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文学的语言艺术特征.docx
论网络文学的语言艺术特征 摘 要:网络文学语言是网络文学的载体,是网络文学文本意义、审美价值和社会功能实现的基本形式。作为一种新形式的文学,网络文学的语言具有自己的特别性,即口语化和技术化。它反映和体现了科技和艺术结合的时代文化要求,以及文学为适应这种要求的自觉追求。关键词:网络文学;口语化;技术化中图分类号:H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16-026X(2022)06-0000-01本文中探讨的网络文学是指一种狭义的网络文学,即发布于互联网上的原创性文学,也就是用电脑创作在互联网上首发的文学作品。这种网络文学比广义的网络文学更能凸显作为一种新形式文学的意义和价值。一、网络文学的语言特性1.1简短精炼与传统文学语言追求书面语的诗性不同,网络文学句式短小,常运用简洁化、时尚化的口语和简短的句式,表达一种没有功利感的欲望,表达了对俗和平凡生活的认同,不过分讲究修饰、表达方法、铺垫和描述,语句构成简洁,叙述节奏快速,情节却曲折动人,且贴近网络生活本身。1.2口语化、通俗化、生活化网络文学语言多从民间社会中来,既口语化通俗、生动活泼,展示了一般人最原始、最本色的生活感受。网络文学创建词语来自于网络闲聊,它适合网络语境下快捷而又凡俗的思想和情感表达的须要。网络闲聊所运用的语言最接近口语,内容上体现为凡俗生活和人生情态。少了些玄虚,多了些本真,也给予了网络语言具有口语才有的视觉和听觉信息。网络文学采纳这些网络词汇,既反映了网络语言沟通的口语化现象,又表达了作为一种新的文学形式的语言身份认同。因而使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相较增加了日常性和通俗性。文学和非文学、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的界限起先变得模糊,使网络文学语言具有口语化和速食化特色特别深厚的语言形式。1.3创建性词语的应用网络文学中出现新的词语和新的表达手段,主要受到计算机输入特点的影响。网络文学大都是在线创作,个人在对输入法改进无能为力的状况下,提高打字速度,简化语言符号就成为一种现实地选择。网络文学语言受到这种状况的影响,出现的新词语最多。打出来的错别字,将错就错,数字与字母组合,声母合用,数学表达法等创建新词。为了提高输入速度和效率,简化语言符号的手段花样繁多,创建的新词也层出不穷。用表情化的语言符号,具象化地呈现主体内在情感,压缩了所指与能指之间的距离,消解了语言符号的深层意蕴,解构了传统文学的诗意想象空间,使之平面化,实现干脆感知它,也让网络文学的交互性以感性和现实的方式实现了,变更了仅以理性互动的沟通模式。与经典文学在保持内在的审美艺术特性一样的同时,把经典文学的语言形式,以及由语言形式表现的形象和意蕴作为解构和颠覆的对象,确立网络文学自身存在。输入方法的更新,把语言创新的可能性现实化,网络文学创建者可以更加大胆地语言创新,展示自己的特性和聪慧才智,在客观上凸显了语言的“嬉戏”功能。二、网络文学语言的成因2.1艺术与技术二合一的网络文学语言就犹如传统文学离不开书写工具和印刷术一样,网络文学也离不开网络,网络技术已植根于网络文学的血脉之中。网络与文学的结合造就了网络文学艺术与技术审美化地二合一。网络创作和网络文学作品的观赏必需依靠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这就使网络文学语言同样带上了技术的色调,传统文学语言就是由书面语和口语构成的语言符号本身,而网络文学语言明显除了语言符号本身之外,还包括图像和声音,网络文学作品中的超文本链接和多媒体制作的作品就是最好的例证。多媒体技术给了网络文学语言更丰富的表现手段,一篇文学作品可以同时出现文字版、动画版、漫画版,景物描写就能够附上一幅美丽的风景画,声音描写就能够同时让读者听到逼真的声音,抒发情感,让人感同身受,如临其境。正是网络文学语言具备多媒体的表征优势,融图像、声音、文字等媒介和符号之所长于一身,才淋漓尽致地实现了文学审美的立体表达。2.2作者和读者交互沟通的网络文学语言在传统文学语言中,语言符号的传输与接受是固定的,作者和读者的分工明确。传统文学语言在原初生成的过程中读者是无法参加的,作者细心炼字炼句,使一般语言经过文学化的组合,塑造出详细、生动的文学形象,呈现出作者独特的审美意象。读者看到纸制的文学作品后,参加的只是阅读接受文学作品,解码语言文字,用想象和情感,来把握作者的意义和情味,从而接近作者的精神旨趣,进行审美再创建。但网络技术的覆盖和延长,以万维网连接起作者和读者,克服了现实的种种局限,做到了实时互动沟通,建立了意识上的真实连结。网络给传统文学语言的传输和接受带来巨大的变革,网络媒体实时交互的特点,给文学创作和观赏带来了便利。作者和读者的界限起先变得模糊,二者的身份置换也成了习以为常的事情。网络文学语言的交互可以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交互。网民读者阅读作品后,在任何时间都可以立刻成为作者,参加评说网络文学作品的成败优劣时就变成了作者,甚至还能指挥作者怎么写,对特定作品提出要求,最终成为网上写作的合作者,共同完成文学作品的创作。一部网络文学作品的诞生过程就可以是作者和读者不断交换身份的过程,一部网络文学作品就可以由原创帖和回帖组成,形成交互小说。2.3大众化与世俗化构成主调的网络文学语言文学最初是属于民间的,这时候的文学是机会均等、创作自由的。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学的成熟,文学也起先走向贵族化,成为了文人的专利品,民间的众声喧哗变成了象牙塔里的个人吟咏、文人间的应和酬答、甚至传经布道的政治工具。网络变更了这样的局面,网络是一个自由、同等、开放、兼容、共享的无限空间,全部的网民都可以自由进入、表达情感、发挥想象、相互沟通,数字化虚拟空间将文学话语权重新交给了民众,文学起先回来民间。网络文学的回来民间导致了文学语言从传统文学语言的字斟句酌,走向网络文学语言的大众化、世俗化、生活化、平凡化。网络文学写手们,无论在现实中他们是达官显贵,还是黎民一百零一姓,进入到网络后他们便丢失了自己的身份,抛开了自己的等级,成了平起平坐的网民。网络给了他们自由自主的文学话语权,给了他们精神的自由,心灵的自由,他们就用大众化、世俗化的文学语言,来展示一般人最原始、最本色的生活感受和直陈心中真实的欲望,倾诉境遇,诠释生命的感悟。结语网络文学语言速食化的缘由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中文输入法重字率太高,影响输入的速度,而且简单出错,有时出错后就将错就错,反而因为新奇奇妙得到了网民们的承认。另一方面是互联网的高时效性,网上沟通惜时如金,争分夺秒,网络文学作品的网上连载也有时间限制。网络文学语言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网络文学在闲聊与沟通中产生,从最初的BBS、论坛等地方发端,就注定了它的口语化的语言特色。网络给我们带来思想和言论的自由,网络文学的自由、开放带来了网络文学语言的嬗变。参考文献:1 青年同志.再看“网络文学”.新民晚报.2001.2.14.2 赵抗卫.文学作品与现代传媒 J .文艺理论探讨,2000,(5).3 南帆.游荡的网络文学 J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2001,(4).4 杨新敏.网络文学刍议 J .文学评论,2003,(5).5 廖卫红.网络文学的兴起与创作模式的嬗变 J .华南高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5). 第7页 共7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