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与研究(马春峰)_水资源承载指数.docx
-
资源ID:9978298
资源大小:33.02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辽宁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与研究(马春峰)_水资源承载指数.docx
辽宁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与研究(马春峰)_水资源承载指数 摘 要:水资源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面对水资源短缺和供需冲突更加突出的现实,探讨探究提高水资源承载实力,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介绍了辽宁水资源特点、面临的问题以及今后对策。 关键词:水资源承载实力分析与探讨 水资源作为一种不行替代的物质资源和战略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当前,辽宁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老工业基地振兴、构建“和谐辽宁”的重要时期,水资源短缺己成为制约全省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瓶颈”。因此,探讨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高水资源的承载实力,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一、辽宁省水资源特点 1、总量偏少 2004年其次次水资源评价,全省水资源总量为341.79亿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820m3,亩均水资源占有量580m3,均为全国人均的1/3左右。全省除东部地区外的其它地方都属于严峻贫水区。 2、年际、年内改变大 受气候影响,全省降水年际、年内改变较大,水资源呈周期性丰枯改变,长周期大体60年左右,周期内平均每11年左右出现相互交替的几个丰、枯水期,丰枯改变过程中34年左右又有小的丰、枯交替。每年69月份汛期的降水量占全年的70%80%,水资源量中约有60%是洪水径流量,往往形成春旱夏涝、江河的汛期洪水和非汛期的枯水,甚至连续出现丰水年和枯水年。 3、与人口分布、耕地资源的分布、经济发展布局不相匹配 中部地区的人口、耕地、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省的一半以上,而水资源仅占38,人均占有量645m3,用水量占全省总用水量的70%,是省内缺水最严峻的地区。东部地区人口、耕地不足全省的5,水资源量却占全省的25,人均占有量达到41101m3,水量丰富但用水需求不大。西部地区水资源量占全省的13,人均占有量530m3,仅占全省人均水量的61,是省内干旱缺水地区。南部地区人均水量1081m3,亩均水量344m3,为省内干旱和半干旱地区。 二、水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 1、水的供需冲突非常尖锐 现状水平全省各类供水工程的总供水量153.58亿m3,而社会总需水量165.69亿m3,总缺水量为14.52亿m3;据预料,到2022年,社会总需水量181.8亿m3,2022年社会总需水量191.27亿m3,按现状远远不能满意社会的需求,需大于供的冲突非常尖锐。当前全省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平均为42%,其中辽河流域开发利用程度高达76%,已经超过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极限。沈阳市建国初期地下水埋深是3.45m,现在下降到21m。辽西基本上是“十年九旱”,进入九十年头有逐年加重的趋势。由于历史缘由,一些城市盲目开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超采、海水入侵以及水质恶化等一系列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全省已形成了16个地下水超采区,面积1500km2,年超采水量3.8亿m3。大连、营口、锦州和葫芦岛等沿海地区海水入侵面积603km2,给当地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很大困难。 2、水利工程防洪标准不高,局部性洪水灾难频繁 目前,全省375条中小河流有三分之二达不到规定的防洪标准;有264座病险水库,其中大型12座、中型36座、小型216座;涝区中不能平安和正常运行的三、四类排水站有455座,占总数的40.7%。11011年至2002年的12年间,全省因洪涝灾难累计造成农田受灾8488万亩,干脆经济损失643.41亿元。2022年洪水,全省共有49个县(市)、400多个乡(镇)遭遇了严峻的洪涝灾难,干脆经济损失68.6亿元。 3、水土流失严峻,生态环境脆弱 全省尚有水土流失面积6951.14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31.7%。近年来,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和工业化建设的快速推动,开发建设项目增多,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越来越严峻。据调查,全省共有采矿点6881处,破坏地貌、植被面积134.33万亩,综合影响面积1675.9万亩,水土流失量为1178.65万t。侵蚀强度绝大部分为强度以上侵蚀,侵蚀模数是全省平均数的4.6倍。 4、水污染严峻,水质日趋恶化 目前,全省每年废污水排放总量2528亿m3,大部分未经处理干脆排入水体,水体污染非常严峻。据对全省主要的302个水功能区划监测,水质达标率仅为50.0%,其中一级功能区102个,水质达标率为64.7%;二级功能区200个,水质达标率为41.1%。辽河、浑河、太子河、大辽河、大凌河、小凌河的大部分河段为45类水质,有的为超5类水质,流经城市的河段几乎没有达标的水功能区。地下水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据对全省22个县级以上城市的地下水水源水质调查,有14个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有8个受到重度污染。全省已有近26%的城镇地下饮用水源受到污染。而且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水污染的势头由城市向农村扩大,由中游向河流的源头扩散。 三、提高水资源承载实力对策 1、加快水源工程建设 解决全省水资源短缺问题,我们兴建了一大批水源工程和供水工程。如引碧入连工程、引英入连工程、富尔江引水工程、引兰入汤工程,平山引水工程等。这些水资源配置工程对解决缺水问题是至关重要的,今后要把解决城市和县城缺水、农村饮水平安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水利建设的重点,合理支配工程布局,通过修建水源工程和饮水工程,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 2、加大节水型社会建设力度 从全省水资源短缺的状况看,建立节水型社会是解决全省缺水问题最干脆、最经济、最有效的战略措施。根据水利部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要求和省政府印发的辽宁省节水型社会建设发展纲要的部署,建立长效机制,有安排有步骤地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一是要加强涉水法律法规建设,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二是尽快形成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机制,不断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三是努力建设节水型农业,大力推动先进节水浇灌技术,同时加大防渗渠道建设,提高渠系利用系数。四是抓好废水处理和综合利用,挖掘节水潜力。 3、加强水资源开发和爱护 在治水中,必需敬重自然规律,进行科学合理的水资源开发。要重点加强地下水资源的爱护,以地下水超采区、海水入侵区以及城市公共供水设施覆盖地区为重点,实行封井、削减取水许可指标、建设替代水源等措施,对地下水资源进行综合治理,逐步复原地下水的采补平衡。同时,加强饮用水水源爱护,建立饮用水水源爱护区制度,防止水源枯竭和水体污染;做好新建、改建或者扩大入河排污口的审批工作,禁止在饮用水水源爱护区内设置排污口。 4、主动推动水价改革 目前,辽宁的水价偏低,对水利工程水费、城市供水价格、污水处理费和水资源费等收费政策应刚好进行调整,建立完善的水价形成机制。实行超定额用水累进加价制度,逐步实行容量水价和计量水价相结合的两部制水价制度,对中水回用实行实惠价格,通过成本约束促进用水户节水。 5、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与调度。从过去传统的“以需定供”向“以供定需”转变,进一步强化水资源管理职能,加强流域和区域水资源的统一调度,优化配置水资源,优先保证城乡生活用水,最大限度地满意工业用水,努力保证粮食平安用水,兼顾生态环境用水,通过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来提高和改善水资源的承载实力。 6、加大水资源投入力度。解决水资源的问题,既须要国家加大投入力度,也须要发动全社会的力气。建立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投资体系,不断增加水利建设、节水治污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既要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基础作用,增加各级财政的资金投入,又要加大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力度,广泛吸引省外、境外各类社会资金投资水利事业。 来源:中国水利水电市场2022年5期 第8页 共8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