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增强西方经济学教学的专业适应性_.docx
浅谈增强西方经济学教学的专业适应性_摘要:为了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教学效果,老师在为不同专业学生讲授西方经济学的过程中必需考虑课程教学的专业适应性问题。文章以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的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为例,从分析专业特点入手,阐述了一些使西方经济学教学工作能够更加适应当专业特点的方法和措施。关键词:西方经济学;适应性;金融管理与实务一、西方经济学及其专业适应性问题简述(一)西方经济学课程的特点与重要性西方经济学是原国家教委统一规定的我国高校财经类专业11门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的原理、定律和理论,是财经类专业大多数课程(如管理学、营销学、国际贸易等)的基础或相关科目。从目前国内各高校的财经类专业课程设置来看,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质量将干脆关系到其他大多数专业课程乃至整个专业的教学水平,在当前我国已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视为实现将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所在的时代背景下,该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二)课程教学的专业适应性问题作为财经类专业普遍开设的专业基础课,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是其他众多学科理论的共同基础,与各专业所设课程广泛相关。但这并不意味着老师在各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实行“一刀切”的做法,对不同专业的教学采纳同样的教学内容、方式与手段。首先,本课程教学的目的之一是为学生将来学习其他相关课程打好基础,而不同专业的课程设置又往往会有显著的区分,这就须要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能够敏捷适应不同专业的课程设置,使学生能学到对本专业后续课程学习最有用的经济学学问,以更好地铺平学生日后的学习道路。其次,不同专业的学生在素养特点上也有区分,他们的学问结构、思维习惯、接受实力等往往不尽相同,假如老师不能因材施教,势必会造成学生学习效果参差不齐,影响到教学的整体效果。再次,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将来就业方向上存在明显差异,所以西方经济学课程在理论分析、运用实力培育的过程中,也应体现出相应的适应性。其实,假如用经济学的语言来阐述的话,具有专业适应性的教学是依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对教学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从而提高资源运用的总体收益。本文特以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的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为例,对本课程教学的专业适应性问题进行示范性分析。二、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的特点“金融管理与实务”是近年来新开设的专业,主要培育驾驭金融管理基本学问和金融实务基本技能、从事金融管理和实务操作的管理人才。目前,该专业开设的课程主要包括管理学原理、经济数学、西方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证券投资学、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等,与其他财经类专业一样,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的大多数专业课程都与西方经济学有着亲密的联系,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证券投资学等课程更是干脆以西方经济学为理论基础。该专业所培育学生的将来就业方向主要是中心银行、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金融监管部门以及其他与金融、投资、财务等有关的经济部门。其中,以各级农村信用社为主体的农村金融机构很有可能会成为本专业毕业生的最主要就业方向。此外,笔者还在教学实践中了解到了本专业学生的一些素养特点。与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财经类专业学生的状况类似,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学生所处的学问氛围、校内文化及其学问结构、思维方式与理、工科专业学生有很大不同。首先,人文学问丰富,数学基础相对薄弱。这一明显的学问结构特点,导致学生普遍对定性分析感爱好,对定量分析的方法和步骤不愿深化。其次,思维方式偏重于感性相识。教学中,学生通常对故事化、形象化的讲解内容特别感爱好,而讲到逻辑推导、图、表、公式、数学证明时,则不习惯接受。最终,缺乏对包括金融在内的各行业企业和社会的深化了解。现代社会的发展特点确定了学生迫切须要驾驭国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指导企业运营管理的微观经济学理论和引导国民经济运行的宏观经济学理论,了解现实中竞争、垄断、金融运行、货币政策等经济问题的基本原理;但学生在这方面的实践活动相对较少,少数同学甚至对国家的基本经济方针都难以理解。三、详细措施和建议(一)授课学期的支配针对本专业学生数学基础相对薄弱的特点,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的西方经济学课程应支配在生生学完经济数学或高等数学课程之后的学期。对于这一点的必要性,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有着深刻的体会。经济数学课程中所要学到的一些高等数学工具对西方经济学而言是很重要的,例如,假如不懂得微分,就无法真正理解并运用作为现代经济学理论标记的“边际分析法”及其相关概念。假如学生在学习西方经济学之前没有学过或没有学完经济数学,他在学习“边际分析法”等概念时将感到丝毫没有头绪,或是虽知道微分、导数的简洁公式,却不明白这些概念的基本原理和现实意义,更无法将其与“边际效用”等与实际生活亲密相关的边际概念有效地联系起来;老师在面对这种状况时,也只能花费珍贵的授课时间为学生“补课”,结果反过头来又要影响本课程的教学效果。(二)教学内容侧重点依据前文的分析,该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主要与金融领域相关。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加适应这类课程的学习,西方经济学课程在教学内容的支配上也应有所侧重。