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信息、信息产权及其与知识产权关系.docx

    • 资源ID:9949344       资源大小:22.56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信息、信息产权及其与知识产权关系.docx

    信息、信息产权及其与知识产权关系信息、信息产权及其与学问产权的关系 在我国产业界落实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立法界与司法界越来越重视信息爱护法 的今日,学术界却出现了对“信息”的歧议。 从上世纪80年头,人们就起先普遍运用“信息社会”这一概念;90年头后, “信息高速马路”、“信息公开”、“信息化”等等,更是口头及书面运用率均 越来越高的日常用语。原来,对于“信息”是什么,已经届于无需多言的。但 21世纪个别杂志上产生的“新论”,却乂不能不让人对此重新说上几句。正如 在20世纪初,人们不得不面对“物质不见了”这类原来不必仔细对待的奇谈怪 论。 客观世界由物质、能量、信息构成。“信息是物质的届性”,“信息离不开 物质”等等,到此为止假如还说得通,再往下论去,得出“信息不能同物质分 离”,因此“信息不能传递”、“只有人创建的学问才能传递”的结论,就非常 荒谬了。 例如客观世界中有一株绿树。这“绿色”作为信息,的确不行能离开树而存 在。这绿色并非“人创建的学问”,它若不能传递,你是怎么看到的?它明明“传 递”到了你的眼里。远处有一头驴在叫。“驴鸣”作为信息假如与驴分别, 就不 成其为“驴鸣” 了。但它终归传递到了我们的耳朵里,我们才实实在在地知道有驴在叫。假如作为物质之届性的信息不具有传递性,那么人 的相识将恒久与客观世界分别开,即恒久不能相识世界。多数客观事物的信息, 正是通过人的眼、耳、鼻、舌、身这五个官能,“传递”给人们,经过人们的大 脑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加工,人们方才相识了客观世界,乂转过来改 造世界。复习一下这些相识论的常识,有助于我们在信息时代探讨问题时, 避开 回到数白年前的“贝克莱时代”。 在当代,人们把自己的相识写成书,一本书放在我们面前,它就是客观存在 的了。书中所载信息,同样是客观存在的。所载信息离不开载它的书,离开了, 书不成为书,书中信息也不成为信息。这是对的。但把一本书中的信息扫描上, 通过互联传递给万里之外的人,这种“信息与其载体物质无需分别而传递出去” 的事例,在当代举不胜举。至于闭目塞听之人得出“信息不能传递”的结论, 则 并不惊奇。不过这种结论是古已有之、被现代人重复的谬说,并非创新。 “信息是客观存在的,故不能造,这一命题之谬自不待言。客观世界的 信息中确定存在虚假信息。否则人只要简洁接受即可,无需做“去伪存真”的加 工了。有人进而言之“假,恒久只届于相识范畴”。这就更远离了现实社会与认 识论的常识。人们每天呼喊着要打击的市场上的“假货”, 莫非不是客观地摆放 在货架上,反倒仅仅是人们“相识”中主观想象有假货而已?事实上,“文抄 公”的“作品”或长篇的谬论本身, 一旦发表在杂志或书上,这本届于“相识” 领域的“假”,也就转化成为客观存在的“伪” 了。 我们不大可能针对尚未摆在 我们面前的任何人的主观“相识”去探讨问题。 只可能依据已经客观地存在于杂 志上或书上的表达出的“作品”去评判真伪。 在现代社会,当人们采纳摄影术拍摄自然景观时,山、水、树木的各种信息 都传递到了镜头中。例如以全息摄影去拍摄一朵野花, 则该客观物的色调、形态 等等信息,就全部传递到了镜头里,而色调、形态等,并没有离开这一客观物。 当人们用摄影机去拍街景时,广告画、商标标识等等客观地存在于大街上的信息, 也在并不离开其所届“物”的状况下, 传递到了镜头里。假如换一个非公共场合 作这种拍摄或利用它,则可能产生学问产权纠纷。我们讲学问产权爱护客体届于 某种信息,具有“可复制性”,正是这个道理。当史尚宽先生在物权法论中 说专利可以“为数回之制造或复制”而不会产生磨损,也正是讲的“可复制性” 这一特征。 至于有人坚持说自然界野花的色调、形态才是“信息”,人造的假花或人剪 的纸花的色调和形态就只能称“情报”或“信号”,而不能称“信息”。