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后汉书·列女传_后汉书列女传阅读答案.docx

    • 资源ID:9981993       资源大小:33.57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后汉书·列女传_后汉书列女传阅读答案.docx

    后汉书·列女传_后汉书列女传阅读答案 列女传作者刘向。是一部介绍中国古代妇女事迹的传记性史书,也有观点认为该书是一部妇女史,全书共七卷。下面是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后汉书列女传阅读答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后汉书列女传阅读答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曹世叔妻传 扶风曹世叔妻者,同郡班彪之女也,名昭,字惠班。博学高才。世叔早卒,有节行法度。兄固著汉书,其八表及天文志未及竟而卒,和帝诏昭就东观藏书阁踵而成之。帝数召入宫,令皇后诸贵人师事焉,号曰大家。每有贡献异物,辄诏大家作赋颂。及邓太后临朝,与闻政事。以出入之勤,特封子成关内侯,官至齐相。时汉书始出,多未能通者,同郡马融伏于阁下,从昭受读,后又诏融兄续继昭成之。 永初中,太后兄大将军邓骘以母忧,上书乞身,太后不欲许,以问昭。昭因上疏曰:伏惟皇太后陛下,躬盛德之美,隆唐虞之政,辟四门而开四聪,采狂夫之瞽言,纳刍荛之谋略。妾昭得以愚朽,身当圣明,敢不披露肝胆,以效万一。妾闻谦让之风,德莫大焉,故典坟述美,神祉降福。昔夷、齐去国,天下服其廉高;太伯违邠,孔子称为三让。所以光昭令德,扬名于后者也。论语曰:能以礼让为国,于从政乎何有!’由是言之,推让之诚,其致远矣。今四舅深执忠孝,引身自退,而以方垂未静,拒而不许;如后有毫毛加于今日,诚恐推让之名不可再得。缘见逮及,故敢昧死竭其余情。自知言不足采,以示虫蚁之赤心。太后从而许之。于是骘等各还里第焉。 作女诫七篇,有助内训。马融善之,令妻女习焉。昭年七十余卒,皇太后素服举哀,使者监护丧事。所著赋、颂、铭、诔、问、注、哀辞、书、论、上疏、遗令,凡十六篇。子妇丁氏为撰集之,又作大家赞焉。(节选自后汉书.列女传)注:(1)唐虞:古史上说的尧舜,他们都是因揖让而有天下。(2)典坟:三坟五典的简称,泛指古代文集。(3)方垂:边陲。下列划线词语的意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八表及天文志未及竟而卒 完毕B.和帝诏昭就东观藏书阁踵而成之 继续C.以效万一 效法D.缘见逮及,故敢昧死竭其余情 及、等到 下面句子分为四组,全都表现班昭博学高才的一组是( )(1)其八表及天文志未及竟而卒(2)帝数召入宫,令皇后诸贵人师事焉(3)作女诫七篇,有助内训(4)自知言不足采,以示虫蚁之赤心(5)同郡马融伏于阁下,从昭受读 A.(2)(4)(5) B.(1)(2)(3) C.(1)(4)(5) D.(2)(3)(5)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班昭的丈夫曹世叔死得早,班昭洁身自爱,符合当时社会对妇女的要求。 B.皇帝常常把班昭诏进皇宫去,要皇后和众贵人把她当作老师,每当有人贡献稀奇的东西来,皇帝就下诏命令她作赋写颂。 C.班昭死后,她的十六篇文章被她的儿媳编成集子,命名为大家颂 D.从班昭回答皇太后的话中可以看出班昭谦虚诚恳,对皇室忠心耿耿,崇尚谦让、廉洁的高尚品质。 把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时汉书始出,多未能通者,同郡马融伏于阁下,从昭受读,后又诏融兄续继昭成之。