可以依据金融体系的特点及金融理论与经济学理论的关联之处,将与金融行业学问联系最为亲密的宏观经济学理论作为本课程教学的重点。而且,依据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金融管理类专业将来就业方向多为农村金融机构的特点,也可以在本课程的微观经济学部分加强对农业生产的边际产出、规模酬劳、要素收入以及农村社会福利、公共产品等问题的阐述,从而增加学生对与农村、农业、农夫有关的经济问题的分析本事,增加其在将来工作过程中的环境适应实力。(三)互动式教学手段的运用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的学生普遍倾向于定性分析,而对定量分析的理论、方法和步骤不感爱好现代经济学理论的发展方向与此恰好相反。假如老师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单纯采纳劝告式、灌输式的手段来向学生传授经济学的理念、方法和思维方式,其效果必定不会太志向,甚至有可能导致学生普遍产生抵触、厌烦心理。所以,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应主动实行启发式、案例式等敏捷、互动的教学方法。首先,老师可以从学生在分析与思维方式上的偏好入手,结合教学内容及相关问题,大量开展有针对性的提问式、对话式教学比如,在介绍“经济人”这一概念时,便可以用“人的本性自私吗?”这样简洁、感性的问题引发学生思索,从而进一步引入相应理论的介绍。这类互动手段既能引导学生运用现有的思维方式及学问储备发觉和解决问题,进而主动地接受并驾驭新的理论,又能激发学生对经济学分析手段与思维方式的了解欲望;此外,这类教学手段也能使学生勇于自我推断,使其能够养成主动的学习习惯、严谨的治学看法、民主的学术风气以及规范的表达方式。其次,应尝试采纳“问题教学法”。在系统讲解基础理论的同时,也可激励学生于课堂教学的最终10分钟向老师提问题,其形式有如专家讲座后回答听众提问。此方法能够充分满意学生的求知欲,并可借助学生发觉问题的实力孕育其创新实力,培育其经济头脑。再次,广泛开展课堂探讨。对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而言,老师可以选择与金融领域有关的经济事务及相应数据作为探讨案例例如“我国利率水平调整对经济的影响”、“我国通货膨胀水平的改变”、“我国股市的波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将来走势”等。一方面,以现实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手段可以为经济学理论中的分析方法、思维方式供应说明依据,使学生更情愿、更简单接受那些看似枯燥的理论;另一方面,老师也可以通过案例揭示理论与实际的差距,从而使学生明白经济学对现实问题的分析方式、经济理论适用范围和约束条件,为学生驾驭理性、客观、量化的分析手段打下坚实的基础。(四)全面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由于本专业学生思维方式偏重于感性相识,对西方经济学中的逻辑推导、图、表、公式、数学证明等教学内容的接受实力往往较差。要想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对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就必不行少了。在多媒体设备的应用中,老师不应将多媒体看作板书教学的简洁替代,而是要让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势与经济学教学中的特点充分结合起来,使其真正成为教学效果的倍增器,并有效提高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和与学生的互动性。如此一来,老师一方面便可利用多媒体设备显示清楚、明白的优势,克服板书在演示质量上的缺陷,另一方面又可以用动态化、趣味化的演示方式,激发学生的爱好,使他们摆脱对书本上的图、表、公式等“枯燥”内容的厌恶乃至恐惊感。除了运用课件外,建立浩大且形式多样(包括文字、图片、视频、动画等形式)的案例库也是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方式之一,对于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的西方经济学教学而言,老师可以选择与金融危机、国际金融体系变迁等经济事务有关的视频案例在课堂上播放,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吸引学生更加主动地参加探讨,从而进一步增加案例教学的效果。(五)将科研与实践实力训练纳入教学环节一方面,老师在日常授课、习题、测验中都要加入促成该目标的因素;另一方面也要求学生在课外自行分组、合作完成与现实经济问题有关的分析报告。老师可以引导学生登陆财经类网站或前往各级金融单位完成数据调查,继而指导其开展理论运用、论文写作等工作,并在课堂上组织展示与评比活动,对符合要求的成果亦可争取在学术期刊或学生自办刊物上发表。此外,由于经济学理论的广泛相关性,西方经济学的实践教学也具备相应的优势,可以充分利用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已有的国际商务试验室、电子商务试验室、会计试验室等优势条件开展教学。总之,该方式既可进一步增加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实力,又可通过实践过程熬炼组织、管理、协作等好用技能,使经济学走下神坛,成为真正的致用之学。四、小结虽然以上分析针对的仅仅是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的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但该专业在全部高职高专院校的财经类专业中可以算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探讨对象,所以本文中所阐述的专业特点及应对措施必定会具有广泛的参考价值。当然,本文所进行的分析也仍处于较为粗浅的水平,尚有进一步改进与提高的余地,不过笔者也信任,相关的理论与阅历肯定会在日后的教学实践与探讨活动中得到进一步检验与完善,并为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做出更大的贡献。参考文献:1、刘魏.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探讨J.科教文汇,2022(5).2、胡邦勇.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22(14).3、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人民高校出版社,2022.本文为江西省教改立项课题(项目批准号JXJG-07-22-5)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环境下高职高专应用型农村金融人才培育模式探讨中的部分成果。(作者单位:王凯风,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财经法律系;席联露,景德镇第七中学) 第10页 共10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