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下高校继续教育的模式研究(共5206字).doc
-
资源ID:9946164
资源大小:19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互联网+下高校继续教育的模式研究(共5206字).doc
互联网下高校继续教育的模式研究(共5206字)摘要:继续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职院校教学的重要内容。传统的高职院校继续教育模式容易受到地点与时间的限制,降低了技术人员继续学习的热情,严重影响高职院校培养技术人才的社会目标。于是将“互联网”概念与高职院校继续教育相结合,分析了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必要性。从四个方面研究了“互联网”继续教育模式如何有效运行,将移动技术、云计算、大数据应用到高职院校的继续教育中,建立了“互联网”继续教育的系统模式。关键词:互联网;继续教育;系统模式;职业教育“互联网”继续教育模式研究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增长速度和增长模式都有了重大改变,信息化教学走进人们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从多个角度,多个维度改变着人们生活和学习的方式。交通类高职院校发展“互联网”继续教育,旨在运用新型互联网技术优势,将信息化教学和高职院校教学结合起来,创建一种新型的继续教育模式,该模式的成功践行与发挥效用需注重以下四点:顶层设计在中国制造的背景下,只有培养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综合性技术人才才能推动我国制造业的水平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继续教育学院要理清国家层面继续教育顶层设计思路,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找准发展道路上存在的问题,立足于互联网技术,加强校企合作,推动企业开展并优化继续教育顶层设计。一方面,高职院校应对“互联网教育模式”的转变,对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立足于多样化、终身化和社会化的发展方向,充分解读“一带一路”,“中国制造”,“互联网”与教育等国家战略对教育带来的重大影响,将专业化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继续教育模式中,提升专业的应用水平、技术水平和创业水平,把国家教育政策资源、产业经济资源和学校教育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如,在继续教育办学场所方面,突破校园教育的桎梏,将教学场所放置在企业、职场和厂区进行,依托高职院校本身的教学资源,采用网络授课、教育平台搭建、微课、授课等模式在企业、厂区等多地推行继续教育,将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扩展到企业生产和创新创业教育中。另一方面,即将出台大学与企业继续教育联盟和数字化资源开放与在线教育联盟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文件将改变目前继续教育领域的办学体制、机制、思路和方向,对今后继续教育工作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汽车企业、交通企业等也应当积极地和高职院校建立合作,共同构建“互联网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机制,结合信息技术的优势,形成学徒和订单培养模式,给企业职工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为企业继续教育提供长效支持。服务机制创新要想实现交通高职院校继续教育的进一步发展,除了推动教学机制创新外,更应推动教学服务机制创新,将高职院校自身的专业优势和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打造政府、高职院校和企业的利益共同体,将院校发展和区域地方经济发展以及企业经济效益融合为一个共同的发展战略。第一,加强区域经济行业指导。继续教育的教学对象主要是在职人员,这就决定了受教育者需要根据自身职业和岗位选择教育内容,因此借助“互联网”技术,将行业前沿和职业继续教育结合起来,构造成结构严谨的继续教育服务体系。第二,在继续教育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根据服务体系内容组建师资队伍、科研项目,加强对继续教育培训对象岗前、在岗的职业技能培训。如,年河南省交通职业技术学员继续教育品牌建设项目借助信息技术开设教学资源库、在线课程等创新教学活动,成为河南省交通运输行业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以及交通运输行业干部职工继续教育基地。第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继续教育对象自评和在线评价模式。让学习者有充分的时间和机会根据各自学习进度建立校外学习评价平台,继续教育学生能够充分实现自主化学习,借助在线教育课程和在线考核评价板块深入终身化学习。第四,提升继续教育师资队伍力量。可以广泛吸收各方面人才充实继续教育师资队伍力量,如,成功企业家、创业人士、专家学者、一线具有业务专长的优秀员工等,尤其是注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对继续教育教师队伍也要加强信息化技术培训,提升教师队伍的互联网意识,全方位地将教学活动和互联网技术进行有效整合。立足本校需求“互联网”继续教育应立足本校需求进行建设。高职院校开设继续教育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形成的,不能在继续教育开设之初,就将教育模式和技术应用范围定位于高端技术领域,从而忽略实际的人才需求、全面的应用范围以及经济成本投入,最终导致本校继续教育课程的生源不足同时造成教育资源浪费。将“互联网”战略思想融入高职院校继续教育课程是一个复杂而又巨大的系统工程,学校不仅要对实现“互联网”继续教育的基础设备投入大量的财力,还需要提供大量人力以保证整套教学系统的运行,为避免人力和财力的资源浪费,可以基于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确定轻重缓急进行阶段性发展。