这第一, 是毫无意义的文字嬉戏;其次,是根本没有读懂他们所引证的培根、 罗素等人书 中所说的“信息”与“情报”,原来是一个词Information.越是在现代社会, 人类创建出的实实在在客观呈现着的建筑物、商品,信息高速 马路及其基础设施等等就越多。硬要作所谓自然物的“信息”与人的创建物的” 信号”、“情报”的区分,实在没有意义。应当知道:自然物诚然是客观存在的, 人们变更客观世界的创建性成果出来之后,同样是客观存在的。日本20XX年出 台的学问产权基本法中,讲到“信息创新时代与学问产权立国”,其正式英 文译本,也将“信息”译为“ Information ”。在这里,事实再一次告知人们, 在信息社会里讲信息或探讨学问产权,除了不 懂相识论的基本原理睬出差错之外,假如不熟识外文也会走弯路或者出笑话。还 要请大家留意:在世界贸易组织的与贸易有关的学问产权协议其次部分第七 节中,“商业隐私”这个概念并不存在,它被表述为“未曾披露过的信息”, 以 示区分技术方案、作品、商标标识等已经公开的信息。有关Trips协议,已有官方及民间的多种译本,但至今尚未见任何译本将 商业隐私翻译成未曾披露过的“信号”或“情报”的。因为作为同义语的“情 报”,在这个场合运用未免有些滑稽。 有人认为假如把学问产权客体的“可复制性”, 与其权利本身的“法定时间 性”、“专有性”等等并列,应届不合逻辑。而他们将“法定”删除而只讲“时 间性”,本已是不合学问产权的现有各国法律。再将“权利内容的 多元性”与“时间性”并列为学问产权作为“权利”的特点,就更值得探讨。因 其所举例子是“一张绘画,作为造型艺术可以悦目,同时可作外观设计品或装 潢”。人们会问“权利怎么个悦目法? ”能“悦目”的,事实上还是权利客体- 美术作品。可见,否定学问产权特点之一为“可复制性”的人,自己乂不得不回 到讲“客体”的特点上去。况且,例中“多元”的三个功能,实质只是一个“悦 目”而已。归根结蒂,还是论者自己没有把问题弄活楚。 在中国,早在11014年,国务院就颁布了行政法规计算机信息系统平安条 例,其中指明:条例目的之一是爱护信息的传输。20XX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爱护络“信息”平安的确定。 朱 基20XX 年3月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方针。 虽然该报 告也讲及“学问经济”,却没有依有的人的建议提“学问化带动工业化”或“情 报化带动工业化”。 法国20XX年3月公布了信息社会法草案征求公众看法。 欧盟20XX年12月通过信息社会的版权与有关权指令,成员国已经和正 在依据其修正本国学问产权法乃至整个民法。 日本20XX年提出“信息创新时代,学问产权立国” 口号。 我们讲这些的目的,是让大家沿着正常的对“信息”的理解,进一步去了解 “信息产权”与“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意义,不要被学界个别的“新论”所误 导。 “信息产权”指的是学问产权的扩展。这一概念突出了学问产权客体的“信 息”本质。 “信息产权”的理论于11014年由澳大利业学者彭德尔顿教授 在其专著、Butterworth 出版社出版的 The Law of Industrial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 Hong Kong 一书中作了初步阐述;11017年我在计算机、软件与数据库的法律爱护一书 中作了全面的论述,乂在11018年我国的工业产权杂志第 3期上撰文作了进 一步绽开。11019年,当时牛津出版的欧洲学问产权评论第7期将该文特地 翻译成英文,举荐给西方读者。 西方学者于上一世纪90年头上半叶起先探讨“信息产权”问题,其代表性 成果包括:美国加州高校伯克利分校萨缪尔森教授( Pamela Samuelson) 11011 年在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发表的 “信息是财产吗” (“Is information Property ?”) 