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河遇阻 青海省通天河流域水能资源开发利用浅析(伊森昌,龙鸿云,李晓芳,卢迎芳).docx
通天河遇阻 青海省通天河流域水能资源开发利用浅析(伊森昌,龙鸿云,李晓芳,卢迎芳)#TRS_AUTOADD_1222054391359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TRS_AUTOADD_1222054391359 P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TRS_AUTOADD_1222054391359 TD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TRS_AUTOADD_1222054391359 DIV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TRS_AUTOADD_1222054391359 LI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JSON-"":"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p":"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td":"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div":"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li":"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 摘要: 通天河是长江上游的一段,上起囊极巴陇与长江正源沱沱河相接,下至玉树县结古镇旁边的巴塘河口同金沙江相连,横贯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全境。它极其丰富的水能资源有待于开发利用。一旦开发利用,将对促进流域内及毗邻的柴达木盆地、西藏自治区北部、四川甘孜州西部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也将为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爱护供应有力的保障。 关 键 词: 水能资源;开发利用;开发措施;通天河流域 中图分类号: TV213.2 文献标识码: A 通天河为我国第一大河长江的最上游主干流,位于青海省可可西里山、巴颜喀拉山与唐古拉山之间。依据地貌、地形等特征,可将其分为3段。第1段由河源源头各拉丹东山冰川冰舌末端至楚玛尔河汇入段,干流长613.2km,流域面积102717km2 (包括楚玛尔河)。第2段由楚玛尔河口至登尔龙曲河口段,干流长202.8km,河道平均比降1.7,区间流域面积193101km2 (包括登尔龙曲)。第3段由登艾龙曲以下至玉树结古地区的巴塘河汇合后流入金沙江段,干流长389.7km,河道平均比降1.7,区间流域面积18477km2 。通天河流域总的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四周山峰一般海拔高程5500m左右,广泛分布着冰川和永久冻土层。 1 流域水能资源概况 通天河流域水量丰沛、落差大、水能资源隐藏丰富。流域内冰川储量达1496亿m3 。干流全长1206km,流域面积142852km2 。依据通天河中段称多县境内直门达水文站的观测资料,实测最大流量3860m3/s,实测最小流量44.5m3/s,多年平均流量390m3/s,多年平均径流总量125.8亿m3 。谷底海拔由上游的4000多米下降到3000多米,利用落差753m,仅干流就隐藏着150.5万kW的水能资源。然而多年来,对其水能资源开发利用很少。依据2004年全国水力资源复查成果(青海省)和实地勘察结果,通天河流域理论隐藏量大于10MW的河流有20条(表1)。 2 开发水能资源的必要性 2.1 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通天河流域内主要有青每玉树州的玉树县、称多县、治多县、曲麻莱县,人口总数约18万,其中近101%为藏族,是青海省内藏族分布最集中的地区。由于受历史和自然条件的限制,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且影响了电力建设的发展,而电力的缺乏又制约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牧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流域内及毗邻的柴达木盆地、西藏自治区北部,均为缺电地区,而要解决电力供应问题,首先应考虑开发通天河流域的水力资源。 