以通过试验演示与虚拟操作加深试验印象,削减试验过程中错误的发生,避开不知道如何运用试验仪器和不明白试验内容状况的发生。与传统试验相比,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可以使学生直观了解试验原理、试剂与器材、操作步骤和试验现象,使其更有效地驾驭试验内容和操作要点。通过多媒体课件,有利于学生对试验内容的理解,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驾驭试验内容、操作要点和试验现象,提高试验课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高利臣,肖璐,冯涛.分子生物学试验教学改革的几点思索J.试验室探讨与探究,2022,29:101-102. 2武慧敏,郑晓珂,黄睿,等.中医院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连接的探究探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2,20:56-57. 3韩华,王岩.有效培育学生创新素养的途径探讨J.试验室科学,2022,14:7-9. 基金项目:广东省高等教化学会试验室管理专业委员会探讨基金项目;全国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医学检验;广东省高等学校试验教学示范中心-医学检验;广东省高等院校精品课程-临床生物化学及检验;广东医学院教化教学探讨课题 作者简介:李江滨,男,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医学专业教学与教化探讨工作。 第6页 共6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