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康复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构建(共3367字).doc
-
资源ID:9945880
资源大小:15.50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谈康复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构建(共3367字).doc
谈康复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构建(共3367字)谈康复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构建 摘要通过总结实验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目前国内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康复评定学为例,提出构建康复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的具体思路。本平台的构建可解决传统实验教学的弊端,优化康复实验课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增加学生动手操作机会,培养高质量、满足社会需求的实践型和应用型康复人才。关键词虚拟仿真平台;康复评定学;康复医学康复医学是培养康复人才的学科,其目的是在掌握理论知识基础上,培养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专业能力的康复专业人员。康复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的构建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创新学习能力,为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实践型和应用型康复专业人才指明方向。一、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现状虚拟仿真技术是一种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模拟现实环境而产生的融视觉、听觉、触觉于一体的一个特定情景,用户在其中通过特定的仪器设备与虚拟环境中的对象互动,从而体验到与真实情景相似的感情和体验。世纪末,各大高校开始建设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截至年月,国内已建设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其中包含三十几所国家级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涵盖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等多个学科门类。调查显示,高达的高校支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潍坊医学院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于年成为国家级示范中心。该中心秉承“以实为主、以虚补实、虚实结合”的原则,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等方面进行了突破性的创新与改革,形成了基础临床贯通的“平台模块”的实验课程体系。二、康复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的构建背景(一)康复医学教育现状。地方高校康复教育的困境。康复医学在国内刚刚起步,各地区康复医疗水平差异显著。各大高校的康复医学教育亦参差不齐。具体如下:()未改变传输式的传统教学模式,表现为以教师为中心、知识传递为主、只注重教会学生什么,学生始终是被动学习者。“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的状况未改变。()很多高校的康复教师来自非师范院校,大多是硕士研究生毕业,但是刚毕业就直接走上教学一线工作岗位,缺乏传授知识的技能、为师的素质和教学实践经验。传统康复实验教学的不足。潍坊医学院康复评定学课程已开展届。我们在教学中发现,传统授课方式存在师资及教学资源不足、实验资源封闭,并且受时空的限制,学生只有在实验室才能进行各种实践操作,而具体的实验课程中,教师也只能对每组学生予以指导,很难做到“一对一”教学。另外,由于该课程对于解剖学的要求比较高(如关节活动度评定、徒手肌力检查、步态分析),很多学生难在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下,达到实践技能训练和医学思维培养的“双赢”。(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优势。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具有良好交互性、开放性、共享性等特点,可以为实验教学改革提供新的平台,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实验内容、大幅度增加动手操作的机会,突破医学生学习的“时”“空”限制,对解决目前制约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的“瓶颈”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符合国家对康复医学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国家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求。比如,大部分的医疗机构的上级医务人员不敢放手让实习生操作,怕引起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使康复医学人员的临床实践经验不足,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可以在理论学习阶段强化康复医学实验教学,从而解决这种问题。三、康复评定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的构建(一)“线上线下”虚拟仿真教学平台的构建思路。以第七章徒手肌力检查()为例,思路如下:本平台构建采用“线上虚拟”与“线下实验”相结合的理论路线,即“线上线下再线上”的具体路线。通过构建一个学生随时随地就可登录、不受时空限制、可多次重复进行实验操作的虚拟实验教学平台。学生们在平台上接受考核,不具备实验能力的学生,进入平台的课程资源库和解剖教学系统等模块充分预习后,和具备实验条件的学生一样,进入平台的双向交互式人机程序提供的虚拟仿真临床案例情景。通过对临床案例进行分析、选择操作、技能训练和人机互动等方式进行模拟训练,实验系统对相应的错误进行提示和纠正,使学生们接受规范化训练。虚拟实验完成后,学生对知识有一定掌握,教师借助平台提供的学生实验轨迹结果分析,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然后,师生进入线下实验,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线下实验结束后学生借助虚拟平台书写实验报告,或者进行实验考核,教师借助平台批阅实验报告,及时答疑等。(二)“线上线下”虚拟仿真教学平台的具体构建方法。本虚拟仿真教学平台的构建整体为“线上虚拟实验”“线下实验”“线上虚拟实验”的思路(见附图)。首先,学生登录平台,进行知识测验,通过则直接进行虚拟实验,如不通过则学习相应知识点,反复考核(回顾考核),直到通过,之后进入虚拟实验系统。平台“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梳理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方法、注意事项等;学生有个选择,随机选择一个,进入虚拟临床情景案例,进行具体的实验步骤的实训,训练结束后,可选择另外两个情景案例。通过临床情景案例,真实、直观地让学生进行实操演练,提示和纠正实验中的错误,每个情景案例实验结束后,学生可查看自己在该部分实训内容中的错误,个情景案例全部操作完成,形成整体的学习报告。教师登录教师端后,可查看所有学生的学习报告,并会有数据、图表分析,学生的实操问题出在哪里。老师和学生都有一定准备后,进入线下实验课,教师有目的地指导学生,并可“一对一”“面对面”交流,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之后老师布置作业、实验报告等,学生们回到线上,通过实验测验,提交作业或实验报告等检测学习效果,教师也回到线上,进行答疑、批阅或反馈等,本次实验圆满完成。四、结束语康复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的构建能够解决传统教学的弊端,将康复医学教育与信息化技术融合,提升实践教学效果,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创新创造能力,培养高水平的康复专业人才,是未来高校培养康复医学本科生的必经之路。参考文献吴广霞,张佩,姜秀问,等虚拟仿真技术在护理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齐鲁医学杂志,():严钰锋,张惠琴,王见之,等虚拟实验在功能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中国高等医学教育,():胡今鸿,李鸿飞,黄涛高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开放共享机制探究实验室研究与探索,():,王益光,刘建明,崔星慧,等医学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构建与实践实验室研究与探索,():李鸿,张科虚拟现实技术在眼科教学中的应用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周洪,刘超,何珊,等电力生产过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与实践实验技术与管理,():钟宏,韩响玲,刘有财,等矿冶工程化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四位一体建设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实验技术与管理,():第 6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