(4分)(2)永初中,太后兄大将军邓骘以母忧,上书乞身,太后不欲许,以问昭。(3分)(3)妾闻谦让之风,德莫大焉,故典坟述美,神祉降福。(3分)答案C D C(1)当时汉书刚问世,有很多人不大读得懂,班昭的同乡马融就住在藏书阁下,向她学习汉书,后来,朝廷又下诏叫马融的哥哥马续在班昭之后继续完善汉书。(注意始、于、从的翻译)(2)永初年间,太后的哥哥大将军邓骘以母丧为由,上书朝廷,请求退职。太后不想准许,问班昭对这件事的看法。(注意以、乞身、许及以问昭省略句式的翻译)(3)我听说谦让的作风,没有哪一个品德可以超过它,所以古代的典籍都称赞它,神灵也会降福给谦让的人。(注意大、焉、述的翻译) 解析: (报效) (1)是说她的哥哥班固;(2)(5)是从侧面表现;(4)是说明自己的忠心 (大家赞为班昭儿媳所作,不是文集名) 无 译文:扶风曹世叔妻子,是同郡班彪的女儿,名叫昭,字惠班.班昭学识广博,才华很高,曹世叔死得早,班昭洁身自爱,符合当时社会对妇会的要求。她的哥哥班固撰写汉书,其中的八表及天文志还没写完就去世了,汉和帝下诏,令班昭到东观藏书阁继续编纂汉书。皇帝还常常把班昭诏进皇宫去,要皇后和众贵人把她当作老师,称她为大家。每当有人贡献稀奇的东西来,皇帝就下诏命班昭作赋写颂。到邓太后临朝时,班昭还参与讨论国家大事。由于班昭对国事勤勉,朝延特封她的儿子曹成为关内侯,曹成后来官至齐王相。当时汉书刚问世,有很多人不大读得懂,班昭的同乡马融就住在藏书阁下,向她学习汉书。后来,朝廷又下诏叫马融的哥哥马续在班昭之后继续完善汉书。永初年间,太后的哥哥大将军邓骘以母丧为由,上书朝廷,请求退职。太后不想准许,问班昭对这件事的看法。班昭于是上书说:皇太后陛下自身具有完备的美德。扩大了唐虞的政治影响,广开言路,广泛听取意见。采集狂妄的人不达事理的言论,采纳地位低微的樵夫的主意。我班昭能够凭愚笨的能力,遇上圣明的皇太后,哪能不忠心耿耿,来报效朝廷万分之一的恩德?我听说谦让的作风是最大的高尚的品德,所以古代的典籍都称赞它,神灵也会降福给谦让的人。从方伯夷、叔齐互让国君之位,一起离开了本国,天下的人都佩服他们的廉洁高尚;太伯为了让君位给弟弟而离开国家,孔子称赞他三让天下.他们是因为光大彰显美德在后世扬名的人。论语说:能够用礼仪谦让来治理国家的人,对于处理国家事务还有什么困难呢!’从这个意义上讲,推让的真诚,它的效果是深远的。现在四位国舅能坚守忠孝的节操,主动辞职归隐,如果用边地的不安定为理由,不同意他们辞职,今后若有小小的过失,会掩盖今日谦让的美德,我实在担心他们推让的美名再也得不到了。根据我的见识所能达到的地步,因此冒着死罪竭陈我愚昧的想法,我自己知道我的话不值得太后采纳,只是以此未表示我小小的诚心。太后听从了班昭的建议,同意了邓骘等人的请求,于是邓骘等人各自归家. 班昭写了女诫七篇,它对妇女进行教育很有帮助。马融认为女诫很好,叫妻子女儿学习这部书。班昭七十岁去世,皇太后也穿上素服表示哀悼,还派使者监督料理她的丧事。班昭写的赋、颂、铭、诔、问、注、哀辞、书、论、上书、遗令,共有十六篇。她的儿媳丁氏把班昭的文章编纂成集,在集子中还写了一篇大家赞的文章。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6页 共6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

    注意事项

    本文(后汉书·列女传_后汉书列女传阅读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l****)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