2.2 有助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 通天河流域内各种矿藏丰富,依据青海省地质矿产局的统计资料,流域内隐藏有银、铝、石膏、煤、铁、铜、铅、锌、锰、镁、沙金、云母、水晶、重晶石、盐、碱等矿藏,初步探明矿点200余处,分布面积达11万km2 ,总储量300亿t。限于交通运输条件和电能供应,尚未开发利用。 2.3 有利于南水北调工程和青藏铁路营运 通天河流域水能资源的开发在青藏铁路营运和南水北调工程中有着独特的作用:青藏铁路已通车,其营运须要大量的电能;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从通天河调水80亿m3 至黄河,也须要大量电能。通过开发通天河流域的水力资源,以便就地供应电力资源,是比较合理的。 2.4 建设长江上游绿色生态环境 水电在发电过程中无污染,是名符其实的清洁能源。水电建设形成的大型水库的宽广水面补充了湿地的不足,有利于植被生长、动物繁衍。在通天河流域的开发过程中,把水能资源开发和流域生态爱护有机结合起来,实行“全面规划、统筹兼顾、合理开发、正确爱护、综合利用”的方针。流域上游水电站的建设抬高水位,能使下游形成自流浇灌区,为植树种草、发展畜牧业供应条件,为遏制草原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草场退化、爱护生态环境起到良好作用。 3 开发措施 依据通天河流域的地形条件,围绕水能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爱护和配置,着力解决该流域地区农牧民的生活用电问题。通过初步规划,确定先在通天河流域上修建一些规模小、投资省、工期短的项目,比如在曲麻莱县境内的登俄涌曲河上建成一座装机6000kW以上的水电站。以此为中间电源,形成流域内玉称、治曲联网,然后再进行滚动式开发,在干流上修建一些规模相应较大的水电站。 3.1 马日给水电站 马日给水电站位于青海治多县境内的通天河干流上游沱沱河与当曲河汇合处。站址以上流域面积48938km2 ,多年平均流量142m3/s,正常蓄水位4470m,调整库容3亿m3 ,最大水头16m,最小水头10m,装机容量10.4MW,年发电量0.5101亿kW?h,最大坝高19m,地震烈度度。坝址距青藏铁路途边唐古拉乡50km,便于向青藏铁路途输送电能,实现青藏铁路的电气化营运。 3.2 牙哥水电站 牙哥水电站位于青海省治多县和曲麻莱县境内的通天河干流牙哥峡处,该处呈“V”型,河床窄坡降陡,地址条件良好。站址以上流域面积63047km2 ,多年平均流量177m3/s,正常蓄水位4410m,调整库容14亿m3 ,最大水头40m,最小水头20m,装机容量63.6MW,年发电量3.522亿kW?h,最大坝高44m,地震烈度度。电站建成后,可与马日给水电站联网运行,较大的调整库容能更好地保证枯水季节出力。 3.3 若钦水电站 若钦水电站位于青海省治多县和曲麻莱县境内的通天河干流上与登艾龙曲汇口处,总水面宽50200m,水深23m。站址以上流域面积122354km2 ,多年平均流量291m3/s,正常蓄水位4060m,调整库容10亿m3 ,最大水头76m,最小水头46m,装机容量200MW,年发电量9.9亿kW?h,最大坝高80m。该站址距青海省第2大城市格尔木市300多千米。电站建成后,通过330kV线路可与国家西北电网联网,丰水季节多余的电能可以送往缺电地区,有利于通天河流域电能供需调整。 3.4 侧方水电站 侧方水电站位于青海省称多县境内的通天河干流上,距玉树县结古镇18km。站址以上流域面积134612km2 ,多年平均流量385m3/s,正常蓄水位3620m,调整库容2.1亿m3 ,最大水头73m,最小水头43m,装机容量158MW,年发电量8.75亿kW?h,最大坝高80m,交通便利,距214国道15km。站址处两岸山高坡陡,河流流经峡谷地区河谷窄束,河床覆盖层不厚,两岸山坡基岩出露,水量稳定,水力资源丰富。 电站建成后,可以实现玉树6县联网运行,保证枯水季节的供电质量。 4 结语 已考察到的通天河干流上可开发0.50MW以上的水电站站址共有22处。 目前已初步选定了8处站址,装机容量均大于10MW。自上而下分别是马日给、牙哥、路马日、若钦、德曲口、勒义、跟着、侧仿,共利用水头753.0m,总装机容量1505.3MW,年发电量为81.8亿kW?h。 其他规划水电站梯级开发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列于表2。 上述站址应优先考虑开发,电站建成后可以联网运行,统一管理。这些工程以水电开发为主,兼顾浇灌。 现在已建成了投资1.7亿元的称多县拉贡水电站,并已起先发挥巨大的社会效益。 目前又投资16个亿,用以解决玉树地区的无电乡村用电问题。 从长远利益来看,应当合理开发利用通天河流域的水能资源,这对改善通天河流域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及水资源短缺、解决电力供应不足等状况尤为重要。 作者简介: 伊森昌,男,青海玉树电力公司,工程师。 第11页 共11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