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国宏车队名片_河南邓州擦亮中医强市金“名片”.docx
-
资源ID:9970843
资源大小:32.40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邓州国宏车队名片_河南邓州擦亮中医强市金“名片”.docx
邓州国宏车队名片_河南邓州,擦亮中医强市金“名片” 河南省邓州市是医圣张仲景的故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祖籍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市和全省十个直管试点县(市)之一。 中医是邓州的“名片”,邓州中医文化底蕴深厚,满目杏林,医学昌盛,中医药在民间深受欢迎。近年来,邓州市充分发挥中医优势,着力抓好“四个突出”,中医药事业得到长足发展。 突出中医工作地位 作为医圣张仲景的故里,邓州以此为荣,历届市委、市政府也因此特别重视、支持中医工作,中医事业在社会事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推动邓州中医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11019年,该市在全国第一个建立县级中医药管理机构,成立了邓州市中医药管理局。11011年,由政府投入资金,成立了中医科研机构邓州市四周血管病探讨所,经费由财政全供。11016年,邓州市获“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市”称号,19101年被列为全国首批农村中医培训试点县(市),为全国农村中医培训供应了珍贵的试点阅历。邓州市中医院被评为全国首批二级甲等中医医院。近年来,邓州市的中医工作面貌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中医医疗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中医药服务实力显著提高,中医文化得到更好传承,中医品牌更加深化人心。 该市市委、市政府把项目建设做为发展中医的突破口。市领导不仅带头争取中医项目,而且对争取来的项目倍加珍惜,狠抓落实。2022年,邓州市中医院新址建设被列为全市十件实事之一,并向全市人民作出承诺。为了确保市中医院迁建工程顺当进行,市政府成立了邓州市中医院建设项目指挥部,由市长刘树华任指挥长,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主管卫生的副市长、公安局长任副指挥长,发改、财政、城建、规划、土地、环保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每周召开一次例会,协调解决新址建设过程中的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了项目工程顺当实施。 在制订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补偿方案时,把中医药的补助比例提高10%,市中医院的住院补助比例也比其他市直综合医院提高10%。 该市是一个农业大市,财政收入有限,经费并不富裕。即便在这种状况下,该市想方设法,克服困难,保证中医经费投入,凡是中医预算资金足额拨付到位,凡是项目配套资金无条件保证。该市中医院项目建设总投资7800万元,其中,中心项目资金2000万元,省政府配套500万元,其余5300万元全部由市财政投入,包括拆迁和青苗补偿也全部由市政府买单,不增加市中医院一分钱债务,使其轻装上阵,解除了发展建设的后顾之忧。 突出中医体系建设 邓州市中医院是中医药医疗服务体系的龙头机构。邓州市根据“特色突出、功能齐全”的要求,高起点、大手笔地进行市中医院新址建设。从规划选址起先,市政府就组织专家进行了多次论证,把一块占地76亩,价值3.5亿的“黄金地段”无偿划拨给了市中医院。在规划设计上,坚持传统文化风格和中医特色,把市中医院新址定位为邓州城区的新地标和城市“名片”工程。届时,一座崭新的、具有中医特色的、全省一流的县级中医院将呈现在邓州一百零一姓面前。 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动开展中医药“三个一”工程,设置1个中医科、1个中药房、至少配备1名中医师。为了强化中医药管理,选拔了12名中医药人员担当乡镇卫生院院长或副院长,各卫生院均明确一名副院长分管中医药工作,把过去卫生院中医科改建为中医管理科,科长由优秀中医药人员担当,其职责由过去单一医疗型转变为全面负责型。目前,全市乡镇卫生院平均开设中医门诊2.3个,中药饮片达350种以上,中医病床占总床位的25%以上,中医门诊量占门诊总量的30%以上。市政府将投入300万元,为全市乡镇卫生院统一更新配置中药柜。 该市把中医建设纳入全市标准化村卫生所建设条件之一,配备101种以上中药和30种以上中成药,至少有1名中医或能中会西的乡村医生,能用中医药防病治病。经过几年的努力,目前该市已基本做到了“村村有标准化卫生所,所全部中医中药”。 突出中医作用发挥 发挥中医“治未病”优势,在传染病防治中发挥作用。在近年来的手足口病防治和H1N1甲流感防治中,该市疫情始终处于低发状态,关键是发挥了中医药“治未病”的特色和优势。在手足口病防治中,政府拨款87万元,由市中医院根据省中医管理局供应的处方,统一煎制预防汤剂,向全市516家托幼机构的6万余名儿童免费发放。对散居儿童,则由乡镇卫生院统一组织,根据“广泛宣扬、自觉自愿、成本价供应、面对面指导煎服”的原则,普及中药预防措施,有效限制了疫情。 发挥中医药“简、便、廉、验”优势,推广中医药相宜技术。该市用3年时间,推广了针灸、按摩、推拿等30余项中医药相宜技术,对1200名乡村中医进行了相宜技术培训,发放中医药相宜技术推广手册1200份,发放针灸针具、拔火罐等设施1200套,使农夫群众充共享受到了质优价廉的中医药服务。 发挥中医药贴近群众优势,开展“三进”服务。把中医药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广泛开展中医药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活动。市政府拨款20万元印发了中医专家唐祖宣编写的常见病中医药防治指南,免费发放城乡居民家庭,广泛宣扬普及中医药防病治病常识,引导群众主动运用中医药防病治病。在全市25个乡镇卫生院和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了标准化的中医科和中药房,使辖区居民供应享受到了便捷的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 突出中医文化传承 建设中医药文化宣扬教化基地。邓州作为中医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中医文化资源非常丰富。该市的张仲景展览馆被列为全国50个中医药文化宣扬教化基地之一。张仲景展览馆建设工程被列为邓州市“文化名市”建设的一项重要工程,规划占地面积10亩,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总投资2500万元,建成之后,该馆将成为普及宣扬中医药文化的主要场所和邓州市的文化旅游景点。 整理名老中医学术阅历。唐祖宣是邓州中医队伍涌现出的典型代表,他是全国名老中医,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在四周血管病方面造诣颇深,常年累月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奔跑呼吁,为邓州,甚至全省、全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主动贡献。市政府拨出50余万元专款,继承整理以他为代表的名老中医学术阅历以及累累硕果。近年来共出版专著31部,3000多万字。同时,该市申报成立了唐祖宣学术探讨室,得到了国家、省中医管理部门的批准,其学术阅历正在邓州开花结果。 加强中医人才培育。邓州市坚持师承教化、学历教化和接着教化并举,进一步发展壮大了中医队伍。在师承教化中,全国名老中医专家唐祖宣已累计带徒56人,其中中医主任医师4名,副主任医师13名。邓州市还将全市120名乡村中医与市级医疗机构的中医骨干拜师结对。在学历教化中,该市以邓州卫校为基地,对全市200多名无学历乡村中医药人员进行了中专学历教化。在接着教化中,邓州市以省卫生厅“522”工程和“51111”工程为载体,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培育中医骨干。同时该市激励乡村中医药人员到本市医疗机构进修学习,费用全免。目前,该市中医药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中医专业技术人员达650名(其中中医主任医师9 名),中药专业技术人员达265名,乡村中医达1264人。 第7页 共7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