一文, 荷兰海牙的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出版社19101年出版的“学问产权和信息产权”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Information Property )书和美国缅因州 高校李特曼教授(Jessica Litman ) 11019年在耶鲁法学评论发表的“信息 隐私和信息产权” (Information Privacy / Information Property ” ) 一文等。此外,美国11019年7月推出的统一计算机信息交易法主要覆盖的 是学问产权的上贸易,已经在事实上把“信息产权”与“学问产权”交替运用 了。坊间有文断言,近年仅仅是日本、澳大利业两国有人提及“信息产权”。实 为一孔之见。 20世纪80年头,有人把世界上正进行着的新技术革命称为“第三次浪潮”。 从财产及产权法的角度看,“在第一次浪潮的社会中,土地是最重要的财产;在 其次次浪潮的社会中,机器取代了土地,成为最重要的财产;在第三次浪潮的社 会中,我们仍旧须要土地、机器这些有形财产,但主要财产已经变成了信息。这 是一次革命的转折。这种前所未有的财产是无形的。” “假如说股票是象征的符 号,那么信息财产则是象征的象征。这样一来,财产的概念面目全非了。” 这是美国社会学家托夫勒(Alvin Toffler )在预料与前提一书中的论述。 的确,早在20年前,人们就把新技术革命称为信息革命。至于信息包括什 么内容,人们赐予较多留意的往往是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等媒介了解到的、 日常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等的有关状况。这种信息中的很大一部分是古 已有之的,至少不是进入信息社会后才产生的新东西。信息社会中信息的特点, 是传递更快速,对经济、技术及社会的发展起着更重要的作用。使一个国家进入 信息社会的关键技术之一,就是数字化技术与络环境。 信息社会既然已经(或将要)把信息财产作为高于土地、机器等有形财产的 主要财产,这种社会的法律就不能不相应地对它加以爱护。就是说,不能不产生 出一门“信息产权法”。事实上,这门法律中的主要部分,也是早已有之的(至 少是信息社会之前就已存在着的),这就是传统的学问产权法。 构成新技术信息大部分内容的,自20世纪以来,就是各国专利申请案中的 专利说明书。至于商业隐私,则已经被世界贸易组织称为“未曾披露的信息”。 商标是附在商品或服务上,用以说明商品或服务来源的信息。 报刊、书籍、电视、电影、广播等等,是主要的、最广泛的信息源。人人都 可以通过这些媒介获得自己所须要的信息。但是在颁布了版权法的国家,未经作 者、出版社、电台、制片厂或其他有关权利人的许可,任何人都无权复制、翻译 或传播自己所得到的这类信息。 在很多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73?80年头,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广泛运用而 出现了各种旨在爱护电子计算机所存储的信息的法律。有些法律已不是原来意义 上的学问产权法。受法律爱护的客体诚然可能是受版权爱护的对象但 受爱护的主体则不是数据全部人,而是数据的来源 -信息的被收集人。这样,一 部分原届于公有的或届于靠保密来保持价值的信息,处于新的特地法爱护之下 了。而这种爱护的目的,却不在于维护信息全部人的专有权, 倒在于限制该全部 人扩散某些信息。这种限制,是取得牢靠信息的保证。进入20世纪90年头后, 西欧领先提出了爱护无创作性的数据库的设想,并在11016年3月以欧洲委员会 “指令”的形式形成地区性公约。 这样一来,可作为财产权标的的“信息”,乂 大大地增加了 一部分内容。 为促使产业界更好地理解与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推动立法部门更 加重视信息立法以使上层建筑符合经济基础发展的要求,正确相识信息、信息 产权及其与学问产权的关系,在今日实在是特别必要的。 第10页 共10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

    注意事项

    本文(信息、信息产权及其与知识产权关系.docx)为本站会员(l***)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