特别的,若高职院校自身的基础设施中没有完整的“互联网”教学服务器,应采用租借现有云计算服务器的方式以保证高职院校继续教育系统和平台的稳定运行,在降低学校运行成本的同时提升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基于“互联网”的继续教育模式基于“互联网”战略思想的继续教育是指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充分利用新型互联网技术的优势以提升继续教育资源利用率的系统模式。它的特点和优势是:大规模、开放性、低成本、个性化、交互性,可将使优质教育资源趋向扁平化,打破教育的时空界限。发展“互联网”继续教育,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系统模式,该模式要基于统一技术路线,与已有平台实现无缝衔接,采用先进的网络管理和技术理念,重点在基础设施、管理系统、课程和教学方面做好规划设计,以确保“互联网”继续教育系统模式从设计到践行发展的有效运行和良性运转,为“互联网”继续教育的发展提供行动架构。“互联网”继续教育系统模式的内涵“互联网”继续教育系统模式包括:基础设施、管理系统、课程和教学:基础设施互联网的发展是迭代式的发展,我们经历了互联网的(如网站、等)、(博客、等),如今所处的时代是通过云计算、移动技术、大数据等技术来实现的时代。在“互联网”继续教育的新型教育模式中,技术主要用于数据信息的传输,技术主要用于师生的双向互动,新型技术主要用于实现“互联网”继续教育系统的“智慧化”,构建“互联网”继续教育系统模式应根据需求进行整合式的应用。基于上述基础设施的“互联网”继续教育具有个性化、开放化和智慧化的技术优势。管理系统()知识管理系统是“互联网”继续教育平台的教学资源数据库,具体包括:文本文字资源、视频动画资源、音频资源、师生互动课件资源和教学测试题库。将上述教学资源数据库中的各种数据资源按资源来源方式可划分为:系统内部开发资源、开放网络抓取教学资源和收费资源。为降低高职院校的运行成本,负责“互联网”继续教育系统平台的教师队伍主要以校外兼职教师为主,上述知识管理系统会将教师的教学思想完整保存至继续教育平台的云服务器中,以保证兼职教师离职后,高职院校继续教育课程的连续性。高职院校发展“互联网”继续教育,应根据院校自身的实际情况,贯彻国家层面继续教育顶层设计思路,建设自己院校的“互联网”继续教育知识管理系统。系统可以支持多种不同的媒体格式,根据开设的课程和专业,划分为艺术设计、航空、语言(中文、英语、其他语种等)、医学、工程(建筑、道桥、电力、机电等)、体育、信息技术、法律、物流和运输、经济学、管理学、服务学和旅游学等类型,不同专业的师生可在继续教育云服务器中查询、下载和上传教学资源。知识管理系统的开发过程中可以同时开发同名插件,以实现知识管理系统和学习管理系统的无缝衔接,供学生学习。()学习管理系统又称为“网络学台”。网络学台具有多种教学功能,具体包括:资源、学习、互动、管理、作业、反馈和学习。根据不同专业不同的教学方式需求,上述学习管理系统还会在上述教学功能的基础上提供针对性的特色功能,针对音乐类专业课程提供音频录制功能、针对设计类专业提供白板绘图功能等,利用学习管理平台提供的特色功能可实现不同课程的专业管理、特色教学、课堂学习、师生互动、测试评价等全过程。()教务管理系统是继续教育管理系统的核心组成,具体包括:系统管理、收费管理、招生管理、学生管理、选课管理、教务管理、教师管理、成绩管理、教材管理、考试管理、实习管理和毕业管理等模块。在实际的高职院校“互联网”继续教育系统构建时,需要对不同高职院校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调研,根据调研结果选择不同的功能模块组成上述教务管理系统。由于高职院校“互联网”继续教育系统的管理系统由上述知识管理系统、学习管理系统和教务管理系统综合构成,在对三个不同的管理系统进行设计时应采用技术一致性的设计思想,为继续教育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技术支持,也为后期的系统维护与升级提供保障。课程和教学()用户培训网络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继续教育领域中,通过对继续教育用户的培训以实现“互联网”继续教育的顺利开展,上述用户培训内容具体为知识管理系统、网络学台和网络教务系统等继续教育系统内部模块功能的使用方法和检修方法。()网络课程传统的网络课程包括:(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混合式开放网络课程)和(小规模不开放网络课程)三种不同教学开展方式的课程。不同教学开展方式的网络课程因其课程开设目的、教学资源来源方式、课程设计过程和信息传递方式的不同对应着不同质量评价的教育系统。当前在教学平台中的应用较为普遍,也是我们比较熟知的,它是一种大规模的免费课程,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同伴学习和同伴评价学习方法,功能简单,一般以视频课件为主,课件提供的是基础内容、入门模块,或是基础内容的综合。课程是收费的,它是在免费的课程后为鼓励学生继续学习的高一层次的面授课程,是线上线下混合式开放网络课程。课程与上述两种网络课程的开设方式以及设计思想均不相同,主要用于小班组织、不对外、由教师全程提供支持服务的学历和非学历网络课程。同课程一样具有规模教学功能,同时在课程设计基础上将高质量教学内容进行多人分摊,降低了教学成本,增加了大数据进行教学研究的机会。()评价和质量保证对于基于“互联网”思想的继续教育系统的评价包括三种质量评价,首先是对继续教育系统内部的各系统质量的评价,首先是对知识管理系统、网络学台和网络教务系统的质量评价,以保证继续教育系统稳定运行;其次是对网络课程和教学的质量评价,以保证网络继续教育课程具有同课堂面授同等的教学水平;最终是对学习成效质量的评价,以保证学生学习质量达到课程开设的预期目标。总结基于“互联网”的继续教育模式已成为现代成人教育快速发展的推进器,年国家启动高校继续教育改革试点,年秋季起实行新的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招生等办学政策,结束现代远程教育试点。网络教育发展将迎来大发展的春天。年春季函授、夜大学招生政策不再执行,“三教”(函授、夜大、网络教育)融合在不久的将来将变成现实。虽然当前我院连接了重庆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国内多所重点双一流高校的精品课程,但还应科学规划,加大投入“互联网”继续教育系统模式构建,加强数字化学习环境建设和氛围营造,逐步推行在线学习、移动学习、智慧学习、行动学习等教学模式,形成人人、时时、处处可学习的局面,扎实推进学院继续教育工作健康快速的发展。第 9 页 共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