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侗乡大医感人事迹:放弃北京工作回乡.docx
-
资源ID:9994281
资源大小:32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年侗乡大医感人事迹:放弃北京工作回乡.docx
2022侗乡大医感人事迹:放弃北京工作回乡湖南新晃流传这样一个侗乡大医感人事迹。半个世纪前,北大医院的青年医生杨文钦为了一句变更家乡山区缺医少药面貌的誓言,带着在北京友情医院工作的藏族妻子扎西志玛,辞别北京,扎根湖南新晃侗乡。如今,夫妇俩已经80多岁高龄,依旧坚守在门诊第一线,他们的精湛医术和医德美名在湘黔边界的侗家村寨中口口相传,被尊为侗乡大医。慈眉善目的杨文钦老人立志学医,变更家乡缺医少药面貌每周一、三、五早晨,在湖南新晃县人民医院门诊楼,满鬓白发的杨文钦都会挽着妻子扎西志玛的手,准时前来坐诊。门诊室没有空调,墙壁斑驳,只有一张桌子、一张病床、一张供病人等候的长条椅。扎西志玛负责排队叫号。约一半病人是从贵州慕名而来,腿脚上还沾着地里的泥土。哪里不舒适啦?对每一个患者,杨文钦都耐性询问,犹如对待一个孩子。对可以用新农合报销的患者,杨文钦不忘叮嘱他们,哪些可以报销,怎么去报销。回想起为什么作出扎根家乡的确定,杨文钦说:自己两个兄弟就是得了痢疾,无医无药病死的,那时候少数民族地区疾病猖獗,村民生病了就是请神送鬼,不信任医学。因此自己从小就立下为家乡医疗事业服务终身的承诺。新中国成立初期,杨文钦,这个侗乡的放牛娃,被选送到中心民族学院学习,后转至北京医科高校。他于此邂逅了同样是国家培育的少数民族干部、生于四川康定的扎西志玛。毕业前夕,杨文钦和扎西志玛都在志愿表上许下承诺回民族地区工作。然而在安排时,杨文钦被留在了北大医院,扎西志玛留在了北京友情医院,但是他们始终没有遗忘自己的誓言。在北大医院经过严格的学习和训练,杨文钦通过了北大医院老师水平考核,选择胸腔外科作为专业方向。此时,扎西志玛也成为北京友情医院一名优秀的妇产科医生。1968年,夫妻俩毅然放弃在京工作的机会回到偏远落后的新晃。留在北大医院工作谁不憧憬,将来做名牌高校教授是天经地义的,但是我觉得这不是我的目标,我的目标是变更家乡父老无医无药的状况。杨文钦说。信守承诺,扎根侗乡半个世纪初到新晃,杨文钦夫妇被支配在大山深处的扶罗乡卫生院工作。当时乡卫生院只有一栋平房,6张病床,连一把手术刀和医用剪都没有。杨文钦向北大医院寻求设备支援,带回一批手术器械,外科、妇产科手术才得以进行。在山高林密的侗乡,杨文钦夫妇有时甚至要步行两天为村民做手术,山里还有野兽出没。由于当地没有麻醉师,妻子扎西志玛既要自己做手术,还要当丈夫的麻醉师。有一次,一位村民连夜赶到卫生院,说他的前妻难产身亡,现在的妻子又难产,跪在地上痛哭求助。杨文钦夫妇闻讯后赶忙赶到产妇家,用门板搭建临时手术台,在马灯、手电筒的照耀下,刚好做了剖宫产手术。由于婴儿滞塞产道时间较长,取出来时面色青紫、严峻窒息。扎西志玛坚决果断地用口吸出了滞留在婴儿肺部的羊水,一声洪亮的啼哭如一道光划破黑夜。贫困落后的村民不信任现代医学,是杨文钦当时最头疼的事。为了让村民们信任颈项上是可以开刀的,杨文钦走几十公里山路,为一位妇女完成了甲状腺切除手术。回家途中,杨文钦却被毒蛇咬伤,生命垂危,经过抢救才免于一死。1973年,杨文钦、扎西志玛调入新晃县人民医院。面对一个管理落后、专业设置薄弱的县级医院,他们先从开展外科、妇产科业务着手,进行传、帮、带,夯实基础。1983年,杨文钦接任院长职务,提出了科技兴院的号召,并将原只有4个管理体系的医院发展到行管、临床、协助科室共30个管理体系。经过一系列锐意改革,新晃县人民医院如今已发展成为功能完善、诊疗设备先进的现代化综合医院,享誉湘黔边界10余个县市。耄耋之年,依旧坚守在门诊第一线风雨行医路,情系侗乡人。如今,83岁高龄的杨文钦依旧坚守着服务家乡医疗事业的承诺。82岁的妻子扎西志玛与他相濡以沫,一同工作。贵州岑巩县村民许自海带着家里人专程来找杨文钦看病。以前得过腰肌劳损,开了好多次药都没用,心里特焦急。经人介绍,他找到杨文钦。杨文钦告知他,不用住院吃药,回去弄点跌打损伤的草药泡酒吃就可以了。许自海按这个方法,果真大半年就好了。我现在60岁了,还能屠宰和种田,杨医生的确是一个和善的好医生。许自海感谢地说。杨老院长德艺双馨,他退休后,与妻子依旧坚守在为病人服务的第一线,每年接诊8000余人次。如今已经成为湘黔边界地区外科医生的金字招牌。新晃县卫计局局长吴长明评价说,岁月磨不去杨文钦夫妇对志向的忠诚,他们扎根贫困山区行医治病半个世纪,医德医术为世人景仰,是侗乡人民心中的大医。我和哥哥成年之前,觉得父母给的爱太少了。我第一次和哥哥包饺子,为了等正在给人看病的父母回家,结果煮出来都成了片汤。那个时候常常埋怨他们,现在理解了,觉得他们太了不得了!谈起父母对家乡的奉献,女儿杨京华淌下热泪。杨文钦不久前生了一场大病,能下床行走后,立即又回到工作岗位。杨文钦感慨地说:我还要接着看病。这个机会是党和政府给我的,我要把它用在为人民服务上。不为名、不为利的杨文钦和扎西志玛夫妇感人事迹打动了每一个知道他们的人。第